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一带一路” 与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以议题联系为视角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斌 唐佳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6-97,共12页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关乎人境关系和谐与全球治理可持续。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既是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题中之义,又关乎南南合作新领域的开拓。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与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之间存在紧密的议题联系。群体成员的协调性较弱...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关乎人境关系和谐与全球治理可持续。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既是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题中之义,又关乎南南合作新领域的开拓。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与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之间存在紧密的议题联系。群体成员的协调性较弱、“嵌入式”合作、沿线国家的国内政治难题等因素,可能使议题联系停留于“策略型”阶段,有待进一步整合向“实质型”联系阶段迈进。中国应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多边合作机制完善、参与塑造新的全球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题联系 绿色“一带一路” 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原文传递
中国气候对外援助:一项制度分析
2
作者 曹俊金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9,共16页
气候对外援助是中国南南合作的新兴领域,也是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方式。中国的气候对外援助制度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内部形成了以组织性制度、引导性制度与规制性制度为核心的“三维结构”。中国的气候对外援助面临大国政... 气候对外援助是中国南南合作的新兴领域,也是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方式。中国的气候对外援助制度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内部形成了以组织性制度、引导性制度与规制性制度为核心的“三维结构”。中国的气候对外援助面临大国政治经济角力升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球气候治理模式转型等新形势,需要以完善的气候援助制度贡献大国气候外交、保障气候资源供给、应对全球气候威胁。但气候对外援助制度仍然存在短板与不足,需要从组织性制度、引导性制度、规制性制度等不同维度予以优化。气候对外援助制度理论分析和制度优化方案可以为对外援助其他具体领域提供制度理论进路或方案选择,也可为完善对外援助制度提供制度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对外援助 气候变化 对外援助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制度分析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的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庄贵阳研究员访谈录 被引量:4
3
作者 庄贵阳 《阅江学刊》 2016年第1期15-20,共6页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既要重视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能力建设,又要重视适应气候变化的机制建设,在经济中高速增长的状态下,不断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低碳转型的探索需要时间和成本,中国愿意和发达国家及发...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既要重视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能力建设,又要重视适应气候变化的机制建设,在经济中高速增长的状态下,不断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低碳转型的探索需要时间和成本,中国愿意和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共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在继承工业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克服其负面影响。在"十三五"期间,协调工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是基本方针,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基本途径。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既要着力扩大内需,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经济的拉动作用,又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代价大和不可持续等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依靠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适应气候变化 经济新常态 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 新型城镇 低碳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