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7篇文章
< 1 2 1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17
1
作者 林国平 《民俗研究》 CSSCI 2007年第1期5-15,共11页
民间信仰自古以来就不为政府所承认,经常处于被官方压制、打击、甚至被禁止的境地。在古代,民间信仰被视为“淫祀”,《礼记·曲礼》云:“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日淫祀”。那么何谓“非其所祭而祭之”?《汉书·郊祀志上》认为... 民间信仰自古以来就不为政府所承认,经常处于被官方压制、打击、甚至被禁止的境地。在古代,民间信仰被视为“淫祀”,《礼记·曲礼》云:“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日淫祀”。那么何谓“非其所祭而祭之”?《汉书·郊祀志上》认为,天子以至庶人的祭祀,都有相应的典礼制度,不合典礼的各类祭祀,即为应当禁止的淫祀,所谓“各有典礼,而淫祀有禁”。直至今日,民间信仰的处境虽有所改善,但仍然未被列入宗教法的保护中。还有一些官员把民间信仰视为洪水猛兽,甚至把“民间信仰”与“封建迷信”划上等号.恨不得一夜之间把民间信仰清除出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中国 封建迷信 宗教法 祭祀 礼记 郊祀 应当
原文传递
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论成为政治艺术的双名制 被引量:100
2
作者 高丙中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4-168,共15页
基于跨度9年的参与观察,本文采用民族志方法叙述了一个同时兼具博物馆和庙宇之名的建筑物从创意到启动再到完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学界的参与、村民的努力和政府机构的支持与通融,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多种紧张关系在这个情境中被缓... 基于跨度9年的参与观察,本文采用民族志方法叙述了一个同时兼具博物馆和庙宇之名的建筑物从创意到启动再到完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学界的参与、村民的努力和政府机构的支持与通融,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多种紧张关系在这个情境中被缓和、解决的过程。本文认为这个过程包含着中国传统的双名制被激活并被现实地运用的文化技巧,这种技巧表现在公共事务领域就成为一种政治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文化复兴 双名制 政治艺术 民族志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 被引量:86
3
作者 刘锡诚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0-139,186,共11页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其理论准备严重不足.表现在:我们的文化学研究起步较迟,不少人深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任何文化现象,不是科学地探究其合理性和规律性,而只习惯于简单地以进步或落后、有益或有害...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其理论准备严重不足.表现在:我们的文化学研究起步较迟,不少人深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对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任何文化现象,不是科学地探究其合理性和规律性,而只习惯于简单地以进步或落后、有益或有害、好或坏等政治概念和二元对立的方法论给予判决,因而把民间文化,特别是其中属于民间信仰(如神鬼信仰、巫术迷信等蒙昧意识)范围的种种文化事象的消极影响看得很重,看作是人类理性思维和当前意识形态的对立物.(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它自身包含着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宇宙、自然、人事,都是无限的,是人的知识理性和科学无法穷其究竟的.巫术、宗教与科学,都是人类文化的共同的构成因素,都是与人类共始终的.与把宗教看作是人类精神的鸦片一样,把巫术看作是精神领域里的封建毒素,同样是机械唯物论,而非历史唯物论.(三)要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重要的是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在民间文化中蕴含着或洋溢着强烈的"生生不息"和"自强不息"的意识,而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表现于个体、家庭、家族、族群上,就是对生命意识的崇尚;表现于国家、民族,甚至个人的安身立命、建功立业上,就是对自强不息的崇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性质问题 政治意识形态 民族民间文化 中华文化 文化精神 自强不息 文化学研究 宗教与科学 机械唯物论 历史唯物论 理论准备 文化现象 人类历史 二元对立 政治概念 民间信仰 消极影响 文化事象 人类理性
原文传递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 被引量:83
4
作者 高丙中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6-154,共9页
本文主张把民间信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来认真对待。文章通过回顾民俗学等学科关于民间信仰的研究,指出已有的著述既是我们今后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我们要反思的对象。文章提倡以新的观念开展能够回应这个时代知识... 本文主张把民间信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来认真对待。文章通过回顾民俗学等学科关于民间信仰的研究,指出已有的著述既是我们今后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我们要反思的对象。文章提倡以新的观念开展能够回应这个时代知识需求的调查研究,让民间信仰在公共知识中“名副其实”,不再简单地被污名化;在人们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归其本位”,不再被恶意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民社会 公共文化
下载PDF
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 被引量:62
5
作者 赵世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8-26,共9页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民间文化问题研究甚热,特别是通过对民间信仰的研究试图透视出国家力量与民间社会的关系。我们通过对明清时期北京祭祀碧霞元君的各顶和东岳庙及其二者关系的探讨,可知在国家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民间文化问题研究甚热,特别是通过对民间信仰的研究试图透视出国家力量与民间社会的关系。我们通过对明清时期北京祭祀碧霞元君的各顶和东岳庙及其二者关系的探讨,可知在国家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地区,在信仰活动中民间社会究竟如何运作以及国家与民众相互影响、相互利用的特殊关系。这可为目前的讨论提供一个比较独特的事例,亦可作为以往对“边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正祀 民间信仰 东岳庙
下载PDF
正统性、地方化与文化的创制──潮州民间神信仰的象征与历史意义 被引量:59
6
作者 陈春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从秦朝开始,潮州地区就与整个岭南地区一起,归属中原王朝的政治“版图”。但是,王朝教化与地域社会之间的契合,却经历了长期复杂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宋元之际和明末清初的变化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山国王和双忠公是在潮州... 从秦朝开始,潮州地区就与整个岭南地区一起,归属中原王朝的政治“版图”。但是,王朝教化与地域社会之间的契合,却经历了长期复杂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宋元之际和明末清初的变化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山国王和双忠公是在潮州乡村庙宇中最经常见到的两个神祗。这两个神明信仰的形成及其象征意义的转换,与潮州地区数百年来王朝教化与地域社会复杂互动的契合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史 民间信仰 潮洲 三山国王
下载PDF
乡村故事与社区历史的建构——以东凤村陈氏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的“历史记忆” 被引量:55
7
作者 陈春声 陈树良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5-126,共12页
广东潮州地区的东凤村原本是一个杂姓聚居的村落 ,后来逐渐演变为单姓陈氏村落。借助于实地调查所得之口述传说和族谱、方志等文献 ,再现东凤村宗族整合的历史过程和与之相关的庙宇活动方式 ,并由此讨论在乡村社会史研究中 ,理解口述传... 广东潮州地区的东凤村原本是一个杂姓聚居的村落 ,后来逐渐演变为单姓陈氏村落。借助于实地调查所得之口述传说和族谱、方志等文献 ,再现东凤村宗族整合的历史过程和与之相关的庙宇活动方式 ,并由此讨论在乡村社会史研究中 ,理解口述传说和民间故事的若干方法论问题。如果可以将乡村故事视为乡民的“历史记忆” ,那是因为它们对于理解和解释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乡村生活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乡村社会的格局和乡民的生活方式 ,自然又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积淀的结果 ,因而 ,对乡村故事的解析 ,实际上也可视为重新建构乡村历史的过程。“口述资料”和本地人的记述 ,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乡村历史的“事实”和内在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凤村 广东 乡村社会史 民间故事 民间信仰
原文传递
民间信仰的聚散现象初探 被引量:46
8
作者 金泽 《西北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6-157,共12页
本文论述了民间信仰的性质及其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民间信仰的聚散特征。
关键词 民间信仰 聚散现象 特征
原文传递
民间信仰研究三十年 被引量:47
9
作者 吴真 《民俗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40-54,共15页
中国内地的民间信仰研究者在与西方以及台湾、香港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时,经常面对“内马非马”的词源问题:“民间信仰”一词是中国内地与台湾的用法,在西方世界(包括香港),相应的研究领域应该称为“民间宗教”(Popular Religion... 中国内地的民间信仰研究者在与西方以及台湾、香港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时,经常面对“内马非马”的词源问题:“民间信仰”一词是中国内地与台湾的用法,在西方世界(包括香港),相应的研究领域应该称为“民间宗教”(Popular Religion),可是内地学界共识的“民间宗教”概念对应的却是民间秘密教门。内地的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两个概念大致平行,在西方和台港学界,民间宗教是一大学科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民间宗教 中国内地 西方世界 学术交流 秘密教门 学科领域 研究者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对基督教的影响 被引量:42
10
作者 高师宁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0-55,共6页
民间信仰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恢复发展迅速的现象,表明了民间信仰在中国民众意识中根深蒂固,体现了民间信仰早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织部分。作为文化,民间信仰必然具备文化的某些特性,例如渗透性与融合性。这种特性也必然反映在与作为... 民间信仰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恢复发展迅速的现象,表明了民间信仰在中国民众意识中根深蒂固,体现了民间信仰早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织部分。作为文化,民间信仰必然具备文化的某些特性,例如渗透性与融合性。这种特性也必然反映在与作为外来文化的基督教发生的各种碰撞方面。本文正是对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扎根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民间信仰的各种各样复杂影响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然 基督教 民间信仰 反映 现象 意识 当代中国 中国民众 组织部 体现
下载PDF
唐代地方祠祀的分层与运作——以生祠与城隍神为中心 被引量:38
11
作者 雷闻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41,共15页
唐代的地方祠祀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由国家礼典明文规定并全国通祀者 ,其次是由地方政府所赋予合法地位的祠祀 ,最后则是由州县官府判定为淫祠者。对于地方政府而言 ,第二类祠祀最为重要 ,对它们的态度显示了国家意识形态对地方... 唐代的地方祠祀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由国家礼典明文规定并全国通祀者 ,其次是由地方政府所赋予合法地位的祠祀 ,最后则是由州县官府判定为淫祠者。对于地方政府而言 ,第二类祠祀最为重要 ,对它们的态度显示了国家意识形态对地方文化传统的妥协和引导。生祠和城隍神是这类祠祀的典型代表。对于为数众多、来源各异的地方祠祀 ,国家并不将其简单作为“淫祠”加以禁毁 ,更多是通过将其纳入国家礼制系统而赋予官方地位 ,其正当性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地方祠祀 生祠 城隍神 礼制 民间信仰
原文传递
中国民间信仰的特点与社会功能——以关帝、观音和妈祖为例 被引量:34
12
作者 蔡少卿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2-35,共4页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祗中,关帝、观音、妈祖是信众广泛的大神,它们的信仰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民间长盛不衰,并拥有广泛的信众,遍跨许多国家。其信仰崇拜的原因在于人避灾祈祷的功利实用目的和态度。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给人们精神支...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祗中,关帝、观音、妈祖是信众广泛的大神,它们的信仰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民间长盛不衰,并拥有广泛的信众,遍跨许多国家。其信仰崇拜的原因在于人避灾祈祷的功利实用目的和态度。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给人们精神支柱,起安定社会的作用,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有助于祖国的完全统一和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帝 观音 妈祖 民间信仰
下载PDF
明代徽州汪公入黔考——兼论贵州屯堡移民社会的建构 被引量:42
13
作者 万明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5-148,共14页
在贵州安顺屯堡地区,人们大多以明初屯军后裔自居,始于徽州、随后移入贵州的正月十八抬汪公的古风犹存,对汪公的信仰远远超过了祖先崇拜的范畴,汪公成为屯堡的保护神。本文在对屯堡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从家族入手,追寻徽州汪氏家族一... 在贵州安顺屯堡地区,人们大多以明初屯军后裔自居,始于徽州、随后移入贵州的正月十八抬汪公的古风犹存,对汪公的信仰远远超过了祖先崇拜的范畴,汪公成为屯堡的保护神。本文在对屯堡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从家族入手,追寻徽州汪氏家族一支与汪公入黔的关系,探讨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抬汪公仪式在屯堡移植和保存的意蕴,并以此作为探究文化与国家、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一个视角,说明明初大规模军事移民的国家行为,伴随着文化移植和文化认同的过程,国家观念通过文化传播深入民间社会,同时民间信仰起了社会整合作用。文化在国家和社会二者之间架起了沟通之桥,不仅参与了移民社会的建构,而且产生了一种令人震撼的力量,延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社会 贵州 徽州 建构 明代 社会文化现象 祖先崇拜 社会调查 互动关系 国家行为 军事移民 文化认同 文化移植 民间社会 文化传播 国家观念 整合作用 民间信仰 保护神 明初 家族 作为 后裔 仪式
原文传递
妈祖:从民间信仰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引量:42
14
作者 王霄冰 林海聪 《文化遗产》 CSSCI 2013年第6期35-43,157-158,共9页
妈祖信仰发生于宋代的莆田湄洲一带,随着海上贸易的盛行而在沿海各地得以迅速传播,并得到了朝廷的青睐和加封。妈祖从此进入了国家正祀的序列,其信仰形式也得以官方化和经典化。近现代以来,该信仰因其本土性和特殊性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 妈祖信仰发生于宋代的莆田湄洲一带,随着海上贸易的盛行而在沿海各地得以迅速传播,并得到了朝廷的青睐和加封。妈祖从此进入了国家正祀的序列,其信仰形式也得以官方化和经典化。近现代以来,该信仰因其本土性和特殊性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层出不穷。新时期的妈祖信仰又开始走上了一条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道路,妈祖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妈祖信俗则入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溯与反思妈祖信俗从一种地方性民间信仰成长为人类"非遗"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认识到国家政治和社会文化思潮与民间信仰之间的互动、互构及相互依赖关系。对于民间信仰的承载主体而言,"非遗"不应仅仅是该信仰在当代社会取得合法性的一种手段,而且更应成为它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造和重新建构的一个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 妈祖
下载PDF
明末东南沿海社会重建与乡绅之角色——以林大春与潮州双忠公信仰的关系为中心 被引量:33
15
作者 陈春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43,90,共10页
文章考察了明代后期广东潮州的著名乡绅林大春与双忠公信仰的关系,以此说明明代中叶以后东南沿海地方整体社会结构的转型。文章展现了读书人在民间信仰传播方面的重要影响,同时表明,一个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具有合法地位的外来的神明... 文章考察了明代后期广东潮州的著名乡绅林大春与双忠公信仰的关系,以此说明明代中叶以后东南沿海地方整体社会结构的转型。文章展现了读书人在民间信仰传播方面的重要影响,同时表明,一个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具有合法地位的外来的神明,要为某一地区的民众所接受,常常还要通过灵验故事和占卜仪式等来建立与地方社会的利益关系。而这样的过程,同时又可能被当地士绅作为培养民众对王朝和国家的认同感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乡村社会 民间信仰 潮州地区 双忠公信仰 乡坤 社会重建
下载PDF
民间信仰——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 被引量:34
16
作者 朱海滨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74,共7页
长期以来民间信仰被定位成"封建迷信"而遭受打击,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同时学术界对此也存在偏见,对民间信仰缺乏科学、客观的认识。本文通过民间信仰概念的由来及其演变、民间信仰与儒佛道三教的关系、民间信仰与王朝政权的... 长期以来民间信仰被定位成"封建迷信"而遭受打击,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同时学术界对此也存在偏见,对民间信仰缺乏科学、客观的认识。本文通过民间信仰概念的由来及其演变、民间信仰与儒佛道三教的关系、民间信仰与王朝政权的关系、解放以来民间信仰的发展实态等四个方面,阐明民间信仰其实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因此也是最重要的宗教传统,并提出民间祠庙可以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儒教 佛教 道教 淫祠 巫师
下载PDF
妈祖信仰的起源及其在宋代的传播 被引量:35
17
作者 朱天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02-108,共7页
一、有关妈祖的身世的一些问题妈祖是中国民间和海外一部分华人所信仰的主要神明之一。关于妈祖的出生及在世时的活动,有种种神奇的传说,死后被尊奉为神,其显灵的神迹就更多了。先人给我们留下来的多是有关妈祖迷信的资料,我们只有结合... 一、有关妈祖的身世的一些问题妈祖是中国民间和海外一部分华人所信仰的主要神明之一。关于妈祖的出生及在世时的活动,有种种神奇的传说,死后被尊奉为神,其显灵的神迹就更多了。先人给我们留下来的多是有关妈祖迷信的资料,我们只有结合当时的社会条件,正确分析这些神奇的传说和迷信,才能把握妈祖信仰的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并弄清一些有争论的问题。关于妈租的出生年代、出生地点、身份等,历来均有不同看法。就出生年代说,从许多谈妈祖的书籍来看,都没有超出以下六种说法:1、生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据明版《搜神源流大全》);2、生于后晋出帝天福八年(943年),(据《东西洋考》、《闽书》);3、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据《圣迹图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信仰 出生年代 中国民间 出生地点 起源 民间信仰 保护神 莆田县 源流 宁海
下载PDF
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 被引量:29
18
作者 陈勤建 衣晓龙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5-123,共9页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就是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近几年,学界对什么是民间信仰,展开热烈的讨论,有关“民间信仰”的定义也众说纷纭,但是,大多论者对民间信仰往往只注意其信仰的层面,并以宗教学...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就是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近几年,学界对什么是民间信仰,展开热烈的讨论,有关“民间信仰”的定义也众说纷纭,但是,大多论者对民间信仰往往只注意其信仰的层面,并以宗教学的知识、理论进行解说,缺乏该信仰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研究。新的研究走向,拟从当代社会流行的民间信仰和民众生活的关系,从一种不脱离信仰的生活切入,以点带面,实践调查,理性分析,科学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国家对民间信仰的管理提供政策的依据,为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民间信仰 民众生活
原文传递
论民间信仰对客家传统社会的调控功能 被引量:33
19
作者 罗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58-163,共6页
在客家传统社会中 ,民间信仰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它能有效地调控祖先崇拜对传统社会的负面影响 ,从而给社会带来和谐与安宁。因此 ,客家传统社会离不开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也总是以传统社会为依存 ;要理解客家传统社会 。
关键词 民间信仰 客家 传统社会 调控 负面影响
原文传递
神圣的叙事——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林继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7,共7页
规约民间传说叙事变化的重要内容是民间信仰。民间传说的发展离不开民间信仰,民间传说为民间信仰的传播和保存提供方便。民间信仰主要通过神话余音、民间祭祀的叙事话语和历史表达等方式存在于民间传说之中。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也... 规约民间传说叙事变化的重要内容是民间信仰。民间传说的发展离不开民间信仰,民间传说为民间信仰的传播和保存提供方便。民间信仰主要通过神话余音、民间祭祀的叙事话语和历史表达等方式存在于民间传说之中。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也给民间传说创作和传承带来了消极影响。民间信仰是导致民间传说神圣叙事特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叙事 民间传说 民间信仰 互动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