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2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 被引量:542
1
作者 赵剑波 史丹 邓洲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31,共17页
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特征和发展机制。现有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还未全面阐述高质量发展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规范。本文认为,可以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既... 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特征和发展机制。现有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还未全面阐述高质量发展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规范。本文认为,可以从系统平衡观、经济发展观、民生指向观三个视角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观念的转变,也是增长模式的转型,更是对民生水平的关注。本文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框架,认为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宏观经济、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受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的约束,以要素质量、创新动力、质量技术基础为基础条件,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一定是充分、均衡的发展,是包含发展方式、发展结果、民生共享等多个维度的增长和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应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保持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优势;不断推动"三大变革",提升要素投入质量和转换创新动力,坚持走绿色均衡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施高质量发展还要完善法律、文化、教育等关键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不断弘扬质量文化,促进质量立法,构建良好的质量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民生 现代化经济体系 三大变革 质量文化 质量技术基础
下载PDF
民生法治论 被引量:110
2
作者 付子堂 常安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40,共15页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深化研究民生法治理论。当代中国的民生话语,无论是其理论蕴含还是其政治语境,与中国古代的民生话语及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生主义,都有了本质的不同。和谐社会以民生为本,而法治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对...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深化研究民生法治理论。当代中国的民生话语,无论是其理论蕴含还是其政治语境,与中国古代的民生话语及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生主义,都有了本质的不同。和谐社会以民生为本,而法治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对于破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民生难题,有理由也有可能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一方面,法治的实践性品格要求其必须回应转型期中国的民生难题;另外一方面,法治在破解民生难题方面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民生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但其实质,则是一个典型的权利问题,而权利,正是法治的要义所在。法治关注民生,构建民生法治,乃是解决民生问题与建设现代法治的绝佳交汇点;建设民生法治,是21世纪中国法治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和谐社会 民生 民主 民生法治
原文传递
善治与幸福 被引量:86
3
作者 俞可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共3页
个人的幸福与尊严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在现代社会中,民主和民生是人民幸福的两大保障。政府对人民的幸福生活负有重大责任,政府正是通过创造、提供或取消个人的外部条件而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影响其幸福。在全球化时代,政府对人民的... 个人的幸福与尊严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在现代社会中,民主和民生是人民幸福的两大保障。政府对人民的幸福生活负有重大责任,政府正是通过创造、提供或取消个人的外部条件而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影响其幸福。在全球化时代,政府对人民的幸福所承担的基本责任就是实现善治,改善民生,推进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治 幸福 尊严 民生 民主
原文传递
省管县改革、财政分权与民生——基于“倍差法”的估计 被引量:87
4
作者 谭之博 周黎安 赵岳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3-1114,共22页
运用全国省市县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和"倍差法",本文系统分析了省直管县改革对财政分权和民生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革显著提高了县级财政分权水平,降低了市级财政分权程度。就民生而言,改革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运用全国省市县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和"倍差法",本文系统分析了省直管县改革对财政分权和民生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革显著提高了县级财政分权水平,降低了市级财政分权程度。就民生而言,改革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县中学在校生比重,增加社会福利院床位数。更重要的是,改革的影响具有一定持续性。作为基于全国范围的大样本研究,本文提供了省管县改革对于民生影响的系统证据,并综合考察了改革对于县和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分权 民生
原文传递
民生的基本涵义及特征 被引量:71
5
作者 吴忠民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35,共3页
对于“民生”有一个比较准确、合理、恰当的界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具体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果对民生的界定过于模糊或者过于宽泛的话。那么,基于这种界定的民生政策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过于庞杂、模糊不清... 对于“民生”有一个比较准确、合理、恰当的界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具体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果对民生的界定过于模糊或者过于宽泛的话。那么,基于这种界定的民生政策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过于庞杂、模糊不清的状况。相反,如果对于民生的界定过于狭窄的话,那么,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民生政策也不免会出现不到位、不全面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涵义 界定 政策 模糊
原文传递
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代国家与社会对瘟疫的反应 被引量:56
6
作者 余新忠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56,共12页
清代江南的疫病救疗 ,国家虽然缺乏制度性建设 ,但因江南社会力量和医疗资源的活跃和充裕反使其内容更见丰富。嘉道以降 ,江南日常救疗设施数量激增 ,并由纯粹的慈善机构逐步向经常、普遍地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设施演进。在此过程中 ... 清代江南的疫病救疗 ,国家虽然缺乏制度性建设 ,但因江南社会力量和医疗资源的活跃和充裕反使其内容更见丰富。嘉道以降 ,江南日常救疗设施数量激增 ,并由纯粹的慈善机构逐步向经常、普遍地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设施演进。在此过程中 ,国家和官府同社会力量非但未见日趋严重的对立 ,相反出现了更广泛的合作 ,国家和官府具体职权亦未见退缩反而有所扩展。社会力量活跃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社会力量 行政能力 普遍 职权 慈善机构 民生 江南 清代 官府
原文传递
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77
7
作者 易剑东 王道杰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40,33,共8页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已近一周年。然而从申办之初至今,仍有一些社会公众和媒体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意义,存在一些模糊乃至偏颇的认识。厘清这些价值层面上的疑问,是使冬奥会筹办工作赢得广泛社会支持和公众参与的前提。依据文献...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已近一周年。然而从申办之初至今,仍有一些社会公众和媒体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意义,存在一些模糊乃至偏颇的认识。厘清这些价值层面上的疑问,是使冬奥会筹办工作赢得广泛社会支持和公众参与的前提。依据文献和自身经历,作者选取了5个代表性较强的常见问题为视角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第一,中国申办冬奥会,是经济发展水平和成果的体现;第二,北京和张家口具有的人口效益规模,使冬奥会将更有利于环保、交通、旅游、健康等民生领域的改善,能有效促进体育的冬夏季平衡,使老百姓冬天不再被动消极地"猫冬";第三,我国严肃对待冬奥会的申办符合国际发展趋势,也是对自己的承诺和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负责任的体现;第四,冬奥会筹办投入大部分用于城市的建筑、交通、环保等基础建设,举办冬奥会的盈利是可观的,而且有长久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第五,北京2022年冬奥会一方面促进2008年奥运会遗产的利用,另一方面能促进"双奥运"品牌遗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北京2022年冬奥会 申办意义 民生 运动季节性 猫冬
下载PDF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被引量:64
8
作者 杜飞进 张怡恬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共22页
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建制理念,促进效率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天然属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观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以促进社会公平为根本目标和评价标准,给同类的人以同样的权利和待遇,将不同类的人的待遇差别控制... 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建制理念,促进效率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天然属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观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以促进社会公平为根本目标和评价标准,给同类的人以同样的权利和待遇,将不同类的人的待遇差别控制在社会公认的合理范围之内并尽可能缩小这种差距。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观是:以提高制度结构的合理性和制度运行的规范性为前提,以提高社会保障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社会保障资源的利用程度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激励作用。传统社会保障制度(1949—1985)是一种低公平与低效率并存的制度安排,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改革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1986—2003)是一种从效率优先向注重公平转变的制度安排。由于过多地考虑社会保障基金收支能否平衡这个"效率"问题,过多地强调个人责任而忽略社会公平,反而使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运行出现了低效率化的倾向。现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确立了公平性的制度框架,其公平性在不断提高,但离制度所应达到的公平度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其自身的效率仍然比较低,对经济社会发展效率的提高也没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制度的完善和公平度的提高,效率正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我们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是高度统一的,在实践中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是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要求在社会保障领域的价值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公平与效率 民生 和谐社会建设
下载PDF
一九二○—一九四○年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土地占有——兼谈地主、农民与土地革命 被引量:59
9
作者 黄道炫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53,共20页
江西、福建是1930年代中国南方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从当时各种调查材料提供的数据综合看,这一地区地主、富农占地约30%,贫雇农占地约20%。就更大规模的东南地区而言,该数据也有相当的代表性。上述数据显示东南地区土地占有不如许多历... 江西、福建是1930年代中国南方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从当时各种调查材料提供的数据综合看,这一地区地主、富农占地约30%,贫雇农占地约20%。就更大规模的东南地区而言,该数据也有相当的代表性。上述数据显示东南地区土地占有不如许多历史著作描绘的那样畸形。从东南农村农民生存状况看,普遍的贫困意味着农村确已酝酿着爆发革命的条件,但在什么情况下发生革命,在什么地方形成革命中心,并不一定必然和当地的土地占有状况相联系,也不能单纯用贫困加以解说。苏维埃革命形成的关键在于中共对农村的历史性介入,是特殊社会政治态势下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有 革命 中共 普遍 苏维埃运动 民生 地方 地主 年代 东南
原文传递
加强对民生的刑法保护——民生刑法之提倡 被引量:64
10
作者 卢建平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13,共4页
公共政策关注的焦点由国计转为民生,强调保民生、改善民生,标志着社会的实质进步。此时,法律(包括刑法)也会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成为显著的标志,而民生刑法的提倡也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我国刑法的修正完善... 公共政策关注的焦点由国计转为民生,强调保民生、改善民生,标志着社会的实质进步。此时,法律(包括刑法)也会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成为显著的标志,而民生刑法的提倡也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我国刑法的修正完善,简要阐述了民生刑法的概念,分析了民生刑法的发展动向,也提出了对民生刑法的新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民生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 期待
原文传递
民生公共服务的国民“获得感”:测量与解析——基于MIMIC模型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5
11
作者 阳义南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137,189,共22页
目前还缺少测量人民"获得感"并解析其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论文使用CGSS2013年数据,从便利性、充足性、普惠性、均等性四个方面测量了8项民生公共服务带给民众的"获得感"。全国简单均值2. 98、加权因子值9. 54,只... 目前还缺少测量人民"获得感"并解析其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论文使用CGSS2013年数据,从便利性、充足性、普惠性、均等性四个方面测量了8项民生公共服务带给民众的"获得感"。全国简单均值2. 98、加权因子值9. 54,只有最大值的60%。这说明民众"获得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MIMIC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文体、基本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教育等7项民生公共服务的供给短板对"获得感"的影响显著为负,短板每增加1分,获得感将分别降低0. 75%、0. 53%、0. 50%、0. 41%、0. 33%、0. 23%、0. 23%。收入增长能带来更高的"获得感",高收入、低收入群体的民生服务"获得感"更高,但中等收入群体的"获得感"相对更低;社会公平、机会公平对"获得感"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提出增强"获得感"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 民生 幸福 获得感 社会保障
下载PDF
民主与民生:人民民主的中国逻辑 被引量:63
12
作者 林尚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在现代化发展使民主化成为必然选择的条件下,建构稳健民主化战略并使其与现代化发展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不仅对民主化本身的健康发展有利,而且对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益。在中国,这种稳健的民主化战略,不仅体现为民主建设的渐进性和... 在现代化发展使民主化成为必然选择的条件下,建构稳健民主化战略并使其与现代化发展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不仅对民主化本身的健康发展有利,而且对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益。在中国,这种稳健的民主化战略,不仅体现为民主建设的渐进性和现实性,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为要将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追求民主化的民生绩效。这种战略形成的制度基础就是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既要保障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又要保障人民生存与发展。所以,民主与民生结合,是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民主的特色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民生 人民民主
原文传递
论民生财政 被引量:60
13
作者 刘尚希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0,共9页
对于自由、民主、平等这些基本价值,已在全球达成共识。作为一种中国式表达,“民生”也是与之并列的基本价值。尽管在国际语境中没有“民生”这个词,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事实上已经表达了关于民生价值的全球共识。建立在这个基... 对于自由、民主、平等这些基本价值,已在全球达成共识。作为一种中国式表达,“民生”也是与之并列的基本价值。尽管在国际语境中没有“民生”这个词,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事实上已经表达了关于民生价值的全球共识。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民生财政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财政理念的转折性变化:从以财富的生产为逻辑起点,转向以财富的支配使用为逻辑起点。这改变了自古典经济学以来形成的注重财富生产,而忽视财富使用的传统观念。民生财政的职能超越了经济领域,同时涵盖了社会领域和人类发展领域。与隶属于经济学的传统的“物本财政”相比,超越于经济学的民生财政是“人本财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财政理念 古典经济学 财富生产 千年发展目标 传统观念 经济领域 人类发展
原文传递
社会质量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55
14
作者 林卡 高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63,共7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及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路径。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社会建设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障碍展开深入研究,并进行理论创新。社会质量理论作为国际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范...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及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路径。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社会建设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障碍展开深入研究,并进行理论创新。社会质量理论作为国际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可以为中国的社会政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该理论倡导社会团结理念,也涉及社会经济保障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这对于缓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快速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并设立相关的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质量 民生 社会政策 社会建设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互动耦合机制及时空特征——以江苏省13城市为例 被引量:46
15
作者 刘传明 张春梅 +2 位作者 任启龙 宋佳 沈茜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33,共8页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是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江苏省13城市为案例,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实证揭示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发展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的总体特征和时空特征。研究发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改...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是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江苏省13城市为案例,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实证揭示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发展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的总体特征和时空特征。研究发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改善可以通过经济要素条件的传递机制推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反过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的改善,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耦合协调关系。这种关系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阶段表现出不同特征。而在短期内则呈现"升—降—升—降"的小振幅波浪式变化,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速度决定拐点出现的周期长短。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总体表现为相对协调,但也呈现出苏南苏中苏北地带性差异,2011—2013年全省除扬州市之外的其他12市耦合协调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升,到2014年除扬州和镇江两市外,其他11城市耦合协调性都出现了拐点。最后,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路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经济发展 耦合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 教育和医疗 民生
原文传递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路径:以改善民生为基调 被引量:42
16
作者 宫晓霞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2-108,共7页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经济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与此同时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相应增加,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相比较,我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经济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与此同时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相应增加,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相比较,我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方面的支出仍然偏少。因此,为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压缩的公共服务支出和减少竞争性领域投资后增加的财政资金的一定比例用于民生领域,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财政支出结构 教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下载PDF
关注民生: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途径 被引量:38
17
作者 朱青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4-28,共5页
本文分析了未来我国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对财政资金的巨大需求,并大致勾画出未来一个时期内主要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理想比重,最后提出了实现这种支出结构调整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民生 财政支出结构 教育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原文传递
三峡农村移民生产劳动的适应性 被引量:31
18
作者 雷洪 孙龙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57,共7页
关键词 生产劳动 劳动资料 劳动环境 劳动收入 致富 劳动行为 地区 三峡移民 民生 重要基础
全文增补中
论电视民生新闻理论的可能性 被引量:32
19
作者 朱寿桐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20,共6页
(一)<南京零距离>的理论意义 由江苏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精心打造的全国驰名栏目<南京零距离>,不仅以持续飙升的收视率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不仅以卓荦不俗的业绩引起了全国同行的关注,而且也以非常成功的实践开拓了一种创新... (一)<南京零距离>的理论意义 由江苏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精心打造的全国驰名栏目<南京零距离>,不仅以持续飙升的收视率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不仅以卓荦不俗的业绩引起了全国同行的关注,而且也以非常成功的实践开拓了一种创新型新闻理论建构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理论 电视 《南京零距离》 民生 城市频道 收视率 创新型 栏目 观众
原文传递
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被引量:36
20
作者 郑功成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第5期123-126,共4页
解决好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这两大问题,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国民的基本民生问题,还将为国家长期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从目前来看,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与全体国民未能合理地分享到国家发展的成果有... 解决好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这两大问题,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国民的基本民生问题,还将为国家长期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从目前来看,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与全体国民未能合理地分享到国家发展的成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为此必须大力调节收入分配。由于社会保障是调节收入分配的综合性手段,因此,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不仅可以起到调节收入分配和保证国民合理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作用,从更长远的目标来看,还可以通过它来最终迈向福利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民生 福利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