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285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据共享与个人信息保护
被引量:
332
1
作者
王利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7,共13页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共享现象日益普遍。数据共享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利用方式,也是数据流通和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共享中的个人信息仍然属于信息权利人的权利,与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行为一样,数据共享也应当获得...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共享现象日益普遍。数据共享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利用方式,也是数据流通和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共享中的个人信息仍然属于信息权利人的权利,与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行为一样,数据共享也应当获得信息权利人的授权。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在规定个人信息权利时,应当规定数据共享规则,数据共享规则的设计应当妥当平衡数据流通与信息主体权利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具体设计数据共享规则时,应当在区分不同个人信息类型的基础上,设计信息主体的授权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共享
个人信息
民法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
被引量:
234
2
作者
梁慧星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29,共8页
一、诚实信用原则概说 所谓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为一切市场参加者树立了一个“诚实商人”...
一、诚实信用原则概说 所谓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为一切市场参加者树立了一个“诚实商人”的道德标准,隐约地反映了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在历史上,诚实信用这一道德规则,曾长期以商业习惯的形式存在,作为成文法的补充而对民法关系起着某种调整作用。到了十九世纪末,毫无限制的契约自由和自由放任主义已经造成种种弊端,以致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经济危机更加频繁和深重,社会经济生活动荡不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
法解释学
当事人
法学方法论
基本原则
民法典
道德准则
漏洞补充
一般条款
原文传递
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被引量:
248
3
作者
习近平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9,共6页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
民法典
集体学习
重大意义
人民合法权益
重大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
原文传递
民法的人文关怀
被引量:
171
4
作者
王利明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9-165,223,共17页
比照近代民法以财产法为中心,现代民法强化了人文关怀,主要表现为从以财产法为中心到人法地位的提升,并广泛体现于民法中主体制度的发展、人格权的勃兴、合同制度的发展、物权法的发展、侵权法的发展、婚姻家庭法的发展等各个方面。中...
比照近代民法以财产法为中心,现代民法强化了人文关怀,主要表现为从以财产法为中心到人法地位的提升,并广泛体现于民法中主体制度的发展、人格权的勃兴、合同制度的发展、物权法的发展、侵权法的发展、婚姻家庭法的发展等各个方面。中国未来的民法典应当以人文关怀构建价值理念,注重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充分保障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爱。基于这一理念,在中国未来民法典中有必要增加人格权法和侵权责任法编。在中国民法的适用等方面更应强化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价值理念
人格尊严
人文关怀
原文传递
民法典与特别民法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
169
5
作者
谢鸿飞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8-116,206,共19页
民法典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特别民法的兴盛。特别民法依其功能类型可分为补充型、政策型与行政型三种。各国民法典与特别民法的关系有两种模式:法典解构与法典重构,消费者法与劳动法是否纳入民法典,是两者关系的核心。法典解构不调...
民法典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特别民法的兴盛。特别民法依其功能类型可分为补充型、政策型与行政型三种。各国民法典与特别民法的关系有两种模式:法典解构与法典重构,消费者法与劳动法是否纳入民法典,是两者关系的核心。法典解构不调整消费关系与劳动关系,动摇了民法典作为市场经济基本法的地位,但保持了民法典的纯粹性;法典重构与传统民法典的价值取向抵牾,且难与传统民法体系兼容,但维护了民法典的地位。中国未来民法典既应成为纯粹的私法,又应纳入并整合政策型特别民法,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与家庭生活的基本法,且能有实质创新并可垂范久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特别
民法
自然法
消费者法
家庭法
原文传递
和而不同: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的规则界分和适用
被引量:
164
6
作者
王利明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4,共10页
从比较法的经验来看,个人信息和隐私的界分一直不明确,导致两者之间的权利保护规则的区分并不清晰,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分别规定了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并且规定了在两者发生重复情形下应优先适用隐私规则,但因为个人信息和...
从比较法的经验来看,个人信息和隐私的界分一直不明确,导致两者之间的权利保护规则的区分并不清晰,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分别规定了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并且规定了在两者发生重复情形下应优先适用隐私规则,但因为个人信息和隐私具有重合性,因此必须在法律上对其进行区分。隐私权规则优先适用的原因在于:权利不得减损、人格尊严高于私法自治。由于个人信息具有集合性、可利用性、自动处理性等性质,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上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予以全面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民法典
》
隐私权
个人信息
规则界分
原文传递
“绿色原则”在民法典中的贯彻论纲
被引量:
163
7
作者
吕忠梅课题组
吕忠梅
+3 位作者
竺效
巩固
刘长兴
刘超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7,共23页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回应环境问题的有效机制。《民法总则》第9条属于限制性原则,具有在民法中确立绿色发展、生态安全、生态伦理价值理念,协调发展与环保、交易安全与生态安全、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之关系的功能,应贯彻到民法典各分则立...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回应环境问题的有效机制。《民法总则》第9条属于限制性原则,具有在民法中确立绿色发展、生态安全、生态伦理价值理念,协调发展与环保、交易安全与生态安全、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之关系的功能,应贯彻到民法典各分则立法中。为此,民法典物权编应确立物权行使的环保原则,对相邻关系和地役权进行绿色改造,增加添附条款,创设资源利用权,明确生态环境的公共财产地位;合同编应将合同法一般规则绿色化,把环保相关交易行为纳入有名合同,实现其类型化;侵权责任编应厘清环境侵权的原因行为并进行类型化,层次性地扩大环境侵权的救济范围,增加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衔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绿色原则
民法
分则
民法
基本原则
原文传递
《民法典》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亮点
被引量:
149
8
作者
王利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6-225,256,共11页
《民法典》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规定体现了《民法典》的保护范围不再限于私益,而是向公益保护转变。与此同时,侵权责任编也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制度的基础。通过设立惩罚性赔偿的规则实现了由赔偿向预防的转化,并通过对制止...
《民法典》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规定体现了《民法典》的保护范围不再限于私益,而是向公益保护转变。与此同时,侵权责任编也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制度的基础。通过设立惩罚性赔偿的规则实现了由赔偿向预防的转化,并通过对制止与防止损害发生或扩大的费用的赔偿和预防性责任,强化其预防作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关于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规定,成为确保环境污染破坏得到恢复的手段,通过责任承担方式的创新实现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立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环境污染责任
生态破坏责任
生态环境修复
预防
公益诉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个人信息保护的“同意”困境及其出路
被引量:
147
9
作者
吕炳斌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101,共15页
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核心规范之一,告知同意规则已以"入典"的方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得以确立。然而,该规则的实施面临困境,其中既有结构性问题,也有认知问题,更有内在悖论。这也意味着该困境难以彻底解决,只能采取...
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核心规范之一,告知同意规则已以"入典"的方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得以确立。然而,该规则的实施面临困境,其中既有结构性问题,也有认知问题,更有内在悖论。这也意味着该困境难以彻底解决,只能采取缓解之策。已有的几种解决思路均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并不理想。有必要在法典体系的视野下,基于解释论的立场求得"同意"困境的化解之道。个人信息保护的同意规则旨在保障自然人的信息自主和信息自决,此规范的评价基础是尊重人格尊严和自由发展。依据不同类型的处理行为是否触及人格尊严和自由发展这一核心利益,区分适用明示同意与默示同意,既具有正当性和可行性,可提供更佳的行为指引和裁判指引,又可为化解困境打开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告知同意
行为区分说
民法典
解释论
原文传递
论我国民法典中个人信息权益的性质
被引量:
145
10
作者
程啸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4,共13页
由于对个人信息权益的性质存在争议,我国《民法典》没有使用"个人信息权"的表述。从我国《民法典》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来看,可以明确的是,自然人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是作为民事权益的人格权益,而非公法上的权利。自然人就其...
由于对个人信息权益的性质存在争议,我国《民法典》没有使用"个人信息权"的表述。从我国《民法典》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来看,可以明确的是,自然人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是作为民事权益的人格权益,而非公法上的权利。自然人就其个人信息享有的人格利益和经济利益都可以通过作为人格权益的个人信息权益予以涵盖并保护,无需再确认作为财产权的个人信息权益。在我国法上,自然人就其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民事权益是一项新型人格权益,其与隐私权在权利性质、许可使用、侵害行为以及处理规则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于作为隐私的私密信息首先适用隐私权的保护规则,法律对隐私权没有规定的,应适用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自然人
个人信息
人格权益
隐私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模式选择
被引量:
144
11
作者
王成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146,207,共24页
现代科技带给人们安全和便利的同时,已经成为一种独立于人类的异化力量。现代科技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讨论的宏观背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重公法、轻私法,缺乏民事基本法的规则支撑。在法律体系中,民法是保护人...
现代科技带给人们安全和便利的同时,已经成为一种独立于人类的异化力量。现代科技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讨论的宏观背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重公法、轻私法,缺乏民事基本法的规则支撑。在法律体系中,民法是保护人之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和基础规范,能够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体系支持。相应的立法设计应当区分个人信息与数据的保护,确立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的自主控制,补强利益关系中最弱的一方。在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模式选择中,间接保护模式和法益保护模式都存在缺陷。权利保护模式更适合中国的立法及司法现实。个人信息权可以嵌入到既有人格权规范体系中,实现法律体系的内在和谐。民法典人格权编应当采取权利保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
科技异化
保护模式
民法典
原文传递
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亮点、特色与适用
被引量:
143
12
作者
王利明
丁晓东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6,191,共17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了人民群众新时代的新需要、新愿望,为国际数字法治贡献了"中国方案"。《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扩张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全面规定了个人在信息处理中的权利,...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了人民群众新时代的新需要、新愿望,为国际数字法治贡献了"中国方案"。《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扩张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全面规定了个人在信息处理中的权利,强化了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保护义务,构建了敏感个人信息的严格保护规则,规范了国家机关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完善了个人信息的法律救济途径,这些都构成立法上的突出亮点。该法彰显时代性、本土性与实践性特色,回应了数字时代的个人信息处理,在吸收世界先进经验的同时凝聚中国智慧,更贴近中国实际与本土背景。《民法典》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础性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适用应当与《民法典》的实施相结合,共同构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权益
民法典
原文传递
以“生态恢复论”重构环境侵权救济体系
被引量:
140
13
作者
吕忠梅
窦海阳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140,206,207,共25页
从我国环境侵权制度的实践出发,可以考察和梳理司法、立法的现实做法并梳理其背后蕴含的理论逻辑。经过四十年的实践发展,环境侵权制度在行为认定上从单一的环境污染转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双重认定,在救济对象上从单一的私益转向私...
从我国环境侵权制度的实践出发,可以考察和梳理司法、立法的现实做法并梳理其背后蕴含的理论逻辑。经过四十年的实践发展,环境侵权制度在行为认定上从单一的环境污染转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双重认定,在救济对象上从单一的私益转向私益与公益的双重保护,在救济方式上从传统的民事救济到以生态修复为主的综合救济。丰富的实践背后蕴含着损害理论的重大转变,即从传统侵权损害论逐渐分化,形成环境侵权的专业救济理论——生态恢复论。该理论以整体主义环境哲学为基础,将生态环境整体作为调整对象,以修复为主要救济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创新为法律制度建构提供了基础,在民法典及环境法规范中应进行基于理论分离的重构,实现协调基础上的制度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侵权
损害论
生态恢复论
民法典
环境
法典
原文传递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
被引量:
135
14
作者
程啸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1-1017,共17页
为协调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我国《民法典》对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制度作出了规定。我国法上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是对自然人享有的作为人格权益的个人信息权益的限制。我国《民法典》从三个层面对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进行了规范。在...
为协调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我国《民法典》对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制度作出了规定。我国法上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是对自然人享有的作为人格权益的个人信息权益的限制。我国《民法典》从三个层面对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进行了规范。在总则编层面上的抽象性规范就是对公序良俗、诚实信用以及不得滥用权利等原则和免责事由的规定;在人格权编一般性规定的层面,是第998条明确的认定人格权侵权责任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第999条对人格权合理使用的规定;而直接针对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具体规定,是《民法典》第1036条规定的侵害个人信息的免责事由。可以合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形主要分为三类,即维护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主体的合法权益以及合理处理已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个人信息
合理使用
处理
免责事由
原文传递
民法典中的动产和权利担保体系
被引量:
132
15
作者
龙俊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42,共21页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优化营商环境,民法典对我国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相关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具体而言可分为六个环环相扣的步骤:消灭隐形担保、建立统一的人的编成主义的登记簿、构建统一的担保物权优先顺位规则、扩...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优化营商环境,民法典对我国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相关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具体而言可分为六个环环相扣的步骤:消灭隐形担保、建立统一的人的编成主义的登记簿、构建统一的担保物权优先顺位规则、扩张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买受人规则的适用范围、合并浮动抵押与一般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规则、引入超级优先权规则。这一改革对物权理论影响深远:证明了在物权与债权之间存在稳态的、有意义的中间状态;修正了物权公示原则,应摒弃“全有或全无”式的表述,重新定义为“公示范围之所在,对抗效力之所及”;修正了物权客体特定原则,即物权的客体并不要求一开始就特定,只要执行时特定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动产担保
权利担保
统一登记
登记对抗
原文传递
中国产品责任法——兼论假冒伪劣之根源和对策
被引量:
85
16
作者
梁慧星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44,共7页
《民法通则》颁布以前,中国无产品责任制度,时下,该法律制度规定在具有公法性质的《产品质量法》及散见在其他法律、法规中。编著民法典时,应将严格产品责任法的规定从《产品质量法》中分离出来,编入民法典侵权行为篇。其内容为:...
《民法通则》颁布以前,中国无产品责任制度,时下,该法律制度规定在具有公法性质的《产品质量法》及散见在其他法律、法规中。编著民法典时,应将严格产品责任法的规定从《产品质量法》中分离出来,编入民法典侵权行为篇。其内容为:产品定义、责任原则、免责事由、缺陷定义、连带责任、赔偿范围、请求权的时效限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
产品质量法
负责事由
连带责任
中国
产品责任法
民法典
假冒伪劣
原文传递
民法典“绿色化”与环境法典的调适
被引量:
129
17
作者
吕忠梅
窦海阳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2-882,共21页
应对环境保护的需要,民法典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其传统。但是民法典仍应坚守其固有特质,对其"绿色化"应有限制。在民法典之外,需要依靠环境法律规范提供更为全面的综合保护。我国目前环境法律规范已经蔚为大观,但缺乏体系建...
应对环境保护的需要,民法典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其传统。但是民法典仍应坚守其固有特质,对其"绿色化"应有限制。在民法典之外,需要依靠环境法律规范提供更为全面的综合保护。我国目前环境法律规范已经蔚为大观,但缺乏体系建构,对环境法治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需要对其进行体系化。对我国而言,法典化是环境法律规范提升政治影响和发挥实际效用的最佳途径。环境法规范的法典化与民法典不同,囿于其变动性和不成熟性,应以"适度化"为宜。民法典与环境法典应当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共治":一方面,民法典通过妥当地融入环境保护理念以实现其应尽的环保功能;另一方面,环境法典通过相关规则的设置以实现与民法典整体的无缝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环境
法典
生态保护
法典
化
适度化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时代对民法学的新挑战
被引量:
123
18
作者
王利明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共6页
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对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格权制度、数据财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侵权责任认定和承担等,都需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作出必要的...
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对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格权制度、数据财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侵权责任认定和承担等,都需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作出必要的调整。我国正在制定的民法典也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各种挑战,妥当设置相关规则、制度,在有效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也为新兴技术的发育预留必要的制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智能人
隐私权
个人信息
民法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法典的实施与民事诉讼法的协调和对接
被引量:
120
19
作者
张卫平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3-950,共18页
《民法典》的实施需要民事诉讼法予以再次协调和对接。一方面《民法典》在整合以往实体法规范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新的制度规定。新制度的实施需要民事诉讼法规范在程序制度上予以协调和对接;另一方面,民事诉讼法需要以《民法典》实施...
《民法典》的实施需要民事诉讼法予以再次协调和对接。一方面《民法典》在整合以往实体法规范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新的制度规定。新制度的实施需要民事诉讼法规范在程序制度上予以协调和对接;另一方面,民事诉讼法需要以《民法典》实施为契机,再一次系统地完善与民事实体法的协调和对接。其协调和对接在基本思路上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其一,民事诉讼法如何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民法典》的原则、精神,保证与《民法典》具有同样的精神;其二,在具体制度上,与《民法典》保持一致,及时调整不一致的程序制度;其三,通过民事诉讼法对《民法典》予以“后期”处理,消除遗漏缺失之处。在具体的制度协调和对接方面,以诉的制度(主体与客体)、禁令制度、证据制度、执行制度为例,阐述协调和对接的处置方法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民事诉讼法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
禁令与行为保全
原文传递
知识产权立法体例与民法典编纂
被引量:
105
20
作者
吴汉东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8,共11页
近代民法典的结构是在罗马法体系基础上的改造 ,知识产权立法与近代民法典未能发生历史的机缘 ;现代民法典编纂运动尝试接纳知识产权制度 ,但至今尚无成功的立法例。当代知识产权法是一个综合性、开放式且最具创新活力的法律规范体系 ,...
近代民法典的结构是在罗马法体系基础上的改造 ,知识产权立法与近代民法典未能发生历史的机缘 ;现代民法典编纂运动尝试接纳知识产权制度 ,但至今尚无成功的立法例。当代知识产权法是一个综合性、开放式且最具创新活力的法律规范体系 ,不宜将其全部植入民法典。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宜在民法典中作原则规定 ,但同时保留民事特别法的体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立法体例
民法典
民事特别法
中国
原文传递
题名
数据共享与个人信息保护
被引量:
332
1
作者
王利明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7,共13页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人格权立法研究"(18ZDA143)
文摘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共享现象日益普遍。数据共享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利用方式,也是数据流通和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共享中的个人信息仍然属于信息权利人的权利,与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行为一样,数据共享也应当获得信息权利人的授权。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在规定个人信息权利时,应当规定数据共享规则,数据共享规则的设计应当妥当平衡数据流通与信息主体权利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具体设计数据共享规则时,应当在区分不同个人信息类型的基础上,设计信息主体的授权规则。
关键词
数据共享
个人信息
民法典
Keywords
data shar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Civil Code
分类号
DF4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
被引量:
234
2
作者
梁慧星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29,共8页
文摘
一、诚实信用原则概说 所谓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为一切市场参加者树立了一个“诚实商人”的道德标准,隐约地反映了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在历史上,诚实信用这一道德规则,曾长期以商业习惯的形式存在,作为成文法的补充而对民法关系起着某种调整作用。到了十九世纪末,毫无限制的契约自由和自由放任主义已经造成种种弊端,以致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经济危机更加频繁和深重,社会经济生活动荡不堪。
关键词
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
法解释学
当事人
法学方法论
基本原则
民法典
道德准则
漏洞补充
一般条款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被引量:
248
3
作者
习近平
机构
不详
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9,共6页
文摘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
民法典
集体学习
重大意义
人民合法权益
重大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民法的人文关怀
被引量:
171
4
作者
王利明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9-165,223,共17页
文摘
比照近代民法以财产法为中心,现代民法强化了人文关怀,主要表现为从以财产法为中心到人法地位的提升,并广泛体现于民法中主体制度的发展、人格权的勃兴、合同制度的发展、物权法的发展、侵权法的发展、婚姻家庭法的发展等各个方面。中国未来的民法典应当以人文关怀构建价值理念,注重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充分保障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爱。基于这一理念,在中国未来民法典中有必要增加人格权法和侵权责任法编。在中国民法的适用等方面更应强化人文关怀。
关键词
民法典
价值理念
人格尊严
人文关怀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民法典与特别民法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
169
5
作者
谢鸿飞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8-116,206,共19页
文摘
民法典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特别民法的兴盛。特别民法依其功能类型可分为补充型、政策型与行政型三种。各国民法典与特别民法的关系有两种模式:法典解构与法典重构,消费者法与劳动法是否纳入民法典,是两者关系的核心。法典解构不调整消费关系与劳动关系,动摇了民法典作为市场经济基本法的地位,但保持了民法典的纯粹性;法典重构与传统民法典的价值取向抵牾,且难与传统民法体系兼容,但维护了民法典的地位。中国未来民法典既应成为纯粹的私法,又应纳入并整合政策型特别民法,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与家庭生活的基本法,且能有实质创新并可垂范久远。
关键词
民法典
特别
民法
自然法
消费者法
家庭法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和而不同: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的规则界分和适用
被引量:
164
6
作者
王利明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4,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重点规划项目“人格权保护立法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14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从比较法的经验来看,个人信息和隐私的界分一直不明确,导致两者之间的权利保护规则的区分并不清晰,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分别规定了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并且规定了在两者发生重复情形下应优先适用隐私规则,但因为个人信息和隐私具有重合性,因此必须在法律上对其进行区分。隐私权规则优先适用的原因在于:权利不得减损、人格尊严高于私法自治。由于个人信息具有集合性、可利用性、自动处理性等性质,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上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予以全面保护。
关键词
《
民法典
》
隐私权
个人信息
规则界分
Keywords
Civil Code
Privacy
Personal Information
Rule Boundary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绿色原则”在民法典中的贯彻论纲
被引量:
163
7
作者
吕忠梅课题组
吕忠梅
竺效
巩固
刘长兴
刘超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华侨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7,共23页
基金
本文为中国法学会2017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绿色原则在民法分则中的制度化研究”(项目批准号:CLS(2017)C5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法回应环境问题的有效机制。《民法总则》第9条属于限制性原则,具有在民法中确立绿色发展、生态安全、生态伦理价值理念,协调发展与环保、交易安全与生态安全、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之关系的功能,应贯彻到民法典各分则立法中。为此,民法典物权编应确立物权行使的环保原则,对相邻关系和地役权进行绿色改造,增加添附条款,创设资源利用权,明确生态环境的公共财产地位;合同编应将合同法一般规则绿色化,把环保相关交易行为纳入有名合同,实现其类型化;侵权责任编应厘清环境侵权的原因行为并进行类型化,层次性地扩大环境侵权的救济范围,增加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衔接机制。
关键词
民法典
绿色原则
民法
分则
民法
基本原则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民法典》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亮点
被引量:
149
8
作者
王利明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6-225,256,共11页
基金
王利明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规划项目“人格权保护立法研究”(项目号18ZDA14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民法典》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规定体现了《民法典》的保护范围不再限于私益,而是向公益保护转变。与此同时,侵权责任编也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制度的基础。通过设立惩罚性赔偿的规则实现了由赔偿向预防的转化,并通过对制止与防止损害发生或扩大的费用的赔偿和预防性责任,强化其预防作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关于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规定,成为确保环境污染破坏得到恢复的手段,通过责任承担方式的创新实现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立法目的。
关键词
民法典
环境污染责任
生态破坏责任
生态环境修复
预防
公益诉讼
分类号
D923.7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人信息保护的“同意”困境及其出路
被引量:
147
9
作者
吕炳斌
机构
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101,共15页
文摘
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核心规范之一,告知同意规则已以"入典"的方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得以确立。然而,该规则的实施面临困境,其中既有结构性问题,也有认知问题,更有内在悖论。这也意味着该困境难以彻底解决,只能采取缓解之策。已有的几种解决思路均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并不理想。有必要在法典体系的视野下,基于解释论的立场求得"同意"困境的化解之道。个人信息保护的同意规则旨在保障自然人的信息自主和信息自决,此规范的评价基础是尊重人格尊严和自由发展。依据不同类型的处理行为是否触及人格尊严和自由发展这一核心利益,区分适用明示同意与默示同意,既具有正当性和可行性,可提供更佳的行为指引和裁判指引,又可为化解困境打开通道。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告知同意
行为区分说
民法典
解释论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D922.16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我国民法典中个人信息权益的性质
被引量:
145
10
作者
程啸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4,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环境下民事权利的侵权法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8AFX01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由于对个人信息权益的性质存在争议,我国《民法典》没有使用"个人信息权"的表述。从我国《民法典》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来看,可以明确的是,自然人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是作为民事权益的人格权益,而非公法上的权利。自然人就其个人信息享有的人格利益和经济利益都可以通过作为人格权益的个人信息权益予以涵盖并保护,无需再确认作为财产权的个人信息权益。在我国法上,自然人就其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民事权益是一项新型人格权益,其与隐私权在权利性质、许可使用、侵害行为以及处理规则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于作为隐私的私密信息首先适用隐私权的保护规则,法律对隐私权没有规定的,应适用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关键词
民法典
自然人
个人信息
人格权益
隐私权
Keywords
Civil Code
Natural Person
Personal Information
Personality Right and Interest
Right to Privacy
分类号
DF51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模式选择
被引量:
144
11
作者
王成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146,207,共24页
基金
北京市法学会重点项目“司法大数据应用的法治保障”(BLS[2017]A007)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现代科技带给人们安全和便利的同时,已经成为一种独立于人类的异化力量。现代科技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讨论的宏观背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重公法、轻私法,缺乏民事基本法的规则支撑。在法律体系中,民法是保护人之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和基础规范,能够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体系支持。相应的立法设计应当区分个人信息与数据的保护,确立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的自主控制,补强利益关系中最弱的一方。在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模式选择中,间接保护模式和法益保护模式都存在缺陷。权利保护模式更适合中国的立法及司法现实。个人信息权可以嵌入到既有人格权规范体系中,实现法律体系的内在和谐。民法典人格权编应当采取权利保护模式。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
科技异化
保护模式
民法典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亮点、特色与适用
被引量:
143
12
作者
王利明
丁晓东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6,191,共17页
基金
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民法典适用问题”(ZGFYZDKT202009-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了人民群众新时代的新需要、新愿望,为国际数字法治贡献了"中国方案"。《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扩张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全面规定了个人在信息处理中的权利,强化了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保护义务,构建了敏感个人信息的严格保护规则,规范了国家机关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完善了个人信息的法律救济途径,这些都构成立法上的突出亮点。该法彰显时代性、本土性与实践性特色,回应了数字时代的个人信息处理,在吸收世界先进经验的同时凝聚中国智慧,更贴近中国实际与本土背景。《民法典》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础性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适用应当与《民法典》的实施相结合,共同构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防线。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权益
民法典
Keywords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Personal Information Rights and Interests
Civil Code
分类号
D922.16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以“生态恢复论”重构环境侵权救济体系
被引量:
140
13
作者
吕忠梅
窦海阳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140,206,207,共25页
基金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所)重大项目“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机制变革研究”(19JJD82005)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从我国环境侵权制度的实践出发,可以考察和梳理司法、立法的现实做法并梳理其背后蕴含的理论逻辑。经过四十年的实践发展,环境侵权制度在行为认定上从单一的环境污染转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双重认定,在救济对象上从单一的私益转向私益与公益的双重保护,在救济方式上从传统的民事救济到以生态修复为主的综合救济。丰富的实践背后蕴含着损害理论的重大转变,即从传统侵权损害论逐渐分化,形成环境侵权的专业救济理论——生态恢复论。该理论以整体主义环境哲学为基础,将生态环境整体作为调整对象,以修复为主要救济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创新为法律制度建构提供了基础,在民法典及环境法规范中应进行基于理论分离的重构,实现协调基础上的制度分离。
关键词
环境侵权
损害论
生态恢复论
民法典
环境
法典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
被引量:
135
14
作者
程啸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1-1017,共1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14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为协调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我国《民法典》对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制度作出了规定。我国法上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是对自然人享有的作为人格权益的个人信息权益的限制。我国《民法典》从三个层面对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进行了规范。在总则编层面上的抽象性规范就是对公序良俗、诚实信用以及不得滥用权利等原则和免责事由的规定;在人格权编一般性规定的层面,是第998条明确的认定人格权侵权责任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第999条对人格权合理使用的规定;而直接针对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具体规定,是《民法典》第1036条规定的侵害个人信息的免责事由。可以合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形主要分为三类,即维护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主体的合法权益以及合理处理已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
关键词
民法典
个人信息
合理使用
处理
免责事由
Keywords
Civil Code
Personal Information
Fair Use
Process
Exemptions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民法典中的动产和权利担保体系
被引量:
132
15
作者
龙俊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42,共21页
基金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法典中动产与权利担保体系研究”(19BFX11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优化营商环境,民法典对我国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相关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具体而言可分为六个环环相扣的步骤:消灭隐形担保、建立统一的人的编成主义的登记簿、构建统一的担保物权优先顺位规则、扩张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买受人规则的适用范围、合并浮动抵押与一般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规则、引入超级优先权规则。这一改革对物权理论影响深远:证明了在物权与债权之间存在稳态的、有意义的中间状态;修正了物权公示原则,应摒弃“全有或全无”式的表述,重新定义为“公示范围之所在,对抗效力之所及”;修正了物权客体特定原则,即物权的客体并不要求一开始就特定,只要执行时特定即可。
关键词
民法典
动产担保
权利担保
统一登记
登记对抗
Keywords
Chinese Civil Code
movables security interests
rights security interests
unified registration
registration confrontation
分类号
D923.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产品责任法——兼论假冒伪劣之根源和对策
被引量:
85
16
作者
梁慧星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44,共7页
文摘
《民法通则》颁布以前,中国无产品责任制度,时下,该法律制度规定在具有公法性质的《产品质量法》及散见在其他法律、法规中。编著民法典时,应将严格产品责任法的规定从《产品质量法》中分离出来,编入民法典侵权行为篇。其内容为:产品定义、责任原则、免责事由、缺陷定义、连带责任、赔偿范围、请求权的时效限制等。
关键词
产品
产品质量法
负责事由
连带责任
中国
产品责任法
民法典
假冒伪劣
分类号
D922.294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民法典“绿色化”与环境法典的调适
被引量:
129
17
作者
吕忠梅
窦海阳
机构
清华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2-882,共21页
文摘
应对环境保护的需要,民法典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其传统。但是民法典仍应坚守其固有特质,对其"绿色化"应有限制。在民法典之外,需要依靠环境法律规范提供更为全面的综合保护。我国目前环境法律规范已经蔚为大观,但缺乏体系建构,对环境法治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需要对其进行体系化。对我国而言,法典化是环境法律规范提升政治影响和发挥实际效用的最佳途径。环境法规范的法典化与民法典不同,囿于其变动性和不成熟性,应以"适度化"为宜。民法典与环境法典应当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共治":一方面,民法典通过妥当地融入环境保护理念以实现其应尽的环保功能;另一方面,环境法典通过相关规则的设置以实现与民法典整体的无缝衔接。
关键词
民法典
环境
法典
生态保护
法典
化
适度化
Keywords
Civil Code
Environmental Code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difieation
Moderation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人工智能时代对民法学的新挑战
被引量:
123
18
作者
王利明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共6页
文摘
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对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格权制度、数据财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侵权责任认定和承担等,都需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作出必要的调整。我国正在制定的民法典也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各种挑战,妥当设置相关规则、制度,在有效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也为新兴技术的发育预留必要的制度空间。
关键词
人工智能智能人
隐私权
个人信息
民法典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法典的实施与民事诉讼法的协调和对接
被引量:
120
19
作者
张卫平
机构
天津大学
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3-950,共18页
基金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事司法智能化设计的理论方案研究”(项目编号:18ZDA1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民法典》的实施需要民事诉讼法予以再次协调和对接。一方面《民法典》在整合以往实体法规范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新的制度规定。新制度的实施需要民事诉讼法规范在程序制度上予以协调和对接;另一方面,民事诉讼法需要以《民法典》实施为契机,再一次系统地完善与民事实体法的协调和对接。其协调和对接在基本思路上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其一,民事诉讼法如何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民法典》的原则、精神,保证与《民法典》具有同样的精神;其二,在具体制度上,与《民法典》保持一致,及时调整不一致的程序制度;其三,通过民事诉讼法对《民法典》予以“后期”处理,消除遗漏缺失之处。在具体的制度协调和对接方面,以诉的制度(主体与客体)、禁令制度、证据制度、执行制度为例,阐述协调和对接的处置方法或思路。
关键词
民法典
民事诉讼法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
禁令与行为保全
Keywords
Civil Code
Civil Procedure Law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tantive Law and Procedural Law
Injunction and Behavior Preservation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D925.1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知识产权立法体例与民法典编纂
被引量:
105
20
作者
吴汉东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处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8,共11页
文摘
近代民法典的结构是在罗马法体系基础上的改造 ,知识产权立法与近代民法典未能发生历史的机缘 ;现代民法典编纂运动尝试接纳知识产权制度 ,但至今尚无成功的立法例。当代知识产权法是一个综合性、开放式且最具创新活力的法律规范体系 ,不宜将其全部植入民法典。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宜在民法典中作原则规定 ,但同时保留民事特别法的体例。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立法体例
民法典
民事特别法
中国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据共享与个人信息保护
王利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
梁慧星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234
原文传递
3
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习近平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48
原文传递
4
民法的人文关怀
王利明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71
原文传递
5
民法典与特别民法关系的建构
谢鸿飞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69
原文传递
6
和而不同: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的规则界分和适用
王利明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64
原文传递
7
“绿色原则”在民法典中的贯彻论纲
吕忠梅课题组
吕忠梅
竺效
巩固
刘长兴
刘超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63
原文传递
8
《民法典》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的亮点
王利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4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个人信息保护的“同意”困境及其出路
吕炳斌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47
原文传递
10
论我国民法典中个人信息权益的性质
程啸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4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模式选择
王成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44
原文传递
12
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亮点、特色与适用
王利明
丁晓东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43
原文传递
13
以“生态恢复论”重构环境侵权救济体系
吕忠梅
窦海阳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40
原文传递
14
论我国民法典中的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
程啸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35
原文传递
15
民法典中的动产和权利担保体系
龙俊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32
原文传递
16
中国产品责任法——兼论假冒伪劣之根源和对策
梁慧星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85
原文传递
17
民法典“绿色化”与环境法典的调适
吕忠梅
窦海阳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29
原文传递
18
人工智能时代对民法学的新挑战
王利明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民法典的实施与民事诉讼法的协调和对接
张卫平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20
原文传递
20
知识产权立法体例与民法典编纂
吴汉东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0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