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山歌社”成立的前前后后——在中国现代音乐史研讨会上的发言 |
谢功成
|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9
|
|
2
|
“山歌社”为民歌配和声的历史创举 |
刘康华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3
|
《我怎样写伴奏》的历史上下文——读黎英海在“山歌”壁报上的短文《我怎样写伴奏》 |
江江
|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4
|
民歌运动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
王震亚
|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5
|
山歌社民族化和声的探索及其意义 |
骆方华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
1999 |
2
|
|
6
|
一九五八年民歌创作中的反现实主义倾向 |
新民
耘青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3
|
|
7
|
《龙的传人》与台湾社会的身份认同 |
孙伊
|
《粤海风》
|
2010 |
3
|
|
8
|
也论何其芳现象——与应雄同志商讨 |
陈尚哲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3
|
|
9
|
艾芜南行作品的艺术魅力 |
冯耘青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10
|
毛泽东与一九五八年民歌运动关系考论 |
罗嗣亮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1
|
挺进中的民间文艺学——1981年我国民间文艺学活动鸟瞰 |
钟敬文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1
|
|
12
|
乌托邦的狂欢:1958年民歌运动 |
张大为
|
《粤海风》
|
2003 |
1
|
|
13
|
有马敲讽刺诗六首 |
罗兴典
|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
1994 |
0 |
|
14
|
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历史描述 |
谢保杰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15
|
越界: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大众化之路 |
毛巧晖
|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16
|
毛泽东与新民歌运动 |
刘延年
|
《江淮文史》
|
2002 |
8
|
|
17
|
论“新民歌运动”的现代来源——关于新诗发展的一个症结性难题 |
张桃洲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8
|
|
18
|
新民歌运动:激进现代性的文化表征 |
鲍焕然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9
|
激情癫狂:1958年新民歌的理论话题 |
王晓生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4
|
|
20
|
“符号”与“歧义”——《红旗歌谣》“情诗”解读 |
薛祖清
席扬
|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
2005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