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裕固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Ⅰ)——裕固族民族的形成、宗教信仰与语言文字 被引量:4
1
作者 汪玺 铁穆尔 +1 位作者 张德罡 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 CAS 2011年第6期87-93,共7页
研究裕固族的游牧文化对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裕固族的民间传说和族源的史料记载表明:裕固族的族源是多元的,是由古代回鹘的一支和古... 研究裕固族的游牧文化对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裕固族的民间传说和族源的史料记载表明:裕固族的族源是多元的,是由古代回鹘的一支和古代蒙古的一支共同融合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1953年正式定名为裕固族。裕固族曾经信仰过多种宗教,如萨满教、摩尼教、古西域佛教等。藏传佛教是裕固族人的主要信仰。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裕固族 族名沿革 民族形成
下载PDF
交换样式视阈下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2
作者 万钰莹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47-53,共7页
民族是建立在具有共同的历史、语言、文化、地城、血缘、价值认同基础上的共同体。交换样式是以经济维度为主线,由交换样式A(赠与的互酬)、交换样式B(服从与保护)、交换样式C(商品交换)以及超越上述三种样式的D组成,进而避免把资本、民... 民族是建立在具有共同的历史、语言、文化、地城、血缘、价值认同基础上的共同体。交换样式是以经济维度为主线,由交换样式A(赠与的互酬)、交换样式B(服从与保护)、交换样式C(商品交换)以及超越上述三种样式的D组成,进而避免把资本、民族、国家的关系割裂开来的局限。民族的形成是基于交换样式A、B、C、D,分别从民族与宗教、民族与国家、民族与资本、民族与世界帝国的关系来进行考察,即民族是在宗教衰退之后代理了宗教的功效;主权国家高度集权带来的整合力促使民族的形成;民族在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并对资本的作用形式进行反抗;民族是民族国家与世界帝国相对抗的结果。在民族形成之后,民族作为一种共同体形式在交换样式层面通过"想象物"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交换样式 民族形成 民族发展 社会构成体
下载PDF
古代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3
作者 赵永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共17页
中国认同意识,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在古代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即夏商周时期随着“中国”观念的出现,中国认同观念也开始产生,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认同观念正式形成;秦汉时期经过多民族中国的建设,... 中国认同意识,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在古代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即夏商周时期随着“中国”观念的出现,中国认同观念也开始产生,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认同观念正式形成;秦汉时期经过多民族中国的建设,汉民族在华夏民族发展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中国认同观念获得了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认同观念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隋唐时期,在汉人中国观念回归的基础上,又以礼别华夷、华夷互化、华夷一家等多民族中国观念为纽带将隋唐与周边少数民族连接在一起,中国认同观念获得了进一步升华;辽宋夏金时期,各个民族及其政权均自我认同为“中国”、中国正统和中国历史发展谱系中一员的思想观念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一体性;元朝实现大统一,多民族凝聚为中国的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已现端倪,后经明朝和北元均认为自己是中国历史发展谱系一员观念的发展,到了清朝乾隆时期,随着国家统一事业的完成,具有中国认同意识的各个民族齐聚到清朝中国这一共同旗帜之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民族即中华民族正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认同 中华民族形成 中国正统 五德终始说
下载PDF
中华民族的内涵、底蕴及其民族精神——评《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
4
作者 赵智奎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中华民族形成与凝聚新论》 民族内涵 民族精神 云南人民出版社 伍雄武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家谱为中华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5
作者 王鹤鸣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3,共6页
文章通过分析蒙古族、锡伯族、纳西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家谱记载的大量史实,说明中国各民族之间历经数千年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的特殊关系。无论是在中国境内发展形成... 文章通过分析蒙古族、锡伯族、纳西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家谱记载的大量史实,说明中国各民族之间历经数千年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的特殊关系。无论是在中国境内发展形成的少数民族的家谱,还是由境外迁来中国的少数民族的家谱,都为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生动、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家谱 中华民族形成
下载PDF
李济的《中国民族的形成》对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特殊贡献
6
作者 施芳 段红云 《红河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李济是民国时期非常特殊的民族史学者,他的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开辟了全新视角来研究中国民族史,采用古代城邑修建和废弃史料、谱牒中记载的姓氏资料和身高、头型等人体测量数据,从考古学、人类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成果的来探析... 李济是民国时期非常特殊的民族史学者,他的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开辟了全新视角来研究中国民族史,采用古代城邑修建和废弃史料、谱牒中记载的姓氏资料和身高、头型等人体测量数据,从考古学、人类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成果的来探析民族源流、民族融合和民族迁徙等民族史重要课题,对推动中国民族史方法论的革新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济《中国民族形成 民族史研究 学术贡献
下载PDF
论证世界民族之林独特奇观的力作--评介《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
7
作者 高放 《社会主义论坛》 2001年第6期35-36,共2页
中国的国情有许多独特之处.世界上好几个文明古国都早已灭绝,有好多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内部民族矛盾深重,甚至最终分崩离析了.唯独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当今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却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历来是拆不开,... 中国的国情有许多独特之处.世界上好几个文明古国都早已灭绝,有好多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内部民族矛盾深重,甚至最终分崩离析了.唯独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当今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却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历来是拆不开,打不散的.在世界上拥有二千多民族之林中的这种独特奇观是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从科学的高度作出令人信服的论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中华民族形成与凝聚新论》 伍雄武 民族凝聚力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内容简介
8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伍雄武,云南省富源县人。1939年生,196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2010年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首席专家。合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1999年获首届国家... 伍雄武,云南省富源县人。1939年生,196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2010年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首席专家。合作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1999年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个人专著《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2001年获第八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理论著作类)。出版专著十余部,如《彝族哲学思想史》《傣族哲学思想史》《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简史》《中华民族精神》等,先后在《光明日报》《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先后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有特殊贡献专业人才等荣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形成与凝聚新论》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思想史 少数民族 国家社科基金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和谐民族观形成的客观基础和战略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蒋连华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45,共3页
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全国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为形成标志,以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共产党和谐民族观,其形成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中国... 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全国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为形成标志,以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共产党和谐民族观,其形成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建设 和谐民族形成 客观基础 战略意义
下载PDF
美国戏剧文学发生学的内外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铁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9-214,共6页
作为文学的一种类型,美国戏剧文学的形成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一脉相承的。欧洲戏剧传统是美国戏剧形成的外在因素,这一因素与美利坚民族和英吉利民族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然而,美国戏剧文学的本土化因素却是在美国戏剧文学产生过程中... 作为文学的一种类型,美国戏剧文学的形成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一脉相承的。欧洲戏剧传统是美国戏剧形成的外在因素,这一因素与美利坚民族和英吉利民族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然而,美国戏剧文学的本土化因素却是在美国戏剧文学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因素,其核心在于美利坚民族的政治诉求,因而政治剧是其主要形式。此外,欧洲移民与印第安人的关系和早期戏剧中印第安人形象的塑造是其戏剧文学的另外两个内在因素。美国早期戏剧与其文学的追求相一致,是美利坚民族"人学"思想的追求,反映了戏剧这一文学形式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和以人为目的这三个维度上的"人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戏剧 民族戏剧文学形成 人学思想 欧洲传统 本土化因素
下载PDF
精思·自得·融通——读伍雄武新著:《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伍雄武 书评 《中华民族形成与凝聚新论》 民族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