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为了爱尔兰民族的觉醒——论辛格与奥凯西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叶红
-
机构
南京师大外文系
-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6-98,共3页
-
文摘
1907年1月,爱尔兰剧作家约翰·密灵顿·辛格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阿贝剧院首次公演,演出引起了严重的剧院骚乱:十九年后,另一位爱尔兰剧作家肖恩·奥凯西的《犁和星》在同一家剧院首演,剧院再次出现了剧烈的骚动。然而这两部剧作最终成为爱尔兰戏剧史上的名作,与其它作品一道为辛格和奥凯西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使他们成为深受爱尔兰人民热爱的剧作家。
-
关键词
奥凯西
爱尔兰戏剧
《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
爱尔兰人
辛格
民族独立运动
民族独立意识
悲剧
剧作家
都柏林
-
分类号
I56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民族独立意识的产生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许晓光
-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1XSS001)
四川省区域与国别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6ryw007)
-
文摘
明治维新前后,被迫打开国门的日本,感受到欧美列强压迫的社会各阶层,在民族危亡的抉择面前,由忧国意识产生了攘夷思潮。在这种思潮推动下,传统的"藩民"意识迅速转变为"国民"意识。人们对自己与外来民族的不同种属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认同,这种认同导致了日本民族意识的觉醒。在排斥外来势力侵略和对抗欧美列强的共同意识支配下,萌生了对自己祖国的情感,从而逐渐形成了近代早期的民族独立意识。
-
关键词
明治维新
日本
民族独立意识
-
Keywords
Meiji restoration
Japan
national independence aw areness
-
分类号
K313.4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陈朝的思想体系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阮维馨
林明华
-
出处
《东南亚研究》
1987年第4期71-77,共7页
-
文摘
继《李朝的思想体系》(译文载《东南亚研究》1987年第1、2期合刊)之后,越南学者阮维馨又发表了《陈朝的思想体系》。作者从陈氏家族的出身、发迹及王朝建立后的两帝制、双轨制、婚姻关系等方面着手,论述了陈朝思想体系中的民间传统因素。文章还分别评述了儒道释三教在陈朝的地位和影响,并指出陈朝的思想体系是建立在实用主义思想与民族独立意识的基点之上的,其总趋势是渐离佛教而趋向儒教。
-
关键词
陈朝
民族独立意识
思想
实用主义
陈氏家族
地位和影响
东南亚研究
民间传统
双轨制
婚姻关系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林则徐与中外文化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焦静宜
-
机构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1996年第6期52-56,共5页
-
文摘
林则徐与中外文化焦静宜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屈辱,同时也把中国推到面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前沿。毋庸讳言,当时的中国人,上起道光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被这一历史大变动震惊了。正是在大多数人还处于困惑的情况下,民族英雄林则徐却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有力地回...
-
关键词
林则徐
中国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先进文化
中外文化
民族独立意识
林则徐研究
道光皇帝
中国近代史
反抗侵略
-
分类号
K827.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试析张学良的国家统一意识和民族独立意识
- 5
-
-
作者
谢慧君
-
出处
《兰台世界(上旬)》
1997年第8期39-40,共2页
-
文摘
试析张学良的国家统一意识和民族独立意识谢慧君张学良是中国现代史上有着卓越贡献的人物。是他在东北危难之际,毅然改旗易帜,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结束了东北地区独立与半独立状态;是他在民族面临危亡、内战纷乱之时,果断地发动了“西安事变”,结束了国内战争...
-
关键词
民族独立意识
南京国民政府
蒋介石
“西安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张学
民族利益
国家主权
“东北易帜”
中原大战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奥斯曼帝国时期境内库尔德问题的历史演变
- 6
-
-
作者
肖文超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8,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库尔德斯坦问题”与英国的中东政策研究(编号:16CSS032)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暨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项目“中东民族问题:历史与现实”(编号:2021-CX-021)的成果
-
文摘
奥斯曼帝国时期,其境内的库尔德问题经过了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自16世纪开始,奥斯曼政府根据米勒特体制对其境内的少数族群实行了宽松的管控政策,库尔德人也享受到了"半自治"的特权待遇;从19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危机加剧,中央政府对境内库尔德人的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先后废除了库尔德人享有的特权地位,结果导致了库尔德人的武装大暴动。哈米德二世时期,奥斯曼政府在镇压奥比杜拉武装暴动的同时,也开始整合亲奥斯曼政府的部分库尔德部落武装,建立了哈米迪耶骑兵旅以维护边界秩序与安全。20世纪初青年土耳其革命的爆发为现代意义上库尔德民族意识的生成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库尔德人的现代民族意识在一战前已然得到了充分的觉醒、培育与发展。经过一战的洗礼,库尔德人的民族独立意识开始逐渐走向成熟。一战不仅直接导致了奥斯曼库尔德斯坦的直接分治,而且为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的勃兴埋下了因子,对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
关键词
奥斯曼帝国
库尔德问题
民族独立意识
库尔德民族主义
-
分类号
K374.3
[历史地理—历史学]
D033.2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立陶宛总统布拉藻斯卡斯
- 7
-
-
作者
晨星
-
出处
《俄罗斯研究》
1993年第2期59-60,共2页
-
文摘
1993年2月14日,在立陶宛独立后的第一次总统普选中,前立陶宛共产党领导人布拉藻斯卡斯以59.2%半数以上的选票当选为立陶宛首届总统。外电评论说,布拉藻斯卡斯身材魁梧、快人快语,熟谙经济,是一位“令人放心,温文尔雅、出类拔萃的政治家”。他上任后必将为振兴立陶宛经济作出一番事业。
-
关键词
共产党领导人
总统
俄罗斯
经济措施
共和国
民族独立意识
经济改革
苏维埃
劳动党
改革运动
-
分类号
D751.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浅析五四前夕青年学生民族独立意识形成之原因
- 8
-
-
作者
刘大禹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0-14,27,共6页
-
文摘
五四前夕,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北洋政府政治腐败,日本侵略逐步加深。在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青年学生形成了捍卫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意识。而表明五四运动的爆发是该意识的集中体现。
-
关键词
民族独立意识
青年学生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责任感
-
Keywords
suffering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 independence
young students
-
分类号
D432.9
[政治法律—政治学]
K261.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