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莫高窟碑文录及有关问题(二) 被引量:47
1
作者 李永宁 《敦煌研究》 1982年第2期108-126,共19页
莫高窟六字真言碣碣石现存敦煌文物研究所。石已残,但正面文字基本完好(见插图一、二)。残石高七十九公分、宽五十七公分。碣石上方横书正楷“莫高窟”三字,中央阴刻四臂观音坐像。观音双手合十,左手执花,右手捻佛珠,头冠上有结伽趺坐... 莫高窟六字真言碣碣石现存敦煌文物研究所。石已残,但正面文字基本完好(见插图一、二)。残石高七十九公分、宽五十七公分。碣石上方横书正楷“莫高窟”三字,中央阴刻四臂观音坐像。观音双手合十,左手执花,右手捻佛珠,头冠上有结伽趺坐佛像一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千佛洞 沙州 碑文 西宁 十七年 功德碑 北大像 民国 敦煌文物
下载PDF
民国时期“现代化”概念的流播、认知与运用 被引量:38
2
作者 黄兴涛 陈鹏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90,189,共22页
"现代化"是近代中国最为重要的宏大概念之一,它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中国最早流行开来,具有值得揭示的国际国内多重背景。"现代化"概念传入中国后,即被运用于追寻"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诉求中,体现... "现代化"是近代中国最为重要的宏大概念之一,它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中国最早流行开来,具有值得揭示的国际国内多重背景。"现代化"概念传入中国后,即被运用于追寻"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诉求中,体现出全方位变革的综合性认知趋向。它不像学界以往所认为的,曾明显经历一个从重文化到重社会经济的内涵转变。30—40年代,"现代化"语词流播更广,知识界的有关概念认知也逐渐深化,但"现代与传统"的关系却并未成为当时思想史上的自觉命题。各党派均根据各自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需要,运用"现代化"概念进行社会政治动员乃至历史书写。其中,中共史家开创的革命史模式的历史书写,不仅使用"现代化"概念,且已注意分析和阐释"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概念 流播 民国
原文传递
文学的“民国机制”答问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怡 周维东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62,共6页
文学的“民国机制”是什么 周维东:我注意到,最近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民国文学史”研究的问题,例如张福贵先生、丁帆先生、汤溢泽先生等等。而在这些“文学史”重新书写的呼声中,您似乎更专注于一个新的概念的阐述和运用,这就是文... 文学的“民国机制”是什么 周维东:我注意到,最近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民国文学史”研究的问题,例如张福贵先生、丁帆先生、汤溢泽先生等等。而在这些“文学史”重新书写的呼声中,您似乎更专注于一个新的概念的阐述和运用,这就是文学的“民国机制”。您能否说明一下,究竟什么是文学的“民国机制”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民国 答问 张福贵 丁帆
原文传递
“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清初至民国——关中农村经济与社会史研析之二 被引量:28
4
作者 秦晖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0-67,共18页
在拙文《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析之一》中,笔者主要引用了关中各县土改档案,描述了土改前即四十年代后期或民国末年关中农村社会经济模式的主要类型学特征,本文将论述“关中模式”产生的社会历史渊源。为此,... 在拙文《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析之一》中,笔者主要引用了关中各县土改档案,描述了土改前即四十年代后期或民国末年关中农村社会经济模式的主要类型学特征,本文将论述“关中模式”产生的社会历史渊源。为此,我们不妨把视线由近及远,作一番历史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模式 清初 民国 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史
原文传递
“五四”与现代文学“民国机制”的形成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怡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57,共3页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90年来,"五四"被各式各样的社会力量赋予了各式各样的含义,人们对"五四"的记忆也从最初的激情洋溢变为引领人们社会行动的主导意识。从文学的角度切入"五四",必然涉...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90年来,"五四"被各式各样的社会力量赋予了各式各样的含义,人们对"五四"的记忆也从最初的激情洋溢变为引领人们社会行动的主导意识。从文学的角度切入"五四",必然涉及新文化运动、左翼文化运动和现代知识分子等话题。即使是今天,探讨这样的话题仍然有它自身的意义。为此,本刊约请了几位专家各抒己见,以此作为对"五四"的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现代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 民国 现代中国 政治力量 “自由主义” 中国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晚清民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 被引量:28
6
作者 桑兵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96,共12页
历来讲究治学方法,大抵分为二途,专论往往流于纸上谈兵,实用则浅学不易捉摸。良法必须学识功力兼备才能领会把握,一味面向后学新进的趋时横通,犹如江湖术士的自欺欺人。近代以来,分科治学,各种时髦方法,大都生成于域外,移诸禹内,难免具... 历来讲究治学方法,大抵分为二途,专论往往流于纸上谈兵,实用则浅学不易捉摸。良法必须学识功力兼备才能领会把握,一味面向后学新进的趋时横通,犹如江湖术士的自欺欺人。近代以来,分科治学,各种时髦方法,大都生成于域外,移诸禹内,难免具有统系却格义附会,导致越有条理去事实真相越远。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还须恪守古训,读书为己,严格自律,以免治学则无知无畏,教书则误人子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民国 史料 史学
下载PDF
中国大学的去向——基于民国大学史的观察 被引量:27
7
作者 刘超 《开放时代》 CSSCI 2009年第1期47-68,共22页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大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亦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办学规模与质量之间的明显失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建设,就要重点建设若干所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学,培养一批国...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大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亦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办学规模与质量之间的明显失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建设,就要重点建设若干所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学,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少壮派学人。这就需要大胆"拿来",汲取一切养分,尤其是关注民国大学与欧美大学的办学经验。在实际运作中,我们应加强制度建设,重振基础学科的强势地位,加强师资团队,完善考核机制和评价体制,继续推进户口制度、基础教育等相关方面的改革。这样有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复兴准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 大学史 民国 改革开放 办学规模 大学建设 “拿来” 办学经验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政府救灾制度论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明爱 蔡勤禹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95-100,共6页
民国时期灾荒频发 ,为救济灾荒 ,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 ,在传统荒政基础上 ,吸收外来的救灾制度与经验 ,在救灾程序、措施、财政、管理等制度方面进行建设 ,初步形成了一个现代性制度框架。毋庸讳言 ,民国时期的中国是一个非法制化社... 民国时期灾荒频发 ,为救济灾荒 ,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 ,在传统荒政基础上 ,吸收外来的救灾制度与经验 ,在救灾程序、措施、财政、管理等制度方面进行建设 ,初步形成了一个现代性制度框架。毋庸讳言 ,民国时期的中国是一个非法制化社会 ,许多制度具有虚置性 ,这种弊端政情使救灾制度效能降低 ,造成灾民风雨霜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灾荒 救灾
下载PDF
民国慈善团体述论 被引量:8
9
作者 蔡勤禹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60-65,共6页
民国以降 ,作为社会公共领域的慈善团体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获得了较大发展 ,团体的数量和规模超过前代 ,团体结构趋于规范。慈善团体与政府形成多种互动关系 ,表明民国慈善团体在有意识地追求社会公共权力 ,这为“第三部门”的形成和社会... 民国以降 ,作为社会公共领域的慈善团体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获得了较大发展 ,团体的数量和规模超过前代 ,团体结构趋于规范。慈善团体与政府形成多种互动关系 ,表明民国慈善团体在有意识地追求社会公共权力 ,这为“第三部门”的形成和社会现代化的实现 ,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慈善团体 互动
下载PDF
流动的土地与固化的地权--清代至民国关中东部地册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胡英泽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7-139,共23页
清代至民国年间的关中地册,基本为黄河滩地册,地域范围局限于黄河沿岸,具有独特的生态、经济社会背景。滩地的特点主要是地块规整,地权分散,买卖率低,这是滩地村社公有,家户均分的结果。然而,滩地家户私有现象也同时存在,地权分配并不... 清代至民国年间的关中地册,基本为黄河滩地册,地域范围局限于黄河沿岸,具有独特的生态、经济社会背景。滩地的特点主要是地块规整,地权分散,买卖率低,这是滩地村社公有,家户均分的结果。然而,滩地家户私有现象也同时存在,地权分配并不平均。针对"关中模式"历史溯源的资料运用,文章指出运用较小区域的滩地地权状况,不能推导出清初至民国的"关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民国 滩地 地册 地权
原文传递
政治节日与节日政治——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庆活动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学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75,共13页
民国建立后,北京政府将武昌起义之10月10日定为国庆日,官方与民间对此均十分重视,届时举行各种活动以为庆祝。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庆活动,经历了由民初的官民一体共同庆祝,到后来国庆活动中官民分立与对立的变化过程。各级各类学校则... 民国建立后,北京政府将武昌起义之10月10日定为国庆日,官方与民间对此均十分重视,届时举行各种活动以为庆祝。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庆活动,经历了由民初的官民一体共同庆祝,到后来国庆活动中官民分立与对立的变化过程。各级各类学校则将国庆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宣传启发民众的重要时机。进入20年代以后,国庆活动往往成为各界民众表达政治意愿,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合;另一方面,国庆活动中亦增添了体育及娱乐、游艺等内容。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庆活动反映出当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国庆活动 节日政治
原文传递
从“他者描写”到“自我表述”——民国时期石启贵关于湘西苗族身份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兆和 李菲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45,共9页
通过对民国时期苗人知识分子族群身份认同观念的考察,探讨在当时呈现的国族体系中,苗人作为少数族裔社群的边界如何被划定及其产生的相关影响。研究结论认为,现代族群边界的变迁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密切相关。
关键词 苗族 身份 民国 他者
下载PDF
众生相:民国日常生活史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金铮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8,共13页
日常生活是人类尤其是普通民众惯常的经历和感受。日常生活史在研究内容上与社会生活史有类似之处,但它主要强调站在日常生活经历与体验的立场上观察历史、叙述历史。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日常生活既是民国... 日常生活是人类尤其是普通民众惯常的经历和感受。日常生活史在研究内容上与社会生活史有类似之处,但它主要强调站在日常生活经历与体验的立场上观察历史、叙述历史。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日常生活既是民国历史的影子,也影响了民国历史的走向。与民国日常生活史相关的研究,多发表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近五六年之间。这些研究大致涵盖了日常生活史的各个主要方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国史研究中日常生活史的失语状态。但就总体来看,自觉地以日常生活的视野进行研究者较少,尤其是缺乏个人经历、心灵体验以及对生活表象背后的意义的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 民国 民众
下载PDF
略论民国时期旅游的近代化 被引量:17
14
作者 贾鸿雁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2期85-87,共3页
民国时期,在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国内各项旅游条件改善而时局又一直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旅游发展以抗战为界,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并呈现出旅游活动更加普及、旅游方式和内容日趋丰富、集团旅游兴起、近代旅游理论研究发端等一系列近代化... 民国时期,在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国内各项旅游条件改善而时局又一直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旅游发展以抗战为界,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并呈现出旅游活动更加普及、旅游方式和内容日趋丰富、集团旅游兴起、近代旅游理论研究发端等一系列近代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近代化 旅游史 民国
下载PDF
民初江南慈善组织的新变化:苏城隐贫会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冯筱才 夏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4,共8页
民国初年 ,随着政治、经济变迁的演进 ,以及西力东渐的影响 ,江南的民间慈善组织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苏州隐贫会的发起、组织及其活动具有代表性。与苏州其他慈善团体的活动作比较 ,民间慈善组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及文化道... 民国初年 ,随着政治、经济变迁的演进 ,以及西力东渐的影响 ,江南的民间慈善组织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苏州隐贫会的发起、组织及其活动具有代表性。与苏州其他慈善团体的活动作比较 ,民间慈善组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及文化道德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江南 慈善组织 隐贫会
下载PDF
晚清至民国徽州小农的生产与生活--对5本婺源县排日账的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黄志繁 邵鸿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关键词 徽州文书 生活资料 小农生产 婺源县 19世纪40年代 民国 晚清 家庭成员
原文传递
略论民国时期的武术研究及在学术问题上的争鸣 被引量:20
17
作者 马爱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88,共6页
对民国时期的武术理论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研究认为,民国时期武术图书刊物的岀版呈兴盛之势,不少著作文章观点具有一定的见解和创新。除了武术家自己著书立说外,很多爱好与精通武术的文人史家也参与其中,极大地改善了武术的发展环... 对民国时期的武术理论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研究认为,民国时期武术图书刊物的岀版呈兴盛之势,不少著作文章观点具有一定的见解和创新。除了武术家自己著书立说外,很多爱好与精通武术的文人史家也参与其中,极大地改善了武术的发展环境与文化层次和结构,武术理论内容特别是有些武术拳派的理论特色初步构建起来。武术史上少林拳与太极拳的起源传说附会问题严重,民初兴起的武术拳史考据之风,使这种混浊状况出现了新的转机和变化,这对于我国武术理论的发展与科学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武术 研究 争呜
下载PDF
民国学人宋代研究的取向及纠结 被引量:20
18
作者 桑兵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74,160-161,共23页
民国学人对于宋代研究渐趋推重,可是推崇最甚的陈寅恪、傅斯年等人,却很少专论宋代,而以宋为制高点研治整个中国历史文化提出的各项重大问题,如"宋学"渊源、宋代史学和新宋学等,引起各科学人的长期讨论。由此可见,要把握宋史... 民国学人对于宋代研究渐趋推重,可是推崇最甚的陈寅恪、傅斯年等人,却很少专论宋代,而以宋为制高点研治整个中国历史文化提出的各项重大问题,如"宋学"渊源、宋代史学和新宋学等,引起各科学人的长期讨论。由此可见,要把握宋史、宋学、宋代史学、宋代思想学术的区别与联系,不宜用分科治学的眼光尤其是区分经史以及史料与史观的观念研究宋代历史及其思想学术文化;应该讲宋学,做汉学,一方面,治宋史必须通宋学,如治国史必须通知本国文化精意,另一方面,将包括义理等在内的一切虚玄思想还原为历史,既有道理,又可目验;应将两宋学术文化作为标高,纵横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有系统而不比附,不以赵宋为断代,方有望达到新宋学的高度,开创中国学术文化的新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陈寅恪 宋代 新宋学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体育议决案对武术教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帅兵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40,共9页
民国时期由教育家和体育家针对当时的体育现状并结合时代背景所提出的建议,通过大会形成议决案。议决案的形成不仅映射着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而且推动着武术教育的发展。通过对民国时期与武术教育相关的体育议决案进行整理与分类,... 民国时期由教育家和体育家针对当时的体育现状并结合时代背景所提出的建议,通过大会形成议决案。议决案的形成不仅映射着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而且推动着武术教育的发展。通过对民国时期与武术教育相关的体育议决案进行整理与分类,大致以军国民教育的议决案、学校体育的议决案、学校武术教育的议决案、社会武术教育的议决案、武术师资培育的议决案、武术教材编订的议决案等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体育议决案对于武术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军国民教育为武术在学校教育中提供合法地位;兵式体操的废除为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有力时机;推动武术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必修课;推动武术师资的培育;推动武术教材的编订;推动武术教育的社会化。体育议决案的制定体现了社会精英们把中国武术与时代命题进行关联的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体育议决案 武术教育 影响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制度 被引量:16
20
作者 周泓 《民族教育研究》 2000年第4期31-38,共8页
民国时期的中国边疆 ,尚未有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 ,没有名副其实的科研机构 ,未形成科研队伍 ,几乎没有任何学科领域的科技理论的研究专著 。
关键词 民国 边疆 教育制度 教育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