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 |
刘晓春
|
《民俗研究》
|
2001 |
21
|
|
2
|
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 |
丁树德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8
|
|
3
|
论象征在民俗中的表现及其意义 |
叶大兵
|
《民俗研究》
|
1994 |
18
|
|
4
|
民俗旅游学论纲 |
吴忠军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3
|
|
5
|
徽州民俗与徽州方言 |
赵日新
|
《民俗研究》
|
1997 |
20
|
|
6
|
中国饮食民俗初探 |
陈光新
|
《民俗研究》
|
1995 |
16
|
|
7
|
民俗审美心理意识与文化精神 |
高天星
葛操
|
《民俗研究》
|
1995 |
17
|
|
8
|
藏族服饰吉祥文化特征刍论 |
李玉琴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6
|
|
9
|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
章采烈
|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
1994 |
12
|
|
10
|
试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王祥玉
|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13
|
|
11
|
唐代“折柳”风俗考略 |
李晖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17
|
|
12
|
寒食节起源新论 |
张勃
|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6
|
|
13
|
“音乐民俗”界说 |
薛艺兵
|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2
|
|
14
|
《苗族史诗》中民俗事象翻译的民族志阐释 |
王治国
|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15
|
民俗意识的回归——河北省赵县范庄村“龙牌会”仪式考察 |
陶立璠
|
《民俗研究》
|
1996 |
10
|
|
16
|
民俗词语探析 |
杨振兰
|
《民俗研究》
|
2004 |
10
|
|
17
|
家乡民俗学:从学术实践到理论反思 |
吕微
刘锡诚
祝秀丽
安德明
|
《民间文化论坛》
|
2005 |
12
|
|
18
|
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民间游戏娱乐 |
萧放
|
《民俗研究》
|
1993 |
8
|
|
19
|
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 |
钟敬文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1
|
|
20
|
“迎紫姑”风俗的流变及其文化思考 |
巫瑞书
|
《民俗研究》
|
1997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