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事补偿责任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黄龙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04年第2期1-59,共59页
引言民事补偿责任作为一种民事责任形式早已出现或存在于我国民法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形式或类型的民事责任却长期没有引起法学界的注意与重视。
关键词 补偿责任 民事补偿 行政补偿 赔偿责任 国家补偿 过错责任 行政立法 民法通则 行政法律责任 民事立法
原文传递
建筑物抛掷物责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炳军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5-88,共4页
以重庆“烟灰缸”案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案件具有侵权人不明确的特征,无法适用共同危险行为理论、建筑物责任和公平责任原则,在我国现行法律中难以得到合法合理的解决。全国人大法工委起草的《民法典草案·侵权行为... 以重庆“烟灰缸”案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案件具有侵权人不明确的特征,无法适用共同危险行为理论、建筑物责任和公平责任原则,在我国现行法律中难以得到合法合理的解决。全国人大法工委起草的《民法典草案·侵权行为法草案》第56条的规定不尽合理,而依据公平原则确定相关人的民事补偿责任更有利于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掷物 责任 共同危险行为 公平责任 民事补偿
下载PDF
瑞士的工伤补偿制度
3
作者 闫中兴 《四川劳动保障》 1995年第10期18-19,共2页
1911年瑞士联邦委员会向议会提交了强制工伤保险法案。1912年,瑞士公民投票选择了这一法案,从1918年起生效,使瑞士成为最早把非工伤包括在工伤补偿方案中的国家之一。1981年瑞士作了一些重要改革,从1984年生效,增加了人数,提高了保险金... 1911年瑞士联邦委员会向议会提交了强制工伤保险法案。1912年,瑞士公民投票选择了这一法案,从1918年起生效,使瑞士成为最早把非工伤包括在工伤补偿方案中的国家之一。1981年瑞士作了一些重要改革,从1984年生效,增加了人数,提高了保险金水平,结束了联邦对保险的垄断。唯一的补偿途径瑞士对工伤以外的其他情形保留了民事补偿的权利,而工伤补偿保险金是雇主对雇员的唯一补偿途径。这一特点使瑞士有工伤或职业病的雇员相对于其他受伤人员来说处于不利地位,但是瑞士人不大愿意寻求民事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金 补偿制度 瑞士人 工伤补偿 补偿途径 解决途径 工伤保险 职业病 联邦委员会 民事补偿
下载PDF
生命保护与见义勇为社会补偿法理和制度建构——基于民法和社会法的双重补偿视角
4
作者 赵童 《民商法争鸣》 2021年第1期29-35,共7页
单一的民事补偿对见义勇为人员的补偿方面存在局限性,一重补偿逐渐在补偿范围、补偿金额和权益保障等方面显露出弊端,需要在社会补偿方面进行完善,对见义勇为人员需要民事补偿和社会补偿的双重机制、平行保障。民事补偿和社会补偿在法... 单一的民事补偿对见义勇为人员的补偿方面存在局限性,一重补偿逐渐在补偿范围、补偿金额和权益保障等方面显露出弊端,需要在社会补偿方面进行完善,对见义勇为人员需要民事补偿和社会补偿的双重机制、平行保障。民事补偿和社会补偿在法理上有一定的互通之处,但是社会补偿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为了使他人合法权益免受即将或者发生的危险和不法侵害,对他人没有救助义务的仍采取紧急救助的行为,因而遭受损失的人员进行社会补偿。社会补偿具有社会公益性,对见义勇为人员的社会补偿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权益保障的法制架构,形成物质补偿和精神补偿的多元社会补偿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义勇为人员 社会补偿 民事补偿 政府主导
原文传递
民法典视阀下民事补偿功能定位与适用规则
5
作者 白小平 郭丽红 《桂海论丛》 2020年第4期95-102,共8页
我国《民法典》中民事补偿的功能由填补损害之赔偿救济功能和利益平衡之协调救济功能构成,而利益平衡之协调救济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制度价值。“权益说”更符合有关民事补偿的立法精神,它是民事主体间在适法事实基础上,因一定权利或利益... 我国《民法典》中民事补偿的功能由填补损害之赔偿救济功能和利益平衡之协调救济功能构成,而利益平衡之协调救济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制度价值。“权益说”更符合有关民事补偿的立法精神,它是民事主体间在适法事实基础上,因一定权利或利益的冲突与失衡,而采取的赔偿或利益平衡协调救济措施,其中利益平衡协调是利用民法在进行利益衡量时的逻辑推演之谨慎结果。在利用利益平衡之协调救济功能时,民事补偿的适用应依法、谨慎、采用比例原则来公平分担相关损失,适当补救民事主体的合理利益期待,但其补偿范围有限,不宜广泛地作为损失分担的依据。它与社会法中的社会补偿存在着显著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民事补偿 利益平衡之协调救济功能 适用规则
下载PDF
浅析可能行为人分担损害的民事补偿——以《侵权责任法》第87条为中心
6
作者 高林娜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9-22,29,共5页
《侵权责任法》第87条为可能行为人分担损害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其规定内容宽泛,使得在实践中出现民事补偿承担的主体扩大,法律条文规定的担责标准难以证明等问题,由此导致该条文在实践中难以适用。可能行为人分担损害的民事补偿就目... 《侵权责任法》第87条为可能行为人分担损害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其规定内容宽泛,使得在实践中出现民事补偿承担的主体扩大,法律条文规定的担责标准难以证明等问题,由此导致该条文在实践中难以适用。可能行为人分担损害的民事补偿就目前而言只出现在侵权责任法的第87条,但是其在立法上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反响。实际行为人承担责任是私法上重要的一项原则,此种补偿形式扩大了责任的承担主体,是对传统私法理念和原则的一大挑战。但该条文的规定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侵权责任法为救济法的立法理念。现阶段,我国民事相关法律对于民事补偿的参照标准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司法实践中各地区的做法也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行为人 民事补偿 范围
下载PDF
电网企业重大项目快速落地通道的构建与实施
7
作者 赵磊 徐良 《企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568-569,共2页
背景分析重大电网项目快速落地是实现能源转型的战略需求。构建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保障能源可持续供应对于落实国家战略,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意义。昌乐境内涉及4项特高压项目(含1项落点... 背景分析重大电网项目快速落地是实现能源转型的战略需求。构建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保障能源可持续供应对于落实国家战略,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意义。昌乐境内涉及4项特高压项目(含1项落点项目)、4项特高压配出500千伏超高压项目,以上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程度缓解山东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特高压项目落地时间紧、任务重,建立打通重大电网项目快速落地通道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变电站 电网规划 供电公司 规划衔接 民事补偿 先行用地 线路走廊
下载PDF
论民事补偿制度 被引量:6
8
作者 高留志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17,107,共3页
民事补偿是由非违法者对受害人的损失予以填补的民事法律制度,非违法者对受害人损失的补偿是特定情形下感激的道德义务的法律化。民事补偿制度有行为人补偿制度、受益人补偿制度和共同体补偿制度等三个类型。但无论是行为人、受益人还... 民事补偿是由非违法者对受害人的损失予以填补的民事法律制度,非违法者对受害人损失的补偿是特定情形下感激的道德义务的法律化。民事补偿制度有行为人补偿制度、受益人补偿制度和共同体补偿制度等三个类型。但无论是行为人、受益人还是共同体予以补偿,都建立在适法事实的基础上,因而民事补偿的性质是民事义务。民事补偿不具有惩罚性,其范围原则应限于受害人的直接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补偿的类型 民事补偿的性质 民事补偿的范围
下载PDF
新型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国家补偿责任之证成
9
作者 孙煜华 杨莹雪 《医学与法学》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附条件上市及紧急使用的疫苗是有别于传统疫苗类型的新型疫苗,无法直接套用现有的异常反应补偿责任模式;而其异常反应若得不到有效补偿,会使社会陷入接种迟疑,导致群体免疫目标无法达成。鉴于国家补偿责任的决定因素为公益性,主管部门... 附条件上市及紧急使用的疫苗是有别于传统疫苗类型的新型疫苗,无法直接套用现有的异常反应补偿责任模式;而其异常反应若得不到有效补偿,会使社会陷入接种迟疑,导致群体免疫目标无法达成。鉴于国家补偿责任的决定因素为公益性,主管部门“应种尽种”的劝导虽无法定强制力,但有行政权威背景下的事实强制力,且受种人对之具有信赖利益,因而对该类疫苗异常反应的补偿责任,不应比照非免疫规划疫苗由疫苗企业承担,而应与免疫规划疫苗一致由国家承担补偿责任,这也是国家承担宪法义务的体现;且该类疫苗异常反应的国家补偿责任也普遍为世界各国及地区和世卫组织所采纳,因而也有充分的比较法依据;而国家或国际合作平台替代企业责任后,疫苗上市后的警戒和采购控制对提升疫苗安全更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上市疫苗 紧急使用疫苗 国家补偿责任 民事补偿责任
下载PDF
试论民事赔偿制度的构建
10
作者 夏琼瑶 温毅斌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2-45,63,共5页
我国只有民事补偿制度 ,没有建立真正法律意义上的民事赔偿制度。现有的民事补偿制度 ,标准很低、不统一、缺乏公平公正性 ,且自由裁量性大 ,司法救济功能弱 ,无法体现民事诉讼的惩罚功能 ,无法起到调整和规范民商事社会关系 ,有效防范... 我国只有民事补偿制度 ,没有建立真正法律意义上的民事赔偿制度。现有的民事补偿制度 ,标准很低、不统一、缺乏公平公正性 ,且自由裁量性大 ,司法救济功能弱 ,无法体现民事诉讼的惩罚功能 ,无法起到调整和规范民商事社会关系 ,有效防范侵权和违约行为发生的作用。笔者从分析司法实践和社会信用体系建构的迫切需求入手 ,阐述建构民事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并提出自己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赔偿制度 民事补偿制度 民事司法救济 受害人权益 民事诉讼 社会信用
下载PDF
对民事补偿制度仅调整“受益—受损”关系的理论证成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博 《兰州学刊》 CSSCI 2013年第7期195-200,共6页
民事补偿制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各国的民事立法实践中都没有被归入民事救济制度的范畴,而民事补偿也确实存在着与各种民事救济方式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决定了民事补偿制度将在民事救济制度无法涉足的领域中发挥其调整民事主体间失... 民事补偿制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各国的民事立法实践中都没有被归入民事救济制度的范畴,而民事补偿也确实存在着与各种民事救济方式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决定了民事补偿制度将在民事救济制度无法涉足的领域中发挥其调整民事主体间失衡的利益关系的制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补偿制度 利益失衡关系 “致损—受损”关系 “受益—受损“关系
下载PDF
论民事补偿制度的适用条件 被引量:2
12
作者 顾博 田巍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86,共6页
我国现行的民事补偿制度存在着法律规范杂乱、各规范之间缺乏内在统一性的弊端,而产生这一弊端的根本原因在于民事补偿制度之适用条件不明确。因此,明确适用条件对于保障民事补偿制度适用的科学性、避免立法和司法上的轻率和非正义、进... 我国现行的民事补偿制度存在着法律规范杂乱、各规范之间缺乏内在统一性的弊端,而产生这一弊端的根本原因在于民事补偿制度之适用条件不明确。因此,明确适用条件对于保障民事补偿制度适用的科学性、避免立法和司法上的轻率和非正义、进而真正发挥民事补偿制度的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补偿制度 适用条件 受益 受损 直接因果关系
原文传递
浅析企业名称与驰名商标相同的对策
13
作者 黄专一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3年第10期48-49,共2页
随着驰名商标影响的渐趋扩大和保护力度的日益加强,广大企业积极申报驰名商标的热情高涨,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名称字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一旦企业名称中出现了相同或近似于驰名商标的文字,将面临被登记主管机关"纠正"的... 随着驰名商标影响的渐趋扩大和保护力度的日益加强,广大企业积极申报驰名商标的热情高涨,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名称字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一旦企业名称中出现了相同或近似于驰名商标的文字,将面临被登记主管机关"纠正"的命运,使自己创立多年的品牌(区别于商标)化为乌有,而企业偏偏不知道自己的企业名称何时与驰名商标的文字相同或近似,更不知道何时有驰名商标"侵犯"了自己的名称专用权,与自己的企业名称的一部分相同或近似,尤其是入世后的外国知名品牌的涌入,广大企业对这些品牌更知之甚少.因此,企业名称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现象将不断增加,矛盾也会不断增多.如何正确、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工商部门必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名称 驰名商标 工商行政管理 民事补偿制度 中国 企业登记管理 民事权利
下载PDF
谈谈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不足及设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波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3期106-106,共1页
一、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不足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现有法律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部分,总体上看,法律规定比较零散、无体系,保护范围狭窄,并且缺乏统一的执行机制和机构。现行立法主要具有以下不足:
关键词 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 现有法律 民事补偿 民法通则 保护范围 信息法 专家建议稿 现行立法 民事主体资格
下载PDF
村民义务修路受伤应怎么赔偿
15
作者 瑞平 钟海青 梁维 《今日农村》 2002年第2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承包经营合同 事故伤害 李兵 民事补偿 民法通则 劳动合同 章贡区 劳动关系 侵权损害 侵权行为
下载PDF
论刑事损害补救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欧洲各国刑法体系中具有普遍适用效力的实质性基础理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乔治·弗洛伊德 厄纳拉·加洛·卡瑞拉 张正宇 《刑法论丛》 CSSCI 2013年第4期271-299,共29页
在所有欧洲大陆国家的刑法体系中,法院至少会在量刑中考虑犯罪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刑事损害所采取的刑事损害补救措施。然而,关于刑事损害补救措施成立的具体标准以及刑事损害补救措施会对量刑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两个问题,各国一... 在所有欧洲大陆国家的刑法体系中,法院至少会在量刑中考虑犯罪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刑事损害所采取的刑事损害补救措施。然而,关于刑事损害补救措施成立的具体标准以及刑事损害补救措施会对量刑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两个问题,各国一直没有给出统一且清楚的解释。虽然各国在某些基本问题上取得了一致。但是司法实践中,在刑事损害补救制度的适用问题上各国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本文首先简短的介绍德国、奥地利以及西班牙刑法中关于这个问题的立法现状以及这些条文在理论上的解释以及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另外,借助这些现有的解释及运用探寻在整个欧盟具有普遍适用效力的刑事损害补救制度。本文通过分析民事损害补偿制度在刑事司法中所发挥的有限作用引出对于刑事损害补救制度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的讨论。本文所提出的在德国、奥地利以及西班牙刑法中具有普遍适用效力的立法建议还可以解决与刑事损害补偿关系密切的犯罪中止问题,完善以及整合对于该问题的各种理论并启发法学界同仁对于相关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刑 刑事损害补救 民事损害补偿 行为规范 欧洲刑事司法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