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功能检查指南——肺弥散功能检查 被引量:69
1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4-169,共6页
一、概述 肺弥散功能是指某种肺泡气通过肺泡一毛细血管膜(由肺泡上皮及其基底膜、肺泡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底膜以及2个基底膜之间的结缔组织所构成)从肺泡向毛细血管扩散到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的能力。在肺泡一... 一、概述 肺弥散功能是指某种肺泡气通过肺泡一毛细血管膜(由肺泡上皮及其基底膜、肺泡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底膜以及2个基底膜之间的结缔组织所构成)从肺泡向毛细血管扩散到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的能力。在肺泡一毛细血管膜中进行交换的气体主要是氧气(O_2)和二氧化碳(CO_2)。由于直接计算氧气的弥散量需测定肺毛细血管血氧平均分压,方法复杂;而一氧化碳(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O_2大210倍,生理范围内的氧分压不是一个主要干扰因素;除大量吸烟者外,正常人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几乎为零,便于计算检查中一氧化氮的摄取量;而且,一氧化氮在转运过程中极少溶解在血浆中,所以一氧化氮成为测定肺弥散功能的理想气体。1915年,Krogh[1]根据弥散原理,最先提出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D_L 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弥散功能 肺功能检查 一氧化氮含量 毛细血管 肺泡上皮 指南 一氧化碳 毛细血管
原文传递
地氟醚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孙艳红 吴新军 +1 位作者 王俊科 崔涌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 研究地氟醚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鼠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和肺泡灌洗液(BAIF)内炎性细胞的影响。方法 48只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2 ml后机械通气4 h;L组:股静脉注射内毒素(LPS)... 目的 研究地氟醚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鼠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和肺泡灌洗液(BAIF)内炎性细胞的影响。方法 48只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2 ml后机械通气4 h;L组:股静脉注射内毒素(LPS)5 mg/kg后机械通气4 h;D1L和D2L组:股静脉注射LPS 5 mg/kg后机械通气,分别吸人1.0 MAC和1.5 MAC地氟醚4 h。每组有6只大鼠不注射伊万斯蓝,用于病理学检查及肺泡灌洗。测定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积分、肺湿/干重比(W/D)、肺水含量、肺通透指数(LPI)、伊万斯蓝(EB)含量、BALF内炎性细胞总数及百分比、大鼠死亡率。结果 与C组比较,L组病理形态学积分、W/D、肺水含量、LPI和EB含量均升高(P<0.05或0.01),D1L组病理形态学积分和LPI升高(P<0.01)。与L组比较,D1L组W/D、肺含水量和EB含量升高(P<0.05)。与D1L组比较,D2L组病理形态学积分升高(P<0.05)。与C组比较,L组、D1L组、D2L组炎性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均升高(P<0.01)。与L组、D1L组比较,D2L组死亡率升高(P<0.01)。结论 吸入大剂量地氟醚加重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大鼠 肺泡 毛细血管 通透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间质性肺疾病的HRCT影像诊断(一) 被引量:6
3
作者 周燕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78-1181,共4页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影像诊断 HRCT 异质性疾病群 血管内皮细胞 肺泡上皮 毛细血管 LUNG
下载PDF
浅谈弥散功能测定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权瀛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6-618,共3页
肺泡弥散是指肺泡内的气体分子(主要包括O2和CO2)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膜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常以弥散量(DL)作为衡量的指标。它是指肺泡膜两边分压差为1.0 mm Hg(1 mm Hg=0.133 k Pa)时每分钟内所能通过的气体容积,通常以mL为... 肺泡弥散是指肺泡内的气体分子(主要包括O2和CO2)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膜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常以弥散量(DL)作为衡量的指标。它是指肺泡膜两边分压差为1.0 mm Hg(1 mm Hg=0.133 k Pa)时每分钟内所能通过的气体容积,通常以mL为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功能 毛细血管 气体容积 弥散量 气体交换 肺泡 预计值 支气管哮喘 肺弥散能力 COHB
原文传递
吸入一氧化氮保护脓毒血症兔肺泡毛细血管膜完整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丹虹 吴肇汉 孙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LPS)诱发的急性肺损伤(ALI)肺泡毛细血管膜的影响。方法在机械通气条件下观察吸入NO对损伤肺的氧合功能、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rs)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IF)...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LPS)诱发的急性肺损伤(ALI)肺泡毛细血管膜的影响。方法在机械通气条件下观察吸入NO对损伤肺的氧合功能、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rs)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IF)中蛋白含量(TP)、中性白细胞(PMN)记数及肺湿/干重比(W/D)的影响和形态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吸入NO组治疗6h后的氧合指数(PaO2/FiO2)为37.5±1.8kPa比29.2±3.4kPa、肺内分流率(Qs/Qt)为(18.4±0.99)×10-2比(24.10±1.97)×10-2、肺动态顺应性(Cdyn)为6.53±0.31ml/kPa比5.41±0.41ml/kPa,均较求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1)。吸入NO组BALF中TP含量显著降低,为84.0±9.0mg/kg比100.9±7.3mg/kg、PMN记数为(13.83±1.125)×106/L比(19.78±1.289)×106/L,肺湿/干重比(W/D)为3.83±0.13比4.37±0.11。形态学示肺内PMN浸润和水肿减轻。结论吸入NO可显著减轻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损伤,对ALI的病程有显著的影响。能为综合治疗提供宝贵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内毒素 肺损伤 脓毒血症 毛细血管
下载PDF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水肿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丽云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1990年第6期6-7,共2页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在1971年,由Ashough和Petty等概括描述了这一类严重临床综合征,包括临床各科:内、外科,妇产科,儿科和传染科等多种原发疾病(严重外伤,体外循环后,休克,烧伤,严重感染等...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在1971年,由Ashough和Petty等概括描述了这一类严重临床综合征,包括临床各科:内、外科,妇产科,儿科和传染科等多种原发疾病(严重外伤,体外循环后,休克,烧伤,严重感染等)的抢救或治疗过程中;均可发生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和肺水肿。与肺部疾病所致低氧血症,心源性肺水肿和非心源性肺水肿鉴别是很重要的,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ARDS的发生率据美国心脏、肺,血液研究所(NHLBI)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源性肺水肿 DISTRESS 临床综合征 低氧血症 严重外伤 肺泡水肿 毛细血管 血液研究所 高频正压通气 肺硬变
原文传递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7
作者 Halk R Bone R C 丁伟 《国际呼吸杂志》 1984年第1期1-3,共3页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引起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肺顺应性降低、动脉血氧张力(PaO2)减少、胸片显示弥漫性肺浸润。在诊断时,特别强调要排除因慢性肺部疾病和由左心衰竭而引起的肺部疾患。ARDS的...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引起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肺顺应性降低、动脉血氧张力(PaO2)减少、胸片显示弥漫性肺浸润。在诊断时,特别强调要排除因慢性肺部疾病和由左心衰竭而引起的肺部疾患。ARDS的临床分期各种原因,诸如感染、误吸、淹溺、药物过量、胰腺炎、吸入烟雾和其他吸入性气体、休克、创伤、消耗性凝血障碍,以及吸入高浓度O2等,都可引起ARDS。无论起始病因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 表面性质 ARDS 肺泡上皮 肺顺应性 毛细血管 肺泡腔 功能残气量 心脏功能试验 心输出量 肺泡水肿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肺损伤 终末细支气管
原文传递
肺复张后肺水肿
8
作者 张心中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1990年第6期10-11,共2页
肺复张后肺水肿(Reexpansion Pulmonary edema,RPE)系指胸腔抽气或抽液使其原来压迫之肺脏复张后,患侧肺部发生的急性肺水肿现象。此现象首先由Pinault(1853年)报告,近年来,国内外报道较前增多。本文就RPE的诱发因素、发病机理以及诊治... 肺复张后肺水肿(Reexpansion Pulmonary edema,RPE)系指胸腔抽气或抽液使其原来压迫之肺脏复张后,患侧肺部发生的急性肺水肿现象。此现象首先由Pinault(1853年)报告,近年来,国内外报道较前增多。本文就RPE的诱发因素、发病机理以及诊治问题作一综述。一、诱发因素:根据临床观察,发生RPE者可能有以下诱发因素:(一)肺萎陷时间较长,即从发生气胸或液胸至胸穿抽吸的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天。Kernodle等报告2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穿 肺萎陷 患侧肺 EDEMA 临床观察 发病机理 水封瓶 肺泡萎陷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原文传递
间质性肺疾病的HRCT影像诊断
9
作者 周燕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G00期21-28,共8页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esease,ILD)是指肺泡一毛细血管膜的任何一部分受损害而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群。此处ILD所指之间质并非指单纯间质本身,还要包括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等。据文献记载,本组疾病包括与脏器相关...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esease,ILD)是指肺泡一毛细血管膜的任何一部分受损害而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群。此处ILD所指之间质并非指单纯间质本身,还要包括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等。据文献记载,本组疾病包括与脏器相关疾病的间质肺损害已逾20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CT影像诊断 HR 异质性疾病群 血管内皮细胞 肺泡上皮 毛细血管 LUNG
下载PDF
对第6版《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的商榷
10
作者 杨最素 赵玉勤 +1 位作者 吴伟建 丁国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9-509,共3页
适用于本科药学类专业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第7版规划教材《人体解剖生理学》(下称教材)在2011年3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目前已使用3年.该教材紧紧围绕... 适用于本科药学类专业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第7版规划教材《人体解剖生理学》(下称教材)在2011年3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目前已使用3年.该教材紧紧围绕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突出药学专业特色,强调培养目标与用人要求相结合,是目前最理想的教材,深受师生的欢迎.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体会到了优于第5版的许多先进之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提出来与各位同仁一同讨论,以利于再版时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学 子宫颈管 基底神经节 药学专业 会阴肌 有髓神经纤维 毛细血管 红骨髓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1
作者 张林祥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0年第4期45-50,74-75,共8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略语为ARDS,系自1950年Tenkin首先提出的休克肺发展而来,后发现多种原因均可导致本征的发生,在1967年由Ashbaugh提出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一名称,国内多赞成这一名词术语。为区别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略语为ARDS,系自1950年Tenkin首先提出的休克肺发展而来,后发现多种原因均可导致本征的发生,在1967年由Ashbaugh提出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一名称,国内多赞成这一名词术语。为区别婴儿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导致的透明膜形成的呼吸困难,称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但不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较为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PEEP 透明 毛细血管 潮气量 肺损害 肺纤维化 呼吸性酸中毒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ARDS病因的探讨
12
作者 陈伯銮 谢荣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1982年第3期17-21,共5页
急性呼吸困难综合征(ARDS)的致病因素复杂,且诸因素间又常互为因果,所以至今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中的某些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阐明。肺在机体内有着特殊的生理学性质:它是唯一接受全部心输出量的器官,而且与大气又有大面积的直接接... 急性呼吸困难综合征(ARDS)的致病因素复杂,且诸因素间又常互为因果,所以至今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中的某些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阐明。肺在机体内有着特殊的生理学性质:它是唯一接受全部心输出量的器官,而且与大气又有大面积的直接接触,因此极易受到血流和大气原因所造成的损害。何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血小板 ARDS 通透性 前列腺烷酸 毛细血管
原文传递
单肺通气期间双侧肺损伤不同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周婉君 王全 刘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3-195,共3页
术后肺部并发症如肺炎、ARDS等,已经超过心血管意外及其他外科手术并发症,成为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及增加术后死亡率的主要因素。Serpa Neto等对1 343例胸科手术患者进行的Meta分析表明,术后肺损伤(postoperative lung injury,PLI)的发... 术后肺部并发症如肺炎、ARDS等,已经超过心血管意外及其他外科手术并发症,成为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及增加术后死亡率的主要因素。Serpa Neto等对1 343例胸科手术患者进行的Meta分析表明,术后肺损伤(postoperative lung injury,PLI)的发生率达4.3%,ICU平均住院天数为5.9d,较无PLI患者延长4.4d(P〈0.01),院内死亡率明显升高(27.6%vs.1.0%,P〈0.01)。关于胸外科PLI的发生机制,Kozian等提出了"多重打击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单肺通气 胸科手术 肺部并发症 平均住院天数 潮气量 外科手术 血管意外 胸外科 肺泡毛细血管
下载PDF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金咸镕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4年第4期214-218,共5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发病机制 肺泡-毛细血管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中度低温对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长毅 曾因明 +3 位作者 顾卫东 丁浩中 陈肖 张焰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度低温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3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1,16 h后在机械通气下气管内滴注1.5 mg·kg-1LPS(0.5 ml)方法建立ALI模型。正... 目的探讨中度低温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3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1,16 h后在机械通气下气管内滴注1.5 mg·kg-1LPS(0.5 ml)方法建立ALI模型。正常对照组(C组,n=8):只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内毒素组(L组,n=10):给予LPS;低温组(H组,n=8):将体温降低并维持在32.5-33.0℃, 但不给予LPS;内毒素复合低温组(L+H组,n=8):给予LPS,并且当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 Hg 时将体温降低并维持在32.5-33.0℃。分别于ALI时、ALI后1、2、3、4 h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同时测定动脉血气的变化。于ALI后4 h处死大鼠,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中白蛋白浓度、左肺湿/干重(W/D)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电镜下观察肺泡毛细血管膜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L组PaO2/FiO2降低(P<0.01),PaCO2在ALI后3、4 h升高(P<0.01);与L组比较,L+H组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aCO2在ALI后3、4 h降低(P<0.05)。与C组比较,L 组BALF中白蛋白浓度、W/D及肺组织MPO活性升高(P<0.01或0.05);而L+H组上述指标则较L 组下降(P<0.01或0.05)。电镜结果:C、H组肺泡毛细血管膜结构基本正常;L组毛细血管内皮明显剥脱;而L+H组毛细血管内皮剥脱程度较L组减轻。结论中度低温对ALI大鼠可通过减轻肺内PMN聚集,降低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低温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大鼠 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高原肺水肿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勇 史玉玲 刘杰 《河南中医》 2023年第9期1435-1444,共10页
高原环境(低压低氧、寒冷、强紫外线、干燥、风沙大等)引起的肺动脉压过度增高、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异常、肺血容量增加、肺部炎症反应等因素致使血浆、蛋白和红细胞漏出/渗出至肺间质或肺泡,从而导致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 高原环境(低压低氧、寒冷、强紫外线、干燥、风沙大等)引起的肺动脉压过度增高、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异常、肺血容量增加、肺部炎症反应等因素致使血浆、蛋白和红细胞漏出/渗出至肺间质或肺泡,从而导致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的发生。中西医治疗HAPE各有优势,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中医药治疗HAPE存在的不足是:中医对HAPE的防治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和验证;中医治疗HAPE的临床数据相对较少,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因此,今后应加强对中医理论和经典组方的深入研究,开展更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收集更多证据支持中医防治HAPE的有效性,同时也要加强与西医的协同合作,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发病机制 肺动脉压 肺泡-毛细血管 肺血容量 肺部炎症反应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晓丽 刘顺英 王国品 《胰腺病学》 2007年第1期64-66,共3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炎症反应性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病急、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容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尤其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ALI...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炎症反应性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病急、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容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尤其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ALI是一种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性损伤导致肺水肿和肺不张,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综合征,进一步发展即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ALI和ARDS是SAP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全身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SAP并发AL1发病机制复杂,中性粒细胞激活、胰酶、氧化损伤、内皮素及炎症介质、P物质等参与其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全身并发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 肺泡毛细血管 中性粒细胞激活 INJURY
下载PDF
Clara细胞分泌蛋白在新生儿肺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翠娥 狄天伟 +3 位作者 朱融和 朱艳可 钱燕 孙媛媛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91-394,共4页
近年来,关于新生儿尤其早产儿肺部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的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其发病早期呼吸道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早期诊断和治疗仍存在困难。Clara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SP)主要由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近年来,关于新生儿尤其早产儿肺部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的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其发病早期呼吸道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早期诊断和治疗仍存在困难。Clara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SP)主要由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的Clara细胞分泌产生,具有抗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分泌 CLARA细胞 终末细支气管 肺泡毛细血管 肺损伤 机械通气 高氧 SECRETORY 超低出生体重儿 蛋白水解
原文传递
机械通气及表面活性物质干预对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锦铭 许德风 +3 位作者 李秀忠 吴振裘 Eva Evander Bjorn Jonson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73-676,共4页
目的 研究大潮气量机械通气( LTVV)及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盐(DOSS) 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对家兔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的影响和对肺组织提取液(LTE) 表面张力的影响。方法 用肺泡毛细血管对99m 锝人体血清... 目的 研究大潮气量机械通气( LTVV)及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盐(DOSS) 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对家兔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的影响和对肺组织提取液(LTE) 表面张力的影响。方法 用肺泡毛细血管对99m 锝人体血清白蛋白(99mTCHSA)通透性指数表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碍及LTVV后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特性。对对照组、LTVV、DOSS及DOSS+ LTVV四组的通透性指数、湿肺重量、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dyn)、动脉血气及LTE表面张力进行了测定。结果 实验期间四组动物Cdyn 及血气均维持稳定。四组动物的湿肺重量分别为(1-85 ±0-16)g/kg,(2-50 ±0-27)g/kg,(1-88 ±0-12)g/kg 及(2-65±0-13)g/kg。LTVV与DOSS+ LTVV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分别为0-10±0-04,0-72±0-14,0-13±0-03 及0-79±0-17。LTVV及DOSS+LTVV组也明显增高(P<0-01 )。四组间LTE表面张力无任何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水肿及肺损伤是由LTV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毛细血管 表面活性物质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散功能变化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海菊 王浩彦 +2 位作者 徐秋芬 樊静 张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弥散功能变化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27人(均为男性)。受试者进行静息肺功能检查和心肺运动试验。静息肺通气功能检查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根...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弥散功能变化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27人(均为男性)。受试者进行静息肺功能检查和心肺运动试验。静息肺通气功能检查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根据FEV1占预计值%将全部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Ⅰ级组(轻度,n=6)、Ⅱ级组(中度,n=13)、Ⅲ级组(重度,n=8)。单次呼吸法测定静息时不同肺泡气氧分压下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采用Roughton和Forster的方法计算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Dm)和肺毛细血管床血容量(Vc)。心肺运动试验检测最大摄氧量(VO2max)、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max)、最大功率(Wmax)、氧脉搏(O2pulse)等。结果:三组患者DLCO及Vc无显著差异。Ⅲ级组Dm显著低于Ⅱ级组(P<0.05)。Ⅲ级组COPD患者的VO2max、VCO2max、Wmax、O2pulse显著低于Ⅰ级组和Ⅱ级组(P<0.05)。COPD患者的DLCO与VCO2max(r=0.450,P<0.05)、VO2max(r=0.526,P<0.01)、Wmax(r=0.565,P<0.01)、O2pulse(r=0.517,P<0.01)呈正相关,Dm与VO2max(r=0.469,P<0.05)、VCO2max(r=0.514,P<0.01)、Wmax(r=0.532,P<0.01)呈正相关。结论:(1)即使是DLCO无明显变化的COPD患者,其Dm也可出现降低;(2)随着病情的加重,COPD患者运动能力下降,且其运动能力与其弥散功能尤其是Dm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弥散量 肺泡毛细血管弥散能力 最大摄氧量 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 最大功率 氧脉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