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地面激光与地质雷达综合探测活断层浅层三维结构——以川西理塘毛垭坝盆地北缘正断层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迪 吴中海 +3 位作者 李家存 刘绍堂 马丹 卢燕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7-399,共23页
快速获取活断层的高精度微地貌形态和对应的浅层三维结构是揭示活断层浅地表形迹与活动特征的关键。文中综合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地质雷达技术,以川西理塘地区毛垭坝盆地北缘主边界断裂禾尼段的正断层崖为研究对象,获取了该处正断... 快速获取活断层的高精度微地貌形态和对应的浅层三维结构是揭示活断层浅地表形迹与活动特征的关键。文中综合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地质雷达技术,以川西理塘地区毛垭坝盆地北缘主边界断裂禾尼段的正断层崖为研究对象,获取了该处正断层错动2期最新地貌面的精确地表垂直位移量和浅层二维地质雷达图像,并初步建立了基于地面三维激光与地质雷达的活断层微地貌精细化三维测量方法,构建了断层崖微地貌的精细三维模型和浅表三维图像,揭示了正断层崖处发育的伸展地堑结构,同时初步实现了断层微地貌地表地下三维数据的一体化融合显示及相互解译。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快速、高效、无损地获取大范围内的活断层微地貌及浅层结构的多层次、多视觉的空间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对活动断层微地貌形态与浅层结构进行快速调查与研究的精度和认识水平,也为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活断层的空间分布与变形特征、活动习性和多期古地震遗迹等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方法支持。因此,对该方法的继续探索和完善,将显著提升和扩展其在活断层定量化和精细化研究中的实用性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塘 地面激光 地质雷达 活断层 微地貌 断裂
下载PDF
利用地面LiDAR精细化测量活断层微地貌形态--以毛垭坝断裂禾尼处断层崖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迪 李家存 +2 位作者 吴中海 刘绍堂 卢燕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2,共10页
受地壳内部持续运动和沉积、风化等自然动力及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影响,活断层微地貌形态往往比较复杂,传统测量方法较难快速、高效地获取大范围内精细化的活断层微地貌形态,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活断层微地貌的精细化与定量... 受地壳内部持续运动和沉积、风化等自然动力及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影响,活断层微地貌形态往往比较复杂,传统测量方法较难快速、高效地获取大范围内精细化的活断层微地貌形态,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活断层微地貌的精细化与定量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以川西理塘毛垭坝盆地北缘的正断层崖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LiDAR获取活断层微地貌高精度点云后,经过点云配准、滤波、重采样和三角构网处理后,建立了0.05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和真彩色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断层崖地貌特征,并获取了正断层错动两期最新地貌面的精确垂直位错量。研究结果表明,地面LiDAR技术是精细测量活断层微地貌形态和量化相关地貌特征参数的有效手段,提高了活断层微地貌形态测量的精度和认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点云 断层崖 数字高程模型 垂直位错量
下载PDF
浅层地震与高密度电法在断裂带探测中的应用--以川西理塘毛垭坝盆地西缘断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兵 谢小国 +3 位作者 郑新如 刘伟祖 王强 熊昌利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661-670,共10页
毛垭坝盆地西缘断裂,作为川西理塘断裂带的分支,是控制大毛垭坝盆地的西边界断裂,关于其几何展布和深部结构还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高密度电法和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在毛垭坝盆地西缘断裂的南北两段分别进行了地球物理探测,分析了毛垭坝盆地... 毛垭坝盆地西缘断裂,作为川西理塘断裂带的分支,是控制大毛垭坝盆地的西边界断裂,关于其几何展布和深部结构还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高密度电法和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在毛垭坝盆地西缘断裂的南北两段分别进行了地球物理探测,分析了毛垭坝盆地西缘断裂在高密度电法和浅层地震勘探剖面上的响应特征,毛垭坝盆地西缘断裂在浅层地震反射剖面上表现为标志层横向错断,存在断层绕射波等现象,层析反演速度剖面反映断层两侧速度横向上呈现出明显变化,推测出上断点埋深位于15 m以浅,通过高密度电法反演的视电阻率剖面上的低阻条带特征,并结合野外调查和区域地质资料初步确定了断层产状、几何结构及平面展布。探讨了文中两种物探方法在活动断层探测方面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提,结合国内外类似实例,提出多种方法组合可以更为有效地探测断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西缘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高密度电法 断层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