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经》中的“南土”诗歌与毛传郑笺的文化指向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德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65,共10页
《诗经》时代的中国、四方观念反映了周朝居天下之正中以统治四方的地缘政治思维,这种思维也反映在《诗经》中。对《诗经》时代南土疆域的认知,是将陈风视为南土诗歌代表的重要依据。毛郑对"二南"地域的阐释是《诗经》时代文... 《诗经》时代的中国、四方观念反映了周朝居天下之正中以统治四方的地缘政治思维,这种思维也反映在《诗经》中。对《诗经》时代南土疆域的认知,是将陈风视为南土诗歌代表的重要依据。毛郑对"二南"地域的阐释是《诗经》时代文王德化天下政治记忆的延续,反映了北方文化的中心思想;对《诗经》无楚风的解释以及对陈风作为南土诗歌代表的忽略,反映了毛郑的南土观已经偏离了《诗经》时代对南土疆域的认知以及毛郑夷夏之别的地域政治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四方 南土 “二南” 陈风 楚风
下载PDF
比较分析《毛传郑笺》与《诗集传》对比兴认识的歧异
2
作者 陈英姿 沈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58-61,共4页
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和基本艺术特征,历代的学者对如何以比兴释《诗》的问题存在着歧异,《毛传郑笺》与《诗集传》的看法得到的认同最多,因而影响也最大。本文从比兴的定义入手,结合《毛传郑笺》和《诗集传》以比兴说诗的情况... 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和基本艺术特征,历代的学者对如何以比兴释《诗》的问题存在着歧异,《毛传郑笺》与《诗集传》的看法得到的认同最多,因而影响也最大。本文从比兴的定义入手,结合《毛传郑笺》和《诗集传》以比兴说诗的情况进行比较,探讨其间的差异和得失以便深入把握比兴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诗集 比兴
下载PDF
毛传、郑笺对《诗经》中“鸟”意象的训释及其诗学影响
3
作者 杨滨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69,共7页
毛传、郑笺对《诗经》中"鸟"意象的训诂具有汉代经学阐释的基本特征,不仅通其名实、状其形貌,而且辨其修辞、明其义理。其对"鸟"意象所作的符合儒家美刺原则的选择性训释,确立了《诗经》中"鸟"意象与诗... 毛传、郑笺对《诗经》中"鸟"意象的训诂具有汉代经学阐释的基本特征,不仅通其名实、状其形貌,而且辨其修辞、明其义理。其对"鸟"意象所作的符合儒家美刺原则的选择性训释,确立了《诗经》中"鸟"意象与诗意之间的比兴关联,对后世传统诗学中有关"鸟"的意象、主题等方面的传承,都产生了极其深刻而又长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鸟意象 训诂 诗学影响
下载PDF
《毛传》、《郑笺》中的词类观
4
作者 罗荣华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154-157,共4页
词类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早在汉代的毛亨、郑玄在注释《诗经》的实践中就已经表现出较强的词类观念,他们的词类观主要体现在词语的训释是否有义以及隐性、显性两个层面。
关键词 词类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