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于阗到益州:唐宋时期毗沙门天王图像的流变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霍巍
-
机构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四川大学
-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43,共20页
-
基金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物考古所见西藏与中原关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1&20121)系列成果之一
-
文摘
毗沙门天王作为北方守护神进入到中土之后,在于阗完成了其宗教崇拜体系,开始独立于印度的四天王之外成为偶像崇拜对象,这不仅体现在文献记载上对其来源的神圣化,更体现在单体的毗沙门天王图像的出现。于阒形成的毗沙门天王可称为"西域风格"的代表作,体现在其形态上独具风格的甲衣装饰和足下所踏之神怪。敦煌壁画中的毗沙门天王一方面继承了于阗西域风格,另一方面又开启了新的式样,更加"中土化"。唐代益州与敦煌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出现了大量单体的毗沙门天王像,从中可以观察到西域风格和敦煌式样两方面的影响与融合。本文以收藏于四川大学博物馆内的一尊出土于唐代龙兴寺的毗沙门天王单体石刻像为切入点,对比于阗和敦煌发现的相关资料,对毗沙门天王像从于阗传播到敦煌和益州的风格演变进程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加以分析,认为这一题材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流行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民族关系变化等因素均有联系。
-
关键词
佛教考古
丝绸之路
毗沙门信仰
中外文化交流
-
分类号
K87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32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从无名氏到大英雄:论哪吒形象的演变与东传
- 2
-
-
作者
任婧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出处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4年第3期134-151,157,158,共20页
-
文摘
哪吒是中国各类叙事文学和戏曲影视作品中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哪吒的原型可以追溯至印度,其源头与印度教神话中的吠室罗伐那形象密切相关。早期的“吠陀”文献中,吠室罗伐那常被用来指称俱毗罗,身份是罗刹之王。随着雅利安文化与达罗毗荼文化融合的加深,吠室罗伐那的地位显著提升。经过两大史诗和各种“往世书”的改编和塑造,他不仅拥有完整的身世,而且获得财神及一方守护神的神格,其子那罗俱波罗的形象也出现在婆罗门教万神殿之中。后来,吠室罗伐那和那罗俱波罗的传说被佛教,尤其是佛教密宗吸收,演变为该派崇拜的毗沙门天王父子(祖孙)。唐朝时期,随着佛教密宗的东传,毗沙门信仰在中国盛极一时,哪吒作为毗沙门天王的子孙,开始受到关注。晚唐至宋朝,毗沙门信仰与以初唐军事家李靖为崇拜对象的民间战神信仰相互融合,哪吒的故事逐渐从宗教文学走入世俗文学,并在南宋以后融入道教的元素,发展至元明时代基本定型,趋于大众化。得益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对其外形、身世、武器等方面的细化与扩充,哪吒的形象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世人熟悉的少年英雄,在四川、台湾等地区广受敬仰和崇拜。
-
关键词
哪吒
毗沙门信仰
印度教文化
佛教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
-
Keywords
Nezha
Vaisravana Worship
Hindu Culture
Buddhist Culture
Culture
Chinese Folk Culture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B982
[艺术—艺术理论]
J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