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比较神话学角度看闻一多《伏羲考》 |
Б.李福清
|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2
|
|
2
|
《源氏物语》中的太阳女神崇拜探源及其成因 |
李广宏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4
|
|
3
|
《九歌》与《伊利亚特》中的神话人物形象比较 |
华亚颖
|
《海外英语》
|
2016 |
0 |
|
4
|
比较神话与历史书写视域中重读《莎乐美》 |
高卫泉
周敏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5
|
再论新神话主义——兼评中国重述神话的学术缺失倾向 |
叶舒宪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1
|
|
6
|
物的叙事:中华文明探源的四重证据法 |
叶舒宪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2
|
|
7
|
西方文论关键词 神话 |
梁工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8
|
原始思维与神话的隐喻 |
王诺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0
|
|
9
|
神话学的兴起及其东渐 |
叶舒宪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10
|
中华文明探源的比较神话学视角 |
叶舒宪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1
|
《礼记·月令》的比较神话学解读——以仲春物候为例 |
叶舒宪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2
|
“互阐指令系统”与比较神话学 |
王列生
|
《中国比较文学》
|
1997 |
2
|
|
13
|
让神话的精神自己起作用——钱特皮与神话现象学的早期发展 |
胥志强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4
|
论羿与后羿 |
鲁刚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5
|
论中国20世纪初期对麦克斯·缪勒的接受 |
孙利利
|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
2024 |
0 |
|
16
|
把我国神话研究向前推进一步─—喜读《勒包斋娃─—景颇族创世史诗》 |
罗致平
|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17
|
比较神话学运用的丰硕成果——读萧兵关于太阳英雄神话比较研究的一部新著 |
袁珂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8
|
国际比较神话学研究的老传统与新视域 |
谭佳
孙利利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
19
|
从语义比较到文明探源——论比较神话学的近代转向 |
王倩
尹虎彬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0
|
婚姻考验和谷种神话——比较神话学笔记 |
萧兵
|
《思想战线》
|
198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