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写作中的比较手法
1
作者 杨天美 《新闻窗》 2013年第1期25-26,共2页
通讯的特点一是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二是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三是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采用多种写作手法的空间,而比较手... 通讯的特点一是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二是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三是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采用多种写作手法的空间,而比较手法则是通讯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手法 新闻写作 感情色彩 写作手法 结构变化 情景交融 表现手法 立体感
原文传递
苏雪林文学批评之比较方法的运用
2
作者 李彩素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在苏雪林的文学批评中,比较手法的运用是极为显著且常见的。中国古典文学深厚的积淀,西方文学文化的深刻熏陶,使其比较之法不仅仅涉及到同时期、同流派作家之间的平行比较,更有以古典文学为借鉴的古今比较,及以西方文学为参照的中西比... 在苏雪林的文学批评中,比较手法的运用是极为显著且常见的。中国古典文学深厚的积淀,西方文学文化的深刻熏陶,使其比较之法不仅仅涉及到同时期、同流派作家之间的平行比较,更有以古典文学为借鉴的古今比较,及以西方文学为参照的中西比较。这种多层次、多方面的比较,使中国现代文学在苏雪林的评论中处于一个广阔而又立体的环境中,这一方面突显了苏雪林的敏锐观察力,同时也折射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在中西纵横交错中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雪林 文学批评 比较手法
下载PDF
《邓稼先》三题
3
作者 曹津源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04年第1期53-55,共3页
人物传记《邓稼先》是对“‘两弹’元勋”、“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的讴歌,是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关键词 《邓家先》 人物传记 主题 比较手法 抒情方式 句式 初中 语文 自学指导
下载PDF
比较手法在行文中的意义
4
作者 黄荣华 孙丽春 《小作家选刊(时文素材)》 2010年第1期38-39,共2页
在众多的白金项链中,有一串让你动心,让你流连忘返,为什么?你在比较中发现了它的与众不同,发现了制作者的匠心,并由此而领悟到了这一串项链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比较手法 行文 独特魅力 制作者 项链 领悟
原文传递
杜诗创造性用词举隅
5
作者 于年湖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6-91,共6页
在《全唐诗》这一大的背景下,运用比较手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杜诗有许多用词是具有创造性的,这其中包括动词、虚词、双声叠韵词、叠音词、口语词等。
关键词 杜诗 《全唐诗》 词汇 创造性 比较手法
下载PDF
中国软实力大提升
6
作者 王文 《决策与信息》 2008年第5期7-7,共1页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奈在题为《中国软实力的上升及其对美国的影响》一文中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软实力的提升,并且强调这种提升对中国和世界都是好事。他运用比较手法,在...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奈在题为《中国软实力的上升及其对美国的影响》一文中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软实力的提升,并且强调这种提升对中国和世界都是好事。他运用比较手法,在文章中作出了如下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软实力 肯尼迪政府学院 美国哈佛大学 改革开放 国际关系 北京大学 比较手法 约瑟夫
下载PDF
如何组织好段落(二)
7
作者 张华礼 《中学生语数外(高中版)》 2004年第7期52-55,58,共5页
比较对照手法是将两个或更多的相似的人或事物,通过比较和对照说明其异同的写作手法,其目的是揭示该事物和人物的特点或特征。严格地说,比较是指出同种类型的两人(或更多人)或两物(或更多物)的相同点,而对照则指出他(它)们的不同点... 比较对照手法是将两个或更多的相似的人或事物,通过比较和对照说明其异同的写作手法,其目的是揭示该事物和人物的特点或特征。严格地说,比较是指出同种类型的两人(或更多人)或两物(或更多物)的相同点,而对照则指出他(它)们的不同点。然而,在实际表达时,比较和对照往往同时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对照手法 高中 语文 写作指导 段落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