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南非早期华人与印度移民之异同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安山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6年第3期21-34,共14页
南非的华人和印度人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一方面,他们生活在一块相对陌生的土地上,遇到了相同的困难,主要表现在种族歧视、经济困境、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等方面。作为“亚洲威胁者”,他们被非洲人视为到南非获取当地低工资的入侵... 南非的华人和印度人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一方面,他们生活在一块相对陌生的土地上,遇到了相同的困难,主要表现在种族歧视、经济困境、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等方面。作为“亚洲威胁者”,他们被非洲人视为到南非获取当地低工资的入侵者,而被白人当作贫穷的未开化的苦力。在面临生存危机时,他们总是团结起来与当地政府的种族歧视政策作斗争。另一方面,两个社群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作为大英帝国的子民,印度人移民南非比中国人容易,因此比华人多得多;印度人在南非诸种族集团中处于一个比华人更明确的位置;印度人的宗教传统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印度早期移民中的不少知识分子极大地促进了印度人社区的整合,同时有利于印度人为获得自身权利而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非 华侨华人史 印度移民 比较历史
下载PDF
中国与印度教育之比较:以比较历史法的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昀 《煤炭高等教育》 2005年第1期94-96,共3页
中国和印度同属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因此从比较历史法的视角看待两国的教育,会让我们从历史角度对两国的教育有新的认识,了解两国的历史与现行教育制度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教育 比较历史
下载PDF
社会科学的方法与港台历史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源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87-94,共8页
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历史,不断推动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这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性的史学发展大趋势。港台史学界在五十年代末开始出现这一动向,到七十年代初,这一史学思潮占据了港台史坛的主导地位。在社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不... 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历史,不断推动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这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性的史学发展大趋势。港台史学界在五十年代末开始出现这一动向,到七十年代初,这一史学思潮占据了港台史坛的主导地位。在社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不断推动历史学社会科学化的进程中,他们大量援引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的理论、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家 港台地区 历史 比较历史 史学方法 杜维运 心理史学 台北 殷海光 史料
下载PDF
丰裕中的思想贫困——兼论中国教育—科学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出路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光斌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5年第1期5-16,共12页
一个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状况,关系到国家的话语权和国家安全。相较于中国实践取得的成就,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严重滞后,社会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等建基于他国经验的思想产品大行其道,并被作为观察、评判中国的"标准"。这种... 一个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状况,关系到国家的话语权和国家安全。相较于中国实践取得的成就,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严重滞后,社会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等建基于他国经验的思想产品大行其道,并被作为观察、评判中国的"标准"。这种缺少解释自己的话语权,进而缺乏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危机状况,既是中国社会科学百年史的必然产物,更因工科化的社会科学管理方式而加剧。因此,改革等级化的科研管理体制及经费分配体制,加大对基础理论研究的投入;培养怀有使命感的、具有共同学术志趣的"学术共同体";推动历史—理论—现实三维度的社会科学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实现自主性的出路,也是中国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 教育-科学管理体制 意识形态 自主性 比较历史 分析
原文传递
历史比较中的“第三条道路”思潮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宣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7,共5页
“第三条道路”经历了十月革命胜利之前时期的萌芽、十月革命至二战结束时期的形成、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冷战时期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重新兴起四个阶段。“第三条道路”不是一个新名词,概念内涵也不十分明确,其存在有客观必... “第三条道路”经历了十月革命胜利之前时期的萌芽、十月革命至二战结束时期的形成、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冷战时期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重新兴起四个阶段。“第三条道路”不是一个新名词,概念内涵也不十分明确,其存在有客观必然性,实质上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条道路” 十月革命 资本主义 比较历史 中间道路 政治思想史
下载PDF
世界设计史与世界的历史 被引量:1
6
作者 维克多·马格林 朱橙(译) 《世界美术》 2021年第3期90-97,共8页
作为一个由学者、期刊和专业协会等群体共同从事的由来已久的事业,世界史的书写是一个相对晚近的现象,尽管全面而综合的世界史写作不断涌现,但设计史学家逐渐面对的只是如何书写世界设计史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难题体现在对设计的界定... 作为一个由学者、期刊和专业协会等群体共同从事的由来已久的事业,世界史的书写是一个相对晚近的现象,尽管全面而综合的世界史写作不断涌现,但设计史学家逐渐面对的只是如何书写世界设计史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难题体现在对设计的界定是受限的,对许多学者来说,针对设计的研究局限于世界工业化地区。我们需要理解不同的文化是如何满足它们各自的物质需求的,以及更为庞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是如何在这些文化中为物质生产塑造条件的。设计是现代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设计史应该证明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他议题还包括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种族问题。从世界的角度来看设计的历史,我们便能明白,任何具有种族背景的人都是在自己的群体之内积极践行的设计师,即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置身于先进工业化的轨道之外。书写一部世界设计史,将重点放在探讨国家、民族和其他政治实体是如何利用设计来推进它们的政治和经济议程的,会将设计与世界上更大的问题关联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历史 设计史 平面设计 装饰艺术史 工业设计 现代主义
原文传递
图画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7
作者 薛鹏 《内蒙古教育(C)》 2012年第3期37-38,共2页
图画教学法是可以加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用图画再现历史、用图画比较历史、用图画释疑历史,使学生具像化、系统化地汲取到历史的知识,从而形成完整的历史观念,并加深对史实正确、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图画 图示 直观 再现历史 比较历史 释疑历史
下载PDF
国际关系研究如何历史?——在共享文本上进行历史比较
8
作者 石之瑜 《中国政治学》 2019年第2期118-135,218,共19页
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因为过于仰赖结构概念,而与历史的实践脱节,对于研究对象的理解失之武断。但是,如果能运用社会科学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案例之间比较,便可以济抽象概念之不足,并将社会科学所关注的结构,如何透过具体行为主体的选择,... 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因为过于仰赖结构概念,而与历史的实践脱节,对于研究对象的理解失之武断。但是,如果能运用社会科学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案例之间比较,便可以济抽象概念之不足,并将社会科学所关注的结构,如何透过具体行为主体的选择,而获得强化或修正的过程,予以呈现。所以,比较历史有助于改善社会科学研究过于抽象,而社会科学概念有助于开展比较历史研究,使历史研究不限于史料的爬梳重组。由于比较历史研究的进行,涉及不同历史的脉络,因此有赖于建立在不同脉络之间可以共享的概念。但是,当前用于比较历史的社会科学概念,多源起于欧洲思想史,以至于在欧洲思想史以外的历史脉络下进行比较时,缺乏不同历史脉络之间可以共享的文本。可见,历史的社会科学研究及比较历史研究,不能不同时是比较思想史的研究。从比较思想史建立共享文本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源自自然法的思想传统与儒家的天下思想之间,如何取得共享文本,这是属于比较历史的国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 比较历史 天下 关系学派 比较思想史 自然法
原文传递
现代化与社会稳定关系的比较历史研究
9
作者 汪信砚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44,共6页
关键词 追赶型现代化 现代化模式 社会稳定关系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比较历史 工业化 现代化建设实践 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浪潮
下载PDF
儒学与中日近代化的起步
10
作者 赵人俊 《探索与争鸣》 1990年第4期20-26,共7页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曾经为创造高度发达的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科学没有国界,文化也是流动的。儒学的光辉早就跨出国门,恩泽四邻,其中尤以日本的汉化最为典型。然而,多彩的世界变幻莫测,神奇与腐朽的位置...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曾经为创造高度发达的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科学没有国界,文化也是流动的。儒学的光辉早就跨出国门,恩泽四邻,其中尤以日本的汉化最为典型。然而,多彩的世界变幻莫测,神奇与腐朽的位置常常在瞬间颠倒过来。当历史将古代社会推向末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猛烈冲击东亚地区时,蕞尔小国奇峰突起,率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老大帝国却江河日下,踟蹰于封建泥潭。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固然是多种因素交会合力的结果,但是儒学的影响却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近代史 中国 日本 比较历史 资本主义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转型国家养老金改革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以智利、波兰为例
11
作者 杨建海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7-165,共9页
在20世纪末期进行的养老金改革中,两个经济转型国家的养老金改革尤其引人注目。一个是以激进私有化改革著称的智利,一个是波兰以名义账户为主导的多支柱改革成为原社会主义转型国家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两个国家的比较分析,文章发现一个... 在20世纪末期进行的养老金改革中,两个经济转型国家的养老金改革尤其引人注目。一个是以激进私有化改革著称的智利,一个是波兰以名义账户为主导的多支柱改革成为原社会主义转型国家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两个国家的比较分析,文章发现一个国家的养老金改革方式与该国的历史条件以及养老金制度结构等因素密不可分。尽管在改革过程中会受到国际组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是主导养老金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还是该国先前制度、经济社会条件、国家政治制度等内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金改革 比较历史 制度结构 经济条件 政治制度
下载PDF
比较历史的可行性分析--以200-750年的中西历史比较为例
12
作者 王林 《邢台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1-85,共5页
人类的天性冲动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思想的差异,进而使人们开始探求异同,比较史学和比较历史应运而生。中外曾出现过比较研究热,今虽已降温,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发展,比较历史热又再度高涨起来。究其原因,视野开阔是最重要的。但... 人类的天性冲动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思想的差异,进而使人们开始探求异同,比较史学和比较历史应运而生。中外曾出现过比较研究热,今虽已降温,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发展,比较历史热又再度高涨起来。究其原因,视野开阔是最重要的。但比较历史也有质疑之声,如在一手史料与非一手史料、异同、历时性与共时性、整体与部分难以兼顾。这也与研究者的精力、知识经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而通过比较450—750年的欧洲史与200—600年的中国史,比较历史容易得出统治文化的先期形成与巩固对政治共同体认同的塑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后者对统一的政治实体的形成和延续至关重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历史 晚期古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 局限性 中心论
下载PDF
中国的选择性分(集)权模式——以部门垂直管理化和行政审批权限改革为案例的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振 鲁宇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22,155,共10页
学界在描述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历程时,习惯以收权与放权、激活与僵化的循环怪圈来概括。本文尝试厘清这一循环怪圈提出的历史语境,并反思其对描述当下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间权力关系调整特点的适用性。采用... 学界在描述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历程时,习惯以收权与放权、激活与僵化的循环怪圈来概括。本文尝试厘清这一循环怪圈提出的历史语境,并反思其对描述当下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间权力关系调整特点的适用性。采用比较历史分析法,选取了改革开放前后的两组四个案例,第一组是改革开放前央地间两次大的权力调整,第二组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推行的部门垂直化管理改革和2001年以来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取消和下放。发现,怪圈论最初是用来形容改革开放前央地之间以国有企业管理权为核心的相关权力的收放循环的现象;而当下的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关系调整的特征是所调整权力的内容是多样的,且收权与放权是同时并举的。所以,循环怪圈已经不能概括上述新特征了,而用选择性分(集)权模式来概括更为恰当。选择性分(集)权的过程是央地之间、国家与社会之间权力边界渐进清晰的过程。此模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它也是中国政体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历史分析 选择性分(集)权 垂直管理 行政审批改革
原文传递
比较历史学理论框架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19
14
作者 克里斯.洛伦兹 梁高燕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0-50,共11页
如果从集体认同的概念出发去研究专业历史学家和他们的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会成绩斐然。历史认同从根本上而言是变化结果的积累,或者可以说历史认同是对"该认同"和"非该认同"的辨别。历史再现方式比较合适的做法不... 如果从集体认同的概念出发去研究专业历史学家和他们的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会成绩斐然。历史认同从根本上而言是变化结果的积累,或者可以说历史认同是对"该认同"和"非该认同"的辨别。历史再现方式比较合适的做法不是把相互对立的角度或参考标准整合在一起,而是将相关的角度或参考标准整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连贯和公正的历史再现方式。"历史认同"的概念应被定义为"时间变化维度上的认同"。尽管空间和时间作为区分依据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些问题,但空间和时间维度仍然是历史学中最常用的分类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历史 历史认同 史学分类 空间分类 时间标记
下载PDF
家与韦伯的比较历史社会学--以《中国的宗教》为例 被引量:19
15
作者 肖瑛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40,共19页
普遍主义比理性主义更适合韦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界定。作为普遍主义的对立面的特殊主义的宿主是作为自然状态的"家",如何理解和处理"家",影响一种文明的性格及其同现代资本主义的距离。韦伯的文明比较,是以比较历... 普遍主义比理性主义更适合韦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界定。作为普遍主义的对立面的特殊主义的宿主是作为自然状态的"家",如何理解和处理"家",影响一种文明的性格及其同现代资本主义的距离。韦伯的文明比较,是以比较历史社会学作为方法,一方面基于欧洲经验搭建具有普遍历史意义的分析框架,另一方面以"家"为切入点进入作为历史个体的具体文明,由此既把握历史个体的实质性格,又使文明比较成为可能。"家"是儒教文明想象和实践伦理、信仰、政治、社会、法律和经济秩序的总体性范畴,其与家产官僚制的内在关联是韦伯理解儒教文明的基本线索。韦伯由此不仅从内部把握了儒教文明的基本性格,也从外部暗示了走出封建郡县之辨的必要性,更为可靠的文明比较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历史社会学 《中国的宗教》 普遍主义 特殊主义 家产官僚制 韦伯
原文传递
企业家精神:基于制度和历史的比较视角 被引量:17
16
作者 孙黎 朱蓉 张玉利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16,共14页
本文讨论世界范围内企业家精神的历史演变,构建了企业家精神的整体分析框架。基于制度逻辑的视角,本文提出企业家精神中'知'与'行'的一体两面。应用比较历史分析方法,本文对企业家精神进行古代、近代、当下和未来的中... 本文讨论世界范围内企业家精神的历史演变,构建了企业家精神的整体分析框架。基于制度逻辑的视角,本文提出企业家精神中'知'与'行'的一体两面。应用比较历史分析方法,本文对企业家精神进行古代、近代、当下和未来的中外比较,发现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扩展,个体自由逐渐觉醒,企业家精神从普遍受压制到萌发、成长壮大,成为社会进步的力量和人类福祉的推手。本文特别分析了东西方思想中两大概念的对话:'天下'与'包容性增长';'生生不息'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企业家精神可以体现在'兼济天下'和'利者,义之和'中,成为时代精神的创建者和守望者。最后,本文阐述了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天下 生生不息 比较历史分析方法 奥地利学派
原文传递
经典社会理论与比较历史分析——一个批判性的考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应星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68,226-227,共25页
比较历史分析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社会科学界开始兴盛的一个跨学科研究范式,其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欧洲经典社会科学传统。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梳理了比较历史分析的欧洲经典传统的奠基、在美国学界发生的"扳... 比较历史分析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社会科学界开始兴盛的一个跨学科研究范式,其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欧洲经典社会科学传统。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梳理了比较历史分析的欧洲经典传统的奠基、在美国学界发生的"扳道"以及复兴的过程,剖析了以摩尔和斯考切波为代表的美国比较历史分析主流学界对马克思、韦伯等经典传统的理解方式,批评了美国学界过度化约经典理论的复杂性带来的"中层理论化"问题,并面向中国学界提出了比较历史分析再造的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历史分析 经典 中层理论化 摩尔—斯考切波路线
原文传递
从宏观比较历史分析到微观比较历史分析——拓展中国革命史研究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11
18
作者 应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258,共6页
"宏观比较历史分析"方法源于社会学,但此方法在历史学中的应用则面临合理性和应用范围等方面的质疑。宏观比较历史分析与实证史学常常难以进行对话。微观比较历史分析可重建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对话平台。微观比较历史分析的应... "宏观比较历史分析"方法源于社会学,但此方法在历史学中的应用则面临合理性和应用范围等方面的质疑。宏观比较历史分析与实证史学常常难以进行对话。微观比较历史分析可重建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对话平台。微观比较历史分析的应用有助于推进中国革命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比较历史分析 微观比较历史分析 中国革命史 跨学科研究
下载PDF
试论城邦的历史地位和结构 被引量:9
19
作者 廖学盛 《世界历史》 1986年第6期29-36,共8页
近几十年内,民族解放运动的勃兴和大批独立国家的出现,使得世界历史的研究日益成为世界各个民族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事业。马克思主义空前广泛深入的传播,新史料的不断出现,为比较历史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极其肥沃的土壤,把对世界不同... 近几十年内,民族解放运动的勃兴和大批独立国家的出现,使得世界历史的研究日益成为世界各个民族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事业。马克思主义空前广泛深入的传播,新史料的不断出现,为比较历史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极其肥沃的土壤,把对世界不同地区历史发展规律异同的探讨推到了新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形成及其演变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深切注意的重大研究课题。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民族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撰写了大量有关国家起源及其在早期阶段情况的著作。在这类著作中,如何看待城邦,占有很突出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邦 马克思主义 比较历史 民族解放运动 世界历史 历史发展规律 演变问题 民族学 独立国家 历史学家
原文传递
“关键节点”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历史常识还是理论创新? 被引量:10
20
作者 曹航 马天航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0-191,共12页
基于大量实证研究文献和方法论文献,文章系统展示了"关键节点"应用近30年来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评估相关应用的标准。文章认为,一项好的应用型研究应该兼具比较视野和反事实思维,并以过程追踪的方式着重阐述从关键节点到最终... 基于大量实证研究文献和方法论文献,文章系统展示了"关键节点"应用近30年来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评估相关应用的标准。文章认为,一项好的应用型研究应该兼具比较视野和反事实思维,并以过程追踪的方式着重阐述从关键节点到最终结果的因果过程。一项研究若不致力于因果解释,其对"关键节点"的应用将停留于历史常识;对于因果解释型研究来说,"关键节点"的合理应用可能构成理论创新的一部分,但始终无法替代理论化工作本身;不当的应用则会进一步凸显业已存在的理论化缺陷,最终削弱一项研究的说服力。因此,研究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关键节点的工具性,既要考察分析工具与研究问题的匹配程度,也要避免把运用"关键节点"等同于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节点 因果解释 路径依赖 比较历史分析 历史制度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