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磺酰脲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3D-QSAR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宝雷 马宁 +3 位作者 王建国 马翼 李正名 李永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对所合成的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3D-QSAR分析.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对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预测能力均较好,所得三维等值线图为合成高活性的化合...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对所合成的新磺酰脲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3D-QSAR分析.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对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预测能力均较好,所得三维等值线图为合成高活性的化合物能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
下载PDF
几种酚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毒性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甫洋 张学胜 刘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884-2890,共7页
测定了16种酚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的半致死浓度EC50(mol·L-1),通过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CoMSIA),对16种酚衍生物的毒性进行了三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3D-QSAR)研究,建立了CoMFA和CoMSIA模型... 测定了16种酚衍生物对青海弧菌(Q67)的半致死浓度EC50(mol·L-1),通过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CoMSIA),对16种酚衍生物的毒性进行了三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3D-QSAR)研究,建立了CoMFA和CoMSIA模型.其中CoMFA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703,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83,F检验值F=178.635;CoMSIA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588,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46,F检验值F=52.074,所建立的模型均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通过分析比较CoMFA和CoMSIA的三维等势图,全面直观地了解了酚衍生物的结构对致毒性的影响.在酚类化合物毒性作用过程中,化合物的氢键供受体特性因素起主要作用,其次是取代基的电负性和疏水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衍生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比较分子分析(CoMFA)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
原文传递
黄酮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红艳 覃礼堂 +1 位作者 易忠胜 刘树深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12期13-16,39,共5页
目的:建立黄酮类化合物抑制剂活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为进一步进行黄酮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的活性与三维结构关系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系统研究了75个... 目的:建立黄酮类化合物抑制剂活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为进一步进行黄酮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的活性与三维结构关系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系统研究了75个新型ARI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结果: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值分别为0.603和0.706,非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956和0.900。结论:CoMFA和CoMSIA模型均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CoMFA和CoMSIA模型的三维等值线图直观地解释了化合物的构效关系,阐明了化合物结构中各位置取代基对黄酮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抑制刑 黄酮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比较分子分析(CoMFA)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
下载PDF
黄酮化合物色谱保留时间与其三维结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燕玲 艾路 +1 位作者 王耘 乔延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9-12,共4页
利用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结合黄酮类化合物含有较多羟基、易形成较强分子内氢键的特点,建立了黄酮类化合物色谱保留时间与其三维结构的关系模型,以探讨黄酮类化合物色谱保留时间预测的新方法。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值... 利用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结合黄酮类化合物含有较多羟基、易形成较强分子内氢键的特点,建立了黄酮类化合物色谱保留时间与其三维结构的关系模型,以探讨黄酮类化合物色谱保留时间预测的新方法。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值为0.705,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为0.981,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黄酮类化合物液相色谱保留参数与三维结构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定量结构-保留相关关系(QSRR)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
下载PDF
部分苯酚衍生物生物降解性的2D和3D-QSBR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石佳奇 王甫洋 +2 位作者 孙莉 王遵尧 王连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600-1607,共8页
应用B3LYP/6-311G**水平计算得到的量子化学参数,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部分苯酚衍生物生物降解性能(二氧化碳生成量(PCD))的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相关模型(2D-QSBR),该模型包括分子平均极化率(α)和熵(SΘ)两个参数,其中α对PCD的... 应用B3LYP/6-311G**水平计算得到的量子化学参数,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部分苯酚衍生物生物降解性能(二氧化碳生成量(PCD))的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相关模型(2D-QSBR),该模型包括分子平均极化率(α)和熵(SΘ)两个参数,其中α对PCD的影响更为显著,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33,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894.该结果优于midix,6-31G*计算水平下得到的2D模型,此外,应用基于分子模拟技术的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CoMSIA)方法,建立了3D-QSBR模型,模型的R2=0.964,q2=0.716,化合物的氢键供受体特性对降解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其次是化合物的疏水性.结果表明,2D和3D-QSBR模型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可以预测同类化合物的PCD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SBR 苯酚衍生物 二氧化碳生成量(PCD) 密度泛函理论(DFT)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
原文传递
分子对接结合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用于雌激素类化合物活性预测和分子机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旭曙 王晓栋 +3 位作者 季力 李荣 孙成 王连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735-2741,共7页
雌激素类化合物通过干扰人和野生动物正常内分泌的功能,对人和野生动物的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对雌激素类化合物雌激素活性的分子机理和活性预测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以44个结构差异较大的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发展了基于雌激素受体(α亚... 雌激素类化合物通过干扰人和野生动物正常内分泌的功能,对人和野生动物的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对雌激素类化合物雌激素活性的分子机理和活性预测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以44个结构差异较大的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发展了基于雌激素受体(α亚型)结构的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COMSIA),研究雌激素类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对雌激素化合物活性进行预测,建立了相关性显著、预测能力强的定量模型(R2=0.965,Q2LOO=0.599,R2pred=0.825).并且阐明了影响化合物雌激素活性的分子结构特征,揭示了受体结合腔中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残基以及这些氨基酸残基与配体化合物作用的具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类化合物 受体结构 分子对接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 定量结构与活相关(QSAR)
原文传递
钠离子通道开放剂的药效团模型与构效关系研究
7
作者 潘里 丁晓琴 +2 位作者 丁俊杰 李大禹 陈冀胜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5年第8期897-902,共6页
采用软件Catalyst的Hip Hop、Hypo Gen方法和Sybyl 6.5的Co MSIA方法,对作用于钠离子通道位点2的一些类似物进行三维药效团模型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构建的药效团模型相关系数为0.946727,Co 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 采用软件Catalyst的Hip Hop、Hypo Gen方法和Sybyl 6.5的Co MSIA方法,对作用于钠离子通道位点2的一些类似物进行三维药效团模型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构建的药效团模型相关系数为0.946727,Co 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CV_r2)为0.739,方程的相关系数r2为0.981,两者均得到了较佳的预测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对该作用位点的化合物进行作用机理探讨和活性评价,为进一步设计新农药和合成高效低毒的钠离子通道开放剂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通道位点2类似物 catalyst药效团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
原文传递
新型噻唑-2-乙胺类HAT抑制剂的QSAR研究
8
作者 段家喜 赵赛 +1 位作者 易忠胜 聂瑾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9-536,共8页
采用VSMVI变量筛选方法从大量描述符中筛选最优子集,再由MLR回归方法建立了83个噻唑-2-乙胺类化合物与非洲人类锥虫病(HAT)抑制活性之间的二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2D-QSAR)模型,最优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r^2=0. 889 2)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 采用VSMVI变量筛选方法从大量描述符中筛选最优子集,再由MLR回归方法建立了83个噻唑-2-乙胺类化合物与非洲人类锥虫病(HAT)抑制活性之间的二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2D-QSAR)模型,最优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r^2=0. 889 2)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 857 4)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模型的描述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子的二维结构和疏水性对抑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采用基于CoMFA和CoMSIA方法的三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3D-QSAR)建立了相关性显著、预测能力强的定量模型(CoMFA:r^2=0. 924,q^2=0. 516; CoMSIA:r^2=0. 944,q^2=0. 531),其中CoMSIA的疏水场贡献率最高,说明了分子的疏水作用对抑制活性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2-乙胺类化合物 非洲人类锥虫病(HAT) 二维定量结构-活相关(2D-QSAR) 基于变量相互作用的变量筛选方法(VSMVI) 比较分子分析方法(CoMFA)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