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狮子与老鼠:述行纪录片的观念 被引量:6
1
作者 聂欣如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7,26,共10页
述行纪录片具有两个基本原则:"当事人立场"和"形而下目的",这两个原则保证了这类纪录片"以言行事"的特点。以尼科尔斯为代表的述行纪录片理论,仅能满足两个基本原则中的一个,"以言行事"被曲解... 述行纪录片具有两个基本原则:"当事人立场"和"形而下目的",这两个原则保证了这类纪录片"以言行事"的特点。以尼科尔斯为代表的述行纪录片理论,仅能满足两个基本原则中的一个,"以言行事"被曲解为"表现",先锋实验片、故事片、动画片等类型被纳入纪录片范畴,却不能从理论上充分论证。以吴沃为代表的一方并未使用"述行"的概念,但其讨论的纪录片完全符合述行纪录片的两个基本原则,这类纪录片深刻介入社会,直接参与社会事件,为尼科尔斯等理论家所不容,这一类纪录片因此也在某种意义上被忽略。认识述行纪录片现实存在的状况是我们讨论这类纪录片的基础,只有在这一基础之上,我们才有可能明辨各种西方相关理论的曲直短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述行纪录片 比尔·尼科尔斯 托马·吴沃
原文传递
当代主流纪录片的叙事 被引量:3
2
作者 克里斯·卡格尔 李念慈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108,共19页
每学期我都会在“电影分析导论”课上讲授一个关于纪录片形式的单元,其内容借鉴了比尔·尼科尔斯(BillNichols)著名的纪录片模式类型学。为了方便入门课的学生,我没有加入较为复杂的类型,例如展演式纪录片,但我加入了“伪纪录片”/... 每学期我都会在“电影分析导论”课上讲授一个关于纪录片形式的单元,其内容借鉴了比尔·尼科尔斯(BillNichols)著名的纪录片模式类型学。为了方便入门课的学生,我没有加入较为复杂的类型,例如展演式纪录片,但我加入了“伪纪录片”/“仿纪录片”,以对应我使用的教科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电影分析 比尔·尼科尔斯 入门课 类型学 教科书
原文传递
“纪录”的创新书写:以表述行为式纪录片与动画纪录片为例
3
作者 张玉坤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82-85,共4页
“纪录”片的边界在哪里?动画纪录片是否存在?纪录片是否可以在“心灵真实”的基础上偏离“素材真实”的轨道,转而寻找表现型而非再现性的视听语言与创新书写?这样的影像书写是否具有纪录片中应有的“纪录美学”……这些围绕着“纪录”... “纪录”片的边界在哪里?动画纪录片是否存在?纪录片是否可以在“心灵真实”的基础上偏离“素材真实”的轨道,转而寻找表现型而非再现性的视听语言与创新书写?这样的影像书写是否具有纪录片中应有的“纪录美学”……这些围绕着“纪录”书写方式与美学的争论,是学界近年一直争论的问题。对此,美国纪录片研究者比尔·尼科尔斯在1994年的著作《模糊的边界》中提出了“表述行为式纪录片”的概念,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新出现的一批“强调传统客观话语的主观方面”的纪录片称为“表述行为式”纪录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纪录片 影像书写 视听语言 比尔·尼科尔斯 书写方式 再现性 表现型 纪录
下载PDF
西方纪录片理论的发展历程——比尔·尼科尔斯访谈录 被引量:4
4
作者 比尔·尼科尔斯 王迟(采访/整理/翻译)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6-103,共8页
比尔·尼科尔斯是当代西方纪录片理论界公认的最重要的一位学者。在这篇访谈中,尼科尔斯回顾了自己学术发展的历程,对一些重要的理论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就中国纪录片研究者比较关注的直接电影问题、索引性问题、动画纪录片... 比尔·尼科尔斯是当代西方纪录片理论界公认的最重要的一位学者。在这篇访谈中,尼科尔斯回顾了自己学术发展的历程,对一些重要的理论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就中国纪录片研究者比较关注的直接电影问题、索引性问题、动画纪录片问题等,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解答。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尼科尔斯在西方也遇到过某些质疑,但多年来他本人从未进行任何辩解或反驳。在这篇访谈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学术争鸣的理解,并第一次对那些批评的声音进行了分析和评论。这些内容对于我们客观、完整地认识当代西方纪录片理论,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 动画纪录片 比尔·尼科尔斯 学术争鸣 索引性 发展历程 深入浅出
原文传递
从非事件到事件:一个真实现场的设定——比尔·尼科尔斯关于纪录片创作论述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平 张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早在弗拉哈迪时期就开始了关于纪录片原则的创作尝试,弗拉哈迪认知基点是在重建现场;格里尔逊则是干预性的"创造性的处理现实";克拉考尔强调基于影像本身的物质形态单纯性,维尔托夫则主张摄影机的而非人的注视;巴赞立足完整性... 早在弗拉哈迪时期就开始了关于纪录片原则的创作尝试,弗拉哈迪认知基点是在重建现场;格里尔逊则是干预性的"创造性的处理现实";克拉考尔强调基于影像本身的物质形态单纯性,维尔托夫则主张摄影机的而非人的注视;巴赞立足完整性,提出其关于真实的三大原则;而尼科尔斯则针对摄影机所面对的对象真实问题,强调了导演面对对象真实的非表现性尊重,其中基点就是:告知与观看。本文以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的相关论述为参照,就BBC制作的设定场景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和《鲁坪事儿》等几部纪录片创作,从倾向性、连续现实的一致性和一种田野的还原:观看等层面,对纪录片创作中从告知到观看这一前提基础作出梳理,以求从一个侧面探讨纪录片创作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尔·尼科尔斯 纪录片 非事件 现场
下载PDF
纪录片《脸庞,村庄》中的参与性
6
作者 王梦蝶 《戏剧之家》 2021年第24期160-161,共2页
《脸庞,村庄》将装置艺术与影像艺术相结合,将视线投向村庄与个体,记录下一场不限于时间与影像的美学体验。本文在比尔·尼科尔斯对纪录片作出的六种分类模式下,对纪录片《脸庞,村庄》的参与性特征进行分析,探寻参与型的表达方式对... 《脸庞,村庄》将装置艺术与影像艺术相结合,将视线投向村庄与个体,记录下一场不限于时间与影像的美学体验。本文在比尔·尼科尔斯对纪录片作出的六种分类模式下,对纪录片《脸庞,村庄》的参与性特征进行分析,探寻参与型的表达方式对影片文本的影响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尔·尼科尔斯 参与型纪录片 阿涅·瓦尔达 《脸庞 村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