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浓度溴氰菊酯连续暴露对罗非鱼DNA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冷春梅 胡庚东 +2 位作者 瞿建宏 孟顺龙 陈家长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1-35,共5页
运用RAPD技术和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来分析和评价低浓度溴氰菊酯连续暴露对罗非鱼DNA的影响。RAPD试验结果表明,在12个能扩增出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引物中,引物S326能检测出3μg/L以上浓度溴氰菊酯暴露前后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差异,... 运用RAPD技术和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来分析和评价低浓度溴氰菊酯连续暴露对罗非鱼DNA的影响。RAPD试验结果表明,在12个能扩增出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引物中,引物S326能检测出3μg/L以上浓度溴氰菊酯暴露前后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差异,而小于2.0μg/L的低浓度溴氰菊酯对罗非鱼基因组DNA没有影响。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的溴氰菊酯连续暴露后,2.0μg/L以下浓度组罗非鱼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3μg/L以上浓度组可诱导罗非鱼外周血红细胞产生微核。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研究表明,溴氰菊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对鱼类DNA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遗传学 溴氰菊酯 罗非鱼 DNA RAPD 微核
下载PDF
桉叶油毒性及其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微核及精子畸形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余永莉 王传铜 +5 位作者 冯国纹 唐于川 赵晟珣 王霞 兰美兵 李啸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探讨桉叶油对环磷酰胺(CP)致小鼠遗传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①毒性实验:小鼠ig给予桉叶油1700,1750,1800,1850和1900mg·kg-1,检测桉叶油的半数致死量(LD50)。另小鼠分别ig给予桉叶油100,200和400mg·kg-1及花生油(阴性对照)... 目的探讨桉叶油对环磷酰胺(CP)致小鼠遗传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①毒性实验:小鼠ig给予桉叶油1700,1750,1800,1850和1900mg·kg-1,检测桉叶油的半数致死量(LD50)。另小鼠分别ig给予桉叶油100,200和400mg·kg-1及花生油(阴性对照)组,每天1次,连续5d。阳性对照组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共给2d。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30只雄性小鼠,分别ig给予按叶油100,200和400mg·kg-1和花生油,阳性对照组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连续5d。观察小鼠精子畸形率。②保护作用实验:小鼠按照如下分组给药:CP+桉叶油400,200和100mg·kg-1,花生油+CP,CP组。第4天与阳性对照组一起ip给予CP40mg·kg-1,每天1次。第5天给药后测定小鼠骨髓微核率。30只雄性小鼠按分组,第6天起与阳性对照组一起每天ip给予CP40mg·kg-1,连续5d,实验共10d。测定小鼠精子畸形率。结果①毒性实验:桉叶油的LD50为1824.01mg·kg-1,95%可信限为(1799.48~1851.19)mg·kg-1。桉叶油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无影响。②保护作用实验:桉叶油100,200和400mg·kg-1组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明显低于未ig给予桉叶油的CP诱发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P<0.05)。结论桉叶油对小鼠无明显的遗传毒性,可降低CP所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 药物毒性 毒性作用 毒理遗传学 微核 生殖
下载PDF
药物遗传学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彩存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遗传药理 抗肿瘤药 毒理遗传学 多态现象 单核苷酸
下载PDF
毒理基因组学在预测肝、肾毒性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潘东升 范玉明 李波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83-385,共3页
毒理基因组学是将基因组信息和技术应用于毒理学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采用以DNA微阵列为代表的高通量技术,其快速发展为毒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对毒理基因组学在非临床毒理学研究,主要是在预测肝、肾毒性方面的应用现... 毒理基因组学是将基因组信息和技术应用于毒理学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采用以DNA微阵列为代表的高通量技术,其快速发展为毒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对毒理基因组学在非临床毒理学研究,主要是在预测肝、肾毒性方面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遗传学 肝毒性 肾毒性
原文传递
孕期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暴露对大鼠卵巢全基因组CpG岛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谢欣 高宇 +4 位作者 张妍 丁瑜 施蓉 周义军 田英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0-844,共5页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孕期暴露对雌性子代大鼠成年期卵巢组织的CpG岛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只7—8周龄Wistar孕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于妊娠12~17d,每天对两组孕鼠分别以100...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孕期暴露对雌性子代大鼠成年期卵巢组织的CpG岛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只7—8周龄Wistar孕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于妊娠12~17d,每天对两组孕鼠分别以1000mg/kg的DEHP和1ml/kg的玉米油进行灌胃。采用大鼠启动子甲基化加启动子甲基化芯片,分析出生70d子鼠的卵巢组织中的甲基化差异基因,对基因进行功能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在甲基化水平差异明显的基因中随机选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Igfbp1)和整合素α基因(Itga3),进行亚硫酸氢钠测序法验证。结果染毒组与对照组的卵巢组织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具有差异的基因共计406个(P〈0.05),其中71个基因发生高甲基化,335个基因发生低甲基化。GO分析发现,发生甲基化改变的基因包括分子传感器活性、细胞成分、细胞、细胞过程、多细胞生物过程、刺激反应、生物学调节、生物过程调节、生殖、生殖过程、节律过程在内共11个GO分类的基因。Igfbp1、Itga3基因甲基化的亚硫酸氢钠测序验证结果与芯片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孕期DEHP暴露改变了卵巢组织中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可能是DEHP生殖发育毒性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 DNA甲基化 毒理遗传学 孕期暴露
原文传递
5-氮胞苷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毒理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卫泽 李国庆 +3 位作者 陈永清 马凌 秦勉 韩娟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820-2823,共4页
目的:观察5-氮胞苷(5-aza)对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向心肌细胞方向诱导分化的毒理遗传学影响.方法:自成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ADMSCs,用5-aza对ADMSCs进行诱导,设立不同诱导浓度的I,II,III,(5,10,20μmol/L)组及对照组IV,光镜下... 目的:观察5-氮胞苷(5-aza)对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向心肌细胞方向诱导分化的毒理遗传学影响.方法:自成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ADMSCs,用5-aza对ADMSCs进行诱导,设立不同诱导浓度的I,II,III,(5,10,20μmol/L)组及对照组IV,光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RT-PCR方法检测cTnI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并对各诱导组常规核型分析.结果:诱导后4wk I,II,III组ADMSCs呈现类似心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I,II,III组免疫组化结果见cTnI阳性表达,RT-PCR条带见cTnI基因表达.各组染色体结构及数目均未见异常.结论:5-aza作为诱导剂对ADMSCs遗传性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5氮-杂胞苷 核型 细胞遗传 毒理遗传学
下载PDF
亚砷酸钠对蚕豆和洋葱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丽华 仪慧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7,共3页
利用植物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砷酸钠(0.3mg/L,1.0mg/L,3.0mg/L,10.0mg/L,30.0mg/L)对蚕豆和洋葱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用亚砷酸钠处理12h后,可诱发蚕豆(亚砷酸钠质量浓度0.3~30.0mg/L)和洋葱(亚砷... 利用植物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砷酸钠(0.3mg/L,1.0mg/L,3.0mg/L,10.0mg/L,30.0mg/L)对蚕豆和洋葱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用亚砷酸钠处理12h后,可诱发蚕豆(亚砷酸钠质量浓度0.3~30.0mg/L)和洋葱(亚砷酸钠质量浓度1.0~30.0mg/L)根尖细胞遗传损伤,使根尖细胞微核率增加、分裂指数下降。在一定处理浓度范围内(蚕豆的为0~3.0mg/L;洋葱为0~10.0mg/L),细胞微核率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p<0.01);分裂指数与处理浓度呈负相关(p<0.01)。研究表明,亚砷酸钠能引起植物细胞遗传物质损伤,因此,可利用蚕豆和洋葱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环境中的砷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理遗传学 亚砷酸钠 蚕豆 洋葱 微核 分裂指数
下载PDF
硒对铅致TK6细胞遗传损伤的拮抗作用
8
作者 刘祥铨 吴京颖 施文华 《中国校医》 2019年第10期732-734,746,共4页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铅致TK6细胞遗传毒性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培养TK6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1×10^6/mL,试验分3组,正常对照组、铅染毒组和亚硒酸钠干预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DNA双链断裂损伤生物标志物γH2AX、ELISA试剂盒检...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铅致TK6细胞遗传毒性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培养TK6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1×10^6/mL,试验分3组,正常对照组、铅染毒组和亚硒酸钠干预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DNA双链断裂损伤生物标志物γH2AX、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DNA氧化损伤生物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细胞染色体损伤情况。结果铅染毒后,TK6细胞内γH2AX含量、8-OHdG水平和染色体畸变数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1μg/mL的亚硒酸钠干预后,细胞内γH2AX含量和染色体畸变数下降,与铅染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内8-OHdG水平明显下降,与铅染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对TK6细胞有遗传毒性损伤作用,0.01μg/mL的亚硒酸钠具有拮抗铅对TK6细胞遗传毒性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醋酸铅 毒理遗传学 拮抗作用
原文传递
重组DNA及其他先进技术在毒理遗传学中的应用
9
作者 秦世真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CSCD 1989年第2期53-57,共5页
重组DNA等先进研究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对毒理遗传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已能分离单个突变基因,进行结构与功能的详尽分析;确定基因在正常及异常个体中染色体上的位置,深入了解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其他... 重组DNA等先进研究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对毒理遗传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已能分离单个突变基因,进行结构与功能的详尽分析;确定基因在正常及异常个体中染色体上的位置,深入了解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其他实验系统迅速地查出单碱基或微小突变的存在并正确地判断突变的性质及位置;重组DNA技术已开始用于癌形成机理的研究以及环境毒物的快速检测;此外,计算机等先进技术也已进入对诱变、致癌剂分子结构分析及环境物质遗传毒性预言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重组技术 毒理遗传学
原文传递
转细胞色素P450酶人源化小鼠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程一帆 马璟 严东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3-1037,共5页
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参与了超过75%的药物和多种内源性化学性物质和前致癌物的Ⅰ相代谢反应,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研价值。传统的体外模型能够检测P450酶的基本功能,但不能够体现其在生物体内的实际情况。由于CYP复杂的遗传多态性,普... 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参与了超过75%的药物和多种内源性化学性物质和前致癌物的Ⅰ相代谢反应,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研价值。传统的体外模型能够检测P450酶的基本功能,但不能够体现其在生物体内的实际情况。由于CYP复杂的遗传多态性,普通的动物模型实验数据外推至人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构建转CYP人源化小鼠模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主要有转人CYP1A,CYP2D6,CYP3A,CYP4F2和PXR/CYP3A4人源化小鼠等类型的小鼠模型。运用人源化小鼠模型进行药代动力学及毒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获得更可靠的体内实验数据并较准确预测外源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代谢情况。这些人源化小鼠模型在评估和预测药物毒性风险和促进安全用药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转细胞色素P450酶人源化小鼠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转基因 药代动力 毒理遗传学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下载PDF
发刊词
11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89年第1期2-2,共1页
《癌变·畸变·突变》杂志作为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的学术刊物出版了。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自从1983年5月在国际环境致癌·致畸·致突变讲习会(上海)后成立以来,迅速壮大,联络团结了这一学术领域的国内外学者,现有登记会... 《癌变·畸变·突变》杂志作为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的学术刊物出版了。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自从1983年5月在国际环境致癌·致畸·致突变讲习会(上海)后成立以来,迅速壮大,联络团结了这一学术领域的国内外学者,现有登记会员1823人,建立了9个省市分会,召开了4次全国会议;参加了1986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四届国际环境诱变剂会议和1989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五届国际会议,并成为国际环境诱变剂协会的一员。已得到国家科委的正式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诱变剂 环境致癌 致突变 国家科委 致畸 术刊物 全体会员 毒理遗传学 在美国 术范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