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毒”是恶性肿瘤之根本 被引量:137
1
作者 凌昌全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本文探讨了癌毒的定义,癌毒与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的关系,认为机体平衡失调导致"癌毒"的产生,是恶性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认识和治疗... 本文探讨了癌毒的定义,癌毒与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的关系,认为机体平衡失调导致"癌毒"的产生,是恶性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认识和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医学 中国传统 中医病因和病机
下载PDF
浅议放化疗毒副作用的中医病因 被引量:73
2
作者 郑红刚 朴炳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51-752,共2页
关键词 放化疗副作用 中医病因
下载PDF
从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初探 被引量:55
3
作者 范砚超 张国平 +2 位作者 唐明 于俊生 陈柏楠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1-263,共3页
阐述了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机制的炎症学说与中医毒邪致病理论,认为AS的发生、病理演变过程正是中医毒邪致病,因毒而成痰成瘀过程,毒的致病特点与AS致病特点相合。而AS发病的毒邪本质,正是引发AS的各种炎症作用因素。临床从毒论治冠心... 阐述了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机制的炎症学说与中医毒邪致病理论,认为AS的发生、病理演变过程正是中医毒邪致病,因毒而成痰成瘀过程,毒的致病特点与AS致病特点相合。而AS发病的毒邪本质,正是引发AS的各种炎症作用因素。临床从毒论治冠心病、脑血管病亦收显效,提出对AS从毒论治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学说
下载PDF
毒的概念诠释 被引量:57
4
作者 常富业 张允岭 +1 位作者 王永炎 黄启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9期1897-1899,共3页
就毒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诠释。认为,毒不仅是一个具有物质属性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病理学属性的概念。毒的概念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毒,乃为一类特殊的致病因素,如糖毒、脂毒、食毒、虫毒等。广义的毒,则是指寓于病因和病机... 就毒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诠释。认为,毒不仅是一个具有物质属性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病理学属性的概念。毒的概念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毒,乃为一类特殊的致病因素,如糖毒、脂毒、食毒、虫毒等。广义的毒,则是指寓于病因和病机双重属性的一个概念,该概念的实质,强调在病因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骤然变化,出现功能破坏和形质受损。毒的分类可分为外毒与内毒。同时就毒的形成作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 病机 概念
下载PDF
论毒与糖尿病 被引量:34
5
作者 王如沾 曲卫毅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339-341,共3页
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虚、瘀、浊、毒并存 ,瘀、浊、毒可概称为毒。从病因、病机、辨证、组方用药等方面分析了毒与糖尿病的关系 ,指出毒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病理
下载PDF
中医论毒 被引量:51
6
作者 常富业 王永炎 +1 位作者 张允岭 高颖 《环球中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15-117,共3页
就毒的概念、形成和毒的临床表征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毒乃为一类特殊的致病因素。有外毒与内毒之分,外毒乃源于自然界的一类致病邪气,内毒多缘于邪气蕴结,化变而为之。毒邪致病,以败坏形质,损伤脏腑,功能受损为鲜明特点。同时就毒的形... 就毒的概念、形成和毒的临床表征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毒乃为一类特殊的致病因素。有外毒与内毒之分,外毒乃源于自然界的一类致病邪气,内毒多缘于邪气蕴结,化变而为之。毒邪致病,以败坏形质,损伤脏腑,功能受损为鲜明特点。同时就毒的形成和临床表征作了初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病因 临床表现 理论探讨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的“虚、瘀、毒”病机特点探析 被引量:54
7
作者 谭旭仪 邝高艳 卢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01-206,共6页
膝骨关节炎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等因素相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条信号通路,但其具体发病机制未明。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但缺乏规范、统一的辨证分型名称,相关治法不尽相同,各有侧重。... 膝骨关节炎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等因素相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条信号通路,但其具体发病机制未明。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但缺乏规范、统一的辨证分型名称,相关治法不尽相同,各有侧重。结合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及发病特点,本文提出膝骨关节炎存在“虚、瘀、毒”病机特点。因脾、肝、肾脏腑虚损,不能对膝关节进行正常的濡养,则肌肉不充,筋骨不坚,髓海失养,髓枯骨痿,发为本病,即“因虚致痹”;因气血亏虚,瘀血内生,痰湿内聚,以及跌打损伤,或长期慢性劳伤,即“因瘀致痹”;又可因风、寒、湿等外毒侵袭,以及因机体正气不足,内毒即生,内外之邪毒,痹着筋骨,即“因毒致痹”。同时,膝骨关节炎中“虚、瘀、毒”三者又可相互影响,如因脏腑虚损,瘀血内生,感毒加剧,即“因虚、毒致瘀”;或因机体正气不足,瘀血内阻,内毒即生,即“因虚、瘀致毒”;又可因内、外毒,筋骨痹阻,导致脾、肝、肾气虚损,即“因毒、瘀致虚”。因此,“虚、瘀、毒”三者紧密关联,共同存在于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在对膝骨关节炎进行中医病机阐述、临床选方用药、预后康复时,应掌握“虚、瘀、毒”病机特点,方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病机
原文传递
基于“识毒-用毒-防毒-解毒”实践的中药药物警戒思想 被引量:51
8
作者 张冰 林志健 张晓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17-2020,共4页
中药药物警戒思想以"毒"为核心,其萌生、发展与实践是围绕着中药"毒"展开的。中药"毒"有着丰富的含义,受药物、临床使用、患者体质三方面因素的调控。随着对"毒"认识的不断深入,医家辨证看待... 中药药物警戒思想以"毒"为核心,其萌生、发展与实践是围绕着中药"毒"展开的。中药"毒"有着丰富的含义,受药物、临床使用、患者体质三方面因素的调控。随着对"毒"认识的不断深入,医家辨证看待中药的"毒",对中药"毒"的应用、防治都愈发完整。该课题组梳理大量古籍文献,提出了传统中医药"识毒-用毒-防毒-解毒"的警戒思想理论框架,全面地反映了中药安全用药的学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物警戒 安全用药
原文传递
急性肺损伤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 被引量:49
9
作者 卢悦 张平平 +1 位作者 王东强 李志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2期280-282,共3页
急性肺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本研究主要对急性肺损伤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热、毒、痰、瘀"贯穿急性肺损伤的始终,"热、毒"为急性肺损伤的发病基础,"痰、瘀"为急性肺损伤的致... 急性肺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本研究主要对急性肺损伤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热、毒、痰、瘀"贯穿急性肺损伤的始终,"热、毒"为急性肺损伤的发病基础,"痰、瘀"为急性肺损伤的致病因素。急性肺损伤的发生离不开"热、毒、痰、瘀"4种发病因素的相互作用,所以治疗上通过辨证可应用"清热,解毒,祛痰,化瘀"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中医
下载PDF
论癌症从虚毒治疗 被引量:47
10
作者 章永红 叶丽红 +1 位作者 彭海燕 章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8-411,共4页
从虚毒治疗癌症是临床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则。正虚是癌症的病理基础,癌毒是癌症的致病要因。扶助正气是癌症治疗的根本;解除癌毒是癌症治疗的关键。从虚治疗中,补益脾胃是基础,注重补精气补精血,注意运用血肉有情之品;从毒治疗中,解毒软... 从虚毒治疗癌症是临床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则。正虚是癌症的病理基础,癌毒是癌症的致病要因。扶助正气是癌症治疗的根本;解除癌毒是癌症治疗的关键。从虚治疗中,补益脾胃是基础,注重补精气补精血,注意运用血肉有情之品;从毒治疗中,解毒软坚是基础,注重化痰毒化瘀毒,注意运用虫类药。扶助正气和解除癌毒应贯穿于癌症整个治疗的始终。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扶正不留邪、养正积自消和祛邪不伤正、解毒可散结的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肺癌的“痰毒瘀”微观模型初探 被引量:45
11
作者 陈滨海 张光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4,共5页
文章主要从肺癌的中医宏观病机"虚""痰""瘀""毒"出发,进一步论述了肺癌的微观病机是"痰""毒""瘀"的胶结渗透,包括"痰瘀""瘀毒"和"痰... 文章主要从肺癌的中医宏观病机"虚""痰""瘀""毒"出发,进一步论述了肺癌的微观病机是"痰""毒""瘀"的胶结渗透,包括"痰瘀""瘀毒"和"痰毒"3个方面。最后提出了肺癌的"痰毒瘀"微观模型并作了详细的分析,同时阐述了"痰毒瘀"微观模型的致病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病机 微观模型
原文传递
从毒探讨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刘英 周海蓉 周翠英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0-392,共3页
从毒的含义、毒邪致痹源流出发 ,结合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变特点 ,阐述了毒邪的产生和实质 ,强调了毒在活动性
关键词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从“虚”“毒”“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被引量:35
13
作者 张杰 章天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从毒邪致病论电离辐射损伤的中医病机 被引量:39
14
作者 张蓉 骆斌 +2 位作者 李峰 郭志红 宋月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95-596,共2页
关键词 电离辐射 病机
原文传递
浅谈中医“虚”、“瘀”、“浊”、“毒”与轻度认知障碍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李浩 姚明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4-5,共2页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个体存在超出其年龄所允许的记忆障碍,但仍能维持功能完好,达不到痴呆的诊断标准。MCI是老年痴呆临床前期的一种综合征,也可...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个体存在超出其年龄所允许的记忆障碍,但仍能维持功能完好,达不到痴呆的诊断标准。MCI是老年痴呆临床前期的一种综合征,也可能是老年痴呆发病的一种早期信号,它有助于发现最需要早期干预的个体,也是最有可能发展为老年痴呆一个公认的临床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病机
下载PDF
基于“虚、毒、瘀”浅述芪参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中医理论依据 被引量:32
16
作者 刘俊杰 赵慧辉 +4 位作者 张建 孙晓丽 王金平 王娟 王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447-1449,共3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复杂病,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虚、毒、瘀”构成了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要素。基于此,王伟教授创制了芪参颗粒一方,取其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而行改善心功能、减轻心室重构之效。基于“虚、毒、...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复杂病,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虚、毒、瘀”构成了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要素。基于此,王伟教授创制了芪参颗粒一方,取其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而行改善心功能、减轻心室重构之效。基于“虚、毒、瘀”三要素,阐述其在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对芪参颗粒的组方依据及其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解释分析,或可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芪参颗粒 气虚血瘀证
下载PDF
试论“毒”的概念与特点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秀莲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7-8,共2页
试论“毒”的概念与特点天津中医学院(300193)王秀莲“毒”的概念在中医学中应用颇广,与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密切联系,涉及到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目前对毒的性质从火热方面探讨得比较深入,随之,清热解毒法在临床倍受重视... 试论“毒”的概念与特点天津中医学院(300193)王秀莲“毒”的概念在中医学中应用颇广,与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密切联系,涉及到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目前对毒的性质从火热方面探讨得比较深入,随之,清热解毒法在临床倍受重视,为了拓宽解毒法的应用,本文试就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学 中医学
下载PDF
癌毒的病因病机及临证治法的概念探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李俊玉 《江西中医药》 2005年第8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从“瘀、毒、郁”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 被引量:31
19
作者 张泰 张北华 +3 位作者 马祥雪 王凤云 王萍 唐旭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瘀毒致病是阐释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发生、发展的重要理论,认为瘀血、湿浊、湿热蕴结,久化瘀毒、浊毒,裹挟留滞,终成热毒,隐匿为害,导致本病迁延难愈。此外,焦虑、抑郁状态(郁)亦是CAG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探讨瘀、毒、郁的内涵以及... 瘀毒致病是阐释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发生、发展的重要理论,认为瘀血、湿浊、湿热蕴结,久化瘀毒、浊毒,裹挟留滞,终成热毒,隐匿为害,导致本病迁延难愈。此外,焦虑、抑郁状态(郁)亦是CAG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探讨瘀、毒、郁的内涵以及三者在CAG中的致病机制,并通过辨析瘀与毒、郁与瘀、毒与郁之间的关系,认为“瘀、毒、郁”互结是CAG的核心病机,其中“郁”可能是促进瘀血、湿浊、湿热转为瘀毒、浊毒,进而化生热毒的病理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焦虑 抑郁 炎癌转化
原文传递
冠心病心绞痛痰瘀毒互结证病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0
作者 刘勇 姚斌 刘超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875-1879,共5页
随着对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病机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痰瘀毒互结证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通过整理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阐述古代及现代医家对于痰瘀毒互结证的理论认识及研究;基于生物学基础研究,分析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斑块温度、交感... 随着对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病机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痰瘀毒互结证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通过整理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阐述古代及现代医家对于痰瘀毒互结证的理论认识及研究;基于生物学基础研究,分析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斑块温度、交感神经兴奋与痰瘀毒互结证的重要关系;通过临床研究,阐述痰、瘀、毒三者并治之法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总结各家临证实践,从病因病机、证候特征、治疗原则、治法方药及关键药物方面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痰瘀毒互结证,以期为冠心病的诊治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胸痹心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