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母乳喂养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水英 王晓梅 骆雪芬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2106-2108,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母乳喂养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泉州市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 目的: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母乳喂养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泉州市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护理。比较2组不同护理方式对新生儿母乳喂养、新生儿睡眠质量、新生儿啼哭情况、产妇产后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4 h睡眠总时长、夜间睡眠时间指标显著大于对照组,夜醒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啼哭频率、啼哭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干预对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母乳分泌,提升母乳喂养率;也有利于新生儿获得安全感,从而减少啼哭,获得更理想的睡眠质量;更有利于产妇产后生理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皮肤接触护理 母乳喂养 睡眠质量 啼哭 产后恢复
下载PDF
母婴皮肤接触干预对新生儿行为状态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翠 崔文香 +1 位作者 杨志菊 南宜廷 《科技视界》 2019年第24期200-201,210,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母婴皮肤接触干预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疗效。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Wanfang、CNKI等数据库中对应的RCT,采用RevMan5.3对文献进行分析,对比常规护理与母婴皮肤接触疗效。结果母婴皮肤接触干预有助于减少新生儿... 目的:系统评价母婴皮肤接触干预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疗效。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Wanfang、CNKI等数据库中对应的RCT,采用RevMan5.3对文献进行分析,对比常规护理与母婴皮肤接触疗效。结果母婴皮肤接触干预有助于减少新生儿的啼哭人数、降低啼哭次数、缩短啼哭持续时间,使其更快从啼哭进入睡眠状态,优化出生后3d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结论:母婴皮肤接触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啼哭行为,使其睡眠状态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皮肤接触护理 新生儿 行为状态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对其睡眠情况和啼哭情况的影响
3
作者 连红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39-242,共4页
分析新生儿护理中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对其睡眠情况和啼哭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研究截取时间:2023年2月~2024年1月)纳入的144例足月新生儿资料,按搜集资料顺序,将2023年2月~2023年7月的新生儿资料标记为对照组(72例,已... 分析新生儿护理中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对其睡眠情况和啼哭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研究截取时间:2023年2月~2024年1月)纳入的144例足月新生儿资料,按搜集资料顺序,将2023年2月~2023年7月的新生儿资料标记为对照组(72例,已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将2023年8月~2024年1月的新生儿资料标记为观察组(72例,已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研究资料的睡眠指标、啼哭情况、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段的体温、母乳喂养情况研究结果。结果 观察组研究资料显示的睡眠时长及夜醒次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资料显示的的啼哭次数及啼哭维持时长结果比对照组有更显著的改善(P<0.05)。观察组研究资料显示的不同时间段的实际体温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资料显示的母乳喂养研究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种研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新生儿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有效提高其睡眠质量,减少啼哭的次数与时长,稳定新生儿的体温,改善了母乳喂养情况,在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护理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 睡眠情况 啼哭情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