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杀态度之间关系的“母亲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勇 徐焕焕 +3 位作者 赵凯宾 韩仁生 宁嘉鹏 吕邈 《社会心理科学》 2015年第11期16-27,共12页
为了探索父母对子女教养方式的异同、及其与自杀态度之间的关系,以便寻找更加有效地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杀态度问卷、生命观调查问卷对3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教养方... 为了探索父母对子女教养方式的异同、及其与自杀态度之间的关系,以便寻找更加有效地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杀态度问卷、生命观调查问卷对3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教养方式对自杀态度有重要的影响,并主要体现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和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两个维度上;2父母在对待子女的教养方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均倾向对男孩更加严肃严厉,对女孩更加宽松宽容;3在单独考虑教养方式与自杀态度的关系时,父亲与母亲对自杀态度均有显著地影响,但当同时考虑生命观和教养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共同作用时,表现出明显的"母亲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养方式 自杀态度 母亲效应 生命观
下载PDF
母亲守门员效应——概念结构、理论解释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20
2
作者 邹盛奇 伍新春 刘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49,共9页
母亲守门员效应是在父亲教养投入的实证研究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特殊现象,指的是母亲的教养态度与行为对父亲教养投入的影响,体现了母亲对于父亲教养投入的核心作用。随着母亲守门概念将母亲对父亲的积极影响纳入其框架下,母亲守门员效应... 母亲守门员效应是在父亲教养投入的实证研究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特殊现象,指的是母亲的教养态度与行为对父亲教养投入的影响,体现了母亲对于父亲教养投入的核心作用。随着母亲守门概念将母亲对父亲的积极影响纳入其框架下,母亲守门员效应也不再限于"关门效应",其"开门效应"也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接受。家庭系统理论与身份认同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一效应进行了解释,并对今后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未来研究需关注母亲守门态度与行为的分化、母亲守门员效应的作用机制、母亲守门员效应的情境特殊性以及追踪研究设计的使用等研究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守门 父亲教养投入 母亲守门员效应
下载PDF
父亲关于自身教养价值的态度对其教养投入行为的影响: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邹盛奇 伍新春 刘畅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74,共9页
在基于身份认同理论的母亲守门员效应的框架下,本研究探讨了父亲关于自身教养价值的态度对其教养投入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在全国27个省市共选取了364对3-7岁儿童的父母,采用父亲教养投入问卷、父亲教养价值态度问卷、协... 在基于身份认同理论的母亲守门员效应的框架下,本研究探讨了父亲关于自身教养价值的态度对其教养投入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在全国27个省市共选取了364对3-7岁儿童的父母,采用父亲教养投入问卷、父亲教养价值态度问卷、协同教养问卷进行测查,结果发现,母亲关于父亲教养价值的态度是父亲教养投入的促进性因子,在父亲关于自身教养价值态度影响其教养投入的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这种调节效应以父亲协同教养的一致性为中介变量。这一研究结果可增强人们对母亲守门员效应的理解,对亲职教育的干预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养态度 父亲教养价值 父亲协同教养 父亲教养投入 母亲守门员效应
原文传递
加工深度与随意编码条件下母亲参照效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爱保 吴慧芬 +3 位作者 史战 李琼 刘沛汝 张鹏英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0年第3期39-44,共6页
该研究采用新的研究范式在加工深度与随意编码条件下将母亲与自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新的加工深度与随意编码研究范式下自我参照条件与母亲参照条件下的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均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说明,新的研究范式可以用... 该研究采用新的研究范式在加工深度与随意编码条件下将母亲与自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新的加工深度与随意编码研究范式下自我参照条件与母亲参照条件下的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均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说明,新的研究范式可以用来探究母亲参照效应;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包括母亲。这一发现既是对前人研究结果的一种验证也是对母亲参照效应研究范式的一种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参照效应 母亲参照效应 加工深度 随意编码
下载PDF
大学生偶发和外显编码中的自我参照效应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健芷 林超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9-872,共4页
在自我参照范式中加入偶发编码加工方式,并采用R/K判断范式考察中国大学生在偶发编码和外显编码方式中的记忆成绩。结果发现:在R指标上,偶发编码方式和外显编码方式中均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和母亲参照效应;参照自我加工的记忆成绩显著高... 在自我参照范式中加入偶发编码加工方式,并采用R/K判断范式考察中国大学生在偶发编码和外显编码方式中的记忆成绩。结果发现:在R指标上,偶发编码方式和外显编码方式中均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和母亲参照效应;参照自我加工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参照母亲加工的记忆成绩;外显编码方式中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偶发编码方式的记忆成绩。结果提示,当需提高对信息的记忆成绩时,只要呈现自我线索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对其进行外显编码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自我参照效应 母亲参照效应 偶发编码加工 R/K判断
下载PDF
母亲是否健在对中国人母亲参照效应的影响
6
作者 吴慧芬 王玉花 +4 位作者 胡晓毅 张辉 陈艳 郭冬梅 张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5-670,共6页
目的:探究母亲是否健在这一变量对中国儿童、青年人以及老年人的母亲参照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三个2(参照条件: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2(母亲状况:健在和离世)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1)对于中国4岁儿童,母亲是否健在对其母亲参照效... 目的:探究母亲是否健在这一变量对中国儿童、青年人以及老年人的母亲参照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三个2(参照条件: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2(母亲状况:健在和离世)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1)对于中国4岁儿童,母亲是否健在对其母亲参照效应没有产生影响。(2)对于中国青年人,母亲是否健在对其母亲参照效应也没有产生影响;R判断条件下表现出自我参照效应,K判断条件下表现出母亲参照效应。(3)对于中国老年人,母亲是否健在对其母亲参照效应产生了影响;在R判断条件下母亲健在组出现了母亲参照效应,母亲离世组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在K判断条件下母亲健在组出现了自我参照效应,母亲离世组出现了母亲参照效应。结论:母亲是否健在对中国老年人的自我结构产生了影响,说明中国人的自我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年人 老年人 母亲参照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