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黄河路109号院殷代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倩 张吉钦 +8 位作者 武云霞 朱树玉 李扬 李曼 赵向莉 刘福来 蔡强 魏青利 张贺君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3,F0002,I0001,I0002,F0003,共14页
2012底至2013年初,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市黄河路109号院内两幢住宅楼工程区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了殷墟时期小型墓葬43座。随葬品多为陶器,少量铜器、玉器及贝币。按陶器特征分析可将这批墓葬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属于殷墟二期和三... 2012底至2013年初,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市黄河路109号院内两幢住宅楼工程区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了殷墟时期小型墓葬43座。随葬品多为陶器,少量铜器、玉器及贝币。按陶器特征分析可将这批墓葬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属于殷墟二期和三期。此次发掘为郑州地区殷墟时期墓葬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殷代墓葬 殷墟二期 殷墟三期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家马再考 被引量:9
2
作者 菊地大树 刘羽阳(译) 袁靖(校)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6-150,共15页
一般认为中国的家马出现于商代晚期,近年来通过对殷墟遗址出土马骨进行DNA研究和同位素分析,学者们认识到在早期家马传入阶段,其来源较为复杂,存在来自多种谱系的可能性。近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了马骨,有学者认为其属于家马。马... 一般认为中国的家马出现于商代晚期,近年来通过对殷墟遗址出土马骨进行DNA研究和同位素分析,学者们认识到在早期家马传入阶段,其来源较为复杂,存在来自多种谱系的可能性。近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了马骨,有学者认为其属于家马。马的家畜化与其他动物一样,是在家畜驯化过程中,针对动物繁殖,以人为的主动管理取代了自然淘汰的结果.根据这一观点,本文在归纳整理近年来考古发现和研究动向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家马的家畜化过程再次进行了深入探讨。纵观旧石器时代到商代晚期的马骨出土情况,笔者发现,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马骨多为游离齿或部分骨骼残片,这些骨骼残片极有可能为肉食后的残渣遗留。因此与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马骨骼相比,商代特别是殷墟二期是一个划时代的节点,马与马车及青铜制品共出,马的全身骨骼基本保存完整。从古代DNA分析结果看,这种马的繁盛交易往来从商代晚期就已经开始,考古资料和出土文字材料也显示人与马的密切关系以及中国家马的出现是在商代晚期,虽然在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发现马骨,但是大多数马骨基本均发现于殷墟遗址。由此推测在新石器时代应该没有出现人为介入马匹育种的现象。因此还是应把中国家马的最初出现定在商代晚期,自商代晚期开始,中国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家马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马 商代晚期 殷墟二期 人为管理
原文传递
试论殷墟二期中型墓中的北方文化因素 被引量:7
3
作者 韩金秋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41,共8页
本文对殷墟二期中型墓中出土具有北方文化因素的器物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首先归纳种类以及组合,其次通过每种北方文化因素的出土位置探讨其所蕴含的意义,然后将北方文化因素分为单纯和融合型两种,最后根据出土环境对这些中型墓主的身份做... 本文对殷墟二期中型墓中出土具有北方文化因素的器物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首先归纳种类以及组合,其次通过每种北方文化因素的出土位置探讨其所蕴含的意义,然后将北方文化因素分为单纯和融合型两种,最后根据出土环境对这些中型墓主的身份做了推测,并结合历史文献和甲骨文资料,大致勾勒出殷墟二期北方文化因素来到中原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二期 中型墓 北方文化因素
原文传递
试析三星堆祭祀坑出土刀形端刃器的制作年代 被引量:2
4
作者 冉宏林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50,共11页
本文通过对三星堆祭祀坑出土刀形端刃器各部位进行拆解、考察,并分析各自的制作年代,之后再合并回归到器物上,从而判断这批刀形端刃器绝大多数的制作年代为殷墟二期,少数几件略晚,但也不出殷墟二期的范畴。它们乃是为了祭祀活动同时制作... 本文通过对三星堆祭祀坑出土刀形端刃器各部位进行拆解、考察,并分析各自的制作年代,之后再合并回归到器物上,从而判断这批刀形端刃器绝大多数的制作年代为殷墟二期,少数几件略晚,但也不出殷墟二期的范畴。它们乃是为了祭祀活动同时制作的,几乎没有"延用" "改作"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形端刃器 制作年代 殷墟二期 三星堆祭祀坑
原文传递
河南登封南洼遗址殷墟文化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国河 朱津 +7 位作者 许俊平 张国硕 朱君孝 张继华 赵海洲 孙危 崔天兴 寇小石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0,共7页
2004~2006年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配合下对登封南洼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和发掘,清理了大量的二里头时期至金元时期的遗迹,其中殷墟文化的遗存有房址3座、墓葬12座、灰坑87座、陶窑1座,出土了较为丰... 2004~2006年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配合下对登封南洼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和发掘,清理了大量的二里头时期至金元时期的遗迹,其中殷墟文化的遗存有房址3座、墓葬12座、灰坑87座、陶窑1座,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遗物,对研究殷墟文化的分布和内涵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洼遗址 殷墟二期 遗迹 遗物
原文传递
殷墟二期殷都布局变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渊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34,共7页
本文在对殷墟二期时,殷都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后岗贵族墓地、殷墟西区、南区及有关村落布局变化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殷墟二期时,殷都原有遗迹进一步发展壮大。随着新的遗迹出现,殷都整体上呈现出承接殷墟一期晚段已分布区域,继续向... 本文在对殷墟二期时,殷都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后岗贵族墓地、殷墟西区、南区及有关村落布局变化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殷墟二期时,殷都原有遗迹进一步发展壮大。随着新的遗迹出现,殷都整体上呈现出承接殷墟一期晚段已分布区域,继续向外围更远处扩展的趋势。殷墟二期是殷都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也是殷都初步框架形成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二期 殷都 布局变迁
原文传递
從考古材料看編鐃的社會功能
7
作者 蔡園園 《青铜器与金文》 2022年第2期250-266,共17页
編鐃是中國出現的最早成編青銅樂器。它流行於商代中原地區,一般三件成列,似鐘而小,柄短而中空。演奏時需安裝木柄,器口向上,由演奏者手執或將其置於木架上演奏。編鐃最早見于殷墟二期,目前已經發現的商代編鐃已經超過110件。^([1])編... 編鐃是中國出現的最早成編青銅樂器。它流行於商代中原地區,一般三件成列,似鐘而小,柄短而中空。演奏時需安裝木柄,器口向上,由演奏者手執或將其置於木架上演奏。編鐃最早見于殷墟二期,目前已經發現的商代編鐃已經超過110件。^([1])編鐃的出現對青銅樂器的演進和禮樂思想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它直接影響到了西周編鐘的産生和禮樂制度的形成。因其特殊地位,傳世文獻中一直不乏對編鐃的記載和著録,但目前學界仍有一些問題存在争議,如編鐃的命名、主要功能、禮樂地位等。現今相關考古材料,如出土墓葬、文字等已較爲豐富,藉助已有的研究成果,我們或可重新認識相關問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材料 殷墟二期 研究成果 商代 禮樂 西周 相關問題
原文传递
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44号墓的发掘 被引量:10
8
作者 唐际根 岳洪彬 +13 位作者 岳占伟 霍廷合 何保国 屈光富 霍慧军 黄晓芳 刘晓珍 岳俊燕 岳占伟 王博 何海慧 孔震 刘一曼 严志斌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31,2,共10页
2006年,在殷墟南部的刘家庄北地发现一座殷墟二期文化晚段的墓葬(M44)。该墓出土两套青铜觚、爵和鼎、甗、尊、斝等青铜器,其中至少四件青铜器铸有铭文。从铜觚、爵套数看,墓主人应为中等偏下的贵族,但铜尊、壶的出土,暗示其身份等级可... 2006年,在殷墟南部的刘家庄北地发现一座殷墟二期文化晚段的墓葬(M44)。该墓出土两套青铜觚、爵和鼎、甗、尊、斝等青铜器,其中至少四件青铜器铸有铭文。从铜觚、爵套数看,墓主人应为中等偏下的贵族,但铜尊、壶的出土,暗示其身份等级可能更高。该墓为殷墟青铜器和铭文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安阳市 殷墟 刘家庄北地 M44 殷墟二期文化
原文传递
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M793 被引量:3
9
作者 岳洪彬(执笔/整理) +7 位作者 岳占伟(执笔/整理) 王祁(执笔/整理) 郭鹏 刘晓贞(绘) 黄晓芳(绘) 董致远(绘) 李海燕(绘) 何凯(拍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45,F0002,共22页
1994年发掘的M793为竖穴土坑墓,葬具一棺一椁,墓室底部有一腰坑。出土遗物有陶器、铜器、玉器、石器、骨器、蚌器等。墓葬年代大体为殷墟二期晚段。根据铜器铭文和墓室规模,推测墓主为卜辞中“弜众”的一员,而非亚弜或弜族的族长。M793... 1994年发掘的M793为竖穴土坑墓,葬具一棺一椁,墓室底部有一腰坑。出土遗物有陶器、铜器、玉器、石器、骨器、蚌器等。墓葬年代大体为殷墟二期晚段。根据铜器铭文和墓室规模,推测墓主为卜辞中“弜众”的一员,而非亚弜或弜族的族长。M793的发掘,为推断刘家庄北地是亚弜或弜族的一处集中居住地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安阳市 刘家庄北地 土坑墓 殷墟二期晚段 亚弜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铺首衔环浅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苗霞 《殷都学刊》 2006年第3期29-39,共11页
铺首衔环是中国古代一些器物上的附件,主要在青铜器上、陶器上、漆木器上、瓷器上、画像石上、墓门上、墓葬棺椁上以及建筑的门上。它从安阳殷墟第二期晚段出现后就一直使用,而其使用也最终变成主要使用于门上。
关键词 铺首衔环 附件 分类 殷墟二期晚段
下载PDF
河南安阳市殷墟范家庄东北地的两座商墓 被引量:22
11
作者 何毓灵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53,I0005-I0009,共18页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范家庄东北地发掘了两座商代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遗物有铜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和贝等。其中M3的年代属殷墟文化第三期,M4为第二期偏晚阶段。M4内随葬品的摆放及两套陶觚、爵...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范家庄东北地发掘了两座商代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遗物有铜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和贝等。其中M3的年代属殷墟文化第三期,M4为第二期偏晚阶段。M4内随葬品的摆放及两套陶觚、爵的出现,均对分析殷墟时期墓葬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安阳 殷墟范家庄 殷墟二期 殷墟第三期 宁狗
原文传递
河南安阳市殷墟郭家庄东南五号商代墓葬 被引量:19
12
作者 孔德铭 王兴周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33,共12页
2006年11月,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郭家庄东南的一座商代贵族墓葬进行发掘。该墓为土坑竖穴墓,一椁一棺。墓内随葬品共计63件,有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骨器、蚌器和贝币。该墓的时代为殷墟文化第二期,墓主人是旅长或高级贵族。该墓是近年... 2006年11月,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对郭家庄东南的一座商代贵族墓葬进行发掘。该墓为土坑竖穴墓,一椁一棺。墓内随葬品共计63件,有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骨器、蚌器和贝币。该墓的时代为殷墟文化第二期,墓主人是旅长或高级贵族。该墓是近年在殷墟外围地区发现的较重要的墓葬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殷墟 墓葬 商代 殷墟文化第二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