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法学第三立场:蔡枢衡与中国近代法制“殖民地性”的认知 |
白雪峰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2
|
试论中国棉花主产区形成的历史原因 |
陶满德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2
|
|
3
|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高利贷特点简述 |
徐畅
|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4
|
晚清与民国时期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特点与评价 |
宋承国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5
|
韩国佛教中的带妻僧问题与佛教净化运动 |
王元周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6
|
战后日本科技发展道路及其启示 |
万朝晖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
7
|
上海市统计分析报告和综合平衡统计工作开展情况及体会 |
肖车
|
《计划与统计》
|
1959 |
0 |
|
8
|
泰国大米輸出之研究 |
J.C.英格蘭姆
林启森
|
《东南亚研究》
|
1959 |
0 |
|
9
|
论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1937年的对外贸易 |
徐进功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
2001 |
5
|
|
10
|
何干之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性质的探讨 |
洪认清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6
|
|
11
|
殖民与专制:中国现代文学的双重言说语境 |
妥佳宁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2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之探究——与李时岳、杜经国等同志商榷 |
王植彬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1989 |
0 |
|
13
|
中国宗教是如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适应的 |
何虎生
刘福军
|
《北京党史》
|
2006 |
1
|
|
14
|
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若干认识 |
顾真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90 |
0 |
|
15
|
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 |
梁磊
|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6
|
认识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韩国认识 |
王元周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7
|
日据时期台湾民间状况与“殖民地近代性” |
汪思涵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8
|
“黄金狂时代”台湾和殖民地近代的全景(panorama)——从王童电影《无言的山丘》切入 |
金良守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