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益与保护:中国共产党百年残障保障政策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4
1
作者 席恒 王睿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23,共12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征程,也是不断为残障群体谋生存、谋发展、谋幸福的过程。在100年的政策实践中,特别是在残障保障领域,从党建立初期基于为残障群体谋取生存权的目标,主要针对残疾军人的保...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征程,也是不断为残障群体谋生存、谋发展、谋幸福的过程。在100年的政策实践中,特别是在残障保障领域,从党建立初期基于为残障群体谋取生存权的目标,主要针对残疾军人的保障、到新中国成立基于为残障群体谋取发展权的残障群体保障、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初步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残障事业发展道路,新时代为争取残障者幸福权,将残障者作为公民权利的主体,推进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生动的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坚守的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建党百年 残障保障 残障 发展逻辑 生存权
原文传递
中国残障人权益保障:理念、体系与挑战 被引量:7
2
作者 韩大元 《人权》 2018年第2期25-35,共11页
中国文化中的人具有多元的价值,既强调集体意义上的人,同时也关注个体意义上的人。在中国现行宪法视域下,尊重和保障残障人的尊严和权利,是国家与社会的义务,也是宪法的核心价值之一。中国残障人的权益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在康复权保障... 中国文化中的人具有多元的价值,既强调集体意义上的人,同时也关注个体意义上的人。在中国现行宪法视域下,尊重和保障残障人的尊严和权利,是国家与社会的义务,也是宪法的核心价值之一。中国残障人的权益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在康复权保障、教育权保障、就业权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仍面临不同的挑战,需要继续推动残障人事业的法治化,构建更加完善的残障人权益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障人权益保障 人的价值 无障碍权
原文传递
主体性视阈下的残障人保障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桂林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36,共15页
残障人的主体性是残障人保障事业的核心主题。我国现行法在维护残障人主体性方面存在不足,表现为残障人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受歧视、被分离和被代替等。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在于残障人保障领域存在的歧视性观念、某些制度的不完善,以及... 残障人的主体性是残障人保障事业的核心主题。我国现行法在维护残障人主体性方面存在不足,表现为残障人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受歧视、被分离和被代替等。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在于残障人保障领域存在的歧视性观念、某些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现有制度贯彻落实不够。维护残障人主体性,需要将其建立在“残障人是人的多样性的一部分和人类一份子”观念基础上,并且满足残障人的特殊需求,包括参与和融入、可依性与自主性、关心与照顾、经济保障。从残障人主体性维护的角度看,我国残障人保障宜采取以下路径:残障人保障从福利到权利的观念转变、残障人权利从观念到制度的转变、残障人保障从纸面向现实的转变。我国残障人保障只有与法治建设并进,才能实现维护残障人尊严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障保障 残障人主体性 残障人自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