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干旱荒漠条件下残茬分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孙本华
吕家珑
+2 位作者
张一平
孙升学
马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7,共4页
以大豆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条件下残茬的腐解率、腐解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和C/N比的变化。结果表明:残茬的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腐解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1.5个月和1.5~3个月残茬腐解率分别达19.7%和18....
以大豆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条件下残茬的腐解率、腐解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和C/N比的变化。结果表明:残茬的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腐解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1.5个月和1.5~3个月残茬腐解率分别达19.7%和18.5%,0~1.5个月和1.5~3个月残茬有机C的分解率均为19.2%;腐解残留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存在不同的变化,有机C的含量变化不大,N的含量则是先逐渐上升,6个月后基本不变,K的含量前1.5个月迅速下降,1.5~3个月缓慢下降,然后基本不变;整个腐解过程是N的固定过程,N的释放量和释放率均为负值,K的释放集中在前1.5个月,释放率达75.8%;腐解残留物的C/N比先迅速下降,6个月后基本不变,最终为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
残茬
分解
养分释放
植物残体还田
土壤肥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残茬覆盖对旱地免耕系统控制风蚀的影响
2
作者
李俊志
窦爽
肖继兵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年第6期4-5,共2页
通过研究不同轮作模式下残茬覆盖对旱地免耕系统控制风蚀的影响,探明在旱地免耕系统下,相比于饲用作物,冬小麦残茬覆盖物具有更高的覆盖率和更长覆盖时间。基于小麦残茬覆盖率及其随时间的持续性,小麦轮作可为土壤提供更有效、更持久的...
通过研究不同轮作模式下残茬覆盖对旱地免耕系统控制风蚀的影响,探明在旱地免耕系统下,相比于饲用作物,冬小麦残茬覆盖物具有更高的覆盖率和更长覆盖时间。基于小麦残茬覆盖率及其随时间的持续性,小麦轮作可为土壤提供更有效、更持久的风蚀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饲用作物
旱地免耕系统
土壤表面覆盖率
残茬
分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荒漠生态条件下植物残体的分解特征和养分变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孙本华
吕家珑
+1 位作者
张一平
李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1-134,共4页
以玉米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系统下残茬的腐解率和腐解物的有机C、N、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及C/N的变化。结果表明,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46d和46~92d残茬腐解率分别为34.6%和11.9%,残茬有机C的...
以玉米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系统下残茬的腐解率和腐解物的有机C、N、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及C/N的变化。结果表明,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46d和46~92d残茬腐解率分别为34.6%和11.9%,残茬有机C的分解率分别为34.9%和12.5%。腐解残留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存在不同的变化规律,随时间的推移,有机C的含量先缓慢下降,184~350d基本不变,然后又缓慢下降;氮含量则是先逐渐上升,138d后基本不变;K含量在0~46d迅速下降,然后趋于缓慢,184d后基本不变。随腐解时间的延长,N和K的残留量逐渐减少,304d后基本不变。N在0~46d和46~92d的释放率最大,分别达9.3%和9.0%;K的释放集中在0~46d,释放率达80.4%,以后则变化不大,在90%左右。腐解残留物的C/N先迅速下降,138d后基本不变,最终为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
残茬
分解
养分释放
腐解率
土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物残茬固碳及其分解特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蔡苗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年第17期6-9,共4页
农田土壤碳库是陆地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对维持全球碳平衡和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各种农作物收获后留在土壤中的有机残茬是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培肥地力的主要物质,有机残茬分解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基本生物化学过程。...
农田土壤碳库是陆地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对维持全球碳平衡和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各种农作物收获后留在土壤中的有机残茬是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培肥地力的主要物质,有机残茬分解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基本生物化学过程。详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有机残茬光合同化碳量的研究,分析了有机残茬在田间分解过程中对土壤碳、氮养分以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在残茬分解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有机残茬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气候环境因素、土壤性质、人为管理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残茬
固碳
残茬
分解
化学组成
土壤性质
气候条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旱荒漠条件下残茬分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孙本华
吕家珑
张一平
孙升学
马健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7,共4页
基金
中科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开放基金(2002009)
文摘
以大豆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条件下残茬的腐解率、腐解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和C/N比的变化。结果表明:残茬的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腐解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1.5个月和1.5~3个月残茬腐解率分别达19.7%和18.5%,0~1.5个月和1.5~3个月残茬有机C的分解率均为19.2%;腐解残留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存在不同的变化,有机C的含量变化不大,N的含量则是先逐渐上升,6个月后基本不变,K的含量前1.5个月迅速下降,1.5~3个月缓慢下降,然后基本不变;整个腐解过程是N的固定过程,N的释放量和释放率均为负值,K的释放集中在前1.5个月,释放率达75.8%;腐解残留物的C/N比先迅速下降,6个月后基本不变,最终为35.9。
关键词
干旱荒漠
残茬
分解
养分释放
植物残体还田
土壤肥力
Keywords
soybean residue
residue decay
nutrient releasing
arid desert ecosystem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残茬覆盖对旱地免耕系统控制风蚀的影响
2
作者
李俊志
窦爽
肖继兵
机构
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年第6期4-5,共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500602-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6-14.5-B16)。
文摘
通过研究不同轮作模式下残茬覆盖对旱地免耕系统控制风蚀的影响,探明在旱地免耕系统下,相比于饲用作物,冬小麦残茬覆盖物具有更高的覆盖率和更长覆盖时间。基于小麦残茬覆盖率及其随时间的持续性,小麦轮作可为土壤提供更有效、更持久的风蚀保护。
关键词
冬小麦
饲用作物
旱地免耕系统
土壤表面覆盖率
残茬
分解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荒漠生态条件下植物残体的分解特征和养分变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孙本华
吕家珑
张一平
李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咸阳市渭城区种子站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1-134,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020009)
文摘
以玉米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系统下残茬的腐解率和腐解物的有机C、N、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及C/N的变化。结果表明,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46d和46~92d残茬腐解率分别为34.6%和11.9%,残茬有机C的分解率分别为34.9%和12.5%。腐解残留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存在不同的变化规律,随时间的推移,有机C的含量先缓慢下降,184~350d基本不变,然后又缓慢下降;氮含量则是先逐渐上升,138d后基本不变;K含量在0~46d迅速下降,然后趋于缓慢,184d后基本不变。随腐解时间的延长,N和K的残留量逐渐减少,304d后基本不变。N在0~46d和46~92d的释放率最大,分别达9.3%和9.0%;K的释放集中在0~46d,释放率达80.4%,以后则变化不大,在90%左右。腐解残留物的C/N先迅速下降,138d后基本不变,最终为26.3。
关键词
荒漠生态
残茬
分解
养分释放
腐解率
土壤
Keywords
desert ecosystem
residue decomposition
nutrient releasing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物残茬固碳及其分解特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蔡苗
机构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年第17期6-9,共4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16KCT-23)资助
文摘
农田土壤碳库是陆地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对维持全球碳平衡和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各种农作物收获后留在土壤中的有机残茬是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培肥地力的主要物质,有机残茬分解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基本生物化学过程。详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有机残茬光合同化碳量的研究,分析了有机残茬在田间分解过程中对土壤碳、氮养分以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在残茬分解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有机残茬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气候环境因素、土壤性质、人为管理措施等。
关键词
作物
残茬
固碳
残茬
分解
化学组成
土壤性质
气候条件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干旱荒漠条件下残茬分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的研究
孙本华
吕家珑
张一平
孙升学
马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残茬覆盖对旱地免耕系统控制风蚀的影响
李俊志
窦爽
肖继兵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荒漠生态条件下植物残体的分解特征和养分变化
孙本华
吕家珑
张一平
李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作物残茬固碳及其分解特性研究进展
蔡苗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