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荒漠条件下残茬分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本华 吕家珑 +2 位作者 张一平 孙升学 马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7,共4页
以大豆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条件下残茬的腐解率、腐解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和C/N比的变化。结果表明:残茬的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腐解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1.5个月和1.5~3个月残茬腐解率分别达19.7%和18.... 以大豆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条件下残茬的腐解率、腐解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和C/N比的变化。结果表明:残茬的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腐解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1.5个月和1.5~3个月残茬腐解率分别达19.7%和18.5%,0~1.5个月和1.5~3个月残茬有机C的分解率均为19.2%;腐解残留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存在不同的变化,有机C的含量变化不大,N的含量则是先逐渐上升,6个月后基本不变,K的含量前1.5个月迅速下降,1.5~3个月缓慢下降,然后基本不变;整个腐解过程是N的固定过程,N的释放量和释放率均为负值,K的释放集中在前1.5个月,释放率达75.8%;腐解残留物的C/N比先迅速下降,6个月后基本不变,最终为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 残茬分解 养分释放 植物残体还田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残茬覆盖对旱地免耕系统控制风蚀的影响
2
作者 李俊志 窦爽 肖继兵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年第6期4-5,共2页
通过研究不同轮作模式下残茬覆盖对旱地免耕系统控制风蚀的影响,探明在旱地免耕系统下,相比于饲用作物,冬小麦残茬覆盖物具有更高的覆盖率和更长覆盖时间。基于小麦残茬覆盖率及其随时间的持续性,小麦轮作可为土壤提供更有效、更持久的... 通过研究不同轮作模式下残茬覆盖对旱地免耕系统控制风蚀的影响,探明在旱地免耕系统下,相比于饲用作物,冬小麦残茬覆盖物具有更高的覆盖率和更长覆盖时间。基于小麦残茬覆盖率及其随时间的持续性,小麦轮作可为土壤提供更有效、更持久的风蚀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饲用作物 旱地免耕系统 土壤表面覆盖率 残茬分解
下载PDF
荒漠生态条件下植物残体的分解特征和养分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本华 吕家珑 +1 位作者 张一平 李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1-134,共4页
 以玉米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系统下残茬的腐解率和腐解物的有机C、N、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及C/N的变化。结果表明,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46d和46~92d残茬腐解率分别为34.6%和11.9%,残茬有机C的...  以玉米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系统下残茬的腐解率和腐解物的有机C、N、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及C/N的变化。结果表明,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46d和46~92d残茬腐解率分别为34.6%和11.9%,残茬有机C的分解率分别为34.9%和12.5%。腐解残留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存在不同的变化规律,随时间的推移,有机C的含量先缓慢下降,184~350d基本不变,然后又缓慢下降;氮含量则是先逐渐上升,138d后基本不变;K含量在0~46d迅速下降,然后趋于缓慢,184d后基本不变。随腐解时间的延长,N和K的残留量逐渐减少,304d后基本不变。N在0~46d和46~92d的释放率最大,分别达9.3%和9.0%;K的释放集中在0~46d,释放率达80.4%,以后则变化不大,在90%左右。腐解残留物的C/N先迅速下降,138d后基本不变,最终为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 残茬分解 养分释放 腐解率 土壤
下载PDF
作物残茬固碳及其分解特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蔡苗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年第17期6-9,共4页
农田土壤碳库是陆地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对维持全球碳平衡和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各种农作物收获后留在土壤中的有机残茬是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培肥地力的主要物质,有机残茬分解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基本生物化学过程。... 农田土壤碳库是陆地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对维持全球碳平衡和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各种农作物收获后留在土壤中的有机残茬是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培肥地力的主要物质,有机残茬分解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基本生物化学过程。详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有机残茬光合同化碳量的研究,分析了有机残茬在田间分解过程中对土壤碳、氮养分以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在残茬分解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有机残茬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气候环境因素、土壤性质、人为管理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残茬固碳 残茬分解 化学组成 土壤性质 气候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