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休克与边际人格的生成——残留孤儿日本社会适应过程中的文化冲撞
1
作者 王欢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6-121,共16页
在华日本人残留孤儿 ,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残留孤儿群体所具有的典型性和特殊性 ,涉及文化冲突、文化适应以及再社会化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残留孤儿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揭示中日文化价值冲突中的心理层面和生活价值及行为方式 ,为... 在华日本人残留孤儿 ,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残留孤儿群体所具有的典型性和特殊性 ,涉及文化冲突、文化适应以及再社会化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残留孤儿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揭示中日文化价值冲突中的心理层面和生活价值及行为方式 ,为文化兼容与共存提供研究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休克 边际人格 残留孤儿 社会适应过程 文化冲撞 在华日本人残留孤儿 再社会化
原文传递
鳞爪话东瀛
2
作者 张葆成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4-86,共3页
K女士 K女士,J市“K妇科医院”院长。二次大战后,首批赴美国攻读医学的学子之一。年届花甲,瘦小、干练、麻利。喜欢戴帽子,自称“脑袋怕冷”。常戴常新,或“鸭舌”,或“贝雷”,或无可名状。有次竟戴一顶草绿色有檐儿“红卫兵帽”,在中... K女士 K女士,J市“K妇科医院”院长。二次大战后,首批赴美国攻读医学的学子之一。年届花甲,瘦小、干练、麻利。喜欢戴帽子,自称“脑袋怕冷”。常戴常新,或“鸭舌”,或“贝雷”,或无可名状。有次竟戴一顶草绿色有檐儿“红卫兵帽”,在中国买的,原装。看起来挺逗。急性子,干什么都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人 残留孤儿 中国留学生 现代日本 妇科医院 汉语 政治家 二次大战 急性子 草绿色
下载PDF
方正县日本遗孤调查
3
作者 王晓宇 《中外文摘》 2011年第24期67-70,共4页
方正并不是日本开拓团移民最多的地区,但阴错阳差的历史,却使这里成为开拓团难民的生死集散地。在方正这块土地上,日本开拓团难民死亡最多、遗弃残留孤儿最多、走进中国家庭的妇女最多、在日华侨最多、
关键词 开拓 日本政府 日本人 中国农民 难民 三江地区 东北移民 日本军国主义 残留孤儿 中国家庭
原文传递
战争与我
4
作者 辛果 《日本研究》 CSSCI 1996年第4期89-91,共3页
战争与我编者按日中友好人士用井千惠子女士将她为“全国妇女主张和平大会”写的征文寄给本刊,以表达她对“故乡”中国的深厚情谊。作者的悲惨遭遇和此后为发展日中友好所做的努力,更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馒略... 战争与我编者按日中友好人士用井千惠子女士将她为“全国妇女主张和平大会”写的征文寄给本刊,以表达她对“故乡”中国的深厚情谊。作者的悲惨遭遇和此后为发展日中友好所做的努力,更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馒略战争,不仅使中国人民,而且也使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 残留孤儿 未婚的母亲 防空壕 营养失调 张和平 中国人道主义 国际交流 日本军国主义 中国大陆
下载PDF
残留孤儿无根困境的文化解读
5
作者 杨建琴 《日本学研究》 2008年第1期263-277,共15页
关键词 残留孤儿 无根困境 中日文化差异 文化解读边际人
原文传递
“死不认罪”?
6
作者 杨东晓 《新世纪周刊》 2007年第10期53-55,52,共4页
山本次郎说,右翼分子只是少数,在他的朋友和熟人中没有右翼分子 30岁的山本次郎8年前就读创价大学本科时,曾经到北京一所大学"交换"过一年。2006年10月,山本次郎再次来到北京求学,这次他是攻读北京另一所大学的博士。2002年至... 山本次郎说,右翼分子只是少数,在他的朋友和熟人中没有右翼分子 30岁的山本次郎8年前就读创价大学本科时,曾经到北京一所大学"交换"过一年。2006年10月,山本次郎再次来到北京求学,这次他是攻读北京另一所大学的博士。2002年至2006年间,山本次郎曾经做过一所公立学校的教师,为日本人教授日语。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学生也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都是‘中国残留孤儿’的第三代和一些‘残留夫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翼分子 残留孤儿 日本人 日本侵华 公立学校 创价 大学本科 北京 日语 中国
原文传递
残留孤儿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7
作者 王欢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4-17,共4页
残留孤儿群体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 ,涉及文化冲突、文化适应及再社会化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残留孤儿群体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揭示出人在文化价值冲突中心理层面和生活价值及行为方式的变化 。
关键词 残留孤儿群体 文化冲突 社会适应性 再社会化 文化适应 行为方式 生活价值 心理 日本人 中国
下载PDF
“中国残留孤儿”与在日亲属之间的文化摩擦——日本与中国社会亲属间的角色期待差异
8
作者 花泽圣子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08年第5期17-22,共6页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日中两国民众之间的交往已变得十分频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中两国民众,很容易因文化摩擦而产生误解,并由此对对方产生负面评价。这种情形,从由中国回到日本的"残留孤儿"与日本国内亲...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日中两国民众之间的交往已变得十分频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中两国民众,很容易因文化摩擦而产生误解,并由此对对方产生负面评价。这种情形,从由中国回到日本的"残留孤儿"与日本国内亲属之间发生的文化摩擦中可窥见一斑。文章以"残留孤儿"与日本亲属之间发生的文化摩擦为中心议题,将人际关系中的地位与角色这个文化要素作为比较基轴,对日本和中国社会亲属间的角色期待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出两者之间发生文化摩擦的深层原因。最后就如何减少日中两国民众间的文化摩擦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残留孤儿 文化摩擦 角色期待 亲属关系 中日比较
下载PDF
日本归国残留孤儿眷属之社会适应性论析
9
作者 鞠玉华 岳程楠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63,共8页
日本归国残留孤儿眷属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赴日新华侨、华人中的一部分。这一群体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涉及文化适应、民族认同和再社会化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中、日之间文化价值冲突中的心理层面和生活价值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对... 日本归国残留孤儿眷属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赴日新华侨、华人中的一部分。这一群体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涉及文化适应、民族认同和再社会化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中、日之间文化价值冲突中的心理层面和生活价值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对日本归国残留孤儿眷属进行分析研究,为文化兼容与共存提供研究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归国残留孤儿眷属 社会适应性
原文传递
名古屋中国交流中心(华侨总商会)
10
作者 仲新 《华人时刊》 2003年第10期41-41,共1页
中国交流中心(会)由会长杨兆清博士、副会长高浩仁硕士、秘书长吴阳女士、理事、名誉会长和顾问若干人所组成,几百个中小企业为团体会员,其余华侨华人、残留孤儿和民间友好人士为个人会员。
关键词 交流中心 名古屋 华侨华人 友好团体 残留孤儿 总商 爱知县 海上丝绸之路 友好访问 东南亚
下载PDF
日本著名导演藤田朝也先生在中国排木偶剧有新招
11
作者 于黛琴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8-48,共1页
日本著名导演藤田朝也先生在中国排木偶剧有新招于黛琴藤田先生是日本著名剧作家、导演,平时忙于写作,还要为许多剧团导戏,他本人说:"有时乘新干线一天往返三次名古屋或京都等地,藉乘车时解决睡眠不足。有时醒来自己都弄不清楚是... 日本著名导演藤田朝也先生在中国排木偶剧有新招于黛琴藤田先生是日本著名剧作家、导演,平时忙于写作,还要为许多剧团导戏,他本人说:"有时乘新干线一天往返三次名古屋或京都等地,藉乘车时解决睡眠不足。有时醒来自己都弄不清楚是回东京呢,还是去京都。"他的日程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偶剧 日本教育 导演 残留孤儿 木偶戏 戏剧交流 神话传说 突然来到 敬业精神 睡眠不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