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块体搬运复合体的识别、演化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磊 王英民 +2 位作者 张莲美 白广臣 王小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2,共7页
研究块体搬运沉积有助于揭示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分布和演化,对深水储层预测和圈闭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的识别、演化规律以及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表现... 研究块体搬运沉积有助于揭示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分布和演化,对深水储层预测和圈闭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的识别、演化规律以及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深水块体搬运复合体表现为弱振幅、杂乱、丘状地震反射,块体搬运复合体底部具有明显的线性侵蚀擦痕;块体搬运复合体常常与浊积水道、堤岸沉积伴生出现;块体搬运复合体对早期浊积岩侵蚀形成大量残余地层,残余浊积岩与块体搬运复合体可以形成潜在的深水地层圈闭。尽管块体搬运复合体本身不能作为有效的储层,但这些沉积体的准确识别可以提高深水浊积水道储层预测的精度,许多侵蚀过程和围绕块体搬运沉积所发育的地层关系提供创造地层圈闭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块体搬运复合体 浊积复合体 残余地层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生代盆地性质研究——对大柴旦凹陷的解剖 被引量:8
2
作者 楼谦谦 肖安成 +8 位作者 杨浩 黄宏升 丁卫星 沈中延 王亮 陈元忠 沈亚 汪立群 周苏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7-416,共10页
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的中生代地层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之一。利用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和野外地质资料绘制了侏罗纪与白垩纪的地层残余分布图和断裂分布图;利用平衡剖面对地震剖面进行了平衡恢复,恢复了侏罗纪与白垩纪的原始与剥... 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的中生代地层是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之一。利用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和野外地质资料绘制了侏罗纪与白垩纪的地层残余分布图和断裂分布图;利用平衡剖面对地震剖面进行了平衡恢复,恢复了侏罗纪与白垩纪的原始与剥蚀后形态。通过对中生代各期(主要是侏罗纪和白垩纪)残余地层、断裂的分布和地震剖面构造演化的综合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中生代经历了三个不同性质的盆地演化阶段:早侏罗世为伸展环境下的(箕状)断陷盆地,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小型断陷盆地群;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为伸展型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末盆地受挤压整体隆升,形成古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中生代 残余地层 断裂 地震剖面
下载PDF
利用等效孔隙度法恢复沉积盆地残余地层古厚度——以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郭颖 倪金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5,113-114,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沉积盆地残余地层古厚度的计算精度,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以地层压实过程中孔隙度与深度遵循指数关系为前提,提出了适用于中、新生代残余地层古厚度恢复的等效孔隙度法。首先,根据沉积压实原理,以钻井岩心和测井数据为基... 为了进一步提高沉积盆地残余地层古厚度的计算精度,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以地层压实过程中孔隙度与深度遵循指数关系为前提,提出了适用于中、新生代残余地层古厚度恢复的等效孔隙度法。首先,根据沉积压实原理,以钻井岩心和测井数据为基础,划分各井地层压实单元,并通过测试确定适用于研究区不同岩性地层的压实参数;然后,将地层压实单元等效看作不同岩性地层匀速沉降的均质体,按岩性比例确定各地层压实单元的初始孔隙度、压实系数和偏移常量,并建立其孔隙度一深度关系模型;最后,依据地层骨架厚度不变原理、沉积环境古水深的变化以及压实单元所处地层的相对位置,回剥反演计算残余地层古厚度。将等效孔隙度法应用惠民凹陷沙三段残余地层古厚度恢复,一定程度上校正了岩性差异、构造活动、异常压实作用和古水深的影响,恢复结果明显小于传统方法的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孔隙度法 残余地层 古厚度 盆地分析 惠民凹陷
下载PDF
惠民凹陷南坡中生界地质特征与油气勘探思路 被引量:3
4
作者 封东晓 李趁义 雷利庆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2,共4页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惠民凹陷南坡中生界成为目前重要的勘探层系。本文以岩性组合、敏感测井曲线及地震资料为基础对中生界各组段进行了划分与对比,落实了中生界各组段的沉积特征及地层的分布规律。分析了中生界内幕构造的特征,探...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惠民凹陷南坡中生界成为目前重要的勘探层系。本文以岩性组合、敏感测井曲线及地震资料为基础对中生界各组段进行了划分与对比,落实了中生界各组段的沉积特征及地层的分布规律。分析了中生界内幕构造的特征,探讨了中生界构造格局的形成演化及其对中生界残留地层分布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北西、北东两期构造的不均衡叠加控制了中生界现今构造格局,中生界残余地层总体表现为沟厚梁薄,有利的储层主要沿北西向断层下降盘分布。在以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油源断层、油气输导层及圈闭刻画三方面对油气勘探思路进行了探讨,预测了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民南坡 中生界 构造特征 残余地层 勘探思路
下载PDF
春光油田残余地层对比方法及地层发育模式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伟才 杨晓培 +1 位作者 王克杰 赵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45,共9页
春光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凸起,经历了多期强烈构造运动,地层缺失严重,残余地层分布不均。综合运用地震、岩芯及测井资料,在对不同级别层序界面识别基础上,结合地层基准面旋回分析,并依据地层接触关系,对春光油田古近系、白垩... 春光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凸起,经历了多期强烈构造运动,地层缺失严重,残余地层分布不均。综合运用地震、岩芯及测井资料,在对不同级别层序界面识别基础上,结合地层基准面旋回分析,并依据地层接触关系,对春光油田古近系、白垩系残余地层对比方法进行研究,最终建立了地层发育模式,对该油田残余地层的细分对比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不同级别层序界面的识别及地层旋回分析结果所建立的地层格架,可使春光油田古近系、白垩系地层划分对比具有等时性。不同成因类型地层,其对比方法有所差异,建立的地层对比方法及对比原则适用于春光油田小层对比,可用来有效识别不同成因类型地层的缺失层位及缺失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地区 春光油田 残余地层 层序界面 地层对比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残余地层格架的建立及油层细分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荻楠 刘广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8,共6页
海拉尔盆地是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由于该地区在地史时期内经历过多期强烈构造运动,使该断陷盆地分割性强,地层往往呈残余状态。应用陆相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地震相、沉积相、岩石相及测井相研究资料,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一段内... 海拉尔盆地是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由于该地区在地史时期内经历过多期强烈构造运动,使该断陷盆地分割性强,地层往往呈残余状态。应用陆相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地震相、沉积相、岩石相及测井相研究资料,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一段内部层序界面进行了识别,并对地层缺失层段进行了确定和恢复。结果表明,南一段沉积过程中经历了3次湖泛作用和1次沉积转换作用,相应地形成了3个稳定泥岩段及1个由进积到退积的沉积转换面。通过基准面旋回变化过程中沉积湖泛面和转换面的追踪对比所建立的南一段残余地层等时地层格架,可以使目的层段内的油层组划分对比具有等时性,所建立的标准剖面可用来有效识别不同成因类型的地层缺失和缺失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残余地层 标准剖面 层序界面 湖泛面 转换面
下载PDF
银—额盆地石炭—二叠纪以来的构造演化及其残余地层分布 被引量:2
7
作者 明楷曼 潘仁芳 +2 位作者 孙远成 张茜 卫小龙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18-20,共3页
通过对银—额盆地内现有二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认识,将研究区石炭—二叠纪及其之后的构造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石炭纪—二叠纪裂谷、裂陷构造演化阶段;晚二叠世—三叠纪挤压隆升构造阶段;侏罗纪—白垩纪陆内小型断... 通过对银—额盆地内现有二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认识,将研究区石炭—二叠纪及其之后的构造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石炭纪—二叠纪裂谷、裂陷构造演化阶段;晚二叠世—三叠纪挤压隆升构造阶段;侏罗纪—白垩纪陆内小型断陷盆地构造演化阶段;晚白垩世末期逆冲推覆构造阶段;古近纪—新近纪盆地分割与局部断陷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石炭—二叠纪残余地层进行精细层位对比追踪,获得了石炭—二叠系的区域分布与埋深,为银—额盆地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额盆地 石炭—二叠系 构造演化 残余地层
下载PDF
沾化凹陷沾38断块东营组残余地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振华 邱隆伟 +4 位作者 董春梅 孙宝强 张怀吉 徐福刚 陈国强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170,共6页
沾化凹陷沾38断块经历多期强烈构造运动,地层往往呈残余状态。通过地震相、沉积相、岩石相及测井相综合研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沾38断块东营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湖泛面的成因类型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并对地层缺失层段和层... 沾化凹陷沾38断块经历多期强烈构造运动,地层往往呈残余状态。通过地震相、沉积相、岩石相及测井相综合研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沾38断块东营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湖泛面的成因类型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并对地层缺失层段和层序进行了确定和恢复,共识别出了1个长期、3个中期和1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砂体的追踪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标准剖面可用来有效识别不同成因类型的地层缺失和缺失厚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该油田深度开发阶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地层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湖泛面 深度开发
下载PDF
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侵蚀残余地层油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凌春 李凤杰 +3 位作者 屈雪林 张雁 侯景涛 苏幽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9-725,共7页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分析,以及依据油藏所处的构造形态、储层成因类型、油藏成藏要素等对油藏进行解剖分析,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侵蚀残余地层油藏的控制因素。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砂体孔隙类型主要为剩余原生...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分析,以及依据油藏所处的构造形态、储层成因类型、油藏成藏要素等对油藏进行解剖分析,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侵蚀残余地层油藏的控制因素。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储层砂体孔隙类型主要为剩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孔隙结构分选中等;发育上倾尖灭型、透镜体型、小幅背斜构造型和复合成因型4种油藏类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侵蚀残余地层油藏成藏受古地貌、岩性和构造等多重因素的控制,油藏主要分布于古河道两侧的斜坡带上。地层完整的长2油层组内,小幅背斜构造与分流河道砂体叠置,形成规模较大的构造-岩性复合成因油藏,是吴起地区长2油层组主要的油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地层 油藏控制因素 长2油层组 吴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毕家油田地层不整合油藏构造精细刻画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国学 张改革 +2 位作者 燕丽 孟红丽 聂晓庆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1年第10期114-118,共5页
毕家油田沙四段地层遭受剥蚀,与上覆地层形成角度不整合,各砂层组地层展布受角度不整合影响,地层、砂体剥蚀边界难以落实,通过精细刻画各砂组地层展布形态及剥蚀边界,在落实储层展布及油层展布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各层构造特征的精细刻画... 毕家油田沙四段地层遭受剥蚀,与上覆地层形成角度不整合,各砂层组地层展布受角度不整合影响,地层、砂体剥蚀边界难以落实,通过精细刻画各砂组地层展布形态及剥蚀边界,在落实储层展布及油层展布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各层构造特征的精细刻画,为后续剩余油挖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不整合 残余地层 剥蚀边界 精细刻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石炭纪至白垩纪构造演化模式及地层缺失原因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商琳 戴俊生 +2 位作者 夏瑞杰 王锋 叶志达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0-790,共11页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石炭纪至白垩纪盆地演化历史,分析石炭系—侏罗系缺失的原因,本文重新确定了石炭系和侏罗系残余地层分布范围,并根据平衡剖面恢复和断裂落差计算,分析了主要断裂的活动特征,提出了柴北缘东段石炭纪至白垩纪...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石炭纪至白垩纪盆地演化历史,分析石炭系—侏罗系缺失的原因,本文重新确定了石炭系和侏罗系残余地层分布范围,并根据平衡剖面恢复和断裂落差计算,分析了主要断裂的活动特征,提出了柴北缘东段石炭纪至白垩纪的构造演化模式。应用有限单元法模拟了柴北缘东段印支期(三叠纪)、燕山早期(早—中侏罗世)、燕山晚期(晚侏罗世—白垩纪)的应力场,对构造演化模式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柴北缘东段自石炭纪至白垩纪经历了石炭纪—二叠纪伸展、三叠纪挤压褶皱、早—中侏罗世断陷、晚侏罗世—白垩纪早期挤压坳陷和白垩纪末挤压反转五个构造演化阶段。三叠纪,柴北缘东段在印支期发育两排近东西走向的背斜凸起,造成石炭系—二叠系在各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侏罗纪—白垩纪早期,欧南地区为继承性隆起区,未完全接受沉积;白垩纪末,受燕山晚期旋回影响,构造反转,逆冲断裂复活,绿梁山、锡铁山、埃姆尼克山、欧隆布鲁克山等主要山体隆升,遭受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残余地层分布 构造演化模式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新钻井对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分布及控制因素的再认识 被引量:6
12
作者 商琳 戴俊生 +2 位作者 王彤达 曹国娟 叶志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1,共7页
通过钻井、野外地质考察、地震精细解释等资料,重新确定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残余地层的分布范围,并根据平衡剖面恢复和印支期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演化特征,探讨石炭系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炭系主要分布于大柴... 通过钻井、野外地质考察、地震精细解释等资料,重新确定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残余地层的分布范围,并根据平衡剖面恢复和印支期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演化特征,探讨石炭系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炭系主要分布于大柴旦凹陷、德令哈凹陷、霍布逊凹陷和大红沟凸起等地区,鱼卡凹陷、欧南凹陷基本无石炭系残留;石炭系残余分布受古地理格局和后期构造运动共同控制,古地理格局造成了东西方向石炭系分布的差异,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印支期褶皱抬升,形成近东西走向背斜凸起,造成石炭系抬升剥蚀;柴达木盆地东部在印支期以逆冲断裂和与之相关的断展褶皱为主要构造变形模式,在不均匀分布的最大主应力与右旋剪应力共同作用下,石炭系在各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东部 石炭系 残余地层分布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东部晚白垩世古隆起及构造应力场恢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珂 曹婷 +2 位作者 魏红兴 肖安成 周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16-1726,共11页
库车坳陷东部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构造变形机制与南天山造山带密切相关。综合采用露头共轭节理及白垩系残余厚度分布,分析了库车坳陷东部晚白垩世古隆起特征及构造应力场属性。吐格尔明、克孜勒努尔沟、库车河、卡普沙良河、吉迪克以... 库车坳陷东部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构造变形机制与南天山造山带密切相关。综合采用露头共轭节理及白垩系残余厚度分布,分析了库车坳陷东部晚白垩世古隆起特征及构造应力场属性。吐格尔明、克孜勒努尔沟、库车河、卡普沙良河、吉迪克以及库车河西6条剖面的共轭节理分析表明,库车坳陷东部新生代构造挤压应力为NNW-SSE向,而中生代的构造挤压应力为NE-SW向。原型盆地恢复显示,库车坳陷白垩纪的沉积中心大致位于大北1井―吐北2井―克拉2井一线,且发育秋里塔格―新和―牙哈―提尔根古隆起带,白垩系原始沉积厚度总体上北厚南薄。在晚白垩世区域抬升剥蚀的构造背景下,坳陷东部受压隆升遭受剥蚀,白垩系残余厚度减薄,呈西厚东薄的趋势。位于坳陷东部的吐格尔明背斜在石炭纪―三叠纪为一个长期存在的继承性沉积古隆起,晚白垩世进一步隆升形成构造古隆起,背斜周缘的白垩系残余厚度进一步减薄。吐格尔明背斜和背斜周缘白垩系残余厚度等值线以及库北1井和库车河剖面周缘白垩系残余厚度等值线的长轴方向均为NW-SE向,进一步证实了库车坳陷东部晚白垩世的构造应力为NE-SW向。库车坳陷东部晚白垩世古隆起与构造应力场属性主要与特提斯造山带中地体增生和拼贴作用导致的特提斯北缘盆地群中发生的区域性抬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晚白垩世 古隆起 构造应力场 共轭节理 残余地层厚度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番禺地区珠江组沉积前古地貌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戴宗 衡立群 +5 位作者 孙润平 王亚会 罗东红 刘太勋 刘可禹 张青青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9-277,共9页
利用地震、测录井、分析化验资料,在后期构造影响去除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去压实校正、古水深校正等因素,对珠江口盆地番禺地区珠江组沉积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并通过沉积正演模拟,分析了古地貌对珠江组沉积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钻井井深校... 利用地震、测录井、分析化验资料,在后期构造影响去除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去压实校正、古水深校正等因素,对珠江口盆地番禺地区珠江组沉积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并通过沉积正演模拟,分析了古地貌对珠江组沉积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钻井井深校正后的目标层顶底构造面求取地层真厚度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操作更简便,井震结合后恢复的结果更准确;分不同岩性恢复压实能够更准确地恢复目标层的原始地层厚度。研究区珠江组沉积古地貌表现为东北及东部高,西南及南部低,整体上起伏平缓,古地貌的微型起伏特征控制着珠江组浪控辫状河三角洲的微相分布。当古地貌参数与实际恢复结果一致时,沉积过程模拟的岩性类型平面展布能够较好地与沉积地层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残余地层厚度 去压实校正 沉积体系 珠江组 番禺地区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台北凹陷梧桐沟组沉积期古地貌及其对沉积作用的控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旋 武超 +3 位作者 王波 杨少春 王亚 王永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2-650,共9页
长期以来,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体系的认识存在分歧,其中古地貌未能准确确定是关键问题所在。基于印模法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确定了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界面,利用残余地层厚度和古水深校正恢复了台北凹陷二叠纪梧桐沟组... 长期以来,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体系的认识存在分歧,其中古地貌未能准确确定是关键问题所在。基于印模法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确定了基准面旋回的转换界面,利用残余地层厚度和古水深校正恢复了台北凹陷二叠纪梧桐沟组沉积期古地貌。研究表明,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期顶部发育的深灰色泥岩可以作为标志性的最大湖泛面和古地貌恢复的上标志层;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期古地貌具有低凸—沟槽相间的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两大凹槽和多个次级沟槽发育区,梧桐沟组二段和梧桐沟组三段沉积充填后,古地貌变得较缓;继承性的古凸起和同沉积断层共同控制扇体的发育,隆中沟控制古水流方向及砂体展布,台北凹陷南部的同沉积断层七深断层和火深断层加剧了隆起与洼陷的坡折程度,构造脊限制了扇体向前推进的距离;低凸—沟槽相间控制扇体的展布;砂体主要沿着古沟槽向前推进,并充填沟槽。梧桐沟组沉积期,研究区总体上呈由早期坡陡水深断陷转向晚期坡缓水浅拗陷的古地貌和沉积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凹陷 梧桐沟组 古地貌 沉积 残余地层厚度 转换界面 古水深校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