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胀孔单边穿透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
1
作者 陈昌荣 黄维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56-559,共4页
给出孔单边穿透裂纹在残余应力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和步骤,并用算例检验此方法的准确性。对于残余应力场已知的冷胀孔,用本文方法求孔单边穿透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是简单和准确的。
关键词 残余因子 应力强度因子 断裂力学 冷胀孔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T型铣刀的切槽试验研究
2
作者 苏飞 袁军堂 +1 位作者 程寓 刘明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1-45,共5页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的齿槽加工,提出采用T型铣刀切制齿槽。以平纹CFRP为研究对象,通过齿槽的切削试验,分析切削力和残余因子。试验表明:切削力随着切削速度vc的增大而减小,但切削速度vc大于245 m/min时,进给方向切削力Fx将逐渐增...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的齿槽加工,提出采用T型铣刀切制齿槽。以平纹CFRP为研究对象,通过齿槽的切削试验,分析切削力和残余因子。试验表明:切削力随着切削速度vc的增大而减小,但切削速度vc大于245 m/min时,进给方向切削力Fx将逐渐增大;与切削速度vc相比,进给速度vf对残余因子Fb的影响更大,随着它的增大,残余因子Fb平均减小46.63%;顺铣时的切削力和残余因子比逆铣时的明显要小。研究结果为CFRP的齿槽铣削加工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纹CFRP 齿槽 T型铣刀 残余因子
下载PDF
异种材料扩散连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分布特征及中间层的作用 被引量:38
3
作者 何鹏 冯吉才 钱乙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80,共5页
利用有限元方法 ,模拟分析了异种材料扩散连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分布特征。分析表明 ,对接头有害的较大的残余应力区域分布在膨胀系数较小母材靠近焊缝附近的地带 ,而残余应力的最大值出现在其界面脆性相及焊缝附近靠近接头边缘的微小区域 ... 利用有限元方法 ,模拟分析了异种材料扩散连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分布特征。分析表明 ,对接头有害的较大的残余应力区域分布在膨胀系数较小母材靠近焊缝附近的地带 ,而残余应力的最大值出现在其界面脆性相及焊缝附近靠近接头边缘的微小区域 ,降低连接温度、减少连接时间有利于减小接头残余应力 ,优化接头的界面应力状态。提出了中间层残余应力因子Rf 和中间层厚度因子Tf 概念 ,考虑到中间层的接触强化影响及被焊金属表面物理接触的形成要求 ,当选择中间层时 ,为降低接头的残余应力 ,应尽量选择 |Rf|、Tf 较小的中间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连接 中间层残余应力因子 中间层厚度因子 异种材料连接
下载PDF
焊接残余应力对2024铝合金薄板疲劳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正伟 张昭 张洪武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32,36,114,共6页
对搅拌磨擦焊、TIG焊和激光焊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焊接残余应力场.将残余应力场施加到线弹性断裂力学模型之中,运用J积分方法计算残余应力强度因子,并计算裂纹扩展速率,通过与试验结果和虚拟裂纹闭合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文中所使用... 对搅拌磨擦焊、TIG焊和激光焊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焊接残余应力场.将残余应力场施加到线弹性断裂力学模型之中,运用J积分方法计算残余应力强度因子,并计算裂纹扩展速率,通过与试验结果和虚拟裂纹闭合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文中所使用方法的正确性.研究发现,残余应力强度因子的分布与残余应力分布形式相似.残余应力的引入,对应力比有较大影响,但随着应力比的增大,残余应力对应力比的影响逐渐减弱.焊接残余应力的引入缩短了焊接构件的使用寿命,当裂纹长度较小时,TIG焊接构件使用寿命比搅拌摩擦焊接构件和激光焊接构件使用寿命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残余应力场 J积分 残余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扩展速率
下载PDF
考虑残余变形影响的混凝土疲劳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13
5
作者 卫军 李松林 +2 位作者 董荣珍 刘晓春 吴志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61,共5页
从分析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损伤机制出发,考虑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累积和残余变形,推导了由Helmholtz自由能表示的混凝土本构方程,根据变分原理建立了基于能量的混凝土疲劳损伤本构模型.并根据疲劳过程中残余变形的发展规律,定义了... 从分析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损伤机制出发,考虑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损伤累积和残余变形,推导了由Helmholtz自由能表示的混凝土本构方程,根据变分原理建立了基于能量的混凝土疲劳损伤本构模型.并根据疲劳过程中残余变形的发展规律,定义了物理意义明确的残余变形影响因子,并将其与混凝土变形模量损伤因子一同融入混凝土疲劳损伤本构模型中,为混凝土疲劳行为的计算机分析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简化的混凝土疲劳本构模型.试验数据和数值算例的对比误差不超过3%,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残余变形影响因子 疲劳行为 疲劳损伤本构模型 模型验证
下载PDF
一种可切削玻璃陶瓷的压痕断裂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乔冠军 王永兰 +1 位作者 金志浩 周惠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将断裂韧性测试的压痕方法与压痕弯曲方法相结合,独立地分离出了压痕残余应力因子x,使其成为可测参量,并建立了压痕一压痕弯曲的断裂韧性测试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一种可切削玻璃陶瓷的测试,获得的K1c值为K1c=2.03M... 将断裂韧性测试的压痕方法与压痕弯曲方法相结合,独立地分离出了压痕残余应力因子x,使其成为可测参量,并建立了压痕一压痕弯曲的断裂韧性测试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一种可切削玻璃陶瓷的测试,获得的K1c值为K1c=2.03MPa·m1/2,与单边切口法(SENB)获得的K1c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测得的残余应力因子X=0.093,符合Anstis经验公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韧性 残余应力因子 玻璃陶瓷 切削
下载PDF
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响应和破坏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敏 文鹤鸣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33,共12页
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nanotube/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CNT/CFRP)是一种多尺度复合材料,比传统CFRP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对CNT/CFRP在低速冲击下的响应和破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基于... 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nanotube/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CNT/CFRP)是一种多尺度复合材料,比传统CFRP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对CNT/CFRP在低速冲击下的响应和破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基于先前的研究通过引入基体增韧因子、残余强度因子并改进损伤耦合方程,建立了新的FRP动态渐进损伤模型;然后,利用新建立的本构模型并结合黏结层损伤模型,对4种碳纳米管含量的增韧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在5个能量下的冲击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将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相关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冲击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建立的FRP本构模型能够预测CNT/CFRP层合板在低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破坏过程和分层形貌,模拟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和破坏形貌与实验吻合较好;冲击速度会影响CNT/CFRP层合板拉伸和压缩破坏的比例,相同的冲击能量下,更大的冲击速度会造成更多的拉伸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 碳纳米管 动态渐进损伤模型 黏结单元模型 基体增韧因子 残余强度因子 损伤耦合 冲击载荷
下载PDF
不锈钢钎焊接头残余应力数值分析
8
作者 杨新俊 蒋雨生 王世宇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钎焊接头的残余应力对接头的静力学强度、疲劳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获得铜基不锈钢钎焊对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场信息,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钎焊过程进行分析,获得在不同焊缝宽度和不同钎焊温度条件下,钎焊接头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显示... 钎焊接头的残余应力对接头的静力学强度、疲劳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获得铜基不锈钢钎焊对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场信息,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钎焊过程进行分析,获得在不同焊缝宽度和不同钎焊温度条件下,钎焊接头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随着钎焊间隙增大,纵向残余应力减小,而钎焊温度升高则提高了纵向残余应力峰值;考虑钎焊接头产生裂纹的情况,计算残余应力强度因子Kres来表征残余应力二次变化对接头疲劳强度的影响。随着裂纹扩展,残余应力强度因子变大,钎焊接头削弱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焊接头 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强度因子 对接接头
下载PDF
钢制压力容器内壁喷丸工艺对浅表微裂纹影响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王若琪 梁雪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4年第4期48-50,共3页
以压力容器无矩理论(薄膜理论)为基础,利用Abaqus软件建立316L材料的钢制压力容器内壁多弹丸喷丸显示动力学仿真模型,结合FRANC3D软件可直接计算出单独由残余应力场产生的裂纹前缘Ⅰ型应力强度因子(下文均称为K I2)的优势,分析了弹丸喷... 以压力容器无矩理论(薄膜理论)为基础,利用Abaqus软件建立316L材料的钢制压力容器内壁多弹丸喷丸显示动力学仿真模型,结合FRANC3D软件可直接计算出单独由残余应力场产生的裂纹前缘Ⅰ型应力强度因子(下文均称为K I2)的优势,分析了弹丸喷丸角度,喷丸速度,喷丸方向等工艺参量对含有浅表型微小裂纹的K I2及裂纹扩展初始阶段(前缘扩展微小尺寸)的a-N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危害较大的轴向微小浅表型裂纹,并不是垂直容器内壁喷丸的效果最好,反而与内壁平面成45度具有较好的延长疲劳寿命的效果。喷丸速度不能过低,否则残余应力甚至有增大裂纹扩展速率的趋势(K I2值部分为正),但当速度超过一定值时抗疲劳程度降低,并不是喷丸速度越快喷丸的效果越好,对于特定材料及尺寸的压力容器始终有某一特定速度值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效果。七弹丸模型沿纵向方向喷丸效果较好,内壁喷丸方向尽量采用纵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弹丸内壁喷丸 有限元软件 微小浅表裂纹 残余应力强度因子KI2 a-N曲线
下载PDF
泡沫阻力因子和残余阻力因子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宫汝祥 李翔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66-69,共4页
在均匀实验设计的基础上,通过spss软件,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拟合泡沫阻力因子和残余阻力因子与注入速度、渗透率、气液比、注入量和起泡剂浓度之间的关系式。
关键词 泡沫 均匀实验设计 逐步回归 阻力因子 残余阻力因子
下载PDF
矿渣聚丙烯纤维水工混凝土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慧莉 田堪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82-87,共6页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和磨细粒化高炉矿渣对水工混凝土抗弯性能的影响,以普通混凝土试样为对照,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矿渣混凝土、矿渣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样进行了简支梁法弯折性能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对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和分析。结...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和磨细粒化高炉矿渣对水工混凝土抗弯性能的影响,以普通混凝土试样为对照,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矿渣混凝土、矿渣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样进行了简支梁法弯折性能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对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掺入适量聚丙烯纤维,可抑制微裂缝的产生和扩散,延缓和抑制宏观裂缝的出现和发展,提高混凝土抗弯强度,同时还能提高持荷变形能力和混凝土吸收能量的能力以及混凝土的韧性。适量矿渣及其水化物的掺入,增加了基体微观结构的密实性,可提高混凝土抗弯强度。化学和物理分析认为,掺入0.1%-0.6%聚丙烯纤维和低于55%含量的矿渣,复合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弯强度 韧性指数 残余强度因子 聚丙烯纤维 磨细粒化高炉矿渣 扫描电镜 水工混凝土
下载PDF
基于壁面射流理论的直通篦齿透气效应的修正 被引量:1
12
作者 纪国剑 吉洪湖 王政伟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0-314,共5页
分析和归纳了几种直通篦齿泄漏量工程算法的特点,在自由射流理论Vermes算法的基础上考虑壁面效应即运用二维壁面射流理论推导了直通篦齿透气效应残余动能因子,并与Vermes算法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篦齿齿腔内的射流流... 分析和归纳了几种直通篦齿泄漏量工程算法的特点,在自由射流理论Vermes算法的基础上考虑壁面效应即运用二维壁面射流理论推导了直通篦齿透气效应残余动能因子,并与Vermes算法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篦齿齿腔内的射流流动为典型的壁面射流扩散过程,主流流速分布具有自相似性;采用二维壁面射流理论计算得到残余动能因子略高于数值模拟,计算精度较Vermes算法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通篦齿 泄漏量 自由射流 壁面射流 残余动能因子
原文传递
泡沫阻力因子与残余阻力因子预测模型研究
13
作者 周新宇 黄佳 +4 位作者 韩璐 刘章 蔡红岩 贾宁洪 胡景宏 《天然气与石油》 2022年第5期69-74,共6页
泡沫阻力因子及残余阻力因子是表征泡沫驱调剖封堵效果的重要参数,但受到岩心渗透率、孔隙度以及泡沫注入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大量的室内评价实验才能得到有效的泡沫阻力因子及残余阻力因子。通过SPSS分析软件,用逐步回归的方... 泡沫阻力因子及残余阻力因子是表征泡沫驱调剖封堵效果的重要参数,但受到岩心渗透率、孔隙度以及泡沫注入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大量的室内评价实验才能得到有效的泡沫阻力因子及残余阻力因子。通过SPSS分析软件,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拟合泡沫阻力因子和残余阻力因子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式,得出了各因素对泡沫阻力因子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各因素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并得到预测模型,再利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确定预测模型的精度达80%以上,研究可为室内评价实验计算泡沫阻力因子与残余阻力因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驱 泡沫阻力因子 残余阻力因子 渗透率 孔隙度 注入量
下载PDF
研究冷挤压孔附近残余应力强度因子分布的激光散斑—权函数混合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晨 云大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0-121,153,共3页
根据确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权函数法基本理论的特征 ,提出实验力学—权函数混合法的构想 ,为解决更复杂和三维问题等难题提供一种有效的新途径。用激光散斑—权函数混合法研究了冷挤压孔附近残余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 ,得到的结果对冷... 根据确定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权函数法基本理论的特征 ,提出实验力学—权函数混合法的构想 ,为解决更复杂和三维问题等难题提供一种有效的新途径。用激光散斑—权函数混合法研究了冷挤压孔附近残余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 ,得到的结果对冷挤压孔加工工艺中控制裂纹长度 ,提高构件的疲劳寿命和可靠性设计可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函数法 激光散斑法 混合法 冷挤压孔 残余应力强度因子
下载PDF
拉曼-米激光雷达测温通道残余几何因子修正
15
作者 陈思颖 年璇 +2 位作者 陈和 张寅超 郭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1-556,共6页
拉曼-米激光雷达高低阶拉曼通道的几何因子因不同通道光学器件和探测器的性能差异并非完全一致,会引入近地面温度测量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修正测温通道残余几何因子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探空温度和标定的归一化光谱透过率计算... 拉曼-米激光雷达高低阶拉曼通道的几何因子因不同通道光学器件和探测器的性能差异并非完全一致,会引入近地面温度测量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修正测温通道残余几何因子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探空温度和标定的归一化光谱透过率计算得到高低阶拉曼信号的有效微分散射截面之比,然后从拉曼信号比值中求解出残余几何因子廓线.利用北京理工大学激光雷达实验室研制的转动拉曼-米激光雷达系统的探测数据,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修正残余几何因子对温度探测的影响,显著提高近地面1.5 km探测高度内温度反演精度,有助于提高拉曼-米激光雷达对边界层大气的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纯转动拉曼散射 残余几何因子 温度
下载PDF
对接厚板表面裂纹的残余应力强度因子
16
作者 袁杰红 段静波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共5页
利用线弹簧模型求解对接厚板表面裂纹的残余应力强度因子。基于Reissner板理论和连续分布位错思想,将对接厚板表面裂纹问题归结为一组Cauchy型奇异积分方程,并采用Gauss-Chebyshev方法给出了奇异积分方程的数值结果,并与有限元解进行比... 利用线弹簧模型求解对接厚板表面裂纹的残余应力强度因子。基于Reissner板理论和连续分布位错思想,将对接厚板表面裂纹问题归结为一组Cauchy型奇异积分方程,并采用Gauss-Chebyshev方法给出了奇异积分方程的数值结果,并与有限元解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用线弹簧模型解决含残余应力表面裂纹问题不仅是合理可行的,而且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板 线弹簧模型 表面裂纹 残余应力强度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