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某院歧义病案的分析,减少编码错误,提高编码质量,提高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入组率。方法通过对某院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共71份歧义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由3名资深编码员通过阅读病案,查阅疾病和...目的通过对某院歧义病案的分析,减少编码错误,提高编码质量,提高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入组率。方法通过对某院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共71份歧义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由3名资深编码员通过阅读病案,查阅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ICD-10)和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clinical modification of 9th revision operations and procedures,ICD-9-CM-3),根据疾病分类和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原则整理分析,利用Microsoft Excel对错误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发现编码的共性错误问题,从编码角度分析错误原因及改进措施。结果编码员在编码过程中不善于利用字典,编码知识欠缺,临床知识匮乏,与临床沟通不足等问题是病案未入组的主要原因。结论编码员应规范编码的查找流程,学习主要诊断选择原则和编码原则,多学习临床知识,认真阅读病案信息,翻阅字典查准编码,核对编码,再与临床医生沟通,通过一系列规范过程切实减少错误编码,提高编码水平,确保DRGs分组数据的准确性。展开更多
目的汇总分析某院2022年歧义(QY)病案数据,找出入组异常原因,提出解决QY病案对策,规范病案首页及医保结算清单数据填报,提高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入组准确率。方法利用某市医疗保障局DRG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导...目的汇总分析某院2022年歧义(QY)病案数据,找出入组异常原因,提出解决QY病案对策,规范病案首页及医保结算清单数据填报,提高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入组准确率。方法利用某市医疗保障局DRG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导出某院上传的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的医保结算清单数据情况,筛选出某院2022年QY病例数据,基于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规范以及CHS-DRG分组方案,回顾性分析QY病案填写缺陷,进行责任划分。结果某院2022年QY病案数233份,主要诊断选择错误病历数47份,其他诊断填写错误病历数6份,主要手术/操作选择错误病历数64份,主要操作多填病历数22份,DRG分组器缺陷导致歧义病历数66份,DRG分组器误判歧义病历数20份,本次住院同时治疗基础疾病8份。结论歧义病案发生的原因有ICD规则与医保结算清单填写规范存在差异,临床医生病历书写存在问题,编码员编码规则把握不准,合并基础疾病,DRG分组器固有缺陷。应通过加强医保结算清单填写规范学习,建立病案书写质量提升长效机制,持续开展编码继续教育,构建临床医师、编码员实时交流平台,定期与医保部门沟通,调整不合理分组方案等措施减少歧义病案发生。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对南平市某二甲医院歧义病案产生的原因分析,提高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的正确入组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23年1—4月南平市某二甲医院7675份病案,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目的通过对南平市某二甲医院歧义病案产生的原因分析,提高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的正确入组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23年1—4月南平市某二甲医院7675份病案,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和手术操作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clinical modificationof9threvisionoperationsandprocedures,ICD-9-CM-3)的编码规则以及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ina healthcare security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CHS-DRG)细分组方案(1.1版),分析歧义病案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7675份住院病案首页参与分组病案6923份,共有异常分组病案205份,其中空白病组病案3份;歧义病案202份,占分组病案的2.92%。产生歧义病案的主要因素有:主要诊断选择错误、主要手术选择有误、主要手术与主要诊断不在同一主要诊断大类(major diagnostic category,MDC)、同次住院多疾病共治等。结论针对歧义病案产生的主要原因应加强临床医师和编码员住院病案首页填报和DRG相关知识的培训,做好病案首页质量事前控制工作,提高病案正确入组率。展开更多
综合评价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医保支付方式下,对医院病案实施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管理后,在减少歧义病案(Ambiguous Medical Records)方面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实施MDT管...综合评价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医保支付方式下,对医院病案实施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管理后,在减少歧义病案(Ambiguous Medical Records)方面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实施MDT管理前后共7000份病案,实施前有3500份病案划分为对照组,实施后有3500份病案划分为研究组,对两组病案管理效果统计值、首页错误情况统计值及病案质控评分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歧义病案发生率为2.20%,病案首页中有关手术操作信息错误、主要诊断信息错误、二者共同错误的统计值分别为6.00%、7.43%、1.91%,病案质控评分值为(94.82±3.82)分,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MDT模式下落实对DRG医保支付的病案进行管理,对于提升病案质量,提高病案管理效果,降低歧义病案率,有效减少医患纠纷有积极作用,同时能够实现多部门联动,对提高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也大有裨益,应被广泛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对某院歧义病案的分析,减少编码错误,提高编码质量,提高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入组率。方法通过对某院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共71份歧义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由3名资深编码员通过阅读病案,查阅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ICD-10)和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clinical modification of 9th revision operations and procedures,ICD-9-CM-3),根据疾病分类和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原则整理分析,利用Microsoft Excel对错误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发现编码的共性错误问题,从编码角度分析错误原因及改进措施。结果编码员在编码过程中不善于利用字典,编码知识欠缺,临床知识匮乏,与临床沟通不足等问题是病案未入组的主要原因。结论编码员应规范编码的查找流程,学习主要诊断选择原则和编码原则,多学习临床知识,认真阅读病案信息,翻阅字典查准编码,核对编码,再与临床医生沟通,通过一系列规范过程切实减少错误编码,提高编码水平,确保DRGs分组数据的准确性。
文摘目的汇总分析某院2022年歧义(QY)病案数据,找出入组异常原因,提出解决QY病案对策,规范病案首页及医保结算清单数据填报,提高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入组准确率。方法利用某市医疗保障局DRG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导出某院上传的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的医保结算清单数据情况,筛选出某院2022年QY病例数据,基于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规范以及CHS-DRG分组方案,回顾性分析QY病案填写缺陷,进行责任划分。结果某院2022年QY病案数233份,主要诊断选择错误病历数47份,其他诊断填写错误病历数6份,主要手术/操作选择错误病历数64份,主要操作多填病历数22份,DRG分组器缺陷导致歧义病历数66份,DRG分组器误判歧义病历数20份,本次住院同时治疗基础疾病8份。结论歧义病案发生的原因有ICD规则与医保结算清单填写规范存在差异,临床医生病历书写存在问题,编码员编码规则把握不准,合并基础疾病,DRG分组器固有缺陷。应通过加强医保结算清单填写规范学习,建立病案书写质量提升长效机制,持续开展编码继续教育,构建临床医师、编码员实时交流平台,定期与医保部门沟通,调整不合理分组方案等措施减少歧义病案发生。
文摘目的通过对南平市某二甲医院歧义病案产生的原因分析,提高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的正确入组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23年1—4月南平市某二甲医院7675份病案,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和手术操作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clinical modificationof9threvisionoperationsandprocedures,ICD-9-CM-3)的编码规则以及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ina healthcare security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CHS-DRG)细分组方案(1.1版),分析歧义病案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7675份住院病案首页参与分组病案6923份,共有异常分组病案205份,其中空白病组病案3份;歧义病案202份,占分组病案的2.92%。产生歧义病案的主要因素有:主要诊断选择错误、主要手术选择有误、主要手术与主要诊断不在同一主要诊断大类(major diagnostic category,MDC)、同次住院多疾病共治等。结论针对歧义病案产生的主要原因应加强临床医师和编码员住院病案首页填报和DRG相关知识的培训,做好病案首页质量事前控制工作,提高病案正确入组率。
文摘综合评价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医保支付方式下,对医院病案实施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管理后,在减少歧义病案(Ambiguous Medical Records)方面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实施MDT管理前后共7000份病案,实施前有3500份病案划分为对照组,实施后有3500份病案划分为研究组,对两组病案管理效果统计值、首页错误情况统计值及病案质控评分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歧义病案发生率为2.20%,病案首页中有关手术操作信息错误、主要诊断信息错误、二者共同错误的统计值分别为6.00%、7.43%、1.91%,病案质控评分值为(94.82±3.82)分,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MDT模式下落实对DRG医保支付的病案进行管理,对于提升病案质量,提高病案管理效果,降低歧义病案率,有效减少医患纠纷有积极作用,同时能够实现多部门联动,对提高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也大有裨益,应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