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治年间哥老会史料 被引量:8
1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43,共12页
关键词 哥老会 同治年间 军机大臣 左宗棠 游勇 都司 地方官 附片 武职 五品军功
下载PDF
明代武职“立功”考论——兼论赎例在明代武职中的行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吴艳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29,共6页
明代文献所见武职“立功”,其司法含义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 :洪武时期基本停留在传统的立功赎罪层面 ;从永乐初年始 ,“立功”便成为犯罪武职罚役赎罪的普遍形式 ;景泰以后 ,立功又发展为独立惩治犯罪武职的一种方式。武职“立功”在明... 明代文献所见武职“立功”,其司法含义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 :洪武时期基本停留在传统的立功赎罪层面 ;从永乐初年始 ,“立功”便成为犯罪武职罚役赎罪的普遍形式 ;景泰以后 ,立功又发展为独立惩治犯罪武职的一种方式。武职“立功”在明代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功 武职 赎刑
下载PDF
明代武职阶官化述论 被引量:6
3
作者 曹循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8-116,共9页
明初武职具有阶职合一,位高权重,世袭罔替,犯罪难革四个特点。永乐以后,武官人员结构迅速变化,其任用方式也逐渐差委化,武职遂与权责脱离。其后武职只用于表明武官的身份等级、资格与部分待遇,从而阶官化。明朝采取署职与"以某官... 明初武职具有阶职合一,位高权重,世袭罔替,犯罪难革四个特点。永乐以后,武官人员结构迅速变化,其任用方式也逐渐差委化,武职遂与权责脱离。其后武职只用于表明武官的身份等级、资格与部分待遇,从而阶官化。明朝采取署职与"以某官体统行事"两种虚授武职调整官阶与职位之间的关系;实授武职则表明武官俸级与世袭等级,两种武职与所任差委都要入衔,武官结衔从而叠床架屋。武职阶官化是明代武官制度的重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武官 武职 阶官化
下载PDF
西夏军律重典《贞观将玉镜》考 被引量:5
4
作者 胡若飞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1-77,共7页
西夏军律重典《贞观将玉镜》考胡若飞西夏军律重典《贞观将玉镜》(或译《贞观玉镜统》,以下简称《统书》)由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于1990年在慕尼黑出版,我国西夏学者始有机会看到缀附该书书末的西夏文的全部影印件。其后在《宁夏... 西夏军律重典《贞观将玉镜》考胡若飞西夏军律重典《贞观将玉镜》(或译《贞观玉镜统》,以下简称《统书》)由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于1990年在慕尼黑出版,我国西夏学者始有机会看到缀附该书书末的西夏文的全部影印件。其后在《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发表了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律 后置修饰语 “将” 军事制度 首领 中心词 重典 枢密院 武职 团练
下载PDF
明代南京的回回人武官——基于《南京锦衣卫选簿》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松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10年第3期12-22,共11页
明代《南京锦衣卫选簿》中记录了一些归附明朝的"回回"武官。经过横向比较附明回回人与其他附明少数民族人士之间的异同,探索内迁回回人与明代回族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明代 南京锦衣卫选簿 回回 回族 武职
下载PDF
明代武举的形成与确立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培贵 《明史研究》 2017年第1期78-92,共15页
前言学术界关于明代武举已有若干研究成果,~①其中,张祥明《明代武举新论》认为,明代武举始行于王世贞所说的弘治十四年(1505),而非传统认为的天顺八年(1464),天顺八年至弘治十四年间,明廷的武官铨选,除传统的武职袭替制度外,采用的仍... 前言学术界关于明代武举已有若干研究成果,~①其中,张祥明《明代武举新论》认为,明代武举始行于王世贞所说的弘治十四年(1505),而非传统认为的天顺八年(1464),天顺八年至弘治十四年间,明廷的武官铨选,除传统的武职袭替制度外,采用的仍是宣德五年(1430)始行的保举将才之法。~②这一观点对于促进明代武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仍有讨论空间。另外,总体而言,明代武举研究仍很薄弱,学界的关注点长期停留在武举会试层面,有关武举乡试,尚未见深入研究成果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学界 会试 层面 武职 非传统 传统 学术界 新论 关注点
原文传递
西夏武职服饰再议 被引量:3
7
作者 任怀晟 魏雅丽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0-84,117,共5页
首先通过分析《宋史》、《辽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文献中武职之冠的金银装饰工艺,揭示武职之冠的主体并非黄金制品。其次通过分析西夏《比丘像》与榆林第29窟中供养人服饰色彩、纹样的不同,确定《比丘像》中男供养人为皇室成员。... 首先通过分析《宋史》、《辽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文献中武职之冠的金银装饰工艺,揭示武职之冠的主体并非黄金制品。其次通过分析西夏《比丘像》与榆林第29窟中供养人服饰色彩、纹样的不同,确定《比丘像》中男供养人为皇室成员。另外通过宋夏墓的石像造型对比,确定黑龙贵地区出土拄剑盔甲武士像为镇墓将军,并为持斧武士身份的确定指明方向。最后厘清西夏的尖耳黑帽是一种既可以搭配公服,也可以搭配甲衣的冠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 西夏 武职
原文传递
明代武职纳级述论 被引量:3
8
作者 曹循 《古代文明》 CSSCI 2011年第1期91-97,114,共7页
明代军民、武官通过捐纳升除武职,称为“纳级”,始行于正统四年。明中期以后,朝廷为弥补财政匮乏而频繁开纳,又出现了加纳世袭、纳赀免比试、募兵升级等形式,所需财物数量则随武官地位的下降而减少。嘉靖中叶以前,纳级主要得虚衔... 明代军民、武官通过捐纳升除武职,称为“纳级”,始行于正统四年。明中期以后,朝廷为弥补财政匮乏而频繁开纳,又出现了加纳世袭、纳赀免比试、募兵升级等形式,所需财物数量则随武官地位的下降而减少。嘉靖中叶以前,纳级主要得虚衔,对武官铨选影响较小。明后期,纳级已是武官四大来源之一,朝廷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任用纳级武官规范,对铨选产生较大影响。纳级对打破资格,招徕无缘世职或难中武举的豪杰之士有积极作用,但整个官僚系统的腐败使纳级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非常有限,实际上加剧了军队的腐败和铨选制度的败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武职 纳级 捐纳
下载PDF
清代官员的终养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77-81,共5页
作为封建时代的一种人事行政制度,政府官员终养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千古传诵,感人至深的李密《陈情表》云:“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晋武帝览之后,赞曰... 作为封建时代的一种人事行政制度,政府官员终养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千古传诵,感人至深的李密《陈情表》云:“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晋武帝览之后,赞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批准了他的请求(见《晋书·李密传》)。清人赵翼认为,“亲老归养之例,盖即晋时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官 孝亲 外任 汉军 武职 督抚 弃职 光绪朝 乾隆 大清会典
下载PDF
《卫所武职选簿》所反映的郑和下西洋史事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金民 《郑和研究》 2009年第4期4-18,共15页
收录在《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中的《卫所武职选簿》,至少保留了180余名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卫所官军的升赏情形,于郑和下西洋研究堪称弥足珍贵。据此较为原始的档案,我们可以大致确定郑和下西洋三次军事行动的具体年份,较大程度上填补... 收录在《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中的《卫所武职选簿》,至少保留了180余名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卫所官军的升赏情形,于郑和下西洋研究堪称弥足珍贵。据此较为原始的档案,我们可以大致确定郑和下西洋三次军事行动的具体年份,较大程度上填补郑和下西洋官军的具体人名,获知郑和下西洋官军的主要来源,进而确定其部队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卫所 武职 史事 军事行动 档案 明朝
原文传递
《卫所武职选簿》中的郑和下西洋资料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金民 《郑和研究》 2010年第1期51-62,共12页
收录在《中国明朝档案总汇》中的《卫所武职选簿》,保留大量郑和下西洋官军的资料,对郑和下西洋研究堪称弥足珍贵。此辑录于下,供郑和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武职 卫所 研究者 明朝 辑录
原文传递
也说“衙内”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英德 长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35-39,共5页
半个世纪前,朱东润先生曾发表了《说‘衙内’》一文(1935年《文学杂志》第一卷第四期,近收入《中国文学论集》卷二).此文认为,元杂剧的“衙内”是“一种有权有势,彻上彻下的世袭武职”.这一概括大体上是确切的.然而,当进一步“臆测”“... 半个世纪前,朱东润先生曾发表了《说‘衙内’》一文(1935年《文学杂志》第一卷第四期,近收入《中国文学论集》卷二).此文认为,元杂剧的“衙内”是“一种有权有势,彻上彻下的世袭武职”.这一概括大体上是确切的.然而,当进一步“臆测”“衙内”的社会内涵时,却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此文还认为:“‘衙内’是当时的蒙古族兵官,而‘衙内’的行为,是蒙古兵官对于异族的迫害.”其根据有四点:一、“武职世袭的制度,直到元代,才算建立”;二、打死人不偿命,“是元代蒙古人法定的特权”;三、“打猎,这是蒙古人——也许连色目人——所有的特权”;四、“当时的蒙古军到处驻扎,所以蒙古兵官的势力,普遍地深入于一般社会,其虐害的影响,也连带地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衙内 豪势 元剧 世袭 驸马 蒙古贵族 《元史》 武职 色目 《鲁斋郎》
下载PDF
明代土司“文职”与“武职”的考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温春来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0-85,共6页
长期以来,学界严格地将明代土司划分为"文职"与"武职"两大类,并认为它们有性质上的差异。本文将梳理有关文献,对此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关键词 土司制度 土官 明代 文职 武职 性质 考证
下载PDF
商周“史”的文武双重身份——兼论战国以前文武无分职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凯 《中国历史文物》 CSSCI 2008年第2期82-87,共6页
"史"在商西周时代不仅充当记事执书册的文职史,而且具备武职功能。这种现象和战国以前存在文武无分职的情况相一致。战国以前之所以存在文武无分职,可以从战国以前贵族拥有宗族武装的社会结构、春秋以前对贵族进行的全面教育... "史"在商西周时代不仅充当记事执书册的文职史,而且具备武职功能。这种现象和战国以前存在文武无分职的情况相一致。战国以前之所以存在文武无分职,可以从战国以前贵族拥有宗族武装的社会结构、春秋以前对贵族进行的全面教育以及古代职官经历的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三方面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西周 文职 武职
原文传递
西夏文物三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进兴 《西夏学》 2006年第1期159-163,共5页
一、略谈西夏人腰间的挂件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因而他们经常把一些与游牧民族习俗有关的东西,如饮食用的短刀、解开马缰绳用的解锥等都是用绳结系在腰间,西夏也不例外。《宋史·夏国传》有关于西夏服饰制度的记载:'文资则幞头、... 一、略谈西夏人腰间的挂件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因而他们经常把一些与游牧民族习俗有关的东西,如饮食用的短刀、解开马缰绳用的解锥等都是用绳结系在腰间,西夏也不例外。《宋史·夏国传》有关于西夏服饰制度的记载:'文资则幞头、靴笏、紫衣、绯衣;武职则冠金贴起云镂冠、银贴间金镂冠、黑漆冠,衣紫旋襴,金涂银束带,垂蹀躞,佩解结锥、短刀、弓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 短刀 文资则 武职 腰间 西夏 游牧民族
下载PDF
明代武职家族地方影响初探——以威清卫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善长 孟凡松 《安顺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14,共7页
明代地方卫所武职家族群体有一个历时性变化的过程,因之其地方影响在不同时段不同背景下体现为不同的特点。旧官曾在明初占据主导地位,新官调入以后,人数虽少却能以身份优势对地方社会施加重要影响。新旧官之别在地方上的表现于明中期... 明代地方卫所武职家族群体有一个历时性变化的过程,因之其地方影响在不同时段不同背景下体现为不同的特点。旧官曾在明初占据主导地位,新官调入以后,人数虽少却能以身份优势对地方社会施加重要影响。新旧官之别在地方上的表现于明中期达到高峰,而后又渐次消弭。明中期以降,武职家族仍以世职袭替来维系影响力,同时注重通过科举事业拓展家族的出路与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所 武职 新官 家族 威清卫
下载PDF
清代乾隆朝《推广捐复之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德贵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8-108,共11页
清代任官,有正、异途之分。据《清史稿》载,“清制,入官重正途,自捐例开,官吏乃以资进”,所谓“重正途”,即国家重视由科举、五贡(恩、拔、副、岁、优贡生)、萌生入仕之途径;所谓“以资进”,即士子通过捐纳异途取得官爵。捐纳制是公开... 清代任官,有正、异途之分。据《清史稿》载,“清制,入官重正途,自捐例开,官吏乃以资进”,所谓“重正途”,即国家重视由科举、五贡(恩、拔、副、岁、优贡生)、萌生入仕之途径;所谓“以资进”,即士子通过捐纳异途取得官爵。捐纳制是公开卖官鬻爵的制度,几与清代相始终。捐复制是捐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清代官制的一个侧面。研究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不仅可以为考察捐纳制度提供依据,而且必然有助于探讨该时代的社会形势。但在过去,由于这方面资料较少,所以学界多瞩目于入官正途——科举、五贡之研究,对异途捐纳、捐复很少涉及。笔者拟以《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档案》所收之《推广捐复之例》为基础,参证有关史籍,对捐复制及其与当时社会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从而透视乾隆盛世之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朝 《大清会典事例》 经世文编 乾隆盛世 《清史稿》 宁古塔 武职 《清史列传》 发展趋势 临时开支
下载PDF
明代卫所《武职选簿》发现王景弘后裔新史料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金红 徐斌 《福建史志》 2005年第5期52-56,共5页
近年来,随着郑和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展,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通过对郑和史料的再发掘,就王景弘问题展开了多方探讨和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涉及王景弘的生平简历,王景弘与郑和的关系,王景弘的航海专长,王景弘的历史功绩以及在海... 近年来,随着郑和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展,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通过对郑和史料的再发掘,就王景弘问题展开了多方探讨和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涉及王景弘的生平简历,王景弘与郑和的关系,王景弘的航海专长,王景弘的历史功绩以及在海外的影响等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 后裔 发现 武职 卫所 明代 专家学者 研究成果 历史功绩
下载PDF
论明代卫所武职承袭——基于威清等卫选簿的考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凡松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3,20,共4页
在明代卫所武职袭授过程中,有"武职非军功不得袭授"、"流官不袭"两大基本原则。明代卫所武职的获取,除了军功以外,还有其他非军功的形式,如遇例、纳粟等,这些以非军功形式获取的职级,不能世代承袭。都指挥、都督之... 在明代卫所武职袭授过程中,有"武职非军功不得袭授"、"流官不袭"两大基本原则。明代卫所武职的获取,除了军功以外,还有其他非军功的形式,如遇例、纳粟等,这些以非军功形式获取的职级,不能世代承袭。都指挥、都督之类武职,因系流官,例不得袭。此外,武职承袭中,若遇犯堂、犯罪等情形,还须降袭、革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职 军功 流官
下载PDF
明朝“达官”的优厚待遇和职责研究
20
作者 鲍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3期125-130,共6页
“达官”这一概念指代的是明朝建立之后前来归降的各个少数民族在卫所中担任军职的人员。明朝时期“达官”的出现与当时统治者对于少数民族的怀柔政策以及卫所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是洪武以及永乐时期统治者采取的招抚政策,招抚政... “达官”这一概念指代的是明朝建立之后前来归降的各个少数民族在卫所中担任军职的人员。明朝时期“达官”的出现与当时统治者对于少数民族的怀柔政策以及卫所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是洪武以及永乐时期统治者采取的招抚政策,招抚政策的发展是“达官”群体出现的先决条件,同时“达官”待遇制度确立于永乐时期。其次是明朝廷对于“达官”的管理以及优享待遇,归降者编入军籍并且授予汉族姓氏,享有安插优遇,并且享有超过汉军的俸禄供养。三是关于“达官”的职责,这个群体在征战戍守、民族外交以及畜牧业的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达官 武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