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旧貌展新颜 龙首渠:让河水从地下穿山而过
1
作者 首阳 《国家人文历史》 2024年第7期66-73,共8页
汉武帝刘彻元光年间(前134-前129),黄河在子堤决口,一时间河水泛滥,受灾之地多达16郡,原本富裕的梁、楚之地变得百姓流离、道路嵯叹。然而,朝廷却任由洪水肆虐长达20多年,殊为反常。按《史记》说法,这是因为当时丞相、武安侯田纷的封邑... 汉武帝刘彻元光年间(前134-前129),黄河在子堤决口,一时间河水泛滥,受灾之地多达16郡,原本富裕的梁、楚之地变得百姓流离、道路嵯叹。然而,朝廷却任由洪水肆虐长达20多年,殊为反常。按《史记》说法,这是因为当时丞相、武安侯田纷的封邑县(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在黄河北,黄河向南决口正合其心意。所以田纷借口道:“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加上方士们也随之附和,遂令武帝决定“顺从天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刘彻 子堤 武安 平原县 决口 黄河 河水
原文传递
盛世华衣闪光芒——从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看汉代服装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曦 《上海文博论丛》 2006年第3期24-28,共5页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丝绸发源地,早在公元前2、3世纪,我国就以盛产精美的丝织品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丝国"。从殷周时代起,野蚕开始驯化为家蚕,养蚕、缫丝、织绸正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在改变自然过程中的一项伟大发明。在中国,丝绸...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丝绸发源地,早在公元前2、3世纪,我国就以盛产精美的丝织品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丝国"。从殷周时代起,野蚕开始驯化为家蚕,养蚕、缫丝、织绸正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在改变自然过程中的一项伟大发明。在中国,丝绸的出现比棉布要早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丝国 殷周 劳动妇女 头衣 黄绢 武安 汉昭帝 墓主人 焦仲卿妻
下载PDF
古人座次的尊卑和堂室制度——从鸿门宴的座次谈起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文锦 《文史知识》 1982年第4期56-60,共5页
我们在京剧里常常看到这样的场面:皇帝或者国君面南背北地端坐在龙案后,大臣们按尊卑次序出场,面朝北一字排开,遥向君主施礼,之后才文东武西两旁侍立。
关键词 文东武西 北一 平民百姓 铺席 凌廷堪 广武君 武安 礼经 清代学者 大射礼
原文传递
鸿门宴楚汉得失之我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坤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44-47,共4页
谈到秦末汉初楚汉相争的历史,首先必及鸿门宴.此“宴”为楚汉相争之肇始.一种习惯性的看法认为,鸿门宴上项羽大失策,其一,未能击破沛公军如原意;其二,心慈手软,未能在宴会中如范增意就势除掉刘邦,永绝后患.项羽有此二失,以致于后来落得... 谈到秦末汉初楚汉相争的历史,首先必及鸿门宴.此“宴”为楚汉相争之肇始.一种习惯性的看法认为,鸿门宴上项羽大失策,其一,未能击破沛公军如原意;其二,心慈手软,未能在宴会中如范增意就势除掉刘邦,永绝后患.项羽有此二失,以致于后来落得个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事实上,这种看法是肤浅的,仔细地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就会发现,项羽集团通过鸿门宴之会而捞到了巨大的好处,而刘邦也因此免除了一次危难.鸿门宴是刘项双方在各自实力和背景基础上所达成的妥协、平衡,各有得失,和后来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末汉初 沛公 刘项 项梁 张敖 武安 番君 臧荼 章邯 张耳
下载PDF
咸阳市渭城区正阳宫发掘的两座西汉墓的疑问
5
作者 李小维 曹作昀 《时代人物》 2021年第10期37-39,共3页
咸阳市渭城区正阳宫发掘两座西汉墓葬,位置相邻,两墓出土文物众多,通过出土文物可能印证两墓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M1任安士墓与M2田氏墓有可能有一定的关联。M2出土有铭文文物“筑阳家”青铜钟。“武安家”错银壶,“田氏-大田氏”鼎又... 咸阳市渭城区正阳宫发掘两座西汉墓葬,位置相邻,两墓出土文物众多,通过出土文物可能印证两墓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M1任安士墓与M2田氏墓有可能有一定的关联。M2出土有铭文文物“筑阳家”青铜钟。“武安家”错银壶,“田氏-大田氏”鼎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诸多问题待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墓 任安士 筑阳 武安 田氏
下载PDF
漢簡字詞考釋兩則
6
作者 周忠兵 《简帛》 CSSCI 2016年第1期147-151,共5页
一、"長耳目"解銀雀山漢簡《守法守令等十三篇》第809~810號簡有如下一句話:暮必置斥者城外,以視敵進退變態情,而爲長耳目城中,以觀姦邪事變。(1)此句主要有兩種不同的句讀方式,或將"而爲"與"變態情"相連屬上讀。(2)或將"... 一、"長耳目"解銀雀山漢簡《守法守令等十三篇》第809~810號簡有如下一句話:暮必置斥者城外,以視敵進退變態情,而爲長耳目城中,以觀姦邪事變。(1)此句主要有兩種不同的句讀方式,或將"而爲"與"變態情"相連屬上讀。(2)或將"而爲"與"長耳目"相連屬下讀。(3)我們認爲應以後一種句讀爲是。簡文"爲長耳目城中"與"置斥者城外"結構一致,"長耳目"與"斥者"意義相近,指打探消息之人。以下從"長耳目"在古書中的用法以及與之相關的"耳目"一詞的歷史演變來論證如此句讀可信。"長耳目"一語在傳世文獻中曾出現兩次,相關語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 十三篇 世文 發蒙 姦邪 尸子 子胥 胥浦 武安 文中
下载PDF
关于《史记》叙述句首“始、已”的点读
7
作者 张家英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41-44,共4页
在上古汉语里,“始”和“已”即是两个用词。“始”表“开始”义,“已”表“已经”义,使用频效颇高。但与此同时,“始”和“已”还有另一常用义,即“始”表叙事的回溯,相当于“初”的用法;“已”表事隔不久,后来凝结成了“已而”。这两... 在上古汉语里,“始”和“已”即是两个用词。“始”表“开始”义,“已”表“已经”义,使用频效颇高。但与此同时,“始”和“已”还有另一常用义,即“始”表叙事的回溯,相当于“初”的用法;“已”表事隔不久,后来凝结成了“已而”。这两种用法,都出现于叙述句首。为了阅读的方便,当这种“始、已”出现于句中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句 上古汉语 常用义 点读 齐悼惠王 秦始皇本纪 封禅书 魏豹 武安 朱虚
下载PDF
汉武帝治水
8
作者 徐富海 《中国减灾》 2013年第6X期52-53,共2页
中国历史上,除了大禹之外,其他治水名人如孙叔敖、李冰、西门豹、郑国等,大多是能臣干吏,但有一位皇帝却能够与这些治水名人并列,他就是被称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汉武帝治理黄河主要是堵住了一个决口,而且这个决口在历史上很有名,... 中国历史上,除了大禹之外,其他治水名人如孙叔敖、李冰、西门豹、郑国等,大多是能臣干吏,但有一位皇帝却能够与这些治水名人并列,他就是被称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汉武帝治理黄河主要是堵住了一个决口,而且这个决口在历史上很有名,存在的时间长达二十多年。为什么决口二十多年却没有被堵上呢?一个皇帝在治水方面能够被历史记住又是什么原因呢?没有被堵上的决口与先秦相比,汉代黄河发生洪涝灾害的记载明显增多,黄河决口、漫堤严重,主要河道变化也较为频繁。自汉文帝十二年东郡酸枣决口开始,黄河水灾日益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叔敖 河堤都尉 王延世 宣房宫 洪涝灾害 塞瓠子决 瓠子河 武安 汲黯 河渠书
下载PDF
原创阅读套题(一)
9
作者 刘高伟 《湖北招生考试》 2009年第29期36-38,61,共4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随着我国迎来连续第16个暖冬,全球气候变暖的老话题又一次挂到了人们嘴边。地球变暖带来的变化有目共睹,但大家更想知道,我们的地球还要像这样暖多久?
关键词 全球气候 汲黯 地球变暖 未来气候 项脊轩志 气候系统 武安 太子洗马 首词 梦江南
原文传递
秦、漢初“士”與“吏”的性質——以《為吏之道》和《為吏治官及黔首》為中心
10
作者 金慶浩 《简帛》 2013年第1期309-331,579,共24页
序言眾所周知,在自古至今兩干多年的中國歷史上,士的傳統的發展變化與各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思想等社會各方面的變化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①觀察士的發展演變過程和特點,可以發現先秦時期士多被稱為遊士,②而秦漢時期其多... 序言眾所周知,在自古至今兩干多年的中國歷史上,士的傳統的發展變化與各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思想等社會各方面的變化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①觀察士的發展演變過程和特點,可以發現先秦時期士多被稱為遊士,②而秦漢時期其多以士大夫的"形態"出現。③但是,每個時期對"士"的稱呼都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思想 儒家思想 諸子百家 法吏 春秋戰國 廉絜 坑儒 袁盎 武安 内容整理
下载PDF
文章的结尾
11
作者 周振甫 《文史知识》 1982年第12期58-61,共4页
大家之文,于文之去路,不惟能发异光,而且长留余味,其最擅长者无若《史记》。《史记》于收束之笔不名一格。如本文饱叙妄诞之事,结束还他到底妄诞,却用一冷隽之笔闲闲点醒,如《封禅书》之收笔是也。有叙定霸巨子,幸免弓狗之祸,却把其退... 大家之文,于文之去路,不惟能发异光,而且长留余味,其最擅长者无若《史记》。《史记》于收束之笔不名一格。如本文饱叙妄诞之事,结束还他到底妄诞,却用一冷隽之笔闲闲点醒,如《封禅书》之收笔是也。有叙定霸巨子,幸免弓狗之祸,却把其退隐之逸事尽情一述,寓其征旨,如《越王勾践世家》之收笔是也。有同恶之隐谋。同时败露,是天然陪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名一格 封禅书 窦婴 春申君 武安 言有尽而意无穷 子政 《唐诗纪事》 灌夫 《过秦论》
原文传递
汉初的一次宫廷斗争——《读魏其武安侯列传》
12
作者 王魁田 《唐都学刊》 1987年第3期60-62,77,共4页
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作者的同情显然是在窦婴和灌夫方面。窦婴和灌夫所以双双被迫害至死,王太后干政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这桩冤案的直接导演者,还是武安侯田蚡。“武安负责而好权,杯酒责望,陷彼两贤。呜呼衰哉.”司马迁在... 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作者的同情显然是在窦婴和灌夫方面。窦婴和灌夫所以双双被迫害至死,王太后干政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这桩冤案的直接导演者,还是武安侯田蚡。“武安负责而好权,杯酒责望,陷彼两贤。呜呼衰哉.”司马迁在总结这一历史事件时,谴责了田蚡对“两贤”的迫害,表示了自己的爱和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其武安列传 窦婴 武安 田蚡 灌夫 景帝 内部斗争 西汉初期 淮南王 王太
下载PDF
夜读魏其
13
作者 目田菌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8年第1期94-95,共2页
历史不是沉睡在书本和地壳里的遗迹,历史所繁衍的文化是我们每天温习的课程。一位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高材生的独特视角,一定会是你写作时的精彩素材,更是你反思生活的细致入口。
关键词 窦婴 魏其武安列传 灌夫 表兄弟 汉武帝 汉景帝 侄子 司马迁 丞相 武安
原文传递
“从容”补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博 《辞书研究》 CSSCI 1999年第6期147-149,共3页
关键词 《大词典》 《史记》 《史记·淮阴列传》 《汉语大词典》 魏其武安列传 古代汉语 大唐新语 适当的机会 世说新语 经济宽裕
下载PDF
文言中“相”的副词用法浅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明相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17-22,共6页
“相”在文言中是个常见的词,词义和用法比较复杂,特别是它的副词用法更是如此。但在常见的著述中,言之不详,有的似乎还有一些欠妥之处。本文期望例举“相”的各种副词词义及用法,并试图找出一点规律性的东西。
关键词 施事者 动作行为 第三人称代词 魏其武安列传 陈涉 助祭 魏令 与山巨源绝交书 《典论·论文》 王力先生
下载PDF
专制黑暗文中现——读《魏其武安侯列传》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绮冰 《福建电大学刊》 1997年第4期32-33,共2页
《魏其武安侯列传》写的虽然是田蚡、窦婴、灌夫三个人的经历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斗争,但字里行间表现的是司马迁深沉的激愤之情和强烈的批判精神,从多方面反映封建专制的黑暗。 一、从裙带关系中反映封建专制的黑暗封建社会大搞任人唯亲... 《魏其武安侯列传》写的虽然是田蚡、窦婴、灌夫三个人的经历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斗争,但字里行间表现的是司马迁深沉的激愤之情和强烈的批判精神,从多方面反映封建专制的黑暗。 一、从裙带关系中反映封建专制的黑暗封建社会大搞任人唯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窦大后时,窦婴作为窦太后堂兄的儿子,青云直上,封为魏其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其武安列传 批判封建专制 司马迁 窦太后 窦婴 矛盾斗争 批判精神 灌夫 封建社会 李陵之祸
下载PDF
读《左》《史》献疑
17
作者 陈建初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1-63,共3页
读《左传》、《史记》,多有疑不能明者,今谨录数条于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不悦,起行酒,至武安,武安滕席曰:“不能满觞。”夫怒,因嘻笑曰:“将军,贵人也!”属之。时武安不肯。 “属”,《集解》引徐广曰:“属,一作‘毕... 读《左传》、《史记》,多有疑不能明者,今谨录数条于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不悦,起行酒,至武安,武安滕席曰:“不能满觞。”夫怒,因嘻笑曰:“将军,贵人也!”属之。时武安不肯。 “属”,《集解》引徐广曰:“属,一作‘毕’。”《索隐》案:“《汉书》作‘毕’。毕,尽也。”后代注家因袭这一训诂,如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就说:“属,《汉书》作‘毕’,谓喝干。”王力《古代汉语》也注解说:“属,等于说请。”显然,裴骃和司马贞只是指出了《史记》和《汉书》的异文,司马贞用“尽”解释的是《汉书》的“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疑 《史》 魏其武安列传 左传 杜注 “毕” 杨伯峻 等于说 将军 《汉书》
下载PDF
变文艺术影响后世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瑞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5-166,共2页
变文艺术影响后世一例刘瑞明关于敦煌文学对后世的意义和贡献,学者们从宏观上已有很好的论述。《敦煌变文集·引言》叙及变文类作品的“先驱作用”有三方面。“其次是采用了接近口语的文字,并集了一部分口语词汇,为宋以后的民间... 变文艺术影响后世一例刘瑞明关于敦煌文学对后世的意义和贡献,学者们从宏观上已有很好的论述。《敦煌变文集·引言》叙及变文类作品的“先驱作用”有三方面。“其次是采用了接近口语的文字,并集了一部分口语词汇,为宋以后的民间文学初步地准备了条件。同时对于人物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影响 敦煌变文 《捉季布传文》 文学作品 子弟书 《三国演义》 王安石 梁实秋 魏其武安列传 《燕子赋》
下载PDF
古汉语名词活用的特点
19
作者 肖利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19-21,共3页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指原属甲类的词在文中临时处在乙类词的位置,词性发生了变化,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功能。如.“驾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旬子·劝学》;“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指原属甲类的词在文中临时处在乙类词的位置,词性发生了变化,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功能。如.“驾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旬子·劝学》;“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以上三例中的“水”、“鱼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活用 古汉语 语法功能 词类活用 修辞特点 词的活用 句子成分 修辞作用 魏其武安列传 语法现象
下载PDF
司马氏父子的《六家要旨》 被引量:1
20
作者 施丁 《文史知识》 1982年第11期21-26,共6页
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家学,最主要是受其父司马谈的思想的哺育;而《六家要旨》正是司马氏父子思想相承的可靠证明。《要旨》见之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以下简称《自序》),流传至今,可以研讨。一、司马谈思想的内容司马... 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家学,最主要是受其父司马谈的思想的哺育;而《六家要旨》正是司马氏父子思想相承的可靠证明。《要旨》见之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以下简称《自序》),流传至今,可以研讨。一、司马谈思想的内容司马谈这篇名作,虽然不满一千个字,但是内容丰富。他认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殊途同归,皆务为治。于是提出了各家的要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家 司马氏 孙弘 太史公自序 元狩 汲黯 文景 《自序》 魏其武安列传 元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