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步态加速度的步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蓉 黄璐 +1 位作者 李少伟 刘毅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3-896,共4页
介绍了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便携式步态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方案。重点分析了步态加速度信号的特征,以及利用步态加速度的无偏自相关特性提取步态参数方法,并通过分析、对比人单步(左、右脚步)与步态周期间的相关系数,实现了步态对称性的... 介绍了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便携式步态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方案。重点分析了步态加速度信号的特征,以及利用步态加速度的无偏自相关特性提取步态参数方法,并通过分析、对比人单步(左、右脚步)与步态周期间的相关系数,实现了步态对称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传感器 步态分析 自相关 步态对称性
下载PDF
人体步态对称性量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英杰 吴建宁 林丽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232,共11页
步态对称性是人体步态的重要特征之一,客观量化步态对称性是步态分析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综述分析近30年相关研究相继提出的基于离散量化分析、连续量化分析和统计量化分析的步态对称性客观量化评价方法,可穿戴、网络化、智能... 步态对称性是人体步态的重要特征之一,客观量化步态对称性是步态分析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综述分析近30年相关研究相继提出的基于离散量化分析、连续量化分析和统计量化分析的步态对称性客观量化评价方法,可穿戴、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当前量化评价步态对称性的主要技术特点。探寻新的步态对称性模型、新的步态对称性量化指标,先进的量化评价步态对称性技术手段是当前相关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对称性 步态分析 量化评价 智能化
下载PDF
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术后步态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郝朋 杨柳 +3 位作者 何锐 陈昊 孙茂淋 梁帅楠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69-1375,共7页
目的探讨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后步态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UKA治疗的30例(30膝)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UKA组)。按照年龄、性别及侧别进行1∶1配... 目的探讨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后步态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UKA治疗的30例(30膝)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UKA组)。按照年龄、性别及侧别进行1∶1配对,选择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的30例(30膝)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对照(TKA组)。两组患者除术前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0)外,性别、年龄、病程、侧别、体质量指数及术前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24 h引流量、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变化值;比较两组手术前后WOMAC评分、ROM及HKA。术后1年使用Vicon三维步态系统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各步态参数,并计算两组患者双下肢各步态参数的绝对对称指数(absolute symmetry index,ASI)。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UK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24 h引流量及血红蛋白、白蛋白变化值均明显小于TKA组(P<0.05)。患者均获完整随访,UKA组随访时间13~20个月,平均18个月;TKA组16~24个月,平均20个月。影像学复查示,两组下肢力线均恢复至中立位,假体位置良好。术后1年,两组WOMAC评分、ROM及HK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UKA组WOMAC评分及ROM明显优于TKA组(P<0.05),HK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P=0.13)。术后1年步态分析显示,UKA组步速、步幅、支撑相中期膝关节伸直角度及摆动相膝关节屈曲角度均优于TKA组(P<0.05);步频、初始着地膝关节屈曲角度、承重反应期膝关节屈曲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初始着地与承重反应期膝关节屈曲角度ASI明显大于TKA组(P<0.05)。结论与TKA相比,UKA具有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关节炎 步态分析 步态对称性
原文传递
对称负重式坐站转移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 坐站转移稳定性和步态对称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方胜胜 张芳芳 胡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3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对称负重式坐站转移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坐站转移稳定性和步态对称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对称负重式坐站转移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坐站转移稳定性和步态对称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双足平行位坐站转移训练,研究组接受对称负重式坐站转移训练,两组均持续训练4周。比较两组训练前后Breg平衡量表(BBS)、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QOF)、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步长偏差、患健侧摆动比值、健患侧支撑比值;比较两组训练后人体重心点在矢状面的最大摆动幅度(COGX)、从站到坐时间、从坐到站时间。结果训练后,两组BBS评分、QOF评分、MBI评分高于训练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健侧摆动比值、健患侧支撑比值及步长偏差均低于训练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OGX高于对照组,从站到坐时间及从坐到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称负重式坐站转移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能力、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坐站转移稳定性及步态对称性,并可缩短坐站转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负重式坐站转移训练 脑卒中后偏瘫 坐站转移稳定 步态对称性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对称性的影响
5
作者 许长锋 郭延芳 孙作杰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11-412,共2页
目的分析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在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3例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综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训练后,观察组的康复总... 目的分析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在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3例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综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训练后,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步长偏差、患健侧摆动比值和患健侧支撑比值均低于对照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训练可提高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对称性及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电刺激 康复训练 脑卒中 偏瘫 步态对称性
下载PDF
水中康复疗法用于脑卒中患者偏瘫康复训练疗效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胡雪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08-0112,共5页
探讨水中平板步行训练与传统平板步行训练在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及步态对称性方面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40名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额外进行水... 探讨水中平板步行训练与传统平板步行训练在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及步态对称性方面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40名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额外进行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平板步行训练。训练周期为每天20分钟,每周5天,持续4周。评价指标包括三维步态分析、脑卒中患者姿势评估量表(PASS)和腹部肌肉厚度测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在PASS评分、支撑期时间比、步长比以及腹部肌肉厚度方面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在PASS评分和步长比上也显示出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PASS评分、步长比及腹部肌肉厚度上的提高,相较于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水中平板步行训练能有效提高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和步态对称性。研究强调了水中运动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方案中的潜在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康复训练 水中平板步行 姿势控制 步态对称性
下载PDF
强化蹲-起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病人坐站转移能力、步态对称性及平衡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孟杰 王振坤 +1 位作者 周夏 刘曼 《全科护理》 2022年第23期3285-328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恢复期接受强化蹲-起训练的效果及对病人坐站转移能力、步态对称性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8月收治的109例恢复期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5例,...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恢复期接受强化蹲-起训练的效果及对病人坐站转移能力、步态对称性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8月收治的109例恢复期脑卒中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强化蹲-起训练,干预6周,比较两组病人静态平衡能力、步态对称性参数和坐站转移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6周末坐站转移能力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5次坐立测试(FTSST)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静态平衡能力总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步态对称性参数三维步态患侧摆动比值、健患侧支撑比值和步长偏差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中接受强化蹲-起训练可有效改善病人步态对称性、静态平衡能力及坐站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强化蹲-起训练 步态对称性 静态平衡能力 坐站转移能力
下载PDF
矫形弹力绷带对痉挛性偏瘫脑性瘫痪患儿步态对称性和步行能力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晓诗 张琦 +4 位作者 岳青 梁艳华 李晓松 冯啊美 张燕庆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83-1089,共7页
目的观察矫形弹力绷带改善痉挛性偏瘫脑瘫患儿步态对称性和步行能力的短期疗效。方法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痉挛性偏瘫脑瘫患儿3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试验组(n=1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此外,对照组采用常规步行... 目的观察矫形弹力绷带改善痉挛性偏瘫脑瘫患儿步态对称性和步行能力的短期疗效。方法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痉挛性偏瘫脑瘫患儿3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试验组(n=1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此外,对照组采用常规步行训练,试验组佩戴矫形弹力绷带进行步行训练,共4周。训练前后,计算足偏角比(患侧足偏角/健侧足偏角)、步长比(患侧步长/健侧步长)、步态线长比(患侧步态线长/健侧步态线长)和站立阶段比(患侧站立阶段百分比/健侧站立阶段百分比);测量步宽和10米步行测试(10MWT)速度。结果试验组脱落1例。训练后,两组足偏角比、步长比、步态线长比和站立阶段比均改善(|t|>2.434,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230,P<0.05);两组10MWT自选速度和最大速度均显著提高(|t|>9.186,P<0.001),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t|>2.278,P<0.05)。结论佩戴矫形弹力绷带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性偏瘫脑瘫患儿的步态对称性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瘫痪 痉挛偏瘫 步行 矫形弹力绷带 步态对称性
下载PDF
强化蹲-起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及步态对称性的影响
9
作者 段洋洋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42-45,共4页
目的:探索强化蹲-起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及步态对称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4.58±5.43)岁;... 目的:探索强化蹲-起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及步态对称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4.58±5.43)岁;左侧偏瘫25例,右侧偏瘫15例。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4.55±5.41)岁。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蹲-起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平衡能力、步态对称性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步长偏差、健患侧支撑比值、患健侧摆动比值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强化蹲-起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患者的步态对称性,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强化蹲-起训练 平衡能力 步态对称性
下载PDF
一种智能膝关节假肢模型的阻尼参数优化方法
10
作者 张意彬 吕杰 喻洪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259-265,共7页
目的为了提高智能膝关节假肢的穿戴调试效率及行走的步态对称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假肢模型对膝关节假肢的阻尼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方法首先利用多杆刚体系统对智能膝关节假肢构建由膝关节、连杆及阻尼器组成的假肢模型。选择5例测试对象... 目的为了提高智能膝关节假肢的穿戴调试效率及行走的步态对称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假肢模型对膝关节假肢的阻尼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方法首先利用多杆刚体系统对智能膝关节假肢构建由膝关节、连杆及阻尼器组成的假肢模型。选择5例测试对象,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9~55岁,平均年龄44.20岁(标准差10.45岁);身高1.52~1.78 m,平均身高1.650 m(标准差0.098 m);体质量55~75 kg,平均体质量63.60 kg(标准差8.59 kg);大腿长0.37~0.44 m,平均大腿长0.404 m(标准差0.027 m);小腿长0.43~0.51 m,平均小腿长0.470 m(标准差0.029 m);步幅0.56~0.66 m,平均步幅0.610 m(标准差0.038 m)。将不同步速(0.8 m/s、1.2 m/s、1.6 m/s)的健肢侧膝关节角度及足底反力信息导入该模型,结合S.S.Rao Mechanical Vibration的二阶振动理论,以假肢模型与健肢之间的膝关节角度最小均方根误差为优化目标,对阻尼参数(ωd,ζ)进行优化求解。结果通过对5例测试对象的步态测试,假肢模型在支撑相的膝关节角度与真实人体膝关节的角度偏差为3.8°±0.4°,相关性为0.86±0.06;摆动相则为1.7°±0.2°,相关性为0.990±0.005。支撑相的阻尼频率范围在5~20,阻尼比范围在0.001~0.990;摆动相的阻尼频率范围在3.7~8.6,阻尼比范围在0.0001~0.1100。结论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对膝关节假肢的阻尼参数进行优化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可以提高膝关节假肢的穿戴调试效率,理论上也可以提高穿戴膝关节假肢行走时的步态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膝关节假肢 阻尼 步态对称性 二阶震动
下载PDF
北欧腘绳肌离心力量训练对足球专项股后肌群损伤人群下肢对称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岑 李翰君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3-68,共6页
目的:检验北欧腘绳肌离心力量训练(nordic hamstring exercise,NHE)对于提高股后肌群力量、柔韧性及其双侧对称性的有效性;进一步探究NHE对疾跑过程中髋关节和膝关节关节角度对称性的影响。方法:招募足球专项男性运动员13名,其中7名有... 目的:检验北欧腘绳肌离心力量训练(nordic hamstring exercise,NHE)对于提高股后肌群力量、柔韧性及其双侧对称性的有效性;进一步探究NHE对疾跑过程中髋关节和膝关节关节角度对称性的影响。方法:招募足球专项男性运动员13名,其中7名有股后肌群损伤史(损伤组),6名无下肢损伤史(健康组)。所有受试者入组后照常进行训练,此外损伤组还需按照训练计划完成为期4周的NHE。在干预前后1周内,分别采集2组受试者的双侧股后肌群力量、柔韧性参数以及35 m疾跑过程中的运动学数据。其中柔韧性参数通过被动直腿抬高实验测得的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来表征,并进一步计算双侧股后肌群力量不对称指数和双侧柔韧性不对称指数,以及在疾跑过程中着地时刻、地面反作用力(ground reaction force,GRF)最大时刻及离地时刻的髋、膝关节角度不对称指数。结果:4周的NHE显著提高了损伤组股后肌群力量(P=0.009)和柔韧性(P=0.022)。同时,训练还能改善损伤组股后肌群柔韧性的不对称指数(P=0.010)。此外,训练显著降低了疾跑过程中着地时刻(P=0.049)和GRF最大时刻(P=0.010)髋角的不对称指数。结论:4周的NHE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股后肌群力量,提高柔韧性。训练虽然没有改善股后肌群力量的不对称性,但是提高了下肢柔韧性的对称性和疾跑过程中髋关节角度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后肌群损伤 腘绳肌离心力量训练 股后肌群力量 股后肌群柔韧 步态对称性
下载PDF
小腿假肢-触觉振动反馈系统的设计
12
作者 袁丽 胥泽华 +1 位作者 林恒 胥方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3-797,共5页
目的:为了提高小腿假肢穿戴者的步态协调与对称性,降低长期穿戴假肢造成的腰背痛、膝骨关节炎等并发症,我们设计了一套小腿假肢-触觉振动反馈系统,以达到对小腿假肢穿戴者的步态进行自动识别,并根据设定的参数提供振动反馈,从而帮助提... 目的:为了提高小腿假肢穿戴者的步态协调与对称性,降低长期穿戴假肢造成的腰背痛、膝骨关节炎等并发症,我们设计了一套小腿假肢-触觉振动反馈系统,以达到对小腿假肢穿戴者的步态进行自动识别,并根据设定的参数提供振动反馈,从而帮助提高小腿截肢者的平衡功能与行走能力,以及适应各种变化的外在环境。方法:通过在健侧和假肢侧的大小腿位置,以及假脚的足背共安装5个陀螺仪传感器来采集肢体运动信息,控制主板进行比对数据处理,然后通过固定在假肢侧大腿前后左右的振动马达来对患者行走状态进行提醒并建立条件反射,进而达到调节小腿假肢穿戴者步态平衡性和对称性的目的。招募了6例小腿截肢者参与实验,对穿戴该系统前后的步态参数进行比对。结果:6例小腿截肢者使用触觉振动反馈系统4周后,步速、健侧单步时长/假肢侧单步时长、健侧摆动期/假肢侧摆动期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穿戴4周后3项指标均高于穿戴前。穿戴前后健侧步长/假肢侧步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结论:该小腿假肢-触觉振动反馈系统可帮助提高小腿假肢穿戴者的步态对称性和平衡功能,提高假肢使用的安全性,降低跌倒风险,增加患者对假肢的接受度和依从性,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假肢 可穿戴 振动反馈 步态对称性
下载PDF
基于Kinect的帕金森病步态不对称性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幼安 侯振杰 +2 位作者 坎标 姚恩 张家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5-801,共7页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非接触式帕金森病步态不对称性识别方法,以辅助医疗诊断和评估,解决穿戴型传感设备费用高、影响正常生活且检查流程复杂的问题。方法 2016年7月至8月,对帕金森病患者8例和健康人10例,采用Kinect V2.0采集行走...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非接触式帕金森病步态不对称性识别方法,以辅助医疗诊断和评估,解决穿戴型传感设备费用高、影响正常生活且检查流程复杂的问题。方法 2016年7月至8月,对帕金森病患者8例和健康人10例,采用Kinect V2.0采集行走6 m的运动数据;对左右脚参数滤波处理后分别聚类,使用相似度矩阵算法分别计算健康人和帕金森病患者相似度值;使用隐马尔科夫模型验证该方法的识别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左右脚参数聚类序列相似度小于健康人;从患者中提取的14条数据,成功识别12条(85.71%);从健康人中提取的46条数据,成功区别35条(76.09%)。结论基于左右脚位移过程中步态参数聚类结果不对称性的非接触式识别方法,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有一定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步态对称性 KINECT 字符串相似度矩阵算法 隐马尔可夫模型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步态对称性变化及其与步速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冯小军 段宗宇 +2 位作者 王婷婷 周云 魏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24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患者步行时的步态对称性变化及与步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侧ACL重建术后患者(观察组)以及步态正常的健康人群(对照组)各40例,每组受试者分别进行步态测试,计算和收集受试... 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患者步行时的步态对称性变化及与步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侧ACL重建术后患者(观察组)以及步态正常的健康人群(对照组)各40例,每组受试者分别进行步态测试,计算和收集受试者的步速、单支撑相时间、双支撑相时间、COP-Y及步态对称性参数.结果:观察组步速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侧单支撑相、COP-Y与健侧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双支撑相时长与对照组相比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单支撑相时间、COP-Y对称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步速与单支撑相时间对称性指数成高度负相关(r=-0.87,P<0.01),与COP-Y对称性指数成高度负相关(r=-0.74,P<0.01).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步态呈不对称性变化,步速、患侧单支撑相时间降低,双支撑相时长和COP-Y增加,患侧单支撑相时间对称性指数和COP-Y对称性指数与步速存在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步态分析 步态对称性 足底压力中心
原文传递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不对称性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尹傲冉 倪朝民 +3 位作者 杨洁 刘孟 陈进 张金龙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不对称性与平衡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可以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单侧偏瘫的脑卒中患者30例设为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中老年人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步态与平衡功能训练评估系统(AL-600型)对受...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不对称性与平衡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可以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单侧偏瘫的脑卒中患者30例设为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中老年人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步态与平衡功能训练评估系统(AL-600型)对受试对象进行步态测试,经分析评估软件提取各步态时空参数(站立期时间、摆动期时间、步长及步宽),其步态时空参数的不对称性评估用双侧下肢步长不对称比(SLA)、摆动期时间不对称比(SWTA)和站立期时间不对称比(STA)表示。并对3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各时空参数不对称比(SLA、SWTA、STA)及步宽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SLA、SWTA和STA分别与步宽及BBS评分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病例组患者步行时,患侧的步长及摆动期时间均较健侧增加(P〈0.05),患侧站立期时间较健侧缩短(P〈0.05);而对照组下肢步态分析,各时空参数左右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步宽及各时空参数不对称比(SLA、SWTA和STA)的比值均较对照组增大(P〈0.01)。病例组患者的步宽[(15.90±2.60)em]与BBS评分[(41.57±7.27)分]之间呈中度负相关(r=-0.564,P〈0.01),而患者的SLA与步宽呈轻度正相关(r=0.432,P〈0.05),与BBS评分呈高度负相关(r=-0.849,P〈0.01);患者SWTA与步宽呈高度正相关(r=0.726,P〈0.01),与BBS评分呈中度负相关(r=-0.630,P〈0.01);患者STA与步宽和BBS评分之间均未见明显相关性(r=0.352,r=-0.126,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存在不对称性,其步态的不对称程度与平衡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步态 步态对称性 平衡功能
原文传递
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足底压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许凤娟 倪朝民 +4 位作者 刘孟 刘丽玲 吴鸣 穆景颂 王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69,86,共4页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AFO)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单支撑期足底压力峰值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裸足与穿戴踝足矫形器时,采用步态与平衡功能评测系统进行步态测试,观察并计算步速、双下肢...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AFO)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单支撑期足底压力峰值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裸足与穿戴踝足矫形器时,采用步态与平衡功能评测系统进行步态测试,观察并计算步速、双下肢摆动相时间、单支撑期双下肢足底压力峰值,以及偏瘫步态不对称指数等参数,分析单支撑期足底压力峰值与步速及偏瘫步态不对称指数的相关性。结果:穿戴AFO前后比较,患者步行速度分别为(0.47±0.05)m/s及(0.63±0.04)m/s,偏瘫步态不对称指数为(0.19±0.07)及(0.15±0.02),偏瘫侧单支撑期足底压力峰值为(1.03±0.04)及(1.07±0.0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即穿戴AFO后,患者步行速度提高,偏瘫步态不对称指数减少,偏瘫侧单支撑期足底压力峰值较前增大。穿戴AFO后,偏瘫侧单支撑期足底压力峰值与步速呈正相关(r=0.417,P<0.01),与偏瘫步态不对称指数呈负相关(r=-0.748,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佩戴AFO步行时,足底压力相关参数发生改变,偏瘫侧单支撑期足底压力峰值增大,且其与步速和偏瘫步态不对称性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足矫形器 卒中 偏瘫 足底压力 步速 步态对称性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步行时足底压力中心不对称性及其与步速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丽玲 倪朝民 +6 位作者 岳童 刘孟 刘郑 陈进 范文祥 穆景颂 王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足底压力中心(COP)时空参数的不对称性及其与步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能够独立步行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组)及健康中老年人(正常组)各30例,每组受试者均以自然步速进行步态测试,提取并计算步速、单支撑...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足底压力中心(COP)时空参数的不对称性及其与步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能够独立步行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组)及健康中老年人(正常组)各30例,每组受试者均以自然步速进行步态测试,提取并计算步速、单支撑时间、双支撑时间、单支撑期COP在前后方向的位移(AP-COPDS)及速度(AP-COPVS)、双支撑期COP在前后方向的位移(AP-COPDD)及速度(AP-COPVD),计算COP时空参数的对称性比,组内进行两侧下肢COP时空参数比较,组间进行COP时空参数对称性比比较,并分析偏瘫组各步态参数对称性比与步速的相关程度。结果:与健侧相比,患侧单支撑时间、AP-COPDS、AP-COPVS减小,AP-COPDD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偏瘫组单支撑时间、AP-COPDS、AP-COPVS三者的对称性比均减小,AP-COPDD对称性比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偏瘫组步速与单支撑时间对称性比呈高度正相关(r=0.76,P<0.05),与APCOPDS、AP-COPVS两者的对称性比呈中度正相关(r=0.682,r=0.442,P<0.05),与AP-COPVD对称性比存在负相关趋势(r=-0.363,P=0.053)。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COP时空参数呈不对称性模式,且其不对称性与步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足底压力中心 步速 步态对称性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足底压力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晓亚 张芝梅 +1 位作者 王山岭 凌晴 《中国康复》 2022年第9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的足底压力分布和平衡功能特点及相关性。方法: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于本院康复科招募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40例(研究组)和健康中老年志愿者30例(对照组)。2组均进行静、动态的足底压力和睁、闭眼下的平...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的足底压力分布和平衡功能特点及相关性。方法: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于本院康复科招募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40例(研究组)和健康中老年志愿者30例(对照组)。2组均进行静、动态的足底压力和睁、闭眼下的平衡功能测试,比较2组足底8个区域压力参数,分析研究组足底压力不对称性与平衡功能的相关程度。结果:研究组中,与非偏瘫侧比较,偏瘫侧静态和动态足跟内侧和外侧的足底压力均明显低于非偏瘫侧(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偏瘫侧静态和动态足跟内侧和外侧的足底压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动态拇趾足底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闭眼状态下平衡测试运动轨迹长度与动态足跟内侧压力差呈正相关(R=0.645,P<0.05),与动态足跟外侧压力差呈正相关(R=0.518,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步行时足底压力呈现不对称性,足跟内外侧压力的不对称与平衡运动轨迹长度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足底压力分析 平衡功能障碍 步态对称性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足底压力中心的特点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丽玲 倪朝民 +5 位作者 岳童 刘孟 刘郑 陈进 张金龙 庄建海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30-834,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足底压力中心(COP)相关参数的特点及其与步速、不对称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能够独立步行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组)及健康中老年人(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受试者均以自我选择的步速进行步态测试...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足底压力中心(COP)相关参数的特点及其与步速、不对称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能够独立步行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组)及健康中老年人(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受试者均以自我选择的步速进行步态测试,提取并计算步速及两侧下肢的单支撑时间、双支撑时间、单支撑期COP在前后方向的位移(AP-COPDS)及其速度(AP-COPVS)、双支撑期COP在前后方向的位移(AP—COPDD)及其速度(AP—COPVD),以及单支撑时间对称性比等参数,并分析和比较COP相关参数及其与步速、不对称性的相关程度。结果对照组和偏瘫组的步速分别为(73.60±9.66)和(37.88±16.01)cm/s,偏瘫组步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偏瘫侧单支撑时间[(0.39±0.07)s]较对照组[(0.44±0.04)s]明显缩短(P〈0.01);非偏瘫侧的单支撑时间[(0.53±0.12)S]及两侧双支撑时间[(0.36±0.15)s、(0.36±0.21)s]均较对照组[(0.44±0.04)s及(0.15±0.03)s]延长(P〈0.01);偏瘫组患者两侧下肢所有COP相关参数均较对照组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瘫组两侧下肢所有COP相关参数均与步速呈高度正相关(r=0.765~0.967,P〈0.01);所有COP相关参数与单支撑时间对称性比呈不同程度正相关(r=0.505—0.764,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足底负重在前后方向转移的能力下降,且与步速、单支撑时间对称性比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步态障碍 神经 足底压力中心 步速 步态对称性
原文传递
足底压力中心不对称性适宜计算方式的探讨
20
作者 刘丽玲 倪朝民 +6 位作者 岳童 刘孟 刘郑 陈进 王丽 许凤娟 曾林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00-1703,共4页
探讨脑卒中患者步行时不同足底压力中心(COP)时空参数对称性比的适宜计算方式。选取3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步态测试,使用3种方法计算COP时空参数的对称性比,并分析对称性比与步速的相关性。计算方式影响对称性比与步速的相关性,为了更加客... 探讨脑卒中患者步行时不同足底压力中心(COP)时空参数对称性比的适宜计算方式。选取3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步态测试,使用3种方法计算COP时空参数的对称性比,并分析对称性比与步速的相关性。计算方式影响对称性比与步速的相关性,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步速与不对称性的相关性,对于单、双支撑期COP时空参数,可分别选用患侧除以健侧相应参数、两者中的较小值除以较大值计算对称性比,必要时根据散点图选择适宜计算方式或进行亚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步态障碍 神经 足底压力中心 步速 步态对称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