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窦尉尉 岳从雷 +5 位作者 张家坤 张广德 沙耀利 刘娟 靳霞 杜衍晓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5月济宁口腔医院收治的84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正颌... 目的:探讨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5月济宁口腔医院收治的84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实验组采用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关闭间隙时间、排齐时间,上颌第一磨牙、上颌中切牙矢状方向牙移动距离。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测量上中切牙边缘终点至水平面的垂直距离(U1I-HP)、上中切牙根尖至冠状面的距离(U1I-CP)、上牙槽缘点至冠状面的垂直距离(Sd-CP)、上牙槽座点至水平面的垂直距离(A-HP)、唇上点至冠状面的垂直距离(Ls-CP)和鼻下点至冠状面的垂直距离(Sn-CP),计算相关变化量,比较治疗期间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排齐时间、A-HP变化量、Sn-CP变化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及上颌中切牙向远中移动距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关闭间隙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U1I-HP、U1I-CP、Sd-CP、Ls-CP变化量比对照组高(P<0.05)。2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皮质切开术上颌快速扩弓辅助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可缩短关闭间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对牙矢状方向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切开术 快速扩弓 正畸-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下载PDF
锥形束CT评价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手术前后髁突位置变化的临床价值研究
2
作者 周向向 余炜伟 +1 位作者 阚全龙 杜琎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评价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手术前后髁突位置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9—2020-09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正畸-正颌术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前1...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评价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手术前后髁突位置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9—2020-09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正畸-正颌术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前1周及术后1 a拍摄的CBCT影像资料,测量患者双侧髁突在关节窝前、上、后间隙的距离,双侧髁突最外侧点间距、最内侧点间距,以及左右髁突内外点连线延长线的交角;记录结果并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前1周与术后1 a的双侧髁突各位置间隙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的交角小于术前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距、内距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颞下颌关节均未出现明显关节弹响和疼痛症状。结论根据术前1周及术后1 a拍摄的CBCT影像资料进行测量,正畸-正颌术后1 a髁突位置虽仍会有稍微改变,但变化并不太明显,术后稳定期间患者也未出现明显的关节弹响、疼痛症状,具有相对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畸形 正畸- 髁突 锥形束CT
下载PDF
正畸-正颌手术治疗前牙区严重骨性开[牙合]畸形长期稳定性的效果
3
作者 高凯丽 凌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3期6175-6178,共4页
目的比较单颌和双颌方式在正畸-正颌手术治疗前牙区严重骨性开[牙合]畸形长期稳定性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许昌口腔医院收治的102例接受正畸-正颌手术的前牙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比较单颌和双颌方式在正畸-正颌手术治疗前牙区严重骨性开[牙合]畸形长期稳定性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许昌口腔医院收治的102例接受正畸-正颌手术的前牙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A组接受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术联合下颌双侧升支矢状骨劈开术,B组接受单纯下颌双侧升支矢状骨劈开术。观察治疗前(T_(0))、治疗后3个月(T_(1))、治疗后1 a(T_(2))两组患者牙齿、骨骼改变情况。结果 A组下颌骨后退距离少于B组(P<0.05);与T_(0)比较,T_(1)时两组蝶鞍中心、鼻根点与上齿槽座点夹角(SNA),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夹角(ANB),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夹角(L1-MP),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和上齿槽座点连线夹角(L1-NB)均增加(P<0.05),蝶鞍中心、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夹角(SNB),蝶鞍中心、鼻根点与颏前点构成角(SNPo),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夹角(U1-SN),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和上齿槽座点连线夹角(U1-NA),上中切牙与下中切牙长轴夹角(U1-L1)均减小(P<0.05);与T_(1)比较,T_(2)时B组SNPo、U1-SN升高(P<0.05);T_(0)、T_(1)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A组SNPo、U1-SN低于B组(P<0.05)。结论正畸-正颌手术治疗前牙区严重骨性开[牙合]畸形中双颌手术者较单颌手术者硬组织变化更小,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前牙区 骨性开[牙合] 错[牙合]畸形 稳定性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牙合]伴骨性偏颌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被引量:14
4
作者 米雁领 西文琼 +1 位作者 邓延伟 张凡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1-395,共5页
本文介绍1例骨性Ⅲ类错[牙合]伴骨性偏颌患者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患者女性,因下颌偏10年就诊;临床诊断为凹面型、面部偏斜,安氏Ⅲ类、骨性Ⅲ类错[牙合]。根据美学目标设计治疗方案,术前正畸在三维方向上充分去除牙齿代偿,为手术... 本文介绍1例骨性Ⅲ类错[牙合]伴骨性偏颌患者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过程。患者女性,因下颌偏10年就诊;临床诊断为凹面型、面部偏斜,安氏Ⅲ类、骨性Ⅲ类错[牙合]。根据美学目标设计治疗方案,术前正畸在三维方向上充分去除牙齿代偿,为手术提供充足的空间。正颌手术采取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术+下颌骨矢状劈开术。术后正畸进一步进行牙列精细调整及保持。治疗结束后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联合治疗 骨性Ⅲ类错[牙合] LefortⅠ型截骨术 手术 美学效果 矢状劈开术 临床诊断 安氏Ⅲ类
原文传递
应用OHIP-14量表评价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新新 周诺 倪加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61-663,共3页
目的:应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文版(OHIP-14)评价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2017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患者21例(治疗组),分别... 目的:应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文版(OHIP-14)评价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2017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患者21例(治疗组),分别在安放矫治器前1周(T0)、正颌外科手术前1周(T1)、正颌外科术后正畸完成后1个月(T2)填写OHIP-14量表,同期选取21例无错畸形且无相关正畸治疗史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填写OHIP-14量表。结果:治疗组T0、T1时点心理不适、心理障碍及残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时点较T0、T1时点明显降低(均P<0.05),T2时点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心理健康,OHIP-14量表可客观评价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联合治疗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OHIP-14量表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丁帅 马慧敏 +1 位作者 张婕 李小彤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选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35例成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T0)、手术前(T1)、手术后(T2)、治疗完成拆除矫治器(T3)4个时期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骨性、...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软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选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35例成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T0)、手术前(T1)、手术后(T2)、治疗完成拆除矫治器(T3)4个时期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骨性、牙性硬组织测量项目11项,和反映软组织侧貌改变的角度、距离项目15项,各软硬组织在4个时期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个时期组间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检验)。结果(1)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T3-T0),面凸角增大、软组织面角减小、鼻唇角增大、上唇突度增大、下唇突度减小(P<0.05),侧貌有了极大改善;(2)术前正畸治疗(T1-T0),上唇突度减小(P<0.05);(3)正颌手术前后(T2-T1),上下唇突点下降[UL-HRL增大(1.93±2.89) mm,LL-HRL增大(3.56±3.80) mm](P<0.05);(4)正颌手术后至最终治疗完成阶段(T3-T2),各软硬组织相对比较稳定(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侧貌有了极大改善;术前正畸去代偿治疗,软组织侧貌进一步恶化;正颌手术后至最终治疗完成阶段,软硬组织相对比较稳定;需注意伴随着手术,上下唇突点的向下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正畸-联合治疗 软组织侧貌
原文传递
手术优先模式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被引量:13
7
作者 倪铭 刘红彦 +1 位作者 李惠山 杨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骨性Ⅲ类错畸形的常规治疗方法是待患者发育完成后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combination of orthognathic surgery and orthodontics)即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治疗。而"手术优先治疗模式"(surgery-first-orthodontic-a... 骨性Ⅲ类错畸形的常规治疗方法是待患者发育完成后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combination of orthognathic surgery and orthodontics)即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治疗。而"手术优先治疗模式"(surgery-first-orthodontic-approach,SFOA/SFA)作为这一经典治疗模式的补充,是在治疗初期先进行正颌手术,再进行正畸治疗。该文将对其发展、适应证选择、牙齿快速移动原理、临床应用、治疗结果与稳定性、优势与局限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手术优先治疗模式 正畸-联合治疗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各阶段X线正侧位片测量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波 李海振 +1 位作者 曹甜 侯玉霞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91-95,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进行正畸-正颌治疗各个治疗阶段的变化。方法:选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患者27例,通过对术前正畸、正颌手术及术后正畸阶段的X线头颅定位正位、侧位片测量... 目的:回顾性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进行正畸-正颌治疗各个治疗阶段的变化。方法:选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患者27例,通过对术前正畸、正颌手术及术后正畸阶段的X线头颅定位正位、侧位片测量分析,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不同治疗阶段颌骨、牙齿的变化。结果:术前正畸阶段,侧位片分析可见U1-NA距减小2mm,L1-NB距增大1.87mm,U1-L1减少了11°,上下颌骨和正位片各项测量项目未见明显变化。正颌手术阶段,侧位片可见SNA增大2.52°,SNB角减小4.85°,SND角减小3.95°,ANB角增大2.72°;正位片可见,下颌角间距平均增宽了4.65mm。非偏斜侧髁突上点与下颌角点间距减小了2.13mm,偏斜侧髁突上点与下颌角点间距增大了2.51mm,非偏斜侧髁突上点与颏点间距减小2.75mm,偏斜侧髁突上点与颏点间距增加6.13mm。术后正畸阶段,侧位片分析可见U1-NA角增大1.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位片各项测量项目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正畸阶段,牙齿角度发生明显变化,上前牙内收,下前牙唇倾,但是术前去代偿往往不足;正颌手术阶段,颌骨位置明显改变,上颌前移,下颌后退,颏部偏斜也明显改善;术后正畸过程中,牙齿与颌骨位置均有一定程度的复发趋势,但术后更接近正常值,术后面部偏斜也表现出复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联合治疗 头影测量 畸形 手术 骨性Ⅲ类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畸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颌面部的特征变化及侧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迪 周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变化情况,对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选择73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分别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中选择2...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变化情况,对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提供进一步参考。方法:选择73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分别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中选择21项能够反映颌面部软硬组织、侧貌形态的参数进行对照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治疗后相比治疗前硬组织参数中除MP-SN(°)、ANS-Me/N-Me(%)、L1-NB(mm)以及Y轴角(°)外,余下17项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将部分硬组织参数及其相应的软组织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可得出大部分硬组织参数与其相应的软组织参数存在相关性,尤其软组织面角FH-N`Pg`(°)与面角NP-FH(°)、Y轴角(°)及SNA(°)相关系数达到0.914、-0.883和-0.742,可见两者存在较高相关性。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影响其软组织侧貌最为主要的因素为骨性因素,其他因素为牙性因素和软组织厚度因素。该类患者侧貌特点主要体现为面下三分之一部分在矢状向发育过度畸形,常伴有颏部后缩,而垂直向一般无明显异常。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使侧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畸形 正畸-联合治疗 头影测量分析 侧貌特征 相关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家琴 赵英利 +1 位作者 谈新锋 吕愉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7期67-67,69,共2页
目的探究正畸联合正颌治疗牙颌面畸形患者经精心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正畸联合正颌矫正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前后采取精心护理干预,观察经护理干预后... 目的探究正畸联合正颌治疗牙颌面畸形患者经精心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正畸联合正颌矫正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前后采取精心护理干预,观察经护理干预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所有患者治疗效果均良好,总有效率为96.36%,护理满意率为98.18%。结论牙颌面畸形采取正畸联合正颌治疗及护理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畸形 正畸联合 护理体会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旭霞 张君 +2 位作者 张文娟 李娜 史洪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硬组织角度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T0),正颌手术后3个月(T1)、术后1年(T2)和术后3年(T3)拍摄... 目的探讨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硬组织角度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前(T0),正颌手术后3个月(T1)、术后1年(T2)和术后3年(T3)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反映颌面部硬组织变化的16项角度指标,比较矫治前和正颌手术后不同时期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T1与T0的比较:除N-S-Ar、N-S-Ba、N-S-Go、NBa-PtGn以及Y轴角的变化很小,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11项指标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2与T1的比较:SNPo、U1-SN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T3与T1的比较:仅U1-SN变化明显(P<0.05)。4)T3与T2的比较:所有测量项目的变化均很轻微,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硬组织测量角度在术后3个月到术后1年期间即术后正畸治疗阶段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并未对手术效果产生根本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骨性Ⅲ类 正畸-治疗 头影测量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对颞下颌关节影响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岩 孙丽艳 +1 位作者 李志媛 刘奕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99-302,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TMJ)变化。方法选择2002—201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采用正畸治疗加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BSSRO)的正畸-正颌...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TMJ)变化。方法选择2002—201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采用正畸治疗加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BSSRO)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案,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矫治结束时拍摄标准薛氏位片,采用Cohlmia测量法对关节片进行关节间隙及关节窝形态测量,观察髁突位置及关节形态的变化。结果 (1)关节间隙变化: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双侧关节各间隙均明显变大(P<0.05);矫治结束后关节间隙测量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髁突位置和关节窝形态变化:术后1个月髁突位置与术前比较,矢状向髁突位置后移,垂直向髁突位置下移。矫治结束后与术前比较,髁突位置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关节窝形态的指标在术前、术后1个月和矫治结束后三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30例患者中治疗前9例有关节弹响,治疗后5例弹响消失,术前无关节弹响者术后均未出现弹响,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出现关节疼痛及开口受限。结论 (1)BSSRO术后1个月关节间隙增大,髁突位置稍偏后,矫治结束后恢复正常。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未引起关节窝形态的改变。(2)所有患者均未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且部分患者治疗后关节弹响消失,提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能对TMD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关节 正畸-联合治疗 双侧下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
原文传递
下颌后退术后舌骨、舌体位置和咽腔间隙变化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宏伟 齐素青 +2 位作者 王建国 蔡智芳 李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0-654,共5页
目的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对舌骨、舌体位置和咽腔间隙的影响,分析下颌后退与舌骨、舌体位置改变和咽腔间隙缩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于正颌手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 目的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对舌骨、舌体位置和咽腔间隙的影响,分析下颌后退与舌骨、舌体位置改变和咽腔间隙缩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于正颌手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三维重建颅颌面、气道及舌骨的立体模型,建立以蝶鞍中心(S)点为原点的三维坐标系。测量治疗前后咽腔各段最窄处的矢状径、冠状径、截面积,各段容积和咽腔总容积,同时测量颏前点、舌骨点、舌根点的三维位置,分析颏前点的变化与咽腔间隙及舌骨、舌体位置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咽腔间隙呈现整体缩窄趋势。舌骨发生了后下移位,其中向后、向下平均移动距离分别为5.72、2.76 mm(P<0.05);舌根点向后平均移动了4.04 mm(P<0.01)。19项相关性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有14项,其中下颌后退量与咽腔总容积改变的相关性最强(r=0.834,P<0.01)。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可造成咽腔缩窄,舌骨后下移位,舌体向后移位;下颌后退量与咽腔间隙缩窄、舌骨和舌体位置的改变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联合治疗 骨性Ⅲ类错畸形 咽腔 锥形束CT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梁淑贤 刘琳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是临床上骨性错畸形最为常见的一种,不仅存在牙性问题,同时还伴有颌骨形态、位置的异常,严重影响患者面部美观、口颌功能及心理健康。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从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适应证选择、... 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是临床上骨性错畸形最为常见的一种,不仅存在牙性问题,同时还伴有颌骨形态、位置的异常,严重影响患者面部美观、口颌功能及心理健康。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从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适应证选择、手术时机、对软硬组织侧貌及稳定性的影响等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联合治疗 骨性Ⅲ类错(牙合) 稳定性
原文传递
骨性Ⅲ类患者正畸-正颌治疗后牙槽骨结构改建的锥形束CT测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启航 芦昕 +6 位作者 童磊 商永慧 李帅 刘文 周建华 袁荣涛 郭庆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29-3735,共7页
背景: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的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患者侧貌的改善和后期的恢复情况,而观察患者下前牙牙槽骨改建这一类微观的研究较少。目的:应用口腔X射线侧位片和口腔锥形束CT评价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 背景: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颌的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患者侧貌的改善和后期的恢复情况,而观察患者下前牙牙槽骨改建这一类微观的研究较少。目的:应用口腔X射线侧位片和口腔锥形束CT评价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的下前牙去代偿疗效及牙槽骨结构改建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15例,治疗前后拍摄头颅X射线侧位片测量下前牙在牙槽骨中的角度及线距等指标,锥形束CT测量和分析下前牙唇/舌侧骨开裂长度(d-La/d-Li)以及骨开裂/骨开窗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从X射线侧位片来看,与治疗前相比,下前牙去代偿后相应牙槽骨改建量变化明显,牙根明显向牙槽骨中心移动,但较正常个体仍有部分差距;②锥形束CT测量发现几乎所有牙齿治疗后牙槽骨骨开裂/骨开窗的长度和宽度都得到很大的改善,有的牙槽骨改建甚至已经达到了健康人水平;③治疗前大部分患者往往因为牙齿代偿生长而造成下切牙唇/舌侧的骨开窗/骨开裂,而在术前正畸阶段通过去代偿使牙槽骨改建,牙齿角度发生明显变化,术前正畸使上前牙内收,下前牙唇倾控根,但是术前去代偿量往往不足;在正颌手术阶段,颌骨位置通过定位导板切除,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退;术后正畸过程中精调效果更好,虽然牙齿与颌骨位置均有一定程度的复发趋势,但术后正畸更接近正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联合治疗 下前牙去代偿 骨开裂 骨开窗
下载PDF
偏颌畸形临床特征及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平措旺姆 周鑫 陈莉莉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74-480,共7页
在正畸临床中偏颌畸形的发生率较高,是一种较为复杂且矫治难度大的错畸形,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上下颌骨侧方关系不调、上下颌牙列中线与面中线不齐、颏点较整个颜面部偏向一侧。偏颌畸形不仅会影响颜面部美观和咀嚼功能,还会导致颞下颌关... 在正畸临床中偏颌畸形的发生率较高,是一种较为复杂且矫治难度大的错畸形,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上下颌骨侧方关系不调、上下颌牙列中线与面中线不齐、颏点较整个颜面部偏向一侧。偏颌畸形不仅会影响颜面部美观和咀嚼功能,还会导致颞下颌关节运动和下颌姿势位的非正常变化。文章就偏颌畸形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防治策略等方面做一阐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偏斜 正畸治疗 正畸-治疗
原文传递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软组织角度改变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娜 张文娟 +1 位作者 史洪涛 张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采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软组织的角度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在矫治前(T0)、手术后3个月(T1)、1年(T2)及3年(T3)时拍摄... 目的:探讨骨性安氏Ⅲ类错采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的患者在矫治前和手术后不同时期颌面部软组织的角度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性。方法:选取24例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在矫治前(T0)、手术后3个月(T1)、1年(T2)及3年(T3)时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颌面部13个软组织标志点,测量所形成的角度,采用SPSS12.0软件包分别计算均值和标准差,利用q检验(Newman-Keuls法)比较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1)术后3个月与矫治前相比,除上下唇角(A’UL-B’LL)外,其余15项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a与手术后3个月相比,下唇基角(S-N’-B’)、面型角(G-Sn-Pos)(P<0.01);面凸角(Ns-Sn-Pos)、软组织面角(FH-Sn-Pos)、Z角和UL均有显著差异(P<0.05)。(3)术后3a与术后3个月比较,下唇基角(S-N’-B’)、面型角(G-Sn-Pos)(P<0.01),面凸角(Ns-Sn-Pos)、软组织面角(FH-SnPos)和全面凸角(Ns-Prn-Pos)、Z角、UL均有显著差异(P<0.05)。(4)术后3a与术后1a比较,面型角(G-Sn-Pos)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后3a内与软组织颏前点(Pos)相关的测量角度均有较大的复发趋势,但总体上看,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安氏Ⅲ类错[牙合] 正畸-联合治疗 头影测量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贵凤 李煌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第1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正畸-正颌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单双侧唇腭裂状况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SNB、ANB、LI-NB等影像学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SN... 目的探究正畸-正颌联合防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单双侧唇腭裂状况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SNB、ANB、LI-NB等影像学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SNA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临床不良反应率为17.5%(7/40)。结论给予唇腭裂继发牙颌面畸形患者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牙颌面畸形状况,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面畸形 正畸-联合治疗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匡威 段建民 +7 位作者 汪维健 谭家莉 王桥 李潇 何黎升 商洪涛 赵晋龙 刘彦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992-994,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病例,随着关系的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5例骨性下颌前突病例,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20例骨性下...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病例,随着关系的改变,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5例骨性下颌前突病例,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观察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20例骨性下颌前突患者观察期内不经任何治疗,作为对照组,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较术前口腔功能间隙测量值减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前口腔功能间隙面积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口腔功能间隙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口腔功能间隙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下颌前突可使口腔功能间隙明显减小,术后应防止发生舌咽功能紊乱,并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联合治疗 骨性下前突:口腔功能间隙
下载PDF
正畸联合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对上气道影响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宏伟 齐素青 +3 位作者 闫明 张超 任素锋 张晶晶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15-618,共4页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研究正畸联合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上气道的短期及长期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正畸科和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研究正畸联合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上气道的短期及长期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正畸科和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28例(男性13例,女性15例),采用正畸联合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治疗.治疗前1周、术后6个月及术后3年拍摄锥形束CT,三维重建上气道,对治疗前后上气道各段矢状径、冠状径、截面积和容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口咽段容积[(9 021±4 263) mm^3]、舌咽段容积[(9 236±5 963) mm^3]及总容积[(28 619±9 854) mm^3]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分别为(11 365±4 523)、(12 853±5 436)、(34044±10 352) mm^3](P<0.05).术后3年除第一颈椎平面处矢状径[(15.9±3.5)mm]和截面积[(996±398) mm^2]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外(P>0.05),其余部位与术后6个月相比均有所增加,但未恢复到治疗前.结论 正畸联合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可造成上气道缩窄,随时间推移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至治疗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Ⅲ类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上气道 正畸-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