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对钒微合金钢粗晶热影响区(CGHAZ)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柴锋 师仲然 +1 位作者 杨才福 王佳骥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48-856,共9页
用热模拟方法研究了氮含量对钒微合金钢粗晶热影响区(CGHAZ)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含量为0.0031%或0.021%时,CGHAZ的韧性较差。氮含量0.0031%时CGHAZ中有少量的Ti(C,N),晶界铁素体(GBF)较少,晶内有大量尺寸较大的侧板条铁素体... 用热模拟方法研究了氮含量对钒微合金钢粗晶热影响区(CGHAZ)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含量为0.0031%或0.021%时,CGHAZ的韧性较差。氮含量0.0031%时CGHAZ中有少量的Ti(C,N),晶界铁素体(GBF)较少,晶内有大量尺寸较大的侧板条铁素体(FSP),解理裂纹沿FSP的直线扩展使其韧性较差。氮含量0.021%时在CGHAZ中生成了较为粗大的(Ti, V)(C, N)和GBF,解理裂纹沿GBF扩展使其韧性较差。氮含量为0.012%时低温韧性较好,在CGHAZ中生成了大量细小的(Ti, V)(C, N)粒子,且GBF尺寸相对较小,晶内有大量的针状铁素体(AF)。这些因素都有利于阻止裂纹扩展,使其低温韧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钒微合金化 氮含量 正火 粗晶热影响区
原文传递
正火型V-N-Ti和Nb-V-Ti海工钢焊接粗晶热影响组织和韧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师仲然 赵庆凯 +4 位作者 刘登辉 王天琪 柴希阳 罗小兵 柴锋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39-948,共10页
用焊接热模拟方法研究了V-N-Ti和Nb-V-Ti微合金化正火型海工钢模拟粗晶热影响区(CGHAZ)组织和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组织的不同使V-N-Ti设计正火型海工钢的模拟CGHAZ韧性比Nb-V-Ti钢的好。对于V-N-Ti钢,较高的N含量提高了富Ti(Ti,V)... 用焊接热模拟方法研究了V-N-Ti和Nb-V-Ti微合金化正火型海工钢模拟粗晶热影响区(CGHAZ)组织和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组织的不同使V-N-Ti设计正火型海工钢的模拟CGHAZ韧性比Nb-V-Ti钢的好。对于V-N-Ti钢,较高的N含量提高了富Ti(Ti,V)(C,N)粒子析出温度和铁素体形核能力,使模拟CGHAZ原始奥氏体晶粒和(取向差角为15°)晶粒细化,并生成能阻止或使解理裂纹的偏转细小多边形铁素体,因此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而Nb-V-Ti钢模拟CGHAZ原奥氏体晶界上的链状M-A、粗大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和有效晶粒尺寸,是模拟CGHAZ韧性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V-N-Ti钢 正火 粗晶热影响区 多边形铁素体
原文传递
SM570正火型特厚高强钢板的强化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常跃峰 赵文忠 《宽厚板》 2000年第1期13-20,共8页
本文论述了 SM570正火型特厚高强钢板的强化机理、强化设计思路及强化成分应用的效果 ,并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调整微合金化元素 Nb、V的含量 ,并复合少量的 Mo或 Ni,成功开发出了厚度 1 0 0 mm和1 4 0 mm的特厚高强钢板 ,这一成功也为... 本文论述了 SM570正火型特厚高强钢板的强化机理、强化设计思路及强化成分应用的效果 ,并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调整微合金化元素 Nb、V的含量 ,并复合少量的 Mo或 Ni,成功开发出了厚度 1 0 0 mm和1 4 0 mm的特厚高强钢板 ,这一成功也为我公司进一步开发更高强度级别的非调质型钢板开辟了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火 特厚高强钢板 强化设计 SM570钢
下载PDF
压力容器用高强度低合金SA737GrC钢板的研制开发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样兵 陈文杰 +1 位作者 吴艳阳 牛红星 《宽厚板》 2018年第2期4-6,共3页
舞钢通过优化成分设计、合理控制冶炼、轧制及热处理工艺,首次成功开发出正火型压力容器用高强度低合金SA737GrC钢板。检验结果表明:钢板具有良好的常温拉伸性能,板厚1/4处-30℃横、纵向KV8冲击功均值在120 J以上,组织为贝氏体和铁素体... 舞钢通过优化成分设计、合理控制冶炼、轧制及热处理工艺,首次成功开发出正火型压力容器用高强度低合金SA737GrC钢板。检验结果表明:钢板具有良好的常温拉伸性能,板厚1/4处-30℃横、纵向KV8冲击功均值在120 J以上,组织为贝氏体和铁素体,晶粒度在10.0级以上,综合性能优良,适用于压力容器设备的设计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正火 高强度 低合金
下载PDF
N对高强度压力容器钢组织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坤 张莉芹 +3 位作者 刘中柱 刘文斌 李方中 胡锋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0-68,共9页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镜及VASP第一性原理模拟等方法研究了氮含量对微合金化压力容器钢组织转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含量从60×10^(-6)增加至93×10^(-6)时,试验钢中的铁素体体积分数变化较小,珠...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镜及VASP第一性原理模拟等方法研究了氮含量对微合金化压力容器钢组织转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含量从60×10^(-6)增加至93×10^(-6)时,试验钢中的铁素体体积分数变化较小,珠光体占比从5.8 vol%增加至18.4 vol%,粒状贝氏体组织从49.4 vol%减少为28.0 vol%;当氮含量增加至150×10^(-6)时,试验钢组织由47.6 vol%的珠光体与52.4 vol%的铁素体组成。氮含量增加使试验钢在强度变化较小的基础上,-40℃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和伸长率提升,这主要是因为高氮(150×10^(-6))试验钢中析出更多的氮化物颗粒,增加了相变过程中的形核位置,有效促进了珠光体转变;热轧后的低氮(60×10^(-6))试验钢在正火后由于奥氏体中C的过饱和度增加,较高温度下连续冷却发生了贝氏体转变,形成粒状贝氏体组织,恶化了试验钢的塑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火压力容器钢 氮含量 微合金化 珠光体转变 粒状贝氏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