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的基音检测算法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剑凌 徐盛 陈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27-829,共3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音检测算法 ,通过最小化重建谐振峰与原始谐振峰之间的误差得到最佳的基音估计 .在基音估计中引入误差控制因子以得到无偏的误差函数 ,同时对基音轨迹跟踪技术作了改进 ,以保证基音轨迹的正确演变 .实验结果表明 ,与 ...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音检测算法 ,通过最小化重建谐振峰与原始谐振峰之间的误差得到最佳的基音估计 .在基音估计中引入误差控制因子以得到无偏的误差函数 ,同时对基音轨迹跟踪技术作了改进 ,以保证基音轨迹的正确演变 .实验结果表明 ,与 IMBE标准中的基音检测算法相比 ,该方法能提供更正确且平滑的基音轨迹 ,尤其在过渡段能有效地跟踪快速基音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音检测 语音编码 正弦编码 算法 基音估计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分组丢失率的多描述正弦语音编码器 被引量:1
2
作者 郎玥 赵胜辉 匡镜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54-1358,共5页
多描述(MD)语音编码器可以在不可靠的信道如internet上稳定地传输语音信号。然而,当前的MD语音编码器一般对不同的分组丢失率采用固定的多描述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实际网络环境中分组丢失率的实时变化。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多描述正弦编... 多描述(MD)语音编码器可以在不可靠的信道如internet上稳定地传输语音信号。然而,当前的MD语音编码器一般对不同的分组丢失率采用固定的多描述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实际网络环境中分组丢失率的实时变化。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多描述正弦编码器(AMDSC),可根据分组丢失率的大小在两个描述间动态地分配冗余,从而使最终的重建失真最小。仿真结果表明,AMDSC的重建语音质量相对于其他固定结构的MD编码器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编码 多描述 正弦编码
下载PDF
基于双正弦编码的数字水准测量系统研究
3
作者 王英 冯连合 《微型机与应用》 2010年第9期100-102,共3页
针对数字水准仪的自动读数问题,研究了基于双正弦编码标尺的数字水准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并将基于相邻尺度小波变换乘积的边缘检测方法应用到了标尺条码识别算法中,最后搭建了数字水准测量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设计方案是... 针对数字水准仪的自动读数问题,研究了基于双正弦编码标尺的数字水准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并将基于相邻尺度小波变换乘积的边缘检测方法应用到了标尺条码识别算法中,最后搭建了数字水准测量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设计方案是可行的,能够保证标尺条码解码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准仪 正弦编码 边缘检测 测量系统
下载PDF
正弦参数自适应联合量化
4
作者 王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8-803,共6页
为实现音频信号的低速率编码,提出一种正弦参数量化的新方案.该方案利用人耳掩蔽效应和实时参数统计特性,基于高速率原理建立并显式求解率失真优化问题,得到具有解析形式的参数量化器,实现了在正弦分量间和正弦参数间动态分配编码比特.... 为实现音频信号的低速率编码,提出一种正弦参数量化的新方案.该方案利用人耳掩蔽效应和实时参数统计特性,基于高速率原理建立并显式求解率失真优化问题,得到具有解析形式的参数量化器,实现了在正弦分量间和正弦参数间动态分配编码比特.本量化方案无迭代运算过程,适合实时低速率音频编码应用.与经典方法比较,平均比特速率每正弦减少约17%.当速率大于15bit/正弦,重建信号的感觉失真小于球形量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率原理 正弦编码 匹配追踪 自适应联合量化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正弦正交编码器细分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洪小圆 王鹿军 吕征宇 《电源学报》 2011年第1期7-11,37,共6页
提出了一种不用查询表的正弦正交编码器细分方法,利用控制系统临界稳定原理生成一个高频数字正弦载波与采样得到的正弦编码信号实时比较来获取相位信息;与传统查询表细分方法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而且整个细分过程通过软件实现,... 提出了一种不用查询表的正弦正交编码器细分方法,利用控制系统临界稳定原理生成一个高频数字正弦载波与采样得到的正弦编码信号实时比较来获取相位信息;与传统查询表细分方法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而且整个细分过程通过软件实现,不需要添加额外的硬件;同时阐述了影响细分分辨率的因素,推导出了防止电机高速运行时细分混叠的条件;最后,以一台7kW的电梯用永磁同步电机配套海德汉的ERN487-2048正弦增量式编码器为平台,验证了该细分方法用于转子初始位置识别及速度控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编码 细分 永磁同步电机 电梯 转子初始位置
下载PDF
光栅投影式三维轮廓测量的图像滤波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永超 王拥军 +2 位作者 秦恒 张晓磊 张靖涛 《软件》 2012年第11期186-189,共4页
基于光栅投影的三维测量技术,在读取采用正弦编码的光栅图样时,其图像灰度分布应为正弦分布。但由于投影环境的干扰和电荷耦合元件(CCD)的数字采样失真,在编码图样的灰度分布中会存在大量噪声,这将导致在相位恢复时产生误差。本文提出... 基于光栅投影的三维测量技术,在读取采用正弦编码的光栅图样时,其图像灰度分布应为正弦分布。但由于投影环境的干扰和电荷耦合元件(CCD)的数字采样失真,在编码图样的灰度分布中会存在大量噪声,这将导致在相位恢复时产生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频域滤波优化算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该算法明显的提升了光栅投影式三维测量技术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投影 三维测量 正弦编码失真 图像滤波
下载PDF
融合非负正弦位置编码和混合注意力机制的情感分析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志超 陈进东 张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1-110,共10页
针对情感分析任务中,序列模型存在难以获取文本的相对位置信息,且处理较长序列时容易丢失关键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非负正弦位置编码(non-negative sinusoidal position encoding,NSPE)和混合注意力机制(hybrid attention mechanis... 针对情感分析任务中,序列模型存在难以获取文本的相对位置信息,且处理较长序列时容易丢失关键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非负正弦位置编码(non-negative sinusoidal position encoding,NSPE)和混合注意力机制(hybrid attention mechanism,HAM)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情感分析模型(NSPEHA-BiLSTM)。提出NSPE方法,建立词语的NSPE,为词向量融入相对位置信息;通过Bi-LSTM提取文本特征,并基于HAM分别对特征的全局和局部特征进行赋权,确保关键信息的准确传递;通过全连接层实现文本情感分析。在IMDB数据集中,NSPEA-BiLSTM相较于Bi-LSTM和Text-CNN准确率分别提升了4.67和2.02个百分点,且输入的文本长度越长,模型效果越好,同时验证了NSPE优于其他位置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 非负正弦位置编码(NSPE) 混合注意力机制(HAM)
下载PDF
正弦变换编码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由红 陈健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2001年第2期189-192,共4页
提出了低码率正弦变换编码算法 (STC)的改进算法。为了准确地提取基音频率并尽量减少算法复杂度 ,改进算法采用了快速有效的混合基音提取方法以结合时、频域基音提取算法的优点。为保持谐波之间的相位信息 ,改进算法在解码端利用相邻帧... 提出了低码率正弦变换编码算法 (STC)的改进算法。为了准确地提取基音频率并尽量减少算法复杂度 ,改进算法采用了快速有效的混合基音提取方法以结合时、频域基音提取算法的优点。为保持谐波之间的相位信息 ,改进算法在解码端利用相邻帧的基音频率对谐波相位进行匹配跟踪 ,使重建语音保持了原始语音的特点。另外 ,改进算法在对幅度谱包络进行量化之前用双线性变换做了适合人耳听觉特性的预处理 ,降低了 L PC分析的阶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变换编码 基音检测 双线性变换 语音信号处理 STC算法
下载PDF
基于三角函数的正弦波编码器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名佳 林剑峰 +1 位作者 曹文智 马晓波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介绍了正弦波编码器工作原理和输出信号特点。给出了基于三角函数的正弦波编码器信号处理算法,包括旋转方向判断算法和编码器A项信号相位算法。应用Matlab编写了该算法的计算程序,并应用于实际机床位置采集中,得出了相对位置曲线,验证... 介绍了正弦波编码器工作原理和输出信号特点。给出了基于三角函数的正弦波编码器信号处理算法,包括旋转方向判断算法和编码器A项信号相位算法。应用Matlab编写了该算法的计算程序,并应用于实际机床位置采集中,得出了相对位置曲线,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编码 位置检测 机床
下载PDF
语音相位听觉特性在正弦模型语音编码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燕 张军 +1 位作者 宁更新 韦岗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23期6218-6223,共6页
通过分析语音相位的听觉特性,把这种听觉特性运用到基于正弦模型语音编码合成元音的相位处理中,只通过幅频信息和少量的原始相位信息来合成重建语音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改善合成信号中帧与帧之间的不连续性,使帧与帧之间能... 通过分析语音相位的听觉特性,把这种听觉特性运用到基于正弦模型语音编码合成元音的相位处理中,只通过幅频信息和少量的原始相位信息来合成重建语音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改善合成信号中帧与帧之间的不连续性,使帧与帧之间能平滑过渡,能增加语音自然度,提高语音的合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相位 听觉特性 临界相位频率 语音正弦模型编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