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语体语法与汉语词重音
被引量:
3
1
作者
冯胜利
《韵律语法研究》
2021年第2期77-111,共35页
本文根据语体语法理论提出汉语的词重音当分为“口语体词重音”和“正式体词重音”两种不同的(词)重音类型。本文指出,汉语词的重音若将正式和口语语体混而同之,那么不同的模式则混而无别,无法得到井然有序的音系重音系统。本文首先从...
本文根据语体语法理论提出汉语的词重音当分为“口语体词重音”和“正式体词重音”两种不同的(词)重音类型。本文指出,汉语词的重音若将正式和口语语体混而同之,那么不同的模式则混而无别,无法得到井然有序的音系重音系统。本文首先从语体语法入手,介绍语体不同则词汇不同、词汇不同则词重音不同的事实及其跨语言的证据。本文继而提出汉语“左重(或右轻)为口语,等重(或/和右重)为正式”的例证与理证。例证部分包括(但不限于):(1)轻声、轻读、VV重叠等口语体现象;(2)等重、右重、AABB重叠等正式体现象。理证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以轻显重、双步顿重、高频致俗、词重原理(词重音“有”“无”之必)等。最后,本文通过讨论汉语词重音中几个有争论的问题,提出汉语词重音研究已然进入理论探索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语法
词
重音
口语
体词
重音
正式
体词
重音
左重(扬抑式)
右重(抑扬式)
原文传递
题名
语体语法与汉语词重音
被引量:
3
1
作者
冯胜利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出处
《韵律语法研究》
2021年第2期77-111,共3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汉语特征的多元语法理论探索(多卷本)”(20&ZD297)
北京语言大学院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1YJ140006)资助
文摘
本文根据语体语法理论提出汉语的词重音当分为“口语体词重音”和“正式体词重音”两种不同的(词)重音类型。本文指出,汉语词的重音若将正式和口语语体混而同之,那么不同的模式则混而无别,无法得到井然有序的音系重音系统。本文首先从语体语法入手,介绍语体不同则词汇不同、词汇不同则词重音不同的事实及其跨语言的证据。本文继而提出汉语“左重(或右轻)为口语,等重(或/和右重)为正式”的例证与理证。例证部分包括(但不限于):(1)轻声、轻读、VV重叠等口语体现象;(2)等重、右重、AABB重叠等正式体现象。理证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以轻显重、双步顿重、高频致俗、词重原理(词重音“有”“无”之必)等。最后,本文通过讨论汉语词重音中几个有争论的问题,提出汉语词重音研究已然进入理论探索的新阶段。
关键词
语体语法
词
重音
口语
体词
重音
正式
体词
重音
左重(扬抑式)
右重(抑扬式)
Keywords
Stylistic-Register Grammar
word stress
in-/formal word stress
Iambic/Trochaic Law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H116.4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语体语法与汉语词重音
冯胜利
《韵律语法研究》
2021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