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5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1
作者 王万林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14,30,共4页
评述了次氯酸钠水溶液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次氯酸钠的不稳定性是由于次氯酸根离子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的高度不对称性和次氯酸根离子中阳离子C l+的高离子势所决定的。介绍了次氯酸钠分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讨论了温度、溶液... 评述了次氯酸钠水溶液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次氯酸钠的不稳定性是由于次氯酸根离子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的高度不对称性和次氯酸根离子中阳离子C l+的高离子势所决定的。介绍了次氯酸钠分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讨论了温度、溶液的pH、重金属离子、稳定剂对次氯酸钠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指出降低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低温和避光储存,控制次氯酸钠溶液的酸度及添加稳定剂是提高次氯酸钠水溶液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 稳定性 分解反应 稳定剂
下载PDF
次氯酸钠氧化脱除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被引量:62
2
作者 张胜利 刘丹 曹臣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9年第3期23-26,共4页
与传统的氯系氧化剂液氯相比,次氯酸钠不仅使用安全无氯气外泄的危险,而且可进一步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因此用于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是较合适的氯化氧化剂。研究以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氨氮模拟废水为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系统... 与传统的氯系氧化剂液氯相比,次氯酸钠不仅使用安全无氯气外泄的危险,而且可进一步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因此用于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是较合适的氯化氧化剂。研究以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氨氮模拟废水为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系统地探讨了氯与氨氮的量比、反应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次氯酸钠氧化脱除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次氯酸钠氧化脱除氨氮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氯与氨氮的量比、反应时间、pH值。此外,分别在高低两种氨氮浓度下,考察了有机污染物苯酚的存在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氨氮浓度条件下,氨氮去除率都随苯酚浓度增加而减少,但高浓度氨氮受苯酚的影响程度较低浓度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 氨氮 氯与氨氮的量比 反应时间 PH值 苯酚
下载PDF
次氯酸钠溶液的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53
3
作者 周相武 汪晓军 +1 位作者 刘姣 王炜 《氯碱工业》 CAS 2006年第8期28-30,共3页
实验研究了温度、有效氯含量、含盐量等因素对次氯酸钠溶液氧化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常温常压下,漂水氧化还原电位主要受pH值控制,随着pH值的降低而升高;在pH值不变的情况下,漂水氧化还原电位与有效氯含量呈二次函数关系;漂水的稳定性与... 实验研究了温度、有效氯含量、含盐量等因素对次氯酸钠溶液氧化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常温常压下,漂水氧化还原电位主要受pH值控制,随着pH值的降低而升高;在pH值不变的情况下,漂水氧化还原电位与有效氯含量呈二次函数关系;漂水的稳定性与温度、pH值有很大的关系,在高温或低pH值的情况下极易分解,提高含盐量对提高其稳定性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 氧化还原电位 有效氯含量
下载PDF
镍钼矿生产钼酸铵全湿法生产工艺及实践 被引量:54
4
作者 李青刚 肖连生 +1 位作者 张贵清 张启修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85-89,共5页
总结了镍钼矿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及处理方法,经过对镍钼矿的矿物特性的分析和前期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六条镍钼矿处理工艺流程,并将全湿法生产工艺应用到工业生产,该工艺主要流程为矿石破碎球磨→次氯酸钠分解→离子交换→净化→结晶→烘干... 总结了镍钼矿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及处理方法,经过对镍钼矿的矿物特性的分析和前期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六条镍钼矿处理工艺流程,并将全湿法生产工艺应用到工业生产,该工艺主要流程为矿石破碎球磨→次氯酸钠分解→离子交换→净化→结晶→烘干。工业化结果显示,全湿法生产工艺所得的钼酸铵产品达到了国标MSA-1标准,全流程金属回收率85%以上,吨钼酸铵产品加工成本低于5万元人民币。该工艺主要优点有友好环境,金属回收率高,流程简单,产品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钼矿 钼酸铵 次氯酸钠 生产实践
下载PDF
次氯酸钠的分解特性及提高其稳定性能的途径 被引量:45
5
作者 邵黎歌 陈卿 《氯碱工业》 CAS 1997年第4期21-24,共4页
分析研究了次氯酸钠的分解特性,列举了次氯酸钠的不稳定现象,影响次氯酸钠稳定性的诸因素。通过对次氯酸钠稳定性能的测定,进而提出了提高次氯酸钠稳定性的措施: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除去金属杂质:控制溶液的pH值,添加稳定剂及... 分析研究了次氯酸钠的分解特性,列举了次氯酸钠的不稳定现象,影响次氯酸钠稳定性的诸因素。通过对次氯酸钠稳定性能的测定,进而提出了提高次氯酸钠稳定性的措施: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除去金属杂质:控制溶液的pH值,添加稳定剂及合理贮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 分解 稳定性能
下载PDF
血液透析设备的消毒 被引量:40
6
作者 田爱辉 曹立云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1期11-13,共3页
数以万计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为了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除了采用多元化的治疗方案和不断提高透析用水和透析用浓缩液的品质之外,透析设备的高效消毒无疑也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 化学消毒法 过氧乙酸 水处理系统 细菌繁殖体 血液透析 透析疗法 热力消毒 次氯酸钠 氯酸 消毒液 化学消毒剂 透析设备 微生物污染
下载PDF
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磷化氢尾气处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程建忠 张英喆 张宝贵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4,共4页
详细研究了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氧化PH3 为次磷酸钠的最佳条件和有关分离工艺 .
关键词 磷化氢 次氯酸钠 酸钠 尾气处理 分离工艺 重结晶法 阴离子交换树脂法
下载PDF
次氯酸钠代替液氯消毒对自来水厂供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39
8
作者 白晓慧 支兴华 +1 位作者 朱斌 马玉英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7-49,共3页
对使用同一水源的两条相同制水工艺分别采用次氯酸钠和液氯消毒,对比研究了两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及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消毒剂对菌落总数和异养菌的去除效果都较好,出厂水的菌落总数和异养菌数都未超过100 CFU/mL,微生... 对使用同一水源的两条相同制水工艺分别采用次氯酸钠和液氯消毒,对比研究了两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及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消毒剂对菌落总数和异养菌的去除效果都较好,出厂水的菌落总数和异养菌数都未超过100 CFU/mL,微生物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两种消毒剂对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的控制水平均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液氯消毒出水中的三氯甲烷和卤乙酸含量比次氯酸钠消毒出水中的略高,四氯化碳含量基本相同。采用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可有效降低水厂生产安全风险,同时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有利于降低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消毒 次氯酸钠 液氯 消毒副产物
原文传递
含氯消毒剂的性能与应用 被引量:34
9
作者 曲显恩 《中国氯碱》 CAS 2005年第1期19-23,共5页
详细介绍了含氯消毒剂的组成,性能及应用范围。主要成分次氯酸钠的化学特性、杀菌作用和杀菌机理。阐述了基于次氯酸钠的不稳定性和腐蚀性,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含氯消毒剂 次氯酸钠 稳定性 腐蚀性 浓度 杀菌性能
下载PDF
不同根管冲洗剂对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和对致病菌及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7
10
作者 严美芳 薛慧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3期331-336,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根管冲洗剂对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疼痛评价、可疑致病菌检出和对P物质(S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口腔科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02例,其中男性49例,平均年龄34.7岁;女性53例,平... 目的探究不同根管冲洗剂对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疼痛评价、可疑致病菌检出和对P物质(S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口腔科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02例,其中男性49例,平均年龄34.7岁;女性53例,平均年龄35.4岁。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4例。均行一次性根管治疗,Ⅰ组采用超声辅助下3%过氧化氢溶液(H2O2)荡洗,Ⅱ组采用超声辅助下0.5%次氯酸钠溶液荡洗,Ⅲ组采用超声辅助下1%聚维酮碘溶液荡洗。比较3组治疗后1周内疼痛评价、治疗前后可疑致病菌检出情况及SP、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1周内疼痛评价,Ⅰ组无疼痛19例,轻度疼痛10例,重度疼痛5例;Ⅱ组无疼痛25例,轻度疼痛8例,重度疼痛1例;Ⅲ组无疼痛24例,轻度疼痛9例,重度疼痛1例;3组疼痛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03,P=0.219);但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疼痛评价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10.22、11.66,P均<0.001)。3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85.3%,Ⅱ组97.1%,Ⅲ组97.1%。χ^(2)=4.91,P=0.086)。治疗前3组致病菌检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Ⅱ组与Ⅲ组致病菌检出量均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h SP水平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32.0±3.2) pg/μL;Ⅱ组:(26.9±3.5) pg/μL;Ⅲ组:(29.8±3.6) pg/μL。F=15.53,P <0.001],即Ⅱ组SP水平最低,Ⅰ组SP水平最高。结论与H2O2相比,次氯酸钠与聚维酮碘均能降低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后疼痛发生及可疑致病菌检出量,以次氯酸钠效果更佳。同时次氯酸钠降低术后2 h龈沟液SP水平,减少疼痛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牙髓炎 性根管治疗 根管冲洗 次氯酸钠 致病菌 P物质
下载PDF
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盛梅 马芬 杨文伟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05年第3期8-10,共3页
研究了次氯酸钠水溶液的稳定性,考察了温度、pH值、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表面活性剂等对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25℃、pH大于12.6时,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较好,溶液中Ca2+、Mg2+离子的存在对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影... 研究了次氯酸钠水溶液的稳定性,考察了温度、pH值、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表面活性剂等对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25℃、pH大于12.6时,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较好,溶液中Ca2+、Mg2+离子的存在对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影响不大;而Fe2+、Mn2+离子的存在会促进其分解;表面活性剂硅酸钠可作为次氯酸钠消毒液的良好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 有效氯 稳定性
下载PDF
次氯酸钠氧化脱除黄磷尾气中的硫、磷杂质 被引量:26
12
作者 熊辉 杨晓利 李光兴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采用次氯酸钠氧化工艺净化黄磷尾气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0 .6 5 %、pH为 9、反应温度为 2 85K、气体流速为 0 .6~ 0 .8L/min的条件下 ,对尾气中H2 S、PH3 的脱除率分别达到 99.9%和 99.8% ,出口含量分别小于 0 .2mg/m3... 采用次氯酸钠氧化工艺净化黄磷尾气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0 .6 5 %、pH为 9、反应温度为 2 85K、气体流速为 0 .6~ 0 .8L/min的条件下 ,对尾气中H2 S、PH3 的脱除率分别达到 99.9%和 99.8% ,出口含量分别小于 0 .2mg/m3 和 7mg/m3 ,对有机硫也有 30 %的脱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 氧化 黄磷尾气 除硫 除磷 杂质 净化 废气处理
下载PDF
次氯酸钠现场生产系统在大中型水厂的应用 被引量:35
13
作者 陆宇骏 《净水技术》 CAS 2010年第1期70-73,共4页
介绍了次氯酸钠现场生产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在上海长兴水厂的应用,并与其它几种饮用水消毒手段:投加氯气、二氧化氯、商品次氯酸钠、臭氧以及紫外线照射进行了比较。表明次氯酸钠现场生产技术与液氯或商品次氯酸钠消毒技术相比,是一种无... 介绍了次氯酸钠现场生产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在上海长兴水厂的应用,并与其它几种饮用水消毒手段:投加氯气、二氧化氯、商品次氯酸钠、臭氧以及紫外线照射进行了比较。表明次氯酸钠现场生产技术与液氯或商品次氯酸钠消毒技术相比,是一种无论在原料运输、制备、贮存、投加方面都很安全并有良好即时和持续消毒效果的技术,在经济性方面也比商品次氯酸钠技术优越,次氯酸钠现场生产技术较为适合于大中型自来水厂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消毒 次氯酸钠 现场制备
下载PDF
水中苦味酸的测定 被引量:34
14
作者 刘辉利 鲜啟鸣 +1 位作者 邹惠仙 孙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47,共3页
采用GC ECD法,通过测定水中苦味酸氯化生成氯化苦的量,来确定苦味酸的浓度。利用GC MS确定了氯化苦的出峰保留时间,研究了反应时间、次氯酸钠加入量及其他硝基芳烃化合物对苦味酸测定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水中苦味酸测定的条件。应用GC ... 采用GC ECD法,通过测定水中苦味酸氯化生成氯化苦的量,来确定苦味酸的浓度。利用GC MS确定了氯化苦的出峰保留时间,研究了反应时间、次氯酸钠加入量及其他硝基芳烃化合物对苦味酸测定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水中苦味酸测定的条件。应用GC ECD法测定了太湖水中的苦味酸,较好地满足了水质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酸 测定 硝基芳烃化合物 GC-MS 保留时间 反应时间 次氯酸钠 水质检测 CD法 氯化苦 加入量 太湖水
下载PDF
次氯酸钠氧化法脱除二级生化出水中氨氮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顾庆龙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2期97-99,147,共4页
用间歇和连续运行的方法对CODcr和NH3-N浓度分别约为200mg/L和30mg/L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了次氯酸钠氧化脱氮中试研究,考察了pH值、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和中试工艺连续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用间歇和连续运行的方法对CODcr和NH3-N浓度分别约为200mg/L和30mg/L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了次氯酸钠氧化脱氮中试研究,考察了pH值、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和中试工艺连续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氧化脱氮的最适工艺条件是pH=7.5—8.5、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10%)投加量为0.5%(v/v)、反应时间30min。处理量为9.6m^3/d的中试装置在上述优化条件下连续运行15d,处理水氨氮全部达到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次氯酸钠 氧化 二级生化出水
下载PDF
次氯酸钠水溶液分解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马德垺 苏瑜 薛仲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考察了次氯酸钠 (NaClO)水溶液的分解反应动力学。NaClO的分解反应是由一系列反应组成的 ,但总的宏观表现可用准一级反应加以描述。试验表明 ,降低温度和浓度都能降低分解反应的速度 。
关键词 次氯酸钠 水溶液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用次氯酸钠法处理选矿废水 被引量:29
17
作者 顾泽平 孙水裕 肖华花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采用次氯酸钠法处理铅锌硫化矿选矿废水,考察了废水初始pH、NaClO加入量及反应时间对选矿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在废水pH为4、NaClO加入量为100g/L、反应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选矿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8.3%;当pH为11、反应时间为10min... 采用次氯酸钠法处理铅锌硫化矿选矿废水,考察了废水初始pH、NaClO加入量及反应时间对选矿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在废水pH为4、NaClO加入量为100g/L、反应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选矿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8.3%;当pH为11、反应时间为10min、NaClO加入量为1g/L时,选矿废水的COD去除率为3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 处理 选矿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NaClO_2/NaClO复合吸收液同时脱硫脱硝 被引量:33
18
作者 赵静 严金英 +2 位作者 邱婧伟 于国峰 潘理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684-3688,共5页
针对NaClO2氧化吸收法脱硫脱硝成本过高,难以实现工业化的现状,提出了以NaClO2/NaClO为复合吸收剂的同时脱硫脱硝新方法,比单独NaClO2方法效率高,成本低。考虑实际工况条件,给定SO2与NO的初始浓度分别为2 850 mg/m3和670 mg/m3。结果表... 针对NaClO2氧化吸收法脱硫脱硝成本过高,难以实现工业化的现状,提出了以NaClO2/NaClO为复合吸收剂的同时脱硫脱硝新方法,比单独NaClO2方法效率高,成本低。考虑实际工况条件,给定SO2与NO的初始浓度分别为2 850 mg/m3和670 mg/m3。结果表明,吸收液初始pH为6.0,液气比L/G为20 L/m3,反应温度为55℃时,平均脱硫脱硝效率分别可达99.8%和94.0%。在此基础上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实验反应主反应方程式。该方法设备简约,操作简单,容易实现全自动控制,综合成本可以接受,比较适合中小型燃煤锅炉的烟气污染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烟气 同时脱硫脱硝 氯酸钠 次氯酸钠
原文传递
液氯和次氯酸钠对饮用水消毒效果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述茂 吴德礼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1年第2期14-17,75,共5页
以次氯酸钠代替液氯消毒是未来饮用水消毒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对于次氯酸钠消毒对供水水质的影响一直缺乏生产性试验研究。以上海2个净水厂实际生产工艺考察了液氯和次氯酸钠2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对于其在微生物消毒效果、消毒副产物生成... 以次氯酸钠代替液氯消毒是未来饮用水消毒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对于次氯酸钠消毒对供水水质的影响一直缺乏生产性试验研究。以上海2个净水厂实际生产工艺考察了液氯和次氯酸钠2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对于其在微生物消毒效果、消毒副产物生成和对氮磷及有机物去除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2种消毒方式对微生物的杀菌效率基本相同,但是次氯酸钠消毒出水中三氯甲烷和卤乙酸含量均比液氯消毒低,而且其在NH3-N、TP和CODMn的去除方面也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次氯酸钠替代液氯消毒,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出水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量,取得更好的出水水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消毒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氯 次氯酸钠 消毒副产物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被引量:31
20
作者 郑玲 李丽华 +1 位作者 郭蔚 罗兆飞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5年第3期50-51,共2页
利用次氯酸钠将食品中的甜蜜素转化为N,N二氯环己胺,以正己烷萃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用Extend-C185μm不锈钢柱,以甲醇-水(体积比为80∶20)作流动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14nm。甜蜜素的浓度在1~80μg/mL内与色谱峰面... 利用次氯酸钠将食品中的甜蜜素转化为N,N二氯环己胺,以正己烷萃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用Extend-C185μm不锈钢柱,以甲醇-水(体积比为80∶20)作流动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14nm。甜蜜素的浓度在1~80μg/mL内与色谱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2.8%~103.0%,检出限为1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甜蜜素 食品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相对标准偏差 色谱峰面积 次氯酸钠 不锈钢柱 检测波长 线性关系 测定结果 环己胺 正己烷 流动相 体积比 醇-水 回收率 检出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