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岔巴沟流域泥沙输移比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17
1
作者
刘纪根
蔡强国
张平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0,共5页
本文以团山沟单元小流域作为流域系统产沙的源地,将其它中小流域输沙模数与单元小流域侵蚀模数之比定义为泥沙输移比,系统的研究了岔巴沟流域次暴雨泥沙输移比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降水水文影响因子和地貌形态因子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从...
本文以团山沟单元小流域作为流域系统产沙的源地,将其它中小流域输沙模数与单元小流域侵蚀模数之比定义为泥沙输移比,系统的研究了岔巴沟流域次暴雨泥沙输移比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降水水文影响因子和地貌形态因子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从长远来看,流域系统的侵蚀与产沙可达到平衡,但就次降雨或年度而言,流域系统经常处于泥沙滞留和滞留的泥沙重新侵蚀搬运的状态,降雨量、径流系数、降雨时间、水流平均含沙量能很好的表达岔巴沟各流域次暴雨泥沙输移比,在考虑地貌形态因子的影响后,得到了岔巴沟流域次暴雨泥沙输移比的降水水文因子与地貌形态因子关系的综合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输移比
次
暴雨
地貌形态因子
降水水文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流域次暴雨输沙模型研究--以岔巴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
17
2
作者
鲁克新
李占斌
+1 位作者
李鹏
鞠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4,共4页
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研究是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提出了基于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两个流域次暴雨洪水特征参数的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利用岔巴沟曹坪水文站1959至1990年间历年实测的次暴雨洪水径流泥沙资料,系统研究了...
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研究是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提出了基于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两个流域次暴雨洪水特征参数的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利用岔巴沟曹坪水文站1959至1990年间历年实测的次暴雨洪水径流泥沙资料,系统研究了该流域次暴雨径流侵蚀功率与流域输沙模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和验证了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岔巴沟流域次暴雨输沙模型。结果表明,岔巴沟流域次暴雨径流侵蚀功率与流域输沙模数之间具有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模型验证期的次暴雨输沙模数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次
暴雨
输沙模数
径流侵蚀功率
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径流侵蚀功率理论在不同尺度坡面侵蚀产沙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3
作者
鲁克新
李占斌
鞠花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4期70-73,共4页
基于次暴雨洪水过程中径流深、洪峰流量模数2个的重要水文特征参数,提出了用以描述坡面次暴雨水蚀动力的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并以岔巴沟流域团山沟不同空间尺度径流场历年实测次暴雨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径流侵蚀功率与坡面径流场...
基于次暴雨洪水过程中径流深、洪峰流量模数2个的重要水文特征参数,提出了用以描述坡面次暴雨水蚀动力的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并以岔巴沟流域团山沟不同空间尺度径流场历年实测次暴雨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径流侵蚀功率与坡面径流场次暴雨侵蚀模数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适用于坡面次暴雨侵蚀产沙计算的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坡面次暴雨水沙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径流侵蚀功率与坡面次暴雨侵蚀模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径流侵蚀功率可以较好地表征坡面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本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坡面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侵蚀动力因子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侵蚀功率
尺度
坡面侵蚀产沙
次
暴雨
侵蚀模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化环境下黄土丘陵沟壑区次暴雨输沙模型参数
被引量:
5
4
作者
孙倩
李占斌
+2 位作者
于坤霞
鲁克新
汤珊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共9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了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变化,使流域暴雨洪水规律更为复杂,因此开展变化环境下的次暴雨计算产流输沙规律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6个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径流侵蚀功率、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Pettit...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了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变化,使流域暴雨洪水规律更为复杂,因此开展变化环境下的次暴雨计算产流输沙规律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6个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径流侵蚀功率、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分析6个典型流域1984—2014年的次暴雨资料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6个典型流域次洪流量和输沙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洪峰、沙峰、洪量以及输沙量突变年份集中在1998和2003年;径流侵蚀功率和输沙模数之间满足幂函数分布,幂指数参数b能够表征降雨和下垫面因素对流域产沙和输沙的影响,参数b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突变前后径流侵蚀功率和输沙模数关系显示:突变前参数b倾向于0.60,突变后参数b倾向于0.85;因此次暴雨输沙模型中参数b可以作为水土保持防治以及改善水土流失区域生态环境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侵蚀功率
输沙模数
次
暴雨
MANN-KENDALL检验
Pettitt检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单元流域次暴雨输沙模型
被引量:
3
5
作者
崔普伟
蔡强国
+2 位作者
方海燕
聂斌斌
陈小安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500,共6页
黄土高原尤其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异常严重,在该区开展单元流域产沙模拟对于流域侵蚀产沙及沟道系统泥沙输移比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陕北岔巴沟单元流域团山沟为研究对象,利用1961-1969年间水文泥沙资料,构建了流域产沙模...
黄土高原尤其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异常严重,在该区开展单元流域产沙模拟对于流域侵蚀产沙及沟道系统泥沙输移比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陕北岔巴沟单元流域团山沟为研究对象,利用1961-1969年间水文泥沙资料,构建了流域产沙模型:以流域输沙关系表达式Ms=CsH为理论框架,经分析发现洪峰流量、最大含沙量、平均流量与次洪含沙量相关性显著,近而以洪峰流量、平均流量、最大含沙量及径流深为模型变量,通过模拟误差分析,构建并选取了以径流深和洪峰流量、径流深和最大含沙量为变量的经验模型:Ms=H(109.2ln(Qz)+546.1);Ms=H(Cz-141.2)。与目前已有模型相比,以上模型具有很好的模拟效果,尤其是在模拟小产沙事件时模拟效果较好,模型在临近流域水旺沟上的应用效果也较好。另据研究发现,高含沙水流的存在,使得在不同产沙模数水平下产沙模拟响应机制不同,对产沙模数小于300 t/km2次暴雨事件,流量的对数函数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幂函数拟合;对产沙模数大于1000 t/km2次暴雨事件,流量的幂函数拟合效果好于对数函数拟合,但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流域
次
暴雨
模型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原文传递
陕北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
26
6
作者
王孟楼
张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18,共8页
本文通过对陕北岔巴沟小流域实测降雨、径流和泥沙资料的分析,获得了用有效降雨强度和有效降雨量表示的次暴雨产沙量经验模型。用该模型计算次暴雨产沙量、年产沙量和多年平均产沙量具有一定的精度。文中还探讨了用次暴雨产沙模型分析...
本文通过对陕北岔巴沟小流域实测降雨、径流和泥沙资料的分析,获得了用有效降雨强度和有效降雨量表示的次暴雨产沙量经验模型。用该模型计算次暴雨产沙量、年产沙量和多年平均产沙量具有一定的精度。文中还探讨了用次暴雨产沙模型分析水土保持工程的减沙效益以及拟定侵蚀性暴雨标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
暴雨
产沙量
降雨因子
径流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兰木伦河流域产流产沙模型研究
被引量:
9
7
作者
柳丽英
张静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5-83,共9页
根据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地貌特征及降雨特性,以窟野河上游乌兰木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考虑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的流域产流模型,建立了次暴雨径流产沙概念模型,经实测资料检验精度良好。该模型可用于较精确的估算多沙粗沙区次降...
根据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地貌特征及降雨特性,以窟野河上游乌兰木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考虑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的流域产流模型,建立了次暴雨径流产沙概念模型,经实测资料检验精度良好。该模型可用于较精确的估算多沙粗沙区次降雨条件下的流域产沙量及其在时程上的变化,对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治理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木伦河
水沙关系
次
暴雨
产沙量
降雨
产流模型
日控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河流域水沙关系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
6
8
作者
李怀恩
沈冰
樊尔兰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2-65,共4页
利用黑河黑峪口水文站的长系列泥沙和径流实测资料,分别建立了黑河年输沙量和次暴雨输沙量的水沙关系,精度较高;同时,还对这两种水沙关系一些特殊点据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应用所建立的水沙关系对1996 年非点源污染水质水量...
利用黑河黑峪口水文站的长系列泥沙和径流实测资料,分别建立了黑河年输沙量和次暴雨输沙量的水沙关系,精度较高;同时,还对这两种水沙关系一些特殊点据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应用所建立的水沙关系对1996 年非点源污染水质水量监测中存在的泥沙施工影响问题进行了定量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关系
泥沙
黑河流域
年输沙量
次
暴雨
输沙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WSM模型产汇流模块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
7
9
作者
郑毅
方红卫
韩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8-31,共4页
DWSM(Dynamic Watershed Simulation Model)以坡面为基本计算单元,在结构上属于分布式松散耦合型流域模型,适合模拟单次降雨或暴雨事件。现主要介绍了DWSM模型产汇流模块的原理、结构,河网汇流顺序和存储规则等,并把该模型应用于北京市...
DWSM(Dynamic Watershed Simulation Model)以坡面为基本计算单元,在结构上属于分布式松散耦合型流域模型,适合模拟单次降雨或暴雨事件。现主要介绍了DWSM模型产汇流模块的原理、结构,河网汇流顺序和存储规则等,并把该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温榆河东沙河流域的实测降雨产汇流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洪峰的模拟相对误差在9%以内,能满足洪水模拟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冲击波拟合法
单
次
暴雨
洪水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套地区2次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
6
10
作者
张连霞
石磊
+2 位作者
王永清
张玲
梁凤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432-16433,16437,共3页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7月30~31日和8月15~17日发生在河套地区的2次局部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不同,7月30日是700hPa暖式切变线、台风外围西南急流、地面倒槽,而8月15~17...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7月30~31日和8月15~17日发生在河套地区的2次局部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不同,7月30日是700hPa暖式切变线、台风外围西南急流、地面倒槽,而8月15~17日是高空中小尺度的暖式切变线和地面中低压;台风"凤凰"登陆后,与副高脊之间形成1支超地转的东南低空急流并在其左侧形成1支西南急流,2支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河套地区是造成7月30日暴雨的重要原因;环境风场的垂直切变特征对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0℃层高度与-20℃层高度差在2~3km、850hPa与300hPa的温差>40℃、K指数大于32℃、CAPE(1200J/kg都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重要指标;高低层散度的数值大小以及在空间上的配置与暴雨的发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次
暴雨
影响系统
台风作用
局地气象条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次暴雨总量控制率及调蓄能力评估:以南宁市竹排冲流域为例
11
作者
刘妙清
杨云川
+4 位作者
闭光琼
廖丽萍
黎倩云
陈佳盛
黄雨虹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3-836,共14页
目前次暴雨量的调控指标在内涵界定、时变性、空间异质性及多目标性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了当前海绵设施建设的主观性和事后评价的滞后性,同时也限制了科学有效快速地推进中国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首先以南宁市竹排冲流域为例,...
目前次暴雨量的调控指标在内涵界定、时变性、空间异质性及多目标性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了当前海绵设施建设的主观性和事后评价的滞后性,同时也限制了科学有效快速地推进中国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首先以南宁市竹排冲流域为例,针对上述调控指标问题开展多目标情景的现状下垫面次暴雨径流模拟,分析了该区域次暴雨总量控制率及其对应的海绵设施综合调蓄量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次暴雨总量控制率均值为0.500(0.25 a)~0.257(100 a),与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的75%控制率目标相差甚远。要实现该控制率目标,还需要增加的海绵设施综合调蓄量为200(0.25 a)~950 m^(3)/hm^(2)(100 a)(不含外排)和70(0.25 a)~420 m^(3)/hm^(2)(100 a)(含外排)。最后提出了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推进的定量指导系统框架“次暴雨总量控制率及调蓄量时空信息图谱”,可综合考虑上述次暴雨量调控指标的诸多问题,全过程定量指导各类海绵设施的多阶段设计、建设和运行效果,为科学有效快速地推进中国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SWMM
暴雨
径流模拟
径流系数
次
暴雨
总量控制率
综合调蓄量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西峰区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被引量:
5
12
作者
高雅玉
张新民
+1 位作者
田晋华
于惠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8,共7页
利用庆阳市西峰区的DEM、Quickbird影像资料对西峰区沟道特征进行沟道特征分析,并分析了沟道不同降水频率下雨洪特征。以司家沟为典型沟道,采取典型年法和单次暴雨分析法将不同降水频率典型年中大于20mm的单次降水与基准暴雨量相对应,...
利用庆阳市西峰区的DEM、Quickbird影像资料对西峰区沟道特征进行沟道特征分析,并分析了沟道不同降水频率下雨洪特征。以司家沟为典型沟道,采取典型年法和单次暴雨分析法将不同降水频率典型年中大于20mm的单次降水与基准暴雨量相对应,计算出典型年的雨洪总量(可收集利用量)和单次降水的洪峰流量,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降水保证率的各区域雨洪资源量。结果表明,西峰区各沟道雨洪资源量的总体趋势为高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少、低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大,但是由于洪水频率跟降雨频率不同步,在干旱年降水频率低时,洪水频率有可能较大,因此干旱年份对雨洪资源的利用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
次
暴雨
分析法
典型年法
雨洪资源
可收集利用量
GIS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IS技术在陇东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13
作者
高雅玉
张新民
于惠
《中国水利》
2015年第19期62-64,共3页
以GIS技术为支撑,分析计算陇东地区司家沟沟道的雨洪资源可收集利用量。采取典型年法和单次暴雨分析法将暴雨频率与降水频率统一,将不同降水频率典型年中大于20 mm的单次降水与基准暴雨量相对应,计算出不同降水频率时的雨洪资源可利用...
以GIS技术为支撑,分析计算陇东地区司家沟沟道的雨洪资源可收集利用量。采取典型年法和单次暴雨分析法将暴雨频率与降水频率统一,将不同降水频率典型年中大于20 mm的单次降水与基准暴雨量相对应,计算出不同降水频率时的雨洪资源可利用量。结果表明,司家沟不同降水保证率沟道雨洪资源量的基本趋势为高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少、低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大,与降水保证率总体趋势相一致。洪水频率跟降雨频率并不同步,在干旱年降水频率低时,洪水频率有可能较大,因此干旱年份对雨洪资源的利用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单
次
暴雨
分析法
典型年法
雨洪资源
可收集利用量
陇东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北部地区梅汛期末次暴雨分析
被引量:
2
14
作者
曾欣欣
何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8-50,F002,共4页
对1961~1995年浙江北部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5地区(称浙江北部地区)梅汛期末次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历年梅汛期末次暴雨的500hPa环流形势、温度平流及高度场变化的分析,得出了浙北梅汛期末次...
对1961~1995年浙江北部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5地区(称浙江北部地区)梅汛期末次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历年梅汛期末次暴雨的500hPa环流形势、温度平流及高度场变化的分析,得出了浙北梅汛期末次暴雨气候规律,发现蒙古暖高压东移南压、高原暖高压东移以及蒙古地区或高原地区的日平均高度场增高与浙北梅汛期末次暴雨有密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末次暴雨的预报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末
次
暴雨
高度场
降水分析
全文增补中
浙北梅汛期末次暴雨分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曾欣欣
何军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本文对1961-1995年浙北地区梅汛期末次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历年梅汛期末次暴雨的500hPa环流形势、温度平流及高度场变化的分析,得出了浙北海汛期末次暴雨气候规律.发现蒙古暖高东移南压、高原暖高东移以及蒙古地区或高...
本文对1961-1995年浙北地区梅汛期末次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历年梅汛期末次暴雨的500hPa环流形势、温度平流及高度场变化的分析,得出了浙北海汛期末次暴雨气候规律.发现蒙古暖高东移南压、高原暖高东移以及蒙古地区或高原地区的日平均高度场增高与浙北梅汛期末次暴雨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末
次
暴雨
气候分析
浙江
梅汛期
暴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峰区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田晋华
张新民
高雅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6期83-88,共6页
利用庆阳市西峰区的DEM数据、Quickbird资料和GIS软件对西峰区沟道特征进行分析,获得了雨洪资源计算所需的沟道属性,选取暴雨频率为1%~99%的情况,进行沟道雨洪特征分析。采取典型年法和单次暴雨分析法将暴雨频率与降水频率统一,计算出...
利用庆阳市西峰区的DEM数据、Quickbird资料和GIS软件对西峰区沟道特征进行分析,获得了雨洪资源计算所需的沟道属性,选取暴雨频率为1%~99%的情况,进行沟道雨洪特征分析。采取典型年法和单次暴雨分析法将暴雨频率与降水频率统一,计算出典型年的雨洪总量和单次降水的洪峰流量,得到降雨频率P=25%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3970.47×10~4m^3,P=50%为3842.82×10~4m^3,P=75%为1641.52×10~4m^3,P=95%为2008.87×10~4m^3。将西峰区内的沟道按照地理位置属性划分至沟道所属乡镇中,计算出不同降水保证率、不同乡镇的沟道雨洪资源可收集利用量,得到沟道雨洪资源量排名前三的乡镇为:什社、董志和后官寨。结果表明:西峰区不同降水保证率沟道雨洪资源量的基本趋势为高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少,低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大,与降水保证率总体趋势相一致,但是洪水频率跟降雨频率并不同步,在干旱年降水频率低时,洪水频率有可能较大,因此干旱年份对雨洪资源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
次
暴雨
分析法
典型年法
雨洪资源
可收集利用量
西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陇东地区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17
作者
高雅玉
田晋华
+2 位作者
吴玉锋
金毅
彭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4,98,共5页
根据甘肃陇东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及雨洪资源特点,以西峰区司家沟为例,分析计算该流域的雨洪资源可收集利用量。利用庆阳市西峰区的DEM数据、Quickbird资料和GIS软件对沟道特征进行分析,获得雨洪资源计算所需的沟道属性,选取暴雨频率为1%...
根据甘肃陇东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及雨洪资源特点,以西峰区司家沟为例,分析计算该流域的雨洪资源可收集利用量。利用庆阳市西峰区的DEM数据、Quickbird资料和GIS软件对沟道特征进行分析,获得雨洪资源计算所需的沟道属性,选取暴雨频率为1%、5%、10%、20%、33%、50%和99%,进行沟道洪水特征分析。采取典型年法和单次暴雨分析法将暴雨频率与降雨频率统一,将不同降雨频率典型年大于20 mm的单次降水与基准暴雨量相对应,计算出典型年沟道的雨洪总量(可收集利用量)和单次降水的洪峰流量,得到降水保证率为25%时(1973年)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83.98万m^3,降水保证率为50%时(1980年)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81.28万m^3,降水保证率为75%时(2009年)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34.72万m^3,降水保证率为95%时(1986年)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42.49万m^3。计算结果表明,司家沟不同降水保证率沟道雨洪资源量的基本趋势为高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小,低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大,与降雨频率总体趋势一致;洪水频率跟降雨频率不同步,在干旱年降雨频率低时,洪水频率有可能较大,因此干旱年份对雨洪资源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
次
暴雨
分析法
典型年法
雨洪资源
可收集利用量
陇东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省2000年10~12月重要天气过程评述
18
作者
叶瑞珠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1年第1期48-,共1页
关键词
天气过程
同期
暴雨
中心
次
暴雨
秋季连阴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岔巴沟流域泥沙输移比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17
1
作者
刘纪根
蔡强国
张平仓
机构
长江科学院 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0,共5页
基金
长江科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流域侵蚀产沙过程中的尺度转换及模型研究"(40271075)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水蚀预报模型研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CXIOG-A00-05-02)资助
文摘
本文以团山沟单元小流域作为流域系统产沙的源地,将其它中小流域输沙模数与单元小流域侵蚀模数之比定义为泥沙输移比,系统的研究了岔巴沟流域次暴雨泥沙输移比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降水水文影响因子和地貌形态因子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从长远来看,流域系统的侵蚀与产沙可达到平衡,但就次降雨或年度而言,流域系统经常处于泥沙滞留和滞留的泥沙重新侵蚀搬运的状态,降雨量、径流系数、降雨时间、水流平均含沙量能很好的表达岔巴沟各流域次暴雨泥沙输移比,在考虑地貌形态因子的影响后,得到了岔巴沟流域次暴雨泥沙输移比的降水水文因子与地貌形态因子关系的综合表达式。
关键词
泥沙输移比
次
暴雨
地貌形态因子
降水水文因子
Keywords
sediment delivery ratio
single rainstorm
geomorphologic factors
rainfall hydrological factor
分类号
P333.4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流域次暴雨输沙模型研究--以岔巴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
17
2
作者
鲁克新
李占斌
李鹏
鞠花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112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6)
文摘
流域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研究是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提出了基于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两个流域次暴雨洪水特征参数的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利用岔巴沟曹坪水文站1959至1990年间历年实测的次暴雨洪水径流泥沙资料,系统研究了该流域次暴雨径流侵蚀功率与流域输沙模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和验证了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岔巴沟流域次暴雨输沙模型。结果表明,岔巴沟流域次暴雨径流侵蚀功率与流域输沙模数之间具有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模型验证期的次暴雨输沙模数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流域
次
暴雨
输沙模数
径流侵蚀功率
模型
Keywords
watershed
single rainstorm event
sediment transport modulus
runoff erosion power
model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径流侵蚀功率理论在不同尺度坡面侵蚀产沙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3
作者
鲁克新
李占斌
鞠花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4期70-7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112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6)
文摘
基于次暴雨洪水过程中径流深、洪峰流量模数2个的重要水文特征参数,提出了用以描述坡面次暴雨水蚀动力的径流侵蚀功率的概念,并以岔巴沟流域团山沟不同空间尺度径流场历年实测次暴雨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径流侵蚀功率与坡面径流场次暴雨侵蚀模数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适用于坡面次暴雨侵蚀产沙计算的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坡面次暴雨水沙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径流侵蚀功率与坡面次暴雨侵蚀模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径流侵蚀功率可以较好地表征坡面次暴雨水力侵蚀动力。本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坡面次暴雨侵蚀产沙模型侵蚀动力因子的确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径流侵蚀功率
尺度
坡面侵蚀产沙
次
暴雨
侵蚀模数
Keywords
runoff erosion power
spatial scale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on slope
single storm
soil erosion modulus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化环境下黄土丘陵沟壑区次暴雨输沙模型参数
被引量:
5
4
作者
孙倩
李占斌
于坤霞
鲁克新
汤珊珊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集合评估"(2016YFC040240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沟道工程对流域水沙变化影响及其贡献率"(2016YFC0402404)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生态-水文过程响应机理研究"(413308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能量过程的坡沟系统侵蚀产沙过程调控与模拟"(414712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藤Copula的黄河宁蒙河段冰凌概率预报模型研究"(51509203)
文摘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了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变化,使流域暴雨洪水规律更为复杂,因此开展变化环境下的次暴雨计算产流输沙规律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6个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径流侵蚀功率、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分析6个典型流域1984—2014年的次暴雨资料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6个典型流域次洪流量和输沙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洪峰、沙峰、洪量以及输沙量突变年份集中在1998和2003年;径流侵蚀功率和输沙模数之间满足幂函数分布,幂指数参数b能够表征降雨和下垫面因素对流域产沙和输沙的影响,参数b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突变前后径流侵蚀功率和输沙模数关系显示:突变前参数b倾向于0.60,突变后参数b倾向于0.85;因此次暴雨输沙模型中参数b可以作为水土保持防治以及改善水土流失区域生态环境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径流侵蚀功率
输沙模数
次
暴雨
MANN-KENDALL检验
Pettitt检验
Keywords
runoff erosion power
sediment transport modulus
individual rainstorm
Mann-Kendall test
Pettitt test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单元流域次暴雨输沙模型
被引量:
3
5
作者
崔普伟
蔡强国
方海燕
聂斌斌
陈小安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500,共6页
基金
国家基金委员会重点基金项目(40635027)
治黄专项基金项目(黄水保200651-02)
中科院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中国典型水土流失区水沙尺度效应及地带性研究"
文摘
黄土高原尤其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异常严重,在该区开展单元流域产沙模拟对于流域侵蚀产沙及沟道系统泥沙输移比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陕北岔巴沟单元流域团山沟为研究对象,利用1961-1969年间水文泥沙资料,构建了流域产沙模型:以流域输沙关系表达式Ms=CsH为理论框架,经分析发现洪峰流量、最大含沙量、平均流量与次洪含沙量相关性显著,近而以洪峰流量、平均流量、最大含沙量及径流深为模型变量,通过模拟误差分析,构建并选取了以径流深和洪峰流量、径流深和最大含沙量为变量的经验模型:Ms=H(109.2ln(Qz)+546.1);Ms=H(Cz-141.2)。与目前已有模型相比,以上模型具有很好的模拟效果,尤其是在模拟小产沙事件时模拟效果较好,模型在临近流域水旺沟上的应用效果也较好。另据研究发现,高含沙水流的存在,使得在不同产沙模数水平下产沙模拟响应机制不同,对产沙模数小于300 t/km2次暴雨事件,流量的对数函数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幂函数拟合;对产沙模数大于1000 t/km2次暴雨事件,流量的幂函数拟合效果好于对数函数拟合,但差异不大。
关键词
单元流域
次
暴雨
模型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Keywords
unit catchment
single rainstorm
model
the hilly loess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陕北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
26
6
作者
王孟楼
张仁
机构
清华大学水利系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18,共8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陕北岔巴沟小流域实测降雨、径流和泥沙资料的分析,获得了用有效降雨强度和有效降雨量表示的次暴雨产沙量经验模型。用该模型计算次暴雨产沙量、年产沙量和多年平均产沙量具有一定的精度。文中还探讨了用次暴雨产沙模型分析水土保持工程的减沙效益以及拟定侵蚀性暴雨标准的方法。
关键词
次
暴雨
产沙量
降雨因子
径流深
Keywords
sediment in one storm
rainfall factor
runoff depth
分类号
P333.4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兰木伦河流域产流产沙模型研究
被引量:
9
7
作者
柳丽英
张静
机构
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
出处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5-83,共9页
文摘
根据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地貌特征及降雨特性,以窟野河上游乌兰木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考虑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的流域产流模型,建立了次暴雨径流产沙概念模型,经实测资料检验精度良好。该模型可用于较精确的估算多沙粗沙区次降雨条件下的流域产沙量及其在时程上的变化,对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治理规划。
关键词
乌兰木伦河
水沙关系
次
暴雨
产沙量
降雨
产流模型
日控分布
Keywords
wu lan mu lan watershed
ranoff
sediment relationship
sediment yield of single rainfall event
分类号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河流域水沙关系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
6
8
作者
李怀恩
沈冰
樊尔兰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
出处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2-65,共4页
基金
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水源保护研究"课题
文摘
利用黑河黑峪口水文站的长系列泥沙和径流实测资料,分别建立了黑河年输沙量和次暴雨输沙量的水沙关系,精度较高;同时,还对这两种水沙关系一些特殊点据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应用所建立的水沙关系对1996 年非点源污染水质水量监测中存在的泥沙施工影响问题进行了定量修正。
关键词
水沙关系
泥沙
黑河流域
年输沙量
次
暴雨
输沙量
Keywords
sediment runoff relation
sediment
construction impact
Heihe river
分类号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P333.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WSM模型产汇流模块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
7
9
作者
郑毅
方红卫
韩冬
机构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8-3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50325929)
文摘
DWSM(Dynamic Watershed Simulation Model)以坡面为基本计算单元,在结构上属于分布式松散耦合型流域模型,适合模拟单次降雨或暴雨事件。现主要介绍了DWSM模型产汇流模块的原理、结构,河网汇流顺序和存储规则等,并把该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温榆河东沙河流域的实测降雨产汇流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洪峰的模拟相对误差在9%以内,能满足洪水模拟的精度要求。
关键词
近似冲击波拟合法
单
次
暴雨
洪水模拟
Keywords
approximate shock-fitting solution
single storm event , flood simulation
分类号
P333.2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套地区2次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
6
10
作者
张连霞
石磊
王永清
张玲
梁凤娟
机构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432-16433,16437,共3页
文摘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7月30~31日和8月15~17日发生在河套地区的2次局部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不同,7月30日是700hPa暖式切变线、台风外围西南急流、地面倒槽,而8月15~17日是高空中小尺度的暖式切变线和地面中低压;台风"凤凰"登陆后,与副高脊之间形成1支超地转的东南低空急流并在其左侧形成1支西南急流,2支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河套地区是造成7月30日暴雨的重要原因;环境风场的垂直切变特征对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0℃层高度与-20℃层高度差在2~3km、850hPa与300hPa的温差>40℃、K指数大于32℃、CAPE(1200J/kg都是强对流天气发生的重要指标;高低层散度的数值大小以及在空间上的配置与暴雨的发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关键词
2
次
暴雨
影响系统
台风作用
局地气象条件
Keywords
Two rainstorm
Influence system
Typhoon
Local-scale weather conditions
分类号
S16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次暴雨总量控制率及调蓄能力评估:以南宁市竹排冲流域为例
11
作者
刘妙清
杨云川
闭光琼
廖丽萍
黎倩云
陈佳盛
黄雨虹
机构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广西岩溶区水安全与智慧调控工程研究中心
广西大学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3-836,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61017)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1GXNSFBA220025)资助。
文摘
目前次暴雨量的调控指标在内涵界定、时变性、空间异质性及多目标性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了当前海绵设施建设的主观性和事后评价的滞后性,同时也限制了科学有效快速地推进中国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首先以南宁市竹排冲流域为例,针对上述调控指标问题开展多目标情景的现状下垫面次暴雨径流模拟,分析了该区域次暴雨总量控制率及其对应的海绵设施综合调蓄量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次暴雨总量控制率均值为0.500(0.25 a)~0.257(100 a),与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的75%控制率目标相差甚远。要实现该控制率目标,还需要增加的海绵设施综合调蓄量为200(0.25 a)~950 m^(3)/hm^(2)(100 a)(不含外排)和70(0.25 a)~420 m^(3)/hm^(2)(100 a)(含外排)。最后提出了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推进的定量指导系统框架“次暴雨总量控制率及调蓄量时空信息图谱”,可综合考虑上述次暴雨量调控指标的诸多问题,全过程定量指导各类海绵设施的多阶段设计、建设和运行效果,为科学有效快速地推进中国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海绵城市
SWMM
暴雨
径流模拟
径流系数
次
暴雨
总量控制率
综合调蓄量
Keywords
Sponge city
SWMM rainstorm runoff simulation
Runoff coefficient
Sub-storm total control rates
Comprehensive storage capacity
分类号
P426.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963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GIS的西峰区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被引量:
5
12
作者
高雅玉
张新民
田晋华
于惠
机构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8,共7页
基金
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甘组通字[2014]93号)
甘肃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课题(1203FKDA035)
+4 种基金
甘肃省水利科研技术推广项目(甘水科外发[2013]293号
[2014]223号
[2015]55号)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204NKCA087)
甘肃省水利厅水资源费项目(甘财农[2010]162号)
文摘
利用庆阳市西峰区的DEM、Quickbird影像资料对西峰区沟道特征进行沟道特征分析,并分析了沟道不同降水频率下雨洪特征。以司家沟为典型沟道,采取典型年法和单次暴雨分析法将不同降水频率典型年中大于20mm的单次降水与基准暴雨量相对应,计算出典型年的雨洪总量(可收集利用量)和单次降水的洪峰流量,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降水保证率的各区域雨洪资源量。结果表明,西峰区各沟道雨洪资源量的总体趋势为高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少、低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大,但是由于洪水频率跟降雨频率不同步,在干旱年降水频率低时,洪水频率有可能较大,因此干旱年份对雨洪资源的利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
单
次
暴雨
分析法
典型年法
雨洪资源
可收集利用量
GIS技术
Keywords
single rainstorm analysis method
typical year method
rainwater resources
collectible amount
GIS technology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IS技术在陇东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13
作者
高雅玉
张新民
于惠
机构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水利》
2015年第19期62-64,共3页
基金
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甘组通字〔2014〕93号)
甘肃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课题(1203FKDA035)
+2 种基金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204NKCA087)
甘肃省水利科技推广项目
甘肃省水利厅水资源费项目
文摘
以GIS技术为支撑,分析计算陇东地区司家沟沟道的雨洪资源可收集利用量。采取典型年法和单次暴雨分析法将暴雨频率与降水频率统一,将不同降水频率典型年中大于20 mm的单次降水与基准暴雨量相对应,计算出不同降水频率时的雨洪资源可利用量。结果表明,司家沟不同降水保证率沟道雨洪资源量的基本趋势为高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少、低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大,与降水保证率总体趋势相一致。洪水频率跟降雨频率并不同步,在干旱年降水频率低时,洪水频率有可能较大,因此干旱年份对雨洪资源的利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
GIS
单
次
暴雨
分析法
典型年法
雨洪资源
可收集利用量
陇东地区
Keywords
GIS
analysis of a single rainstorm
typical year method
rain and storm water resources
collected amount of rainstorm water
east of Gansu Province
分类号
TV213.9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北部地区梅汛期末次暴雨分析
被引量:
2
14
作者
曾欣欣
何军
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8-50,F002,共4页
文摘
对1961~1995年浙江北部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5地区(称浙江北部地区)梅汛期末次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历年梅汛期末次暴雨的500hPa环流形势、温度平流及高度场变化的分析,得出了浙北梅汛期末次暴雨气候规律,发现蒙古暖高压东移南压、高原暖高压东移以及蒙古地区或高原地区的日平均高度场增高与浙北梅汛期末次暴雨有密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末次暴雨的预报着眼点。
关键词
梅雨
末
次
暴雨
高度场
降水分析
Keywords
Mei yu last heavy rain altitude field forecast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浙北梅汛期末次暴雨分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曾欣欣
何军
机构
浙江省气象台
出处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文摘
本文对1961-1995年浙北地区梅汛期末次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历年梅汛期末次暴雨的500hPa环流形势、温度平流及高度场变化的分析,得出了浙北海汛期末次暴雨气候规律.发现蒙古暖高东移南压、高原暖高东移以及蒙古地区或高原地区的日平均高度场增高与浙北梅汛期末次暴雨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梅雨
末
次
暴雨
气候分析
浙江
梅汛期
暴雨
Keywords
Mei-yu
last heavy rain
climate analysis
分类号
P426.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峰区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田晋华
张新民
高雅玉
机构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6期83-88,共6页
基金
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甘组通字[2014]93号)
甘肃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课题(1203FKDA035)
+4 种基金
甘肃省水利科研技术推广项目(甘水科外发[2013]293号
[2014]223号
[2015]55号)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204NKCA087)
甘肃省水利厅水资源费项目(甘财农[2010]162号)
文摘
利用庆阳市西峰区的DEM数据、Quickbird资料和GIS软件对西峰区沟道特征进行分析,获得了雨洪资源计算所需的沟道属性,选取暴雨频率为1%~99%的情况,进行沟道雨洪特征分析。采取典型年法和单次暴雨分析法将暴雨频率与降水频率统一,计算出典型年的雨洪总量和单次降水的洪峰流量,得到降雨频率P=25%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3970.47×10~4m^3,P=50%为3842.82×10~4m^3,P=75%为1641.52×10~4m^3,P=95%为2008.87×10~4m^3。将西峰区内的沟道按照地理位置属性划分至沟道所属乡镇中,计算出不同降水保证率、不同乡镇的沟道雨洪资源可收集利用量,得到沟道雨洪资源量排名前三的乡镇为:什社、董志和后官寨。结果表明:西峰区不同降水保证率沟道雨洪资源量的基本趋势为高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少,低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大,与降水保证率总体趋势相一致,但是洪水频率跟降雨频率并不同步,在干旱年降水频率低时,洪水频率有可能较大,因此干旱年份对雨洪资源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单
次
暴雨
分析法
典型年法
雨洪资源
可收集利用量
西峰区
Keywords
single rainstorm analysis method
typical year method
rainwater resources
collectable a-mount
Xifeng district
分类号
TV211.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陇东地区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17
作者
高雅玉
田晋华
吴玉锋
金毅
彭倩
机构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4,98,共5页
基金
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项目
甘肃省科技厅重大专项(1203FKDA035)
+2 种基金
甘肃省水利科研技术推广项目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04NKCA087)
甘肃省水利厅水资源费项目
文摘
根据甘肃陇东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及雨洪资源特点,以西峰区司家沟为例,分析计算该流域的雨洪资源可收集利用量。利用庆阳市西峰区的DEM数据、Quickbird资料和GIS软件对沟道特征进行分析,获得雨洪资源计算所需的沟道属性,选取暴雨频率为1%、5%、10%、20%、33%、50%和99%,进行沟道洪水特征分析。采取典型年法和单次暴雨分析法将暴雨频率与降雨频率统一,将不同降雨频率典型年大于20 mm的单次降水与基准暴雨量相对应,计算出典型年沟道的雨洪总量(可收集利用量)和单次降水的洪峰流量,得到降水保证率为25%时(1973年)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83.98万m^3,降水保证率为50%时(1980年)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81.28万m^3,降水保证率为75%时(2009年)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34.72万m^3,降水保证率为95%时(1986年)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42.49万m^3。计算结果表明,司家沟不同降水保证率沟道雨洪资源量的基本趋势为高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小,低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大,与降雨频率总体趋势一致;洪水频率跟降雨频率不同步,在干旱年降雨频率低时,洪水频率有可能较大,因此干旱年份对雨洪资源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单
次
暴雨
分析法
典型年法
雨洪资源
可收集利用量
陇东地区
Keywords
single rainstorm analysis method
typical year method
rainwater resources
collectable amount
Longdong area
分类号
TV213.9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省2000年10~12月重要天气过程评述
18
作者
叶瑞珠
机构
江西省气象台
出处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1年第1期48-,共1页
关键词
天气过程
同期
暴雨
中心
次
暴雨
秋季连阴雨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岔巴沟流域泥沙输移比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刘纪根
蔡强国
张平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径流侵蚀功率的流域次暴雨输沙模型研究--以岔巴沟流域为例
鲁克新
李占斌
李鹏
鞠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径流侵蚀功率理论在不同尺度坡面侵蚀产沙中的应用
鲁克新
李占斌
鞠花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变化环境下黄土丘陵沟壑区次暴雨输沙模型参数
孙倩
李占斌
于坤霞
鲁克新
汤珊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单元流域次暴雨输沙模型
崔普伟
蔡强国
方海燕
聂斌斌
陈小安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原文传递
6
陕北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模型的研究
王孟楼
张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乌兰木伦河流域产流产沙模型研究
柳丽英
张静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黑河流域水沙关系模型及其应用
李怀恩
沈冰
樊尔兰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DWSM模型产汇流模块的原理及应用
郑毅
方红卫
韩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河套地区2次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张连霞
石磊
王永清
张玲
梁凤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次暴雨总量控制率及调蓄能力评估:以南宁市竹排冲流域为例
刘妙清
杨云川
闭光琼
廖丽萍
黎倩云
陈佳盛
黄雨虹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12
基于GIS的西峰区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高雅玉
张新民
田晋华
于惠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GIS技术在陇东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分析中的应用
高雅玉
张新民
于惠
《中国水利》
201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浙江北部地区梅汛期末次暴雨分析
曾欣欣
何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
2
全文增补中
15
浙北梅汛期末次暴雨分析
曾欣欣
何军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西峰区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田晋华
张新民
高雅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陇东地区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高雅玉
田晋华
吴玉锋
金毅
彭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江西省2000年10~12月重要天气过程评述
叶瑞珠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