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府际联席会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锁利铭 廖臻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71,共10页
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的首都城市群,其政治特性导致其区域协同发展主要依靠纵向协调机制。横向协调机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中,府际联席会作为中国情境下的有效横向协调机制,已经成为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促进地区协同发... 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的首都城市群,其政治特性导致其区域协同发展主要依靠纵向协调机制。横向协调机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中,府际联席会作为中国情境下的有效横向协调机制,已经成为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促进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工具,其发展与演化过程能够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有效地识别京津冀府际联席会的形态与结构特征,利用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中的相关分析维度,从整体发展与微观主体两个方面对2006-2018年京津冀地区主要的联席会情况进行详细观测与分析,同时为改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横向协调机制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协调机制 府际联席会 京津冀城市群 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
原文传递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必要性诠析——兼论流域负外部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勇 《大连干部学刊》 2007年第10期25-27,共3页
流域负外部性主要表现为水环境破坏的外部性与代际外部性两种形式。其可能造成流域经济效率的降低、流域社会公平的缺失以及流域生态的破坏等危害。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流域负外部性现象的出现可归结于流域作为公共池塘资源的非排他性与... 流域负外部性主要表现为水环境破坏的外部性与代际外部性两种形式。其可能造成流域经济效率的降低、流域社会公平的缺失以及流域生态的破坏等危害。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流域负外部性现象的出现可归结于流域作为公共池塘资源的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组合特性,然而根本原因却在于流域政府出于辖区与官员自身利益的考量进而采取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正是基于这一道理,求解流域负外部性本质上要求建构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负外部性 界说 主要表现 危害 公共池塘资源 横向协调机制
下载PDF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研究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勇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7-22,共6页
当下流域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实现流域治理的政府间合作因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受制于传统闭合状行政区行政模式的羁绊,流域政府常常采取机会主义的策略选择以及内耗的行动逻辑,这使得流域治理的政府间合作实... 当下流域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实现流域治理的政府间合作因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受制于传统闭合状行政区行政模式的羁绊,流域政府常常采取机会主义的策略选择以及内耗的行动逻辑,这使得流域治理的政府间合作实际上很难达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对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作了大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凸现了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研究的现实、历史及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政府 横向协调机制 研究缘起 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
下载PDF
须有源头活水来——试论长三角区域经济整合的体制机制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夏丽萍 《北方经济(内蒙)》 2005年第5期73-74,共2页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目前已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经济潜质最好的经济区,且正在迈向新一轮更高层次--经济一体化的门槛,国家也将大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使其成为国内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目前已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经济潜质最好的经济区,且正在迈向新一轮更高层次--经济一体化的门槛,国家也将大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使其成为国内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我国及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和最有实力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中心区域。然而,眼下此区域经济整合凸现出来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阻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呼唤体制机制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区域经济整合 产业结构 市场机制 横向协调机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下载PDF
网络组织视角下大型钢铁企业横向协调机制设计
5
作者 李晓辉 杜鹏 周永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2-66,共5页
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使企业在更大的规模平台上运营,规模效率是组织机制设计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网络组织及其协调方式分析表明,网络组织的优势来源于网络成员独特的资源能力特征以及灵活的匹配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组织"效率&qu... 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使企业在更大的规模平台上运营,规模效率是组织机制设计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网络组织及其协调方式分析表明,网络组织的优势来源于网络成员独特的资源能力特征以及灵活的匹配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组织"效率"与"灵活性"之间的矛盾;规模化后的钢铁企业同网络组织在运行环境以及企业诉求上均具有一致性,网络组织内部的协调运营机制值得参考。考虑成员单位的资源相关性及能力差异,大型钢铁企业的成员间关系呈现协调型、整合型、紧密型以及学习型四种不同类型。文章据此针对性地提出以信任为保障的组织横向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组织 钢铁企业 横向协调机制 组织信任 企业诉求
下载PDF
论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流域水资源消费负外部性治理的视阈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勇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84-93,共10页
当前,流域水资源消费负外部性问题愈益尖锐,现实症结应在于流域政府纷纷实施了地方保护的策略选择,体现为一种政府外部性,其衍生的根由则在于流域政府权力产权界定不清导致了相互间正交易成本的出现。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相关启示,须建构... 当前,流域水资源消费负外部性问题愈益尖锐,现实症结应在于流域政府纷纷实施了地方保护的策略选择,体现为一种政府外部性,其衍生的根由则在于流域政府权力产权界定不清导致了相互间正交易成本的出现。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相关启示,须建构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从而规范流域政府各自权力产权,降低因相互摩擦所引发的交易成本,由此即可以减少或消除此种政府外部性,最终求解流域水资源消费负外部性问题。由于反复博弈模型和制度主义的援证,公民退出选择与呼吁力量的驱动以及流域公共利益观念凸显和官员的理性自觉,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之建构成为可能。而其主要类型的界分则同样可以受新制度经济学启发并吻合治理的行动逻辑,进而区分为科层机制、市场机制和府际治理机制等三种,它们相互存在替代性但更应实现有机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负外部性治理 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