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钱柳多糖在体外消化模型中的消化与吸收 被引量:32
1
作者 闵芳芳 聂少平 +1 位作者 万宇俊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4-29,共6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青钱柳多糖并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同时,采用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的消化模型,通过测定体外消化后产物的分子质量、还原糖含量和游离单糖含量,研究青钱柳多糖在体外模拟胃和胃肠道中的消化与吸收的情况。结果表明:青钱... 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青钱柳多糖并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同时,采用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的消化模型,通过测定体外消化后产物的分子质量、还原糖含量和游离单糖含量,研究青钱柳多糖在体外模拟胃和胃肠道中的消化与吸收的情况。结果表明:青钱柳多糖的中性糖含量为31.17%,糖醛酸含量为38.44%,是一种果胶类的多糖;青钱柳多糖在体外模拟胃中会产生絮凝沉淀,而在体外模拟胃肠道的肠道消化阶段絮凝沉淀消失;青钱柳多糖经模拟胃和胃肠道消化后上清液和沉淀物分子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与多糖水溶液相比,多糖胃电解质溶液的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的保留时间提前,同时,消化产物的还原糖和游离单糖含量也没有改变。结论:青钱柳多糖在体外模拟胃和模拟胃肠道均未被消化;但体外模拟胃中酸性环境和胃电解质溶液体系分别对青钱柳多糖的稳定性和构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多糖 模拟胃肠道模型 体外消化 体外吸收
下载PDF
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在食源性致病菌耐受及致病机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思琦 张昭寰 +3 位作者 穆丽丽 刘海泉 潘迎捷 赵勇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9-851,共13页
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是研究食源性致病菌耐受及致病机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其本质是在实验室模拟的条件下,重现人体消化过程中的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以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耐受性、致病机理、肠道菌群互作及疫苗开发,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控制... 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是研究食源性致病菌耐受及致病机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其本质是在实验室模拟的条件下,重现人体消化过程中的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以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耐受性、致病机理、肠道菌群互作及疫苗开发,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控制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综述了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在食源性致病菌研究中的应用,将现有胃肠道模型系统地划分为体外静态模型、体外动态模型、普通动物模型及人源化动物模型,并详细介绍了各类模型的概念及特性。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现有模型的不足,并对未来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源性致病菌耐受及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 体外模型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在食源性致病菌异质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赵伟 王扬眉 +2 位作者 潘迎捷 赵勇 刘海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68-274,共7页
探究食源性致病菌在人体胃肠道环境中的异质性以及与肠道菌群间的相互作用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控制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基于人体胃肠道的生理过程,在体外条件下模拟体内的消化吸收情况,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活体实... 探究食源性致病菌在人体胃肠道环境中的异质性以及与肠道菌群间的相互作用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控制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基于人体胃肠道的生理过程,在体外条件下模拟体内的消化吸收情况,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活体实验,是研究食源性致病菌异质性以及致病机理的一种重要工具。本文系统综述应用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研究食源性致病菌在胃肠道中的耐受、耐药异质性,为研究食源性致病菌在人体胃肠道中的异质性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将其与食源性致病菌动物感染模型(体内胃肠道模型)进行比较,综合评价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在食源性致病菌异质性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构建更加全面、科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异质性 感染模型 人工模拟胃肠道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