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损伤诊断的模态柔度差曲率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军 刘建勋 +2 位作者 徐进 李伟 穆荣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为了使损伤更加明确显示,在求得结构损伤前后的模态柔度差之后,建立模态柔度差曲率作为二维结构的损伤指标来诊断损伤。考虑多种损伤情况,对二维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用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了诊断。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指标与模态柔度曲... 为了使损伤更加明确显示,在求得结构损伤前后的模态柔度差之后,建立模态柔度差曲率作为二维结构的损伤指标来诊断损伤。考虑多种损伤情况,对二维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用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了诊断。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指标与模态柔度曲率差指标所得结果基本上是相同的,且该文方法计算工作量要小。为了弥补利用模态柔度曲率差指标在诊断三维结构多处损伤时存在指标遗漏的现象,建立了模态柔度差曲率和作为三维结构损伤指标。三维桁架桥与板结构的算例表明,模态柔度差曲率和指标在三维结构的损伤诊断中比模态柔度差曲率指标效果好。综上所述,对于二维结构而言,损伤诊断指标为模态柔度差曲率;对于三维结构而言,损伤诊断指标为模态柔度差曲率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柔度曲率 模态柔度曲率 模态柔度 损伤诊断 二维结构 三维结构
原文传递
异形桥梁损伤识别方法及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赵云鹏 于天来 +2 位作者 焦峪波 宫亚峰 宋刚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58-1866,共9页
针对现有异形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局限性和参数影响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损伤程度、传感器数量和模态阶次等参数对损伤识别指标(振型差、模态曲率差、模态柔度差及其曲率)的影响效果,确定将模态柔度差曲率作为识别指标。其... 针对现有异形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局限性和参数影响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损伤程度、传感器数量和模态阶次等参数对损伤识别指标(振型差、模态曲率差、模态柔度差及其曲率)的影响效果,确定将模态柔度差曲率作为识别指标。其次,提出异形桥梁两阶段损伤识别方法,在采用模态柔度差曲率实现损伤定位基础上,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对损伤程度进行准确识别。损伤识别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异形桥梁 损伤识别 模态柔度曲率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模态柔度的高桩码头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汝学 郑永来 +1 位作者 韩雨莘 肖飞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21期26-32,共7页
高桩码头在长期服役后,其健康状态及安全性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高效、快捷、准确地对现役高桩码头的损伤状态和损伤位置进行识别对码头的维护与健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以某高桩码头基桩为研究对象,对含有三榀排架的码头结构段进行数... 高桩码头在长期服役后,其健康状态及安全性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高效、快捷、准确地对现役高桩码头的损伤状态和损伤位置进行识别对码头的维护与健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以某高桩码头基桩为研究对象,对含有三榀排架的码头结构段进行数值模拟,设置4种不同损伤程度和多位置损伤的工况,研究了基于码头损伤前后模态柔度的基桩损伤识别方法。提出了2类损伤指标:模态柔度差和模态柔度差曲率。研究表明,提出的两类损伤指标能够有效表征出高桩码头基桩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是,多损伤工况下的损伤识别效果弱于单损伤工况;二阶模态下的损伤指标的识别效果普遍优于一阶模态;基于模态柔度差曲率的损伤指标的损伤位置信号明显,具有较高的防误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码头 损伤识别 动力特性 模态柔度 模态柔度曲率
下载PDF
张弦拱桁架结构基于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试验(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曾滨 周臻 +2 位作者 许庆 张庆芳 赵俊 《钢结构(中英文)》 2020年第1期70-84,共15页
张弦桁架结构是是由上部刚性拱桁架与下部柔性拉索通过中部撑杆组合而成的一种自平衡体系,具有受力合理、承载能力高、造型轻盈、跨度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大跨钢屋盖结构中。但张弦桁架结构规模大、服役期限长,所处环境状况复杂,受到... 张弦桁架结构是是由上部刚性拱桁架与下部柔性拉索通过中部撑杆组合而成的一种自平衡体系,具有受力合理、承载能力高、造型轻盈、跨度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大跨钢屋盖结构中。但张弦桁架结构规模大、服役期限长,所处环境状况复杂,受到的荷载作用具有随机性,发生损伤的潜在危险性较大。此类结构一旦出现损伤会对结构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引起连续倒塌,因此研究张弦桁架结构在运营期的损伤识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张弦梁结构中存在拉索、撑杆和桁架等不同类型杆件,受力机理更加复杂,其损伤识别与常规桥梁式结构或多高层建筑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目前针对张弦桁架结构的损伤识别尤其试验研究很少。因此,针对张弦桁架结构基于模态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对某火车站顶棚结构进行缩尺简化,设计制作了两榀张弦桁架试验模型。两榀试验模型结构尺寸相同,模型总长6 m,矢高0.4 m,垂度0.4 m,上部采用倒三角立体桁架,每两个节点之间由四角锥基本单元构成,结构中部均匀布置5根对称的圆钢管撑杆,下部布置直径8 mm的钢丝绳拉索,并施加2 kN预应力;试验模型一端为固定铰支座,另一端为滑动铰支座,并在结构两侧设置刚架作为受压桁架侧向支撑。两榀试验模型构件截面尺寸不同,模型1相对于模型2杆件截面尺寸较小;荷载施加情况不同,模型1未施加外荷载,模型2在模型上弦杆布置质量块模拟结构正常使用状态的荷载。试验采用不同截面尺寸杆件替换正常杆件的方法来模拟结构损伤,即通过降低截面刚度的方法来模拟杆件损伤,根据杆件截面积丧失程度定义损伤程度。试验设计了弦杆单损伤、多损伤、索撑损伤等不同程度以及不同位置的损伤工况,通过动力检测获取试验各工况前三阶模态参数:采用单点拾振、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弦拱桁架结构 损伤识别 模态参数 曲率模态 模态柔度曲率 正则化频率变化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