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应变模态技术对板状结构故障检测与诊断
1
作者 王金珠 《福建质量管理》 2001年第5期15-15,14,共2页
1、引言在机械、航空及建筑工程领域中,板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结构,如汽车的底盘、飞机的机翼等。通常,板结构的破损会降低其刚度,降低其使用寿命,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我们知道,破损一般表现为结构局部刚度的损失,从而引起结构参数变... 1、引言在机械、航空及建筑工程领域中,板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结构,如汽车的底盘、飞机的机翼等。通常,板结构的破损会降低其刚度,降低其使用寿命,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我们知道,破损一般表现为结构局部刚度的损失,从而引起结构参数变化。近年来,有关利用结构参数变化,如频率或振型的变化,来进行检测与诊断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并推动了各种先进检测技术的发展,如振动测试法、无损检测法等。应变模态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技术,由于其具有方法简便,便于实际应用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核心就是利用应变模态是否有变化来诊断结构是否有破损及其产生的位置,如果破损存在,则在该破损处应变模态将发生明显跳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与诊断 应变模态 模态技术 破损 应变值 检测技术 模态分析 利用结构 结构参数 振动测试
下载PDF
发动机-车架系统振动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公宇 卫修敬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1995年第3期37-40,共4页
运用实验模态的分析方法,对JS2815农用车的发动机-车架系统、车架子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识别系统、子结构的模态参数,分析了引起系统振动的因素。进而运用动态修改讨论了悬置特性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车架 模态技术 振动特性 农用运输车 发动机
下载PDF
航天科技工业模态技术标准现状的分析与设想
3
作者 张小达 夏益霖 《航天标准化》 1998年第5期3-8,共6页
概述了模态技术标准在航天型号研制中的重要性,分析了航天工业行业模态试验技术标准的现状、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在研究航天型号研制中应做的模态技术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航天科技工业模态技术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及制定航天工业行业... 概述了模态技术标准在航天型号研制中的重要性,分析了航天工业行业模态试验技术标准的现状、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在研究航天型号研制中应做的模态技术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航天科技工业模态技术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及制定航天工业行业模态技术标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科技工业 模态技术 制定标准 设想
下载PDF
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与基因:行为-脑-基因的多角度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顺民 冯廷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稳定性的问题行为,严重的拖延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鉴于目前对于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仍不清楚,研究模态较为单一,本研究拟从行为-脑-基因的系统研究思路出发,以多模态MRI(Task...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稳定性的问题行为,严重的拖延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鉴于目前对于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仍不清楚,研究模态较为单一,本研究拟从行为-脑-基因的系统研究思路出发,以多模态MRI(Task、Resting、VBM和DTI)为主要技术手段,将HTR2B基因多态性作为突破口,系统考察拖延的认知机制、神经基础和遗传基础,并试图制定拖延的应对与干预方案。研究分为4个部分:(1)从行为上,结合预期恐惧范式和跨期选择范式探索其拖延决策的机制;(2)在神经层面上,采用MRI多模态技术系统考察拖延行为的神经基础;(3)在基因层面上,采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将HTR2B设定为靶基因以深入研究拖延的遗传基础,并考察脑结构和脑功能在基因与行为间的中介作用;(4)最后从行为干预与脑的可塑性的角度,设计拖延的干预方法来改善拖延行为并验证拖延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延行为 模态技术 HTR2B 基因 跨期选择
下载PDF
类ChatGPT大模型发展、应用和前景 被引量:14
5
作者 严昊 刘禹良 +1 位作者 金连文 白翔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49-2762,共1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自ChatGPT发布以来,不断突破瓶颈,吸引了资本规模投入、多领域革命和政府重点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模型的发展动态、应用现状和前景,然后从以下3个方面对大模型相关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1)概述了大模型相关构造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自ChatGPT发布以来,不断突破瓶颈,吸引了资本规模投入、多领域革命和政府重点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模型的发展动态、应用现状和前景,然后从以下3个方面对大模型相关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1)概述了大模型相关构造技术,包括构造流程、研究现状和优化技术;2)总结了3类当前主流图像—文本的大模型多模态技术;3)介绍了根据评估方式不同而划分的3类大模型评估基准。参数优化与数据集构建是大模型产品普及与技术迭代的核心问题;多模态能力是大模型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设立评估基准是比较与约束大模型的关键方法。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现有相关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现阶段的大模型产品已有强大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育、医疗和金融等领域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同时,它们也存在训练部署困难、专业知识不足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完善参数优化、优质数据集构建、多模态等技术,并建立统一、全面、便捷的评估基准,将成为大模型突破现有局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ChatGPT 模态技术 自然语言处理 大模型(LLM)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的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赵鹏飞 王亚勇 程绍革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6期41-44,59,共5页
在分析原有几种抗震试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试验方法”的设想。这种方法将振动台试验与拟动力试验结合起来,以期解决原有试验方法在大型、异型结构抗震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对于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进行了初步讨论... 在分析原有几种抗震试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试验方法”的设想。这种方法将振动台试验与拟动力试验结合起来,以期解决原有试验方法在大型、异型结构抗震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对于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进行了初步讨论,希望借鉴动态子结构法中的综合模态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达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试验 振动台试验 拟动力试验 子结构法 综合模态技术
下载PDF
多模态技术联合术中唤醒麻醉在Broca区胶质瘤患者语言功能区定位中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吴斌 路俊锋 +3 位作者 章捷 邱天明 庄冬晓 吴劲松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技术联合术中唤醒麻醉在Broca区胶质瘤患者语言功能区定位中的作用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切除的Broca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2例。术前采用功能磁共振... 目的探讨多模态技术联合术中唤醒麻醉在Broca区胶质瘤患者语言功能区定位中的作用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切除的Broca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2例。术前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技术重建语言皮质激活区域和皮质下传导通路,术中在唤醒麻醉下通过直接电刺激技术定位语言皮质和皮质下传导通路,并在术中磁共振、实时神经影像导航系统引导下行肿瘤切除。根据肿瘤是否侵犯中央前回腹侧部(vPMC)将患者分为未侵犯vPMC(仅侵犯额下回后部)组24例,侵犯vPMC组18例,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功能区定位情况和疗效。结果42例患者均完成术中语言功能区定位,34例(81.0%)至少有1个阳性定位点;3例(7.1%)在定位过程中出现癫痫局灶性发作。25例患者肿瘤为全切除,17例为非全切除。术后病理学证实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Ⅱ级者23例,Ⅲ级者14例,Ⅳ级者5例。术后1个月内(近期)16例(38.1%)患者有语言功能障碍,其中12例3个月内恢复,4例(9.5%)未恢复。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84个月(中位数为24个月),14例出现肿瘤进展,其中11例死亡。与未侵犯vPMC组比较,侵犯vPMC组肿瘤的WHO级别高(P=0.011),术后近期语言功能障碍的发生比率高[分别为10/18、25.0%(6/24),P=0.044],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8.4±5.2)个月、(80.7±3.2)个月]和总生存期[分别为(38.8±5.8)个月、(80.8±3.2)个月]均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多模态技术联合术中唤醒麻醉治疗Broca区胶质瘤有助于在最大化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患者的语言功能。其中肿瘤侵犯vPMC比仅侵犯额下回后部者引起近期语言功能障碍率更高,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BROCA区 唤醒麻醉 语言功能区定位 模态技术
原文传递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微创理念的践行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窗溪 林浩 +2 位作者 蒲天佑 王曲 熊云彪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248-250,共3页
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在我国日渐普及,但微创理念未被正确地掌握和应用。微创理念是一种微创医学和微创外科技术治疗疾病的观念,是把手术对正常组织(主要是神经血管)的损伤控制到最小程度,同时最大程度地处理病灶,使患者尽可能获得最佳疗效... 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在我国日渐普及,但微创理念未被正确地掌握和应用。微创理念是一种微创医学和微创外科技术治疗疾病的观念,是把手术对正常组织(主要是神经血管)的损伤控制到最小程度,同时最大程度地处理病灶,使患者尽可能获得最佳疗效。本文就非手术治疗、术前设计和规划、多模态技术、手术中“度”的把握、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等神经外科微创理念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神经外科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神经外科 微创手术 模态技术
原文传递
多模态技术支持下的高中物理探究教学探索——以力学教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林碧艺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第4期124-126,共3页
科学技术为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提供了重要的帮助,通过立足多模态技术来实施高中物理探究教学,有助于优化学生物理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获得核心素养上的成长.本文以力学教学为例,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综合运用多模态技术来... 科学技术为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提供了重要的帮助,通过立足多模态技术来实施高中物理探究教学,有助于优化学生物理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获得核心素养上的成长.本文以力学教学为例,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综合运用多模态技术来实现探究式教学,以期为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探究教学 模态技术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技术的学习风格分析:演进、困境及图景 被引量:6
10
作者 邵明铭 赵丽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09,共8页
随着教育新基建进程的不断推进,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质量教育、个性化发展的目标将逐步变得可能。学习风格是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指标,学习风格理论在教和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习风格分析研究历经从静态学习者模型到广义动态... 随着教育新基建进程的不断推进,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质量教育、个性化发展的目标将逐步变得可能。学习风格是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指标,学习风格理论在教和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习风格分析研究历经从静态学习者模型到广义动态模型,从量表测量法到技术分析法的进路演变。基于多模态技术的学习风格分析也获得长足发展,但同时陷入技术层面的支持不足和伦理层面的隐私危机等困境。本研究提出融合多主体数据采集与新算法的多模态学习风格分析路径,即“数据层—信息层—应用层”分析框架,以期服务于未来的个性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多模态学习风格分析的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应用提供优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技术 学习风格 个性化教学 人工智能教育 大数据分析
下载PDF
多模态学习投入测评的研究现状与启示——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郑晨虹 张海博 《现代计算机》 2024年第8期84-88,94,共6页
多模态技术突破传统单一模态数据的局限,实现对学习投入精准、科学全面的测评。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204篇文章为样本,运用CiteSpace对多模态学习投入测评研究进行了可视化计量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主要研究国家、期刊、高被... 多模态技术突破传统单一模态数据的局限,实现对学习投入精准、科学全面的测评。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204篇文章为样本,运用CiteSpace对多模态学习投入测评研究进行了可视化计量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主要研究国家、期刊、高被引论文、关键词聚类特征等。未来,多模态学习投入测评可以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深化研究主题;重视优化算法,提高数据分析精准度;介入生理数据,加强多模态数据协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技术 学习投入 知识图谱
下载PDF
电影智能化制作新机遇:CVPR 2024多模态技术发展综述
12
作者 谢志峰 余盛叶 《现代电影技术》 2024年第7期12-20,共9页
为了探讨电影智能化制作新机遇,本文深入分析2024年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中多模态领域前沿技术成果。具体而言,本文聚焦视觉、文本和音频三个模态的研究与多模态技术在电影制作领域的重要应用:视频生成、视频编辑和预告... 为了探讨电影智能化制作新机遇,本文深入分析2024年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中多模态领域前沿技术成果。具体而言,本文聚焦视觉、文本和音频三个模态的研究与多模态技术在电影制作领域的重要应用:视频生成、视频编辑和预告片剪辑技术,视频描述生成和视频内容解读技术,以及声画同步、音效生成和视频配乐技术。研究表明,电影制作过程与多模态技术的融合应用不仅大幅提高制作效率,也将显著增强艺术表现力。最后,本文总结了当前面临的多模态技术挑战,并展望了相关技术在未来电影制作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电影制作 模态技术 大语言模型 计算机视觉
下载PDF
多模态技术在生产模式下线路电压质量监测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洪海生 张宇 +3 位作者 赵志轩 李佳 陈盛开 刘辉 《建筑经济》 2024年第S01期643-646,共4页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的生产模式下,为有效地对施工现场、生活场所等线路电压质量开展实时的监测,本文基于多模态技术,构建一种在生产模式下,输电线路电压质量监测模型。该模型通过电压、温湿度、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采集多种模态数据... 在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的生产模式下,为有效地对施工现场、生活场所等线路电压质量开展实时的监测,本文基于多模态技术,构建一种在生产模式下,输电线路电压质量监测模型。该模型通过电压、温湿度、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采集多种模态数据,借助多模态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实时高效地融合、分析与挖掘,有效地解决当前监测系统存在的监测手段单一、数据源简单以及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升线路电压质量监测智能化水平,减少电压质量不佳对于人民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模式 电压质量检测 模态技术 数据融合
下载PDF
3.0T MRI多模态技术联合血清ERCC1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转归评估研究
14
作者 王兴林 郭志伟 +2 位作者 黄建儒 敬杰 李海青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究3.0T MRI多模态技术联合血清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治疗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170例LARC患者,按7∶3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人群(119例)、验证人群(51例)... 目的探究3.0T MRI多模态技术联合血清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治疗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170例LARC患者,按7∶3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人群(119例)、验证人群(51例)。所有患者均行新辅助治疗,治疗前均行3.0T MRI多模态技术扫描和血清ERCC1 mRNA检测。新辅助治疗8周后行手术治疗,取术中病灶组织评估肿瘤退缩分级,比较不同肿瘤退缩分级患者治疗前多模态MRI定量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组织间隙血浆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表观扩散系数(ADC)]、血清ERCC1 mRNA表达水平,比较治疗前不同临床分期患者MRI定量参数、血清ERCC1 mRNA表达水平,分析各指标与治疗前临床分期、治疗后肿瘤退缩分级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价各指标预测肿瘤退缩分级的价值。结果非病理完全缓解(pCR)患者治疗前K^(trans)、V_(e)、K_(ep)、血清ERCC1 mRNA表达水平高于pCR患者,ADC低于pCR患者(P<0.05);Ⅱ期患者K^(trans)、V_(e)、K_(ep)、血清ERCC1 mRNA表达水平低于Ⅲ期患者,ADC高于Ⅲ期患者(P<0.05);K^(trans)、V_(e)、K_(ep)、血清ERCC1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肿瘤退缩分级呈负相关,ADC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与肿瘤退缩分级呈正相关(P<0.05);建模人群中,治疗前MRI定量参数、血清ERCC1 mRNA联合预测患者肿瘤退缩分级为pCR的AUC最大;验证人群中,MRI定量参数、血清ERCC1 mRNA联合预测具有明显正向净收益。结论MRI定量参数、血清ERCC1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退缩分级有关,且以上指标联合预测肿瘤退缩分级为pCR方面具有较好预测价值和临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多模态技术 ERCC1 局部进展期 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转归
下载PDF
技术赋能:多模态技术赋能口译课堂学习变革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玮 杨刚 +2 位作者 李佳文 郑丹 夏蓉 《凯里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8-90,共13页
多模态技术在口译课堂学习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多模态技术如何赋能口译课堂学习变革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该研究围绕多模态技术赋能口译课堂为何变革、何以变革、变革什么三个问题展开探究。首先,本文通过分析多模态技术对口译课堂学习... 多模态技术在口译课堂学习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多模态技术如何赋能口译课堂学习变革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该研究围绕多模态技术赋能口译课堂为何变革、何以变革、变革什么三个问题展开探究。首先,本文通过分析多模态技术对口译课堂学习的影响,揭示传统口译课堂学习的教学困境,提出多模态技术赋能口译课堂学习变革的观点;其次,明确多模态技术赋能口译课堂学习理念变革、教学变革、空间变革并论述多模态技术赋能口译课堂学习变革的原理与举措;最后,以“一带一路”商务口译虚拟仿真沉浸式情境实验总结多模态技术赋能口译课堂学习变革的优势,以期为口译课堂学习变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技术 口译课堂 课堂变革 技术赋能
下载PDF
多模态技术对高血压脑出血体位护理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及脑氧代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俊蕾 陆蓉 +3 位作者 廖天芬 陈婷 徐学梅 邓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期319-321,共3页
目的:研究多模态技术对高血压脑出血体位护理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头位分别抬高0°、15°、30°及45°,然后比较不同体位... 目的:研究多模态技术对高血压脑出血体位护理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头位分别抬高0°、15°、30°及45°,然后比较不同体位时的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及脑氧代谢(rSO 2及P bt O 2)水平。结果:角度较大时患者的ICP及MAP低于角度较小时,rSO 2及P bt O 2水平高于角度较小时,但45°时CPP显著低于0°、15°及3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5°及30°时的C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技术对高血压脑出血体位护理的效果较好,30°体位时对于颅内压、脑灌注压及脑氧代谢的影响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技术 高血压脑出血 体位护理 颅内压 脑灌注压 脑氧代谢
下载PDF
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术中面神经保护 被引量:5
17
作者 魏宜功 王诚 +1 位作者 卓志平 田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肿瘤最大径>3 cm)听神经瘤的疗效及术中面神经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手术治疗的86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均在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83例...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肿瘤最大径>3 cm)听神经瘤的疗效及术中面神经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手术治疗的86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均在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83例,近全切除3例。面神经保留78例(91%);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House-Backmann分级:1级11例,2级37例,3级22例,4级16例。术后门诊随访3~30个月,术区皮下积液4例,口唇疱疹9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多模态肿瘤-神经评估,术中实时电生理监测,精细显微手术对大型听神经瘤全切和保留面神经功能可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听神经瘤 模态技术 电生理监测 显微手术 面神经保护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在内容安全治理领域的风险和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喆 《电信科学》 2023年第10期136-146,共11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技术取得了颠覆性成果,成为AI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新趋势,推动着人工智能进入新时代。首先,分析了AIGC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生成对抗网络、扩散模型等生成... 近年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技术取得了颠覆性成果,成为AI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新趋势,推动着人工智能进入新时代。首先,分析了AIGC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生成对抗网络、扩散模型等生成模型和多模态技术,并对现有的文本、语音、图像和视频生成的技术能力进行调查阐述;然后,对AIGC技术在内容安全治理领域带来的风险进行重点分析,包括虚假信息、内容侵权、网络与软件供应链安全、数据泄露等方面;最后,针对上述安全风险,分别从技术、应用和监管层面,提出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生成模型 模态技术 内容安全治理
下载PDF
视觉问答技术研究综述
19
作者 王虞 孙海春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87-1505,共19页
视觉问答(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VQA)是融合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图-文跨模态热门任务。该任务以计算机智能识别与检索图像内容并给出准确答案为主要目标,融合应用了目标识别与检测、智能问答、图像属性分类、场景分析... 视觉问答(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VQA)是融合自然语言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图-文跨模态热门任务。该任务以计算机智能识别与检索图像内容并给出准确答案为主要目标,融合应用了目标识别与检测、智能问答、图像属性分类、场景分析等多项技术,能够支撑许多前沿交互式人工智能高层任务,如视觉对话、视觉导航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极高的应用价值。近几年,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及图-文跨模态领域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为视觉问答任务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主要对2019—2022年视觉问答领域的主流模型及专业数据集进行总结。首先,依据视觉问答任务实现的模块框架,对关键步骤中的主流技术方法进行综述讨论。其次,按照主流模型采用的技术方法,将该领域内各类模型进行细分,并简要介绍改进重点和局限性。随后,综述视觉问答常用数据集与评价指标,对几类典型模型性能进行对比阐述。最后,对现阶段视觉问答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阐述,并对视觉问答领域未来应用及技术发展进行预测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问答(VQA) 模态融合 视觉对话 智能问答 模态技术
下载PDF
智能多模态技术在科普传播中的应用与实践——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科普研究中心为例
20
作者 胡欣娴 程琪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 2023年第4期113-120,共8页
本文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科普研究中心为例,探讨智能多模态技术在科普传播中的应用与实践。该中心通过对视觉、感官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生产出较为丰富的科普教育内容,使科普知识更加深入浅出,展现了智能技术在科普传播领域的... 本文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科普研究中心为例,探讨智能多模态技术在科普传播中的应用与实践。该中心通过对视觉、感官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生产出较为丰富的科普教育内容,使科普知识更加深入浅出,展现了智能技术在科普传播领域的潜力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技术 人工智能 科普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