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附加励磁阻尼控制抑制HVDC引起的次同步振荡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远取 谢小荣 姜齐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经交直流混合送出的系统中,当高压直流输电(HVDC)控制与机组之间相互作用较强时,可能引发机组轴系的次同步振荡(SSO)问题。对此,研究了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抑制HVDC-SSO的有效性。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构建了典型...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经交直流混合送出的系统中,当高压直流输电(HVDC)控制与机组之间相互作用较强时,可能引发机组轴系的次同步振荡(SSO)问题。对此,研究了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抑制HVDC-SSO的有效性。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构建了典型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模型,研究了HVDC引起SSO的系统运行条件,进而设计了多模式SEDC控制器,分别在大/小扰动下分析了SEDC改善模式阻尼和暂态响应的效果。结果表明:SEDC能大幅提高机组轴系多个模式的阻尼,在大/小扰动下均能有效抑制SSO,避免出现SSO发散风险,保障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SEDC可望成为解决HVDC-SSO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次同步振荡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 模式阻尼
下载PDF
提高低频振荡模式阻尼比的机组有功优化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嘉嘉 孙卫娟 解健 《电子设计工程》 2016年第6期49-52,共4页
低频振荡是影响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突出问题,提高系统阻尼是防止区间低频振荡最有效的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机组有功出力的方法,通过在线模态分析,优化调整后的机组有功出力提高了最弱阻尼区间振荡模式下的阻尼比... 低频振荡是影响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突出问题,提高系统阻尼是防止区间低频振荡最有效的措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机组有功出力的方法,通过在线模态分析,优化调整后的机组有功出力提高了最弱阻尼区间振荡模式下的阻尼比,从而预防低频振荡事故。建立区间最弱振荡模式阻尼比最大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机组有功出力进行优化,并将该方法对4机2区域系统及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最弱模式阻尼比,对预防低频振荡起到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网 低频振荡 模式阻尼 优化控制
下载PDF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次同步谐振多模式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翔 徐政 +1 位作者 屠卿瑞 张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21-2327,共7页
在远距离内输电线路中串入固定电容器,可能会引起次同步谐振(SSR),为此,在串补系统中使用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新一代串联补偿装置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来替代部分固定电容器。首先分析了SSSC基本运行原理,通过对VSC输出电压... 在远距离内输电线路中串入固定电容器,可能会引起次同步谐振(SSR),为此,在串补系统中使用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新一代串联补偿装置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来替代部分固定电容器。首先分析了SSSC基本运行原理,通过对VSC输出电压幅值和相位的控制,使SSSC能够向线路中注入串联的容性电压,相当于提供了串联补偿电容。分析了不同容量SSSC的电气阻尼特性,针对SSSC原有控制抑制次同步谐振效果不佳的缺点,设计了SSSC次同步谐振多模式阻尼控制器。通过通带内低相移的扭振模式带通滤波器滤出系统每个扭振模式信号后再进行相位补偿,使SSSC能够在所有扭振频率附近提供正的电气阻尼。基于测试系统的频域和时域仿真结果表明,简单地增加SSSC的容量并不能有效地化解系统发生次同步谐振的风险,所设计的多模式阻尼控制器不仅能够阻止发电机和串补线路之间次同步谐振的产生,并且能有效地减小所需SSSC装置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次同步谐振 测试信号法 电气阻尼 模式阻尼控制器 低相移带通滤波器
下载PDF
基于模式阻尼法的风火打捆系统次同步扭振分析
4
作者 沈墨涵 贾祺 +2 位作者 任爽 赵越 王大中 《吉林电力》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针对风电机组风火打捆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以双馈风电场接入火电机组串补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双馈风电场不引发次同步振荡的情况下,基于模式阻尼法定量分析不同控制参数、运行工况、并网机组数量的双馈风电场接入前后火电机组轴系扭振... 针对风电机组风火打捆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以双馈风电场接入火电机组串补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双馈风电场不引发次同步振荡的情况下,基于模式阻尼法定量分析不同控制参数、运行工况、并网机组数量的双馈风电场接入前后火电机组轴系扭振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双馈风电场的接入使得火电机组各轴系扭振模式的衰减系数均减小,有利于缓解火电机组的轴系扭振。构建EMTDC/PSCAD仿真算例系统,检验了理论分析结果的确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双馈风电场 轴系扭振 模式阻尼
下载PDF
电流变技术在机床切削颤振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平 王洋 于英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133,共3页
根据电流变液体的优良力学性能和剪切模式电流变液阻尼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基于剪切模式的电流变阻尼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颤振控制专用刀座系统。对这个系统进行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表明通过控制电流变... 根据电流变液体的优良力学性能和剪切模式电流变液阻尼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基于剪切模式的电流变阻尼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颤振控制专用刀座系统。对这个系统进行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表明通过控制电流变阻尼器的电场强度可以很方便地调节系统的阻尼率,大幅度地减小振幅,能有效地抑制切削颤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颤振 电流变液 剪切模式阻尼
下载PDF
车辆悬架系统用磁流变阻尼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郜立焕 生凯章 +1 位作者 祁玉宁 王佃武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5-36,共2页
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由其制成的阻尼器具有可控的特性,但对3种模式的MR阻尼器的分析可知,剪切模式的MR阻尼器的阻尼力在相同条件下最小,阻尼效果最差,在工程上使用价值不大。流动模式和混合模式的MR阻尼器的阻尼力比较接近,阻... 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由其制成的阻尼器具有可控的特性,但对3种模式的MR阻尼器的分析可知,剪切模式的MR阻尼器的阻尼力在相同条件下最小,阻尼效果最差,在工程上使用价值不大。流动模式和混合模式的MR阻尼器的阻尼力比较接近,阻尼效果较好,但混合模式结构简单、紧凑,在工程上的推广价值更高。所以,该文提出、论证基于这种混合模式的磁流变阻尼器的理论模型,从而为它在工程车辆中的应用,实现对振动的半主动、实时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混合模式磁流变阻尼 阻尼力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