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4篇文章
< 1 2 1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提早衰弱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18
1
作者 焦树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138,共8页
樟子松 (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红花尔基沙地引种到章古台 ,在中幼龄林阶段一直表现稳定 ,生长较快。但是 ,至 35~ 4 0年生以后出现提早衰弱、生育周期缩短等问题。通过对1 7年定位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 ,... 樟子松 (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红花尔基沙地引种到章古台 ,在中幼龄林阶段一直表现稳定 ,生长较快。但是 ,至 35~ 4 0年生以后出现提早衰弱、生育周期缩短等问题。通过对1 7年定位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 ,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提早衰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引种地区纬度跨越大 ,水分、热量比原分布区充足 ,引起了樟子松自身生长规律的变化 ,高峰生长期提前、峰值高、峰期短 ,旺盛生长期缩短等。另外 ,由于当地 5、6月份降水量少 ,在干旱年使林分出现水分亏缺 ;7、8月份降水集中 ,又造成林分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 ,在这种水热条件作用下 ,当林分生长势降低时 ,便感染枯梢病。由于干旱和枯梢病的影响 ,林分进一步提早衰弱。但是 ,樟子松仍然是当地的主要造林树种 ,在固沙造林中还没有其他树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超过樟子松。选育抗病型良种 ,营造混交林 ,实行集约化经营等措施可以降低发病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生育规律 水分亏缺 枯梢病 营林技术 提早衰弱 固沙造林 防治措施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不同年龄沙地樟子松幼苗存活与光合特性影响 被引量:107
2
作者 朱教君 康宏樟 +2 位作者 李智辉 王国臣 张日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527-2533,共7页
樟子松以其抗寒、抗旱和速生性,自20世纪50年代在科尔沁沙地南缘人工引种用于固沙造林试验成功以来,已成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防风固沙造林的首选树种.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虽然从理论... 樟子松以其抗寒、抗旱和速生性,自20世纪50年代在科尔沁沙地南缘人工引种用于固沙造林试验成功以来,已成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防风固沙造林的首选树种.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虽然从理论上分析,原因可能有病虫害、地理位置、水分条件、营林技术等,但其中水分条件应该是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提早衰退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以1~5年生樟子松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处理法对苗木进行水分胁迫试验,观测水分胁迫条件下樟子松苗木成活与光合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樟子松苗木成活的临界土壤含水率随苗龄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1~5年生苗木成活的临界土壤含水率均在1.5%~1.8%之间.4种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对照、20%、30%和40%田间持水量)对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轻度胁迫(40%田间持水量)时对光合特性的各个指标影响不大;随胁迫程度加重,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逐渐降低;导致樟子松苗木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应是气孔因素,即在水分胁迫下,气孔的开张度减小,导致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下降,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另外,水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当其供应不足时,也直接导致光合速率的降低.2年生、4年生的樟子松幼苗在相同的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各生理指标比较接近,即生理指标与苗龄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区别.樟子松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在较重度胁迫(20%田间持水量,3.5%)条件下没有降低,而在轻度胁迫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有升高趋势;表明樟子松在较低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具有忍耐一定干旱胁迫的能力.综合研究表明:樟子松只有在极度水分胁迫时(土壤含水率接近成活的临界土壤含水率值:对于1~5年生苗木约为1.7%)才会出现死亡,这对研究水分与樟子松人工林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沙地 樟子松 存活 光合作用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99
3
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1 位作者 范志平 朱教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37-343,共7页
提出了人工林稳定性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分析了影响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稳定性的各种干扰因子,通过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造林成活、生长情况、对不良外界环境的抗御能力、林分寿命、林分结构和生产力的综合评价分析,认为沙地樟子松引种人... 提出了人工林稳定性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分析了影响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稳定性的各种干扰因子,通过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造林成活、生长情况、对不良外界环境的抗御能力、林分寿命、林分结构和生产力的综合评价分析,认为沙地樟子松引种人工林基本上是稳定的;而生长在立地较好的丘间低地的林分,其稳定性大于沙丘顶部的林分;从抗枯梢病角度看,幼林的抗性大于中林;从林分密度和生产力角度来看.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林稳定性高于章古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林龄樟子松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 被引量:93
4
作者 曾德慧 陈广生 +2 位作者 陈伏生 赵琼 冀小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27,共7页
树木叶片的养分再吸收效率能够反映树木对养分保存、利用以及对养分贫瘠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1、20、29、45年生树木叶片的基本特征、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叶片衰... 树木叶片的养分再吸收效率能够反映树木对养分保存、利用以及对养分贫瘠环境的适应能力。以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1、20、29、45年生树木叶片的基本特征、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结果表明:叶片衰老后其质量和面积明显减少;叶片凋落前的平均养分含量没有表现出随樟子松年龄增加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凋落叶片中的N、P、K、Mg含量表现出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Ca的趋势与之相反;11年生和20年生的樟子松叶片N、P、K的再吸收效率相似,都显著高于29年生和45年生樟子松(P<0.05),而樟子松叶片对Mg的再吸收效率表现出随年龄增大而显著降低,Ca随叶片的衰老而不断累积,再吸收效率表现为负值,20年生的樟子松叶片Ca再吸收效率最大,11年生和45年生最低。樟子松叶片的N、P、K、Mg养分再吸收效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表明,随年龄增加樟子松对贫瘠养分生境的适应能力逐渐降低,反映了樟子松养分保存方面的衰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叶片 养分含量 养分再吸收效率 章古台
下载PDF
土壤干旱胁迫对樟子松针叶膜脂过氧化、膜脂成分和乙烯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3
5
作者 夏新莉 郑彩霞 尹伟伦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12,共5页
本文采用对盆栽樟子松苗木进行土壤干旱胁迫处理的办法 ,研究其针叶SOD活性水平、MDA含量以及膜脂成分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 ,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MDA含量逐渐上升到最高水平 ,在严重干旱末期... 本文采用对盆栽樟子松苗木进行土壤干旱胁迫处理的办法 ,研究其针叶SOD活性水平、MDA含量以及膜脂成分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 ,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MDA含量逐渐上升到最高水平 ,在严重干旱末期下降 ,但仍处于高水平 ;IUFA在严重干旱胁迫下开始下降 ,乙烯伴随着IUFA水平明显的下降而产生 ,同时苗木走向死亡。这些结果表明樟子松针叶受土壤干旱胁迫 ,酶促保护系统破坏导致膜脂过氧化 ,MDA明显提高 ,同时IUFA水平降低 ,并产生伤害乙烯 ,针叶受到伤害进一步加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樟子松 膜脂过氧化 乙烯 膜脂成分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87
6
作者 曾德慧 尤文忠 +1 位作者 范志平 刘明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7-261,共5页
采用比较分析与野外试验的方法 ,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影响天然更新的环境因子主要有郁闭度、枯枝落叶层、植被盖度和立地条件 .天然更新的障碍主要是由于引种地降雪覆盖少 ,温度偏高等原因 ,使土... 采用比较分析与野外试验的方法 ,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影响天然更新的环境因子主要有郁闭度、枯枝落叶层、植被盖度和立地条件 .天然更新的障碍主要是由于引种地降雪覆盖少 ,温度偏高等原因 ,使土壤蒸发大、苗木蒸腾大 ,造成水分的亏缺 ,从而导致 1~ 2年生更新幼苗死亡 .针对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障碍及其更新特点 ,提出在适宜立地上采取人工促进措施 ,如埋土、灌水等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固沙法 天然更新 更新障碍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6
7
作者 杨涛 徐慧 +2 位作者 李慧 方德华 朱教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3,共4页
对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林地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均表现出差异。与健康林相比,出现生长衰退林地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微生物和酶活性均有显著程度的降低,表明土壤地... 对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林地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均表现出差异。与健康林相比,出现生长衰退林地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微生物和酶活性均有显著程度的降低,表明土壤地力已出现严重衰退。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土壤养分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解决当前人工林退化的主要措施是因地制宜进行间伐或轮伐,改善林地微生态条件,尽量避免营造人工纯林,建议营造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土壤养分 微生物 酶活性
下载PDF
黑龙江漠河兴安落叶松与樟子松树轮生长特性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75
8
作者 王丽丽 邵雪梅 +1 位作者 黄磊 梁尔源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0-385,共6页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气候学是监测与重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针叶树树轮的生长能反馈出气温的变化,在高纬度地带尤为明显。该文分析了生长在我国最北部的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与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的树...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气候学是监测与重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针叶树树轮的生长能反馈出气温的变化,在高纬度地带尤为明显。该文分析了生长在我国最北部的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与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的树轮密度和宽度的特性。落叶松最大密度、晚材平均密度、早晚材宽度和轮宽都远高于樟子松。樟子松的所有密度变量的样本方差都明显高于兴安落叶松,宽度变量的样本方差却明显低于兴安落叶松。两树种密度变量的差值年表显著相关,宽度变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落叶松与樟子松的晚材密度的形成受7、8月的最高温控制。另外,樟子松的晚材还与生长季节的长短相关。落叶松的年轮宽度对生长季节开始前的温度敏感,而樟子松的轮宽对气候变量没有很好的响应。结果表明,落叶松与樟子松的树轮最大密度都与生长季后期的温度显著相关,两树种的树轮信息对气候变化的重建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兴安落叶 樟子松 树轮密度 树轮宽度 生长特性 气候敏感性 温度
下载PDF
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樟子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71
9
作者 高春智 何炎红 +1 位作者 田有亮 白玉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72,共6页
赤霉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调节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以贮藏时间不同的樟子松种子为材料,在光照恒温箱内对种子进行发芽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樟子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赤霉素浸种催... 赤霉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调节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以贮藏时间不同的樟子松种子为材料,在光照恒温箱内对种子进行发芽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樟子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赤霉素浸种催芽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丙二醛含量提高,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降低;赤霉素浓度不同对樟子松种子萌发的作用不同,浸种浓度为200mg/L时种子平均发芽率、发芽势最高。赤霉素处理樟子松种子作用大小与种子贮藏时间长短相关,其对1986采集的旧种子作用明显大于2010年采集的新种子。研究表明赤霉素对樟子松种子的膜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并且在研究浓度范围内随着赤霉素浓度增加其对细胞膜的修复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赤霉素 种子萌发 电导率
下载PDF
不同林龄樟子松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对比 被引量:61
10
作者 张学利 杨树军 +1 位作者 张百习 袁春良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4,共5页
文中对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固沙林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林龄增长,其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pH值表现为下降趋势 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非根际土壤有机质提高的幅度以中龄林阶段最高,近熟林阶段次之,在幼龄林阶... 文中对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固沙林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林龄增长,其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pH值表现为下降趋势 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非根际土壤有机质提高的幅度以中龄林阶段最高,近熟林阶段次之,在幼龄林阶段最小;在幼龄林时,根际土壤的CEC值与非根际土壤相近,而在中龄林和近熟林阶段均小于非根际土壤;在幼龄林时根际土壤中盐分积累的程度最高,随林龄增长根际土壤中盐分积累程度逐渐下降;在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全N、速效N、速效K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而速效P含量均低于非根际土壤 随林龄增长,樟子松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占总菌数的百分比下降;在不同的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发育阶段 根际土壤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规律和原因 被引量:68
11
作者 吴祥云 姜凤岐 +2 位作者 李晓丹 薛杨 邱素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225-2228,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规律和起因 .结果表明 ,天然分布区以外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是一种生命周期缩短、成熟期提前的早衰现象 .松枯梢病侵害是樟子松枯死的直接原因 .樟子松衰退是由多种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综... 系统地研究了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规律和起因 .结果表明 ,天然分布区以外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是一种生命周期缩短、成熟期提前的早衰现象 .松枯梢病侵害是樟子松枯死的直接原因 .樟子松衰退是由多种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综合引起的 ,属于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之外的第三类病害 ,即“森林衰退病” .气候差异过大、经营管理不当、土壤水分利用失衡、大气氮沉降超标准是诱导因素 ,其中气候差异、土壤水分利用失衡起主导作用 ,松沫蝉、松毛虫危害是促进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固沙林 衰退 衰退原因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的分形分析 被引量:56
12
作者 刘兆刚 刘继明 +1 位作者 李凤日 刘艳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5-470,共6页
基于樟子松人工林7块固定标准地中的31株解析木的树冠体积和叶量,以幂函数关系(F=Av(D/3))建立了预估树冠表面积的分形维数。同时根据生物量实测数据,建立预估叶量的生物模型Lw=0.180 397D3 045 903H-1.673 48。基于枝解析、树干解析数... 基于樟子松人工林7块固定标准地中的31株解析木的树冠体积和叶量,以幂函数关系(F=Av(D/3))建立了预估树冠表面积的分形维数。同时根据生物量实测数据,建立预估叶量的生物模型Lw=0.180 397D3 045 903H-1.673 48。基于枝解析、树干解析数据,动态地预估了一年、二年、三年前的树冠体积,并结合树冠体积、叶量的这种幂函数关系可以动态地预估一年、二年、三年前树冠表面积的分形维数,从而反映出树冠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了了解不同分级样木的分维数变化情况,利用2003年调查的4块生物量标准地数据,根据单株树木各个枝条占据的空间体积与该枝条的带叶枝干重的关系,计算了各标准地不同分级样木树冠的分维数。为探讨单株样木树冠的分维数的计算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树冠的分维数作为表征树冠的动态生长变化是一有用和可靠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树冠结构 叶量 分维数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特征 被引量:59
13
作者 曾德慧 尤文忠 +1 位作者 范志平 刘明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比较分析与野外调查的方法 ,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特征进行了研究 .能够进行天然更新的引种地区天然更新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 ,与特定年份的某些降水因子密切相关 ;在空间上主要有 3种更新方式 :林隙更新、林缘更新、阔叶林下... 采用比较分析与野外调查的方法 ,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特征进行了研究 .能够进行天然更新的引种地区天然更新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 ,与特定年份的某些降水因子密切相关 ;在空间上主要有 3种更新方式 :林隙更新、林缘更新、阔叶林下更新 ;天然更新幼树生长情况与人工林的生长差异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固沙林 天然更新 更新特点
下载PDF
樟子松林下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0
14
作者 杨涛 徐慧 +1 位作者 方德华 朱教君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3-257,共5页
为探讨樟子松林土壤生化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本文对我国最重要樟子松原产地一红花尔基地区的不同林龄樟子松林下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地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均表现出差异。土壤养... 为探讨樟子松林土壤生化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本文对我国最重要樟子松原产地一红花尔基地区的不同林龄樟子松林下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地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均表现出差异。土壤养分、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总体变化趋势是先随着树龄增加而增加,到60-70年树龄时达到最大,后随着树龄增大各项指标呈现下降的趋势。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土壤养分 微生物 酶活性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北部樟子松树木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8
15
作者 王晓春 宋来萍 张远东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4-302,共9页
在大兴安岭北部漠河(MH I、MH II2个样点)、塔河蒙克山(MKS)、满归(MG)地区共采集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年轮样芯139个,成功地建立了MH I、MH II、MKS和MG4个样点的樟子松差值年表,最长达377年(1631-2007年,有效年表为... 在大兴安岭北部漠河(MH I、MH II2个样点)、塔河蒙克山(MKS)、满归(MG)地区共采集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年轮样芯139个,成功地建立了MH I、MH II、MKS和MG4个样点的樟子松差值年表,最长达377年(1631-2007年,有效年表为1743-2007年)。樟子松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气温是这4个样点樟子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但4个样点限制其生长的月份有所差异,漠河的2个样点樟子松年轮指数与6月气温负相关,满归和塔河蒙克山樟子松年轮指数与前一年10月气温正相关。樟子松年表与区域气候的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基本与响应函数分析的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气温对大兴安岭北部樟子松生长的限制作用。该研究为全球变暖下大兴安岭北部樟子松林的经营管理及区域气候重建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冗余分析 响应函数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 年轮
原文传递
不同水分胁迫方式对沙地樟子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16
作者 朱教君 康宏樟 李智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63,共7页
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的成功已使该树种成为中国北方沙区人工造林的首选树种,但由于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使得人们对在干旱、半干旱沙地进行大面积樟子松造林产生疑问.为进一步研究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问题,该... 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的成功已使该树种成为中国北方沙区人工造林的首选树种,但由于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使得人们对在干旱、半干旱沙地进行大面积樟子松造林产生疑问.为进一步研究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问题,该文以2年生沙地樟子松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和聚乙二醇(PEG)处理法对苗木进行水分胁迫试验,比较两种胁迫处理苗木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与PEG模拟水分胁迫(处理1h)对2年生樟子松幼苗光合生理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基本一致;当土壤含水量为40%田间持水量时,沙地樟子松已表现出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20%田间持水量时胁迫达到最大.10%PEG处理对2年生樟子松幼苗光合生理指标影响与对照具有相同趋势,表明该处理未对苗木造成严重干旱胁迫.20%与30%PEG处理对樟子松幼苗光合指标影响的趋势相同,胁迫超过2h后樟子松幼苗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降到较低值且相对稳定.土壤含水量为20%田间持水量的胁迫对樟子松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几乎没有影响,轻度(40%田间持水量)胁迫甚至增高了水分利用效率;PEG胁迫的前期(4h之前),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低于对照;在胁迫处理4h后,20%与30%PEG处理的樟子松的水分利用效率均超过了对照.这表明樟子松在较低的土壤含水量下,具有忍耐、适应干旱胁迫的能力.另外,不同形式的强度胁迫处理(30%PEG和20%田间持水量)的各光合特征指标相对值之间没有差异,表明樟子松苗木在强度胁迫条件下各指标相对值已降至相当低的程度.3种PEG浓度(10%、20%、30%)干旱胁迫处理在2h以内的各指标的相对值与3种土壤水分胁迫处理(40%、30%、20%田间持水量)基本一致,因此,可以认为2h的PEG胁迫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沙地 樟子松 光合作用 聚乙二醇(PEG)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规律 被引量:48
17
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1 位作者 范志平 杜晓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5-242,共8页
林分在自然稀疏过程中 ,与密度相关的死亡是由林木大小的增加引起的。因此 ,很自然地要选择反映林木大小的指标 ,来表示林木株数与林木大小的关系。选取林分总断面积作为林木大小的指标 ,建立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过程中林分密度... 林分在自然稀疏过程中 ,与密度相关的死亡是由林木大小的增加引起的。因此 ,很自然地要选择反映林木大小的指标 ,来表示林木株数与林木大小的关系。选取林分总断面积作为林木大小的指标 ,建立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过程中林分密度与总断面积的相关关系 ,旨在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依据。对自然稀疏 -3 / 2法则进行的评述 ,认为尽管没有充分证据表明斜率 -3 / 2存在的精确性 ,但它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常数 ,并且考虑到各种现实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自然稀疏 沙地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主要特征 被引量:49
18
作者 吴祥云 姜凤岐 +2 位作者 李晓丹 薛杨 邱素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221-2224,共4页
针对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出现的衰退枯死现象 ,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主要特征 .结果表明 ,衰退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外貌景观呈灰绿色 ,针叶纤细 ,开花结实率低 ,平均单株球果数量为 10 4~ 16 5个 ,成熟种... 针对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出现的衰退枯死现象 ,系统地研究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主要特征 .结果表明 ,衰退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外貌景观呈灰绿色 ,针叶纤细 ,开花结实率低 ,平均单株球果数量为 10 4~ 16 5个 ,成熟种子千粒重为 6 96~ 7 39g ,种子空粒、涩粒较多 .生长季内 2年生针叶营养元素季节变化规律相似 ,但N、P含量下降 ,K含量明显增高 ,表明养分循环失调 ;衰退林分 2年生针叶叶绿素含量较高 ,健康林分 1年生较高且增幅较大 .松枯梢病的侵害是樟子松人工固沙林衰退的最明显标志 .林分衰退后 ,树高和胸径生长量下降明显 ,林分胸径分布结构“左移”(径级小的株数增多 ) ,衰弱 (亡 )木数量增加了 15 9%~ 2 7 2 % ;根量分别减少了 2 2 9%~ 2 8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固沙林 衰退特征 枯梢病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和樟子松等五种树种抗旱性的比较 被引量:33
19
作者 冯玉龙 王文章 敖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6-20,共5页
为研究树木的抗旱机制,文中对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油松和水曲柳的抗旱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自然失水不同时期,各树种的水分参数不同,其变化速率也不同。各时期均以水曲柳和落叶松失水速率最大,红皮云杉次之,樟子松... 为研究树木的抗旱机制,文中对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油松和水曲柳的抗旱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自然失水不同时期,各树种的水分参数不同,其变化速率也不同。各时期均以水曲柳和落叶松失水速率最大,红皮云杉次之,樟子松和油松失水速率最小;与之相关的各树种其它水分参数变化由快到慢的顺序也如此。落叶松和水曲柳的质膜相对透性较小,樟子松和红皮云杉较大,油松质膜相对透性居中;脱水对各树种叶绿素代谢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水曲柳、红皮云杉/油松、樟子松和落叶松。落叶松与樟子松的抗旱机制不同,落叶松属于忍耐脱水耐旱树种,而樟子松属于延迟脱水耐旱树种,水曲柳与落叶松相似,油松与樟子松相似,红皮云杉抗旱机制属中间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 樟子松 红皮云杉 抗旱机制
下载PDF
水分处理对沙地樟子松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及保护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46
20
作者 孙一荣 朱教君 康宏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9-734,共6页
通过盆栽控水实验,模拟科尔沁沙地由东至西50年的年均降水量及最大、最小年降水量下的土壤水势,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土壤水势分别为-16.18、-5.09和-4.50bars,即A、B和C处理)对樟子松2年生幼苗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脂膜相对透性... 通过盆栽控水实验,模拟科尔沁沙地由东至西50年的年均降水量及最大、最小年降水量下的土壤水势,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土壤水势分别为-16.18、-5.09和-4.50bars,即A、B和C处理)对樟子松2年生幼苗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脂膜相对透性(RC)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和膜保护酶(SOD酶和POD酶)的影响。不同水分处理对樟子松幼苗针叶内的保护酶、渗透调节物质及膜脂过氧化的作用影响显著。随着土壤水势的降低,幼苗的SOD酶呈现微下降再升高的趋势;POD酶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SS、SP和Pro)的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3种水分处理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的幅度最大,A处理分别是C处理的1.8倍和2.4倍,脯氨酸的含量持续积累;随干旱胁迫加重,MDA、RC和O2.-产生速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以O2.-产生速率上升幅度最大。这表明,樟子松幼苗通过体内的生理生化机制,尤其是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实现对干旱胁迫较强的忍耐性和较好的适应性。A处理针叶内的自由基大量积累和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对植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土壤水势 保护酶系统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