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点红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2
1
作者 沈寿茂 张晶 +3 位作者 李广志 刘春明 陆晖 斯建勇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815-1819,共5页
目的研究一点红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ODS、Sephadex LH-20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一点红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一点红地上部分的醇提物分离得到18... 目的研究一点红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ODS、Sephadex LH-20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一点红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一点红地上部分的醇提物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苷(1),阿福豆苷(2),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3),5,2',6'-trihydroxy-7-methoxyflavone 2'-O-β-D-glucopyranoside(4),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5),香叶木苷(6),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7),蒙花苷(8),牡荆素(9),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10),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苷(11),对羟基苯乙酸甲酯(12),3,4-二羟基-苯乙酸(13),短叶苏木酚(14),绿原酸(15),绿原酸甲酯(16),掌叶半夏碱戊(17),尿苷(18)。结论除化合物5,11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点红 一点红属 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 阿福豆 槲皮素-7-o-α-l-鼠李糖 黄酮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田基黄中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3
2
作者 熊丽 陈晓辉 +2 位作者 高询 毛争艳 毕开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06-809,共4页
目的建立田基黄中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田基黄药材的质量控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0.04%的乙腈-磷酸水... 目的建立田基黄中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田基黄药材的质量控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0.04%的乙腈-磷酸水(体积比77:23),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71nm,柱温为35℃。结果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质量浓度在3.12~99.84mg·L^-1(r=0.9998,n=6)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5%,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好,可用于田基黄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7-o-α-l-鼠李糖 地耳草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杨梅叶降血糖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国成 陈楚雄 +1 位作者 罗嘉玲 王定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3-865,共3页
目的研究杨梅Myrica rubra叶降血糖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杨梅叶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用IR、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槲皮素(2)、杨梅素... 目的研究杨梅Myrica rubra叶降血糖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杨梅叶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用IR、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槲皮素(2)、杨梅素(3)、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4)、杨梅苷(5)和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6)。结论首次报道杨梅叶降血糖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叶 杨梅 槲皮素-3-o-α-l-鼠李糖 杨梅素-3-o-β-D-葡萄糖 降血糖作用
原文传递
乌药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建波 卢向红 +5 位作者 徐向东 罗镭 付红伟 李娟娟 孙莲莉 张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702-1705,共4页
目的研究乌药叶[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层析、聚酰胺色谱柱层析、凝胶色谱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化合物,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羟基香樟内... 目的研究乌药叶[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层析、聚酰胺色谱柱层析、凝胶色谱柱层析等方法分离化合物,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羟基香樟内酯(Ⅰ),乌药内酯(Ⅱ),pseudoneolinderane(Ⅲ),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Ⅳ),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Ⅴ),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Ⅵ),槲皮素-3-O-β-D-木糖苷(Ⅶ),quercetin-3-O-(2″-O-β-D-glucopyranosyl)-α-L-arabino-furanoside(Ⅷ),quercetin-3-O-(2″-O-β-D-glucopyranosyl)-β-D-xylopyranoside(Ⅸ),丁香苷(Ⅹ),acantrifoside E(Ⅺ),2,6-dime-thoxy-4-hydroxyphenol-1-O-β-D-glucopyranoside(Ⅻ)。结论化合物III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Ⅵ~Ⅻ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胡椒属 乌药叶 化学成分 羟基香樟内酯 乌药内酯 槲皮素-3-o-α-l-鼠李糖
原文传递
RP-HPLC法测定香椿叶中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 被引量:7
5
作者 顾芹英 李慧华 +3 位作者 秦冬 郭敏 杨欢 贾晓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7-579,共3页
目的 建立测定中药香椿叶中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Waters XBridge Shield RP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20∶80),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 目的 建立测定中药香椿叶中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Waters XBridge Shield RP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20∶80),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0℃.结果 在以上色谱条件下,供试品溶液中的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与干扰成分完全分离,其在5.260~105.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 1),重复性实验RSD=1.96%(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104.1% (n=3),RSD为4.23% ~4.78%.结论 6个产地香椿叶中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的量分别为0.826%±0.025%(山西运城)、0.271% ±0.006%(河南西平)、0.459% ±0.016%(河南焦作)、0.222%±0.006%(四川简阳)、0.808% ±0.019%(山东西牟)和0.293%±0.008%(江苏镇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香椿叶 槲皮素-3-o-α-l-鼠李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鸭跖草提取物中咖啡酸、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和异荭草素的含量 被引量:3
6
作者 曹旭 史培培 +3 位作者 童圣灵 梁鹏飞 蔡芳 胡杨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5期65-69,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鸭跖草提取物中咖啡酸、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和异荭草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柱,以甲醇(A)-体积分数0.1%甲酸水(B)梯度洗脱:0~17 min,22%A^42%A;17~28 m...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鸭跖草提取物中咖啡酸、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和异荭草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柱,以甲醇(A)-体积分数0.1%甲酸水(B)梯度洗脱:0~17 min,22%A^42%A;17~28 min,42%A^56%A;28~40 min,56%A^90%A,检测波长为350 nm,流速为1 m L/min,柱温为35℃。咖啡酸、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和异荭草素分别在2.16~86.4 mg/L、6.445~257.8 mg/L和3.293~131.7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6%,99.42%和98.00%。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鸭跖草提取物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跖草提取物 咖啡酸 槲皮素-3-o-α-l-鼠李糖 异荭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补肾清利颗粒中8种成分 被引量:7
7
作者 董迎 夏彦铭 +2 位作者 狄留庆 李俊松 赵晓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5158-5167,共10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补肾清利颗粒(BQG)中8种成分京尼平苷酸(GA)、绿原酸、栀子苷、滨蒿内酯、丹酚酸B(SAB)、黄芩苷、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QR)及黄芩素的方法,验证该法在BQG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适应性。方法以8种成...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补肾清利颗粒(BQG)中8种成分京尼平苷酸(GA)、绿原酸、栀子苷、滨蒿内酯、丹酚酸B(SAB)、黄芩苷、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QR)及黄芩素的方法,验证该法在BQG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适应性。方法以8种成分为研究对象,利用QAMS 3种校正方法计算各待测成分与内参物滨蒿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fk/s),推算待测组分量;对回归方程和3种校正方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误差和相关性评价。结果 8种目标成分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滨蒿内酯与GA、绿原酸、栀子苷、SAB、黄芩苷、QR及黄芩素的fk/s分别是0.562、0.818、0.627、0.877、0.935、1.113、2.339,且在不同条件下重现性良好;6批样品中各成分量分别为GA 1.633~1.736 mg/g、绿原酸1.777~1.950 mg/g、栀子苷6.017~6.422 mg/g、滨蒿内酯1.765~1.851 mg/g、SAB 2.326~2.522 mg/g、黄芩苷19.476~21.329 mg/g、QR 3.077~3.265 mg/g及黄芩素0.161~0.186 mg/g,且计算所得量与实测量测得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QAMS法为BQG提供了一个快捷可行的多指标同步质量评价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一测多评法 补肾清利颗粒 相对校正因子 京尼平 绿原酸 栀子 滨蒿内酯 丹酚酸B 黄芩 槲皮素7-o-α-l-鼠李糖 黄芩素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对阿霉素致体外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希宁 吴璇 +2 位作者 周余来 杨锦竹 姜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12-2614,共3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对阿霉素(ADR)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选用出生24 h内的Wistar大鼠6只,雌雄不限,分离心肌细胞。采用纯化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ADR损伤模型,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细胞培养,... 目的观察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对阿霉素(ADR)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选用出生24 h内的Wistar大鼠6只,雌雄不限,分离心肌细胞。采用纯化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ADR损伤模型,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细胞培养,加入等数量的MEM培养基,不加入任何药物)、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加入含DMSO浓度为5μg/ml的MEM培养液)、ADR损伤组(加AOR浓度为1μg/ml的MEM培养液)、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保护组(分别为低剂量12.5μg/ml、中剂量25μg/ml、高剂量50μg/ml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保护组)。分组给药后孵育24 h。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MTT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应用试剂盒分别检测样品中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ADR损伤组比较,低、中、高剂量保护组均可使心肌细胞存活率增高(P<0.01),LOH活性降低(P<0.01或P<0.05),NO活性降低(P<0.01),SOD活性增强(P<0.01)。结论 12.5~50μg/ml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均能减轻ADR对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肌细胞损伤 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
下载PDF
鸡眼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胜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17-820,共4页
目的研究鸡眼草中黄酮苷类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鸡眼草中黄酮苷类成分,采用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1),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 目的研究鸡眼草中黄酮苷类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鸡眼草中黄酮苷类成分,采用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1),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2),芹菜素(3),槲皮素(4),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5),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6),木犀草素(7),山柰酚-3-O-β-D槐糖苷(8),异荭草素(9),荭草素(10),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11),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12),苜蓿素(13),苜蓿素-7-O-β-D-毗喃葡萄糖苷(14)。结论化合物1、2、5、6、8、9、10~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眼草 黄酮 分离 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 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 槲皮素-3-o-β-D-半乳糖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
原文传递
酸藤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10
作者 李婉亭 李志强 +4 位作者 曾祥昊 余惠敏 钟国跃 冯育林 何明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68-2874,共7页
目的研究酸藤子Embelia laet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HP-20大孔吸附树脂、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各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和解析。结果从酸藤子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 目的研究酸藤子Embelia laet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HP-20大孔吸附树脂、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各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和解析。结果从酸藤子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淫羊藿次苷D2(1)、山柰酚-3-O-β-D-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2)、反式对羟基桂皮酸(3)、咖啡酸(4)、槲皮素-3-O-α-L-鼠李糖吡喃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5)、4-(β-吡喃葡萄糖基氧基)-苯甲醛(6)、1-O-对羟基肉桂酰单甘油酯(7)、山柰酚-3-O-β-D-(2''-O-β-D-呋喃糖基)-吡喃葡萄糖苷-7-O-α-L-鼠李糖吡喃糖苷(8)、绿原酸(9)、反式咖啡酸(10)、对羟基肉桂酸甲酯(11)、反式-3-O-香豆酰奎宁酸(12)、5-对反式香豆酰奎宁酸甲酯(13)、1-(3',4'-二羟基肉桂酰基)-环戊二烯二醇(14)、槲皮素-3-O-β-D-呋喃芹糖-(1→2)-β-D-吡喃葡萄糖-7-O-α-L吡喃鼠李糖苷(15)、槲皮素-3-O-吡喃葡萄糖苷(16)、柽柳黄素3-O-β-D-葡萄糖苷-7-O-α-L-鼠李糖苷(17)、N-(3-((3,4,5-三羟基-6-(羟甲基)四氢-2H-吡喃-2-基)氧基)丙基)肉桂酰胺(18)、D-去氢南天竹啡碱(19)。结论其中化合物18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酸藤子碱苷,化合物1~3、5~8、11~15、17和19首次从酸藤子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藤子 淫羊藿次D2 反式对羟基桂皮酸 槲皮素-3-o-α-l-鼠李糖吡喃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 D-去氢南天竹啡碱
原文传递
赶山鞭黄酮化合物抗PC12细胞DNA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建勇 贾忠建 高丽萍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赶山鞭中四个黄酮化合物对PC12细胞DNA氧化应激损伤的防护作用,探讨赶山鞭防治心衰的机理和有效成分。方法体外细胞培养,H2O2处理PC12细胞复制氧化损伤模型。MTT测定细胞存活率,单细胞电泳分析DNA损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四个... 目的观察赶山鞭中四个黄酮化合物对PC12细胞DNA氧化应激损伤的防护作用,探讨赶山鞭防治心衰的机理和有效成分。方法体外细胞培养,H2O2处理PC12细胞复制氧化损伤模型。MTT测定细胞存活率,单细胞电泳分析DNA损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四个黄酮大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P<0.01),其作用强度依次为槲皮素>槲皮素-3’-O-L-鼠李糖苷>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慧星出现率降低(P<0.01)。结论四种化合物均对H2O2导致的细胞氧化损伤有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山鞭 槲皮素 槲皮素-3'-o-l-鼠李糖 槲皮素-4'-o-β-D-葡萄糖 槲皮素一3’一o一13一D一葡萄糖 :抗氧化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多叶棘豆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洋 岳鑫 王晓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050-2053,共4页
目的:建立多叶棘豆HPLC指纹图谱及2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Symmetry■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以乙腈(A)-0.1%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 目的:建立多叶棘豆HPLC指纹图谱及2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Symmetry■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以乙腈(A)-0.1%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建立了10批多叶棘豆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37~0.973,共标定了18个共有峰;同时测定了24批药材中槲皮素-7-O-α-鼠李糖-3-O-(6″-反式咖啡酰)-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苷和芦丁的含量,分别为0.02~11.75 mg·g^(-1)和0.01~1.26 mg·g^(-1)。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的方法可有效、全面地用于多叶棘豆药材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槲皮素-7-o-α-鼠李糖-3-o-(6″-反式咖啡酰)-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 芦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