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行之“火”行背后的概念借代和隐喻 被引量:10
1
作者 贾冬梅 蓝纯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42,共7页
本文是我们关于五行概念背后的认知机制研究的成果之一。语料分析发现,古汉语中存在概念借代[火代火的特征]和[火代燃烧]以及概念隐喻[具有火的特征的现象/物体是火]、[人是火]、[状态的强度是火的强度]和[历运更替是五行更替];现代汉... 本文是我们关于五行概念背后的认知机制研究的成果之一。语料分析发现,古汉语中存在概念借代[火代火的特征]和[火代燃烧]以及概念隐喻[具有火的特征的现象/物体是火]、[人是火]、[状态的强度是火的强度]和[历运更替是五行更替];现代汉语中存在概念借代[火代火的特征]和[火代用火做工具]以及概念隐喻[具有火的特征的现象/物体是火]、[人是火]、[状态的强度是火的强度]、[事件是火]和[人类文明的产品是火]。[火]的发展变化折射出古今中国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不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概念借代 概念隐喻
原文传递
五行之水行背后的概念借代和隐喻 被引量:10
2
作者 贾冬梅 蓝纯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3,共5页
本文是我们关于五行概念背后的认知机制研究的一部分,探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水行背后的概念借代和隐喻。语料分析发现,古汉语中和现代汉语中均存在概念借代[水代水的特征]、[水代液体]和[水代水的聚集体],以及概念隐喻[具有水的特征的现... 本文是我们关于五行概念背后的认知机制研究的一部分,探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水行背后的概念借代和隐喻。语料分析发现,古汉语中和现代汉语中均存在概念借代[水代水的特征]、[水代液体]和[水代水的聚集体],以及概念隐喻[具有水的特征的现象/物体是水]、[人体是水体]和[状态是水]。古汉语中还存在概念隐喻[历运更替是五行更替],现代汉语中则存在概念隐喻[事件是水]。我们认为历时语义变化以及现代中国人对五行思想的批判继承是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概念借代 概念隐喻
原文传递
五行之土行背后的概念隐喻和借代 被引量:7
3
作者 贾冬梅 蓝纯 《当代外语研究》 2013年第1期20-25,33,共7页
本文考察体现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的"土"概念背后的概念借代和概念隐喻,是我们对五行概念背后的认知机制所做的系列研究的一部分。语料分析显示,古汉语中的"土"背后存在概念借代"土代土的特征"、"土... 本文考察体现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的"土"概念背后的概念借代和概念隐喻,是我们对五行概念背后的认知机制所做的系列研究的一部分。语料分析显示,古汉语中的"土"背后存在概念借代"土代土的特征"、"土代土制品"、"土代土地"、"土代一定的地域"及"土代测量土地",和概念隐喻"具有土的特征的事物/现象是土"、"一定地域内的事物/现象/人是土"、"人是土"、"土地神是土"及"历运更替是五行更替";现代汉语中的"土"背后存在概念借代"土代土地"和"土代一定的地域",以及概念隐喻"具有土的特征的事物/现象是土"、"一定地域内的事物/现象/人是土"、"不合潮流是土"、"文化是土壤"和"世界是土地"。古今中国人对"土"的认知机制所经历的发展变化折射出五行哲学思想体系对古代和现代中国的影响力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概念隐喻 概念借代
原文传递
五行之金行背后的概念隐喻和借代 被引量:5
4
作者 贾冬梅 蓝纯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32,共7页
本文是我们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五行概念的系列研究之一。语料分析显示,古汉语中的[金]背后存在概念借代[金代金的特征]、[金代金属]、[金代金属制品]和[金代财富],概念隐喻[具有金(属)的特征的事物/现象是金]、[美好是金]、[人是金]以... 本文是我们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五行概念的系列研究之一。语料分析显示,古汉语中的[金]背后存在概念借代[金代金的特征]、[金代金属]、[金代金属制品]和[金代财富],概念隐喻[具有金(属)的特征的事物/现象是金]、[美好是金]、[人是金]以及[历运更替是五行更替]。现代汉语中的[金]体现出对古汉语中的[金]的批评性和选择性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为概念借代[金代金的色泽]、[金代金属]、[金代金属制品]和[金代钱财],概念隐喻[具有金的特征的事物/现象是金]、[人是金]以及[好是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金行 概念借代 概念隐喻
下载PDF
五行之木行背后的概念借代和隐喻 被引量:4
5
作者 贾冬梅 蓝纯 《外语与翻译》 2015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文探讨体现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木"概念背后的借代和隐喻。语料分析发现,古汉语中的"木"背后存在概念借代"木代树的组成部分"和"木代树制品"以及概念隐喻"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quo... 本文探讨体现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木"概念背后的借代和隐喻。语料分析发现,古汉语中的"木"背后存在概念借代"木代树的组成部分"和"木代树制品"以及概念隐喻"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现代汉语中的"木"背后存在概念借代"木代木制品"和概念隐喻"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具有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体现为"具有树木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和"具有木行的特征的存在是木",其中前者主要指向"人",后者在古汉语中指向"东方"、"春季"、"木星"、"木德朝代"及"肝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指向"木星"。"木"的发展变化源于科学技术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概念隐喻 概念借代
下载PDF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读古代汉语中“天”的概念 被引量:3
6
作者 贾冬梅 苏立昌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0-16,共7页
古汉语中的"天"存在概念借代,如代天空的特征、天气气候、星辰、自然界等,以及概念隐喻,如人的心是天、地位高权势大者是天等。研究证实,存在借代—隐喻连续体。"天"背后的认知机制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天人关系的理... 古汉语中的"天"存在概念借代,如代天空的特征、天气气候、星辰、自然界等,以及概念隐喻,如人的心是天、地位高权势大者是天等。研究证实,存在借代—隐喻连续体。"天"背后的认知机制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借代 概念隐喻 地位 权势
下载PDF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读现代汉语中的“天”概念
7
作者 贾冬梅 苏立昌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8-15,共8页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天"及其语义表达特征所做的研究表明:现代汉语中存在以"天"借代高位置、气候、星辰、宇宙空间与自然界以及以"天"隐喻高程度、大的现象、自然形成的现象、时间...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天"及其语义表达特征所做的研究表明:现代汉语中存在以"天"借代高位置、气候、星辰、宇宙空间与自然界以及以"天"隐喻高程度、大的现象、自然形成的现象、时间、好、人文活动场所、人与生俱来的特质和地位与权势的认知机制。这一系列认知机制显示出人对世界的认知一部分受到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一部分由现代科学技术思想塑造。究其源,有的概念隐喻映射源自人们对始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体验,有的是人们对始源域的体验与文化信仰和文化设想相结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借代 概念隐喻 恒定原则
下载PDF
借代推测与间接言语行为
8
作者 解金沙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3-56,共4页
语用学可从哲学和认知科学两个角度研究。对间接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的研究主要是从哲学角度进行的,然而哲学并不能满意地回答受话者是如何以光速领悟说者的间接施为用意的。Panther和Thornburg提出言语行为图式的假设,认为言语行为是个... 语用学可从哲学和认知科学两个角度研究。对间接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的研究主要是从哲学角度进行的,然而哲学并不能满意地回答受话者是如何以光速领悟说者的间接施为用意的。Panther和Thornburg提出言语行为图式的假设,认为言语行为是个整体,各部分由借代链接连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给与比较合理的回答,是当代认知语用学一个重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认知语言学 图式 概念借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