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7
1
作者 竺湘江 赵勇 +1 位作者 潘科良 谢建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9年12月77例无明显腰椎不稳的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病变椎突旁0.5 cm处做1.5~2.0cm纵行切口,适当剥离上椎板...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9年12月77例无明显腰椎不稳的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病变椎突旁0.5 cm处做1.5~2.0cm纵行切口,适当剥离上椎板下缘肌肉,逐级套入椎旁肌扩张管,连接工作通道,安装MED系统。清理工作窗口内软组织,椎板咬骨钳切除部分上椎板,显露黄韧带附着点,剥离并咬除外侧部分黄韧带,显露神经根,髓核钳取出破裂的髓核组织,清理椎间隙和椎管内髓核组织。结果手术时间25~90 min,平均45 min。出血量10~150 ml,平均25 ml。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前(39.61±1.92)分显著高于术后1个月(7.25±1.31)分(t=6.725,P=0.000)。77例随访9~36个月,平均23个月,未发生椎间隙感染及术后明显椎体滑脱。术后6个月Macnab评价标准:优56例,良15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92.2%(71/77);65例术后随访超过1年,按Macnab评价标准:优51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5.4%(62/65)。结论 MED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椎间盘切除术 髓核摘除
下载PDF
模拟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与传统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守应 卡索 +3 位作者 李志军 康补晓 刘成 王永成 《华北国防医药》 2010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ED)及传统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对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6具新鲜尸体脊柱标本,模拟后路腰椎间盘摘除的不同术式,依次对标本腰3~4间隙进行处理,共设计5种减压情况:MED、半椎板切除、...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ED)及传统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对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6具新鲜尸体脊柱标本,模拟后路腰椎间盘摘除的不同术式,依次对标本腰3~4间隙进行处理,共设计5种减压情况:MED、半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并下关节突1/2切除、半椎板切除并下关节突全部切除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在力学实验机上分别对实验标本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轴向旋转运动,测量不同运动的最大范围。结果模拟MED手术脊柱标本向各个方向的运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椎板切除术、半椎板切除并下关节突1/2切除后,标本向各个方向的运动除半椎板切除并下关节突1/2切除后右侧旋转外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椎板切除并下关节突全部切除后,标本向各个方向运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旋转P<0.01);模拟全椎板切除标本向各个方向的运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ED手术对脊柱破坏性较小,对稳定性无影响,而半椎板并小关节切除则破坏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椎间盘切除术 半椎板切除 全椎板切除 关节切除 生物力学 稳定性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巨大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一项随访8年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瑞强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5年第3期55-55,48,共2页
背景:长期以来,脊柱外科医生认为: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适用于较小的非脱出型的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同时没有长达8年随访的相关报道。本文的目的是评价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巨大脱出型(定义为:在磁共振矢状位图像上,脱出椎... 背景:长期以来,脊柱外科医生认为: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适用于较小的非脱出型的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同时没有长达8年随访的相关报道。本文的目的是评价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巨大脱出型(定义为:在磁共振矢状位图像上,脱出椎间盘碎片前后径不小于6~12mm)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突出症 脱出型 治疗 随访 随机 矢状位图像 外科医生
下载PDF
椎间盘镜后路椎间盘切除术初步报告
4
作者 郭来洲 肖诗梁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11-412,共2页
关键词 椎间盘后路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适应症
下载PDF
MED术联合类固醇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赵晓龙 杨东卫 赵兴民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275-1277,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联合类固醇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类固醇静脉给药,n=40)和观察组(类固醇硬膜外注射,n=49),两组均行MED术治疗。...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联合类固醇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类固醇静脉给药,n=40)和观察组(类固醇硬膜外注射,n=49),两组均行MED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的腰椎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周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MED术联合类固醇硬膜外注射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突出症 类固醇 硬膜外注射
下载PDF
保留并缝合黄韧带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管内瘢痕形成的MRI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绍伟 丁秋 +1 位作者 陈晓 李志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并缝合深层黄韧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管内瘢痕形成的MRI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行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18例采用保留并缝合黄韧带,17例采用常规部分切除术,术后6个月复查腰椎平扫MRI... 目的探讨保留并缝合深层黄韧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管内瘢痕形成的MRI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行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18例采用保留并缝合黄韧带,17例采用常规部分切除术,术后6个月复查腰椎平扫MRI。应用面积测量结合分级评分法计算硬膜外瘢痕面积及瘢痕指数。通过VAS(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评分及ODI(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评估临床效果。采用秩和检验及Spearman Rank相关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保留并缝合黄韧带组患者平均瘢痕面积及瘢痕指数均显著低于传统部分切除法(P<0.01),疼痛及腰椎功能也较传统部分切除组有明显改善(P<0.05);相关分析显示平均瘢痕面积及瘢痕指数与VAS及ODI评分有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保留并缝合深层黄韧带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瘢痕形成、改善疼痛及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瘢痕 椎间盘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突出症 黄韧带 缝合
下载PDF
经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术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跃平 包茂德 姜阳 《浙江创伤外科》 2003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经后路椎间盘椎间盘切除术 MED手 方法 疗效 适应证
下载PDF
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失败原因及再手术治疗分析
8
作者 鱼全生 梁芳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70-1071,共2页
目的:探讨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化学溶核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手术治疗的对策。方法:分析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化学溶核术失败病例临床资料及再手术治疗资料。结果:36例中26例为溶核术适应证掌握不严导致症状复发,10例为髓核溶解不全,采用不同... 目的:探讨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化学溶核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手术治疗的对策。方法:分析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化学溶核术失败病例临床资料及再手术治疗资料。结果:36例中26例为溶核术适应证掌握不严导致症状复发,10例为髓核溶解不全,采用不同对策治疗后疗效评价:优30例,良4例,可24例,优良率94.4%。结论:化学溶核术可有髓核溶解不全等缺点,应严格按适应证选择;溶核术失败不影响手术切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化学松解 后期间 椎间盘移位/病因学 椎间盘移位/外科学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 椎间盘突出症 化学溶核 再手治疗 治疗分析 切除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