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0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周围肌肉系统病变与颈椎病的关系 被引量:88
1
作者 叶添文 贾连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关键词 颈椎周围肌肉系统 颈椎病 颈部感染 椎间盘
下载PDF
中药、针刺、灸法和推拿等中医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60
2
作者 张冲锋 李现林 +2 位作者 彭卫兵 贾宏声 蔡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781-2788,共8页
目的:中药、针刺及推拿等中医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且目前研究多为两两比较,尚缺乏多种措施之间的疗效比较。文章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医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目的:中药、针刺及推拿等中医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且目前研究多为两两比较,尚缺乏多种措施之间的疗效比较。文章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医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及疼痛缓解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期刊论文资源、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医疗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为各数据库建立到2020年2月。由2名研究员根据设定好的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数据提取及质量和风险偏倚评估。应用Stata 14.2软件绘制网状结构图、预测区间图及发表偏倚的比较-校正漏斗图,采用Ge MTC 0.14.3版本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①文章共纳入28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5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涉及中药、针刺、灸法、推拿、西药、针灸、中药+灸法、推拿+灸法、中药+针刺、针刺+推拿、针刺+推拿+中药11种治疗措施;②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价结果,总结得到纳入的28篇文献中有21篇文章评价为高风险,7篇文章评价为不清楚;③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率上,其他治疗措施均优于西药,灸法、针灸、中药+灸法、推拿+灸法、中药+针刺、针刺+推拿、针刺+推拿+中药均优于中药,灸法、针灸、推拿+灸法、中药+针刺均优于针刺,推拿+灸法优于推拿;④目测类比评分上,其他治疗均优于西药,中药+灸法、推拿+灸法、中药+针刺、针刺+推拿+中药优于中药;⑤有效率从优到劣依次为推拿+灸法>中药+灸法>针灸>针刺+推拿+中药>中药+针刺>灸法>针刺+推拿>推拿>针刺>中药>西药;⑥目测类比评分从优到劣依次为推拿+灸法>针刺+推拿+中药>中药+灸法>中药+针刺>针灸>针刺+推拿>灸法>推拿>针刺>中药>西药。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血瘀证 针刺 推拿 中药 西药 疼痛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初步报告 被引量:57
3
作者 夏群 Steffen Sola +6 位作者 胡永成 苗军 张继东 李建光 马毅 张晓林 周静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诊断方法及采用前路经腹膜外入路椎间盘切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或椎间cage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标准为:(1)腰部及下肢疼痛的...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诊断方法及采用前路经腹膜外入路椎间盘切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或椎间cage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标准为:(1)腰部及下肢疼痛的部位与神经根定位不符;(2)症状反复发作,病程在半年以上;(3)MRI病变椎间盘T2加权像低信号;(4)椎间盘造影阳性,相邻节段为阴性对照;(5)关节突关节封闭除外关节突关节退变引起的疼痛。患者年龄25-67岁,平均43.6岁。L4-5 14例,L5S1 16例,L4-5和L5S1双间隙5例。前路经腹膜外入路椎间盘切除后行人工椎间盘置换13例16个椎间盘,椎间cage融合22例24个椎间盘。术后3-7天下地活动。腰围固定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腰痛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均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2分,降至术后18分,随访6个月时6.5分。ODI评分由术前平均21.5分。降至随访6个月时3分。椎间隙高度从术前平均9.5mm增加至术后13.5mm。手术时间70-120min,出血量100-400ml。随访时未发现肠梗阻、逆行射精和假体位置移动。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由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或漏诊,可结合腰椎MRI及椎间盘造影进行诊断。腰椎前路椎间盘切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或椎间cage融合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腰痛 诊断 治疗结果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放射学研究 被引量:53
4
作者 曹来宾 徐文坚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23-228,共6页
关键词 腰椎 脊椎前移 椎间盘 CT 放射学
原文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与椎间盘细胞Ⅰ型胶原基因调控的关系 被引量:29
5
作者 陈岩 胡有谷 +1 位作者 齐宗华 西永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TGF β在椎间盘Ⅰ型胶原代谢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TGF β1对椎间盘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的纤维环细胞、髓核细胞中Ⅰ型胶原mRNA的调节作用 ,采用了VIDAS软件计算杂交膜斑点及杂交涂片中... 目的 :探讨TGF β在椎间盘Ⅰ型胶原代谢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TGF β1对椎间盘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的纤维环细胞、髓核细胞中Ⅰ型胶原mRNA的调节作用 ,采用了VIDAS软件计算杂交膜斑点及杂交涂片中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 ,进行胶原mRNA相对定量 ,统计结果采用t检验。结果 :对于原代培养的椎间盘纤维环细胞Ⅰ型胶原mRNA ,TGF β1浓度为 1ng/ml及 10ng/ml时 ,其调节作用分别是 0ng/ml组的1.18倍及 1.3 7倍 ;对于传代培养的纤维环细胞 ,其调节作用分别是 0ng/ml组的 1.6倍及 1.84倍 ;对于传代培养的髓核细胞 ,其调节作用分别是 0ng/ml组的 1.48倍及 2 .0 3倍。结论 :TGF β可以按照剂量依赖方式正向调节椎间盘Ⅰ胶原基因表达 ,反映了TGF β与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纤维化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胶原 基因表达 椎间盘 细胞
下载PDF
软骨终板钙化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35
6
作者 彭宝淦 贾连顺 +1 位作者 施杞 沈培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 :研究椎体软骨终板钙化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 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造模与对照组 2组 ,每组再分 3个月和 8个月 2个观察亚组。切除造模组动物颈棘上、棘间韧带及分离颈椎后旁两侧肌肉 ,造成颈椎力学上的失衡而诱导兔... 目的 :研究椎体软骨终板钙化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 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造模与对照组 2组 ,每组再分 3个月和 8个月 2个观察亚组。切除造模组动物颈棘上、棘间韧带及分离颈椎后旁两侧肌肉 ,造成颈椎力学上的失衡而诱导兔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在术后 3个月和 8个月时分别处死动物 ,取颈椎间盘组织 ,行病理学检查在形态学上评定颈椎间盘退变程度 ,测定不同退变程度椎间盘软骨终板钙化层厚度。结果 :退变程度较轻或基本正常的颈椎间盘 ,软骨终板结构良好 ,潮标清晰 ;退变程度较重的颈椎间盘 ,软骨终板发生明显纤维化 ,潮标前移 ,钙化软骨和软骨下骨板增厚。软骨终板钙化层厚度与椎间盘退变程度呈非常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颈椎软骨终板的不断钙化和骨化导致颈椎间盘营养发生障碍可能是启动颈椎间盘退变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退变 软骨终板 钙化 病理
下载PDF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被引量:40
7
作者 单锦露 张绍祥 +3 位作者 刘正津 谭立文 林支付 唐泽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7-339,共3页
目的:建立中国女性盆腔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应用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微机上对女性盆腔内主要脏器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重建出女性盆腔内包括骨盆、骶椎椎间盘、主要血管(髂内动、静脉,髂外动、静... 目的:建立中国女性盆腔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应用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微机上对女性盆腔内主要脏器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重建出女性盆腔内包括骨盆、骶椎椎间盘、主要血管(髂内动、静脉,髂外动、静脉)、输尿管、膀胱、尿道、卵巢、子宫、阴道、结直肠、股骨共12个解剖结构的三维图像。上述结构可单独显示,也可整体显示,图像还能转动任意角度进行观测,清楚地显示女性盆腔内主要脏器结构的空间立体位置关系。结论:本研究实现了对女性盆腔内主要脏器结构的可视化,为妇科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手术提供了参考,也可用于解剖教学和进一步的科研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三维重建 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 脏器结构 中国女性 三维可视化 盆腔内 数字模型 立体显示 三维图像 解剖结构 位置关系 辅助诊断 妇科疾病 解剖教学 椎间盘 输尿管 结直肠 静脉
下载PDF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 被引量:37
8
作者 王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NLBP 康复 椎间盘 遗传因素 治疗
下载PDF
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3
9
作者 阮狄克 何勍 +3 位作者 丁宇 侯黎升 李景云 陆瓞骥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中远期疗效。方法前瞻性、非双盲观察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伤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全组共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1-58岁,平均47岁。退行性颈椎病4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中远期疗效。方法前瞻性、非双盲观察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治疗颈椎伤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全组共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1-58岁,平均47岁。退行性颈椎病4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1例。同种异体椎间盘逐级冷冻于-196℃液氮中保存,术前37℃水浴箱中快速复温。手术经前方入路,切除病变椎间盘减压,选择适合的冷冻同种异体椎间盘植入,不使用任何内固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h,平均失血量62m1,术后平均随访5.5年。根据JOA临床功能评分,全部患者均有满意的改善。术后2个月X线检查示供体椎间盘与受体椎骨愈合,移植椎间盘无脱位及下沉。未见免疫排斥反应。移植椎间盘高度有部分丢失,最终随访MR检查T2加权像示仍有2例移植椎间盘信号良好。5例中4例移植椎间盘仍保留有一定的活动度,过屈、过伸位无失稳,另1例移植椎间盘自发融合。1例患者因一侧上肢根性疼痛复发且加重再次手术行后路椎间孔减压后症状缓解。结论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是可以接受的,虽然移植椎间盘有部分退变,但保留了生理活动度和稳定性。结果提示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将来有可能成为脊柱融合及人工椎间盘置换以外另一种治疗脊柱伤病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 移植 同种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细胞的培养及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5
10
作者 刘勇 胡有谷 吕振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椎间盘细胞的培养,观察细胞的演变,以便更深入地研究椎间盘退变的细胞因素。方法取3例人体胚胎、1例正常成人的腰椎间盘,在HAMF12加质量分数为10%的灭活胎牛血清培养液中,建立了体外人椎间盘细胞培养模型,并... 目的通过对椎间盘细胞的培养,观察细胞的演变,以便更深入地研究椎间盘退变的细胞因素。方法取3例人体胚胎、1例正常成人的腰椎间盘,在HAMF12加质量分数为10%的灭活胎牛血清培养液中,建立了体外人椎间盘细胞培养模型,并对细胞进行了冻存复苏、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1)原代、次代的椎间盘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最接近体内的细胞。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脊索细胞及软骨细胞表现出反分化的特性。(2)解冻复苏细胞的形态及代谢能力与冻存前基本相同。(3)椎间盘细胞内细胞器的结构变化与其生物学活性的变化相一致。结论人体腰椎间盘细胞体外培养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细胞 培养 形态学
原文传递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35
11
作者 彭宝淦 吴闻文 +4 位作者 侯树勋 张春丽 杨毅 王晓宏 付小兵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20-724,共5页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腰椎后路切除的 17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 19个经腰椎间盘造影术证实的疼痛腰椎间盘 ;同时收集 12个在MRIT2 加权像上信号强度明显减弱、无腰痛症状的生理老化椎间盘和 10个正常对...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腰椎后路切除的 17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 19个经腰椎间盘造影术证实的疼痛腰椎间盘 ;同时收集 12个在MRIT2 加权像上信号强度明显减弱、无腰痛症状的生理老化椎间盘和 10个正常对照椎间盘 ,行组织学检查和P物质、神经丝蛋白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椎间盘在组织学上的显著特征表现为 ,一条从髓核至纤维环外层的血管化肉芽组织条带区 ,其间伴有 1个或多个裂隙 ;肉芽组织条带区与椎间盘造影术后CT上显示的纤维环裂隙一致 ,肉芽组织之外的纤维环结构基本正常。生理老化椎间盘和正常对照椎间盘表现为与年龄相关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疼痛椎间盘中P物质、神经丝蛋白和血管活性肠肽 3种神经肽阳性神经纤维分布数量和比例 ,较正常对照椎间盘和生理老化椎间盘明显增多 ;神经纤维主要沿伴有裂隙的肉芽组织条带区分布 ;疼痛椎间盘髓核中可见P物质和神经丝蛋白的阳性神经纤维分布。结论 椎间盘后方神经分布广泛的肉芽组织条带区是椎间盘造影术疼痛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起源部位。肉芽组织条带可能起源于椎间盘的创伤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机制 腰痛 腰椎 椎间盘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6在突出的腰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新友 王民 +2 位作者 刘淼 宋红星 韩学哲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81-582,共2页
目的 :对白细胞介素 -6 (IL -6 )在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中的含量及产生IL -6的组织细胞类型进行研究 ,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对 12例正常及突出腰的椎间盘组织进行体外培养 ,用放免方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IL -6含量 ;并在 2 0例突出... 目的 :对白细胞介素 -6 (IL -6 )在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中的含量及产生IL -6的组织细胞类型进行研究 ,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对 12例正常及突出腰的椎间盘组织进行体外培养 ,用放免方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IL -6含量 ;并在 2 0例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中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产生IL -6的细胞类型及组织学定位进行研究。结果 :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产生IL -6的量为 (987.5 3± 5 94.44)pg/g ,正常对照组IL -6的量为 (114 .2 1± 6 3 .91)pg/g ,两者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 -6阳性细胞在突出椎间盘周围的肉芽组织中表达最强 ,主要以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及软骨细胞为主。结论 :腰椎间盘组织可自身合成IL -6 ,IL -6在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明显增高 ,其IL -6主要由突出的腰椎间盘周围的肉芽组织所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退变 椎间盘
下载PDF
TGF-β1干预下体内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退变椎间盘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赵梓汝 吴小涛 +2 位作者 祁亚斌 付文芹 王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019-1022,i0002,共5页
[目的]评价在TGFβ1干预下的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兔退变椎间盘后是否可诱导向髓核细胞分化并增加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含量。[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骨髓血中分离、纯化和培养,成功传代、纯化后并在TGFβ1... [目的]评价在TGFβ1干预下的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兔退变椎间盘后是否可诱导向髓核细胞分化并增加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含量。[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骨髓血中分离、纯化和培养,成功传代、纯化后并在TGFβ1干预下植入兔退变椎间盘的模型中。分别于2、4、6、8周用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多糖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Ⅱ型胶原的含量变化。所得数据经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显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倍增能力,并且8周内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含量的恢复实验组对比模型组增高明显,统计学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将TGFβ1干预下的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退变椎间盘后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增加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含量,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椎间盘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髓核细胞
下载PDF
颈伸肌群对颈椎间盘和小关节内压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7
14
作者 房敏 姜淑云 +4 位作者 洪水棕 严隽陶 孙武权 刘玉超 左亚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2847-2850,共4页
目的:颈椎周围肌群是维系颈椎关节稳定和功能的动力系统,其性能改变对颈椎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拟观察新鲜颈椎标本椎间盘和小关节内压力变化,探讨颈周肌群在颈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①实验材料:实验于2005-03/07在... 目的:颈椎周围肌群是维系颈椎关节稳定和功能的动力系统,其性能改变对颈椎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拟观察新鲜颈椎标本椎间盘和小关节内压力变化,探讨颈周肌群在颈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①实验材料:实验于2005-03/07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5具新鲜尸体颈椎结构标本由原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提供。②实验方法:将C3-4、C4-5、C5-6、C6-7,的颈椎间盘前缘和关节突关节C3-4、C4-5、C5-6、C6-7等处同时埋置8个微型压力传感器,并应用模拟颈伸肌正常生理段性能的弹簧。③实验评估:观察颈椎结构包括颈伸肌等在颈椎活动时的压力变化情况。结果:随前屈角度的增加,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和颈伸肌的拉力明显增加。而随后伸角度的增加,小关节内的压力明显增加。加载模拟伸肌后,椎间盘和小关节的压力明显减低。结论:颈伸肌群分担了一部分颈椎载荷,屈颈几率和强度的增加是颈椎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伸肌 生物力学 颈椎病 椎间盘 小关节 组织构建
下载PDF
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的适应证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杨维权 刘大雄 +3 位作者 孙荣华 王魁 吴晓峰 张连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862-865,共4页
目的 :探讨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 (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方法 :2 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 ,按椎间盘突出的类型选择 14 9例行MED手术 ,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开放式手术。结果 :本组 2 15例 ,随... 目的 :探讨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 (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方法 :2 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 ,按椎间盘突出的类型选择 14 9例行MED手术 ,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开放式手术。结果 :本组 2 15例 ,随访 6~ 16个月 ,按Nakai分级 :MED组 ,优 112例 ,良 2 7例 ,可 10例 ,优良率 93 .2 8% ;开放式手术组 ,优 48例 ,良 11例 ,可 7例 ,优良率 89.3 9%。结论 :MED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 ,但手术适应证有一定局限性。MED主要适用于单节段外侧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也适用于部分伴钙化或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不适用于伴腰椎不稳或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摒弃盲目扩大MED适应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内窥镜 微创手术 适应证
下载PDF
腰椎斜扳手法时椎间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7
16
作者 徐海涛 李松 +4 位作者 刘澜 赖秋练 罗筱伟 徐达传 李义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335-2338,共4页
背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法分析法研究中医传统的脊柱推拿手法,来解释手法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和禁忌证,可为临床上常用的腰椎斜扳手法提供了客观的、科学的理论依据。目的:应用有限元法了解进行斜扳手法时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及位移... 背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法分析法研究中医传统的脊柱推拿手法,来解释手法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和禁忌证,可为临床上常用的腰椎斜扳手法提供了客观的、科学的理论依据。目的:应用有限元法了解进行斜扳手法时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的特点。方法:使用正常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建立L4~5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手法原理,将腰椎斜扳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腰椎间盘的位移和内在应力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椎间盘的应力远小于后部结构;从椎间盘中心到右侧有一个向后的扭转矢量,使椎间盘产生变形。结果证明腰椎斜扳手法对椎间盘是安全的,并且在椎间盘突出的对侧进行手法操作更为合理;腰椎椎管狭窄的患者不宜使用腰椎斜扳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有限元 腰椎斜扳手法 椎间盘 应力
下载PDF
椎间盘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董凡 戴尅戎 侯筱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41-43,共3页
椎间盘营养生理研究进展董凡,戴戎,侯筱魁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其营养代谢情况也与体内其它组织有较大差异。国外自60年代起对椎间盘的营养通路进行观察,70年代开始研究椎间盘的营养代谢机制,进入80年代后有关研究... 椎间盘营养生理研究进展董凡,戴戎,侯筱魁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其营养代谢情况也与体内其它组织有较大差异。国外自60年代起对椎间盘的营养通路进行观察,70年代开始研究椎间盘的营养代谢机制,进入80年代后有关研究进一步深入,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已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生理学 营养 代谢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tilage end-plate calcification and disc degenera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被引量:36
18
作者 彭宝淦 侯树勋 +1 位作者 施杞 贾连顺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3期84-88,110,共6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tilage end plate calcification and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Methods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cervical disc degeneration in rabbits was established by resecti...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tilage end plate calcification and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Methods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cervical disc degeneration in rabbits was established by resection of the cervical supraspinous and interspinous ligaments and detachment of the posterior paravertebral muscles from the cervical vertebrae Mechanical instability in the cervical spine elicited by this surgical intervention accelerated the process of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The extent of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was graded in morphologically, and the thicknesses of the calcified layer and the uncalcified layer of the cartilage end plate were measured in each degenerated cervical disc Results In less severely degenerative cervical discs, the morphology of the cartilage end plate showed nearly normal construction, and the tidemark was clear In severely degenerative discs, the matrix and cells showed fibrosis, the tidemark advanced, and the calcified cartilage thickened There exist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hickness of the calcified layer of the cartilage end plate and the degree of cervical disc degeneration Conclusion The calcification of the cartilage end plate is the key factor that initiates and promotes cervical disc d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vertebral disc · degeneration · cartilage end plate · calcification
原文传递
两种坐位旋转手法腰椎应力及位移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7
19
作者 吴山 张美超 +3 位作者 李义凯 田强 郭汝松 钟侨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92-994,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坐位旋转手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合理性、安全性。方法使用螺旋CT,以1mm的间隔,对1具男性青年新鲜尸体的腰椎标本沿轴向进行断层扫描,以jpg格式将其断面图像输入计算机。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nics建立腰椎三维计算机模型。根据手... 目的探讨两种坐位旋转手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合理性、安全性。方法使用螺旋CT,以1mm的间隔,对1具男性青年新鲜尸体的腰椎标本沿轴向进行断层扫描,以jpg格式将其断面图像输入计算机。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nics建立腰椎三维计算机模型。根据手法原理,将两种坐位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力学参数带入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9.0软件进行计算。结果(1)椎间盘:两种手法椎间盘的应力都主要集中于纤维环,尤其是外层纤维环,髓核应力相对较小。两者的最大位移分布基本一致,都位于椎间盘的左侧。椎间盘后部位移也都以左侧明显。(2)椎体及后部结构:直腰旋转手法主要应力分布于小关节,腰椎定点旋转手法主要应力分布于椎体峡部、椎弓根侧隐窝及上位椎体小关节面的下端。两者的最大位移分布不同,直腰旋转手法最大位移位于L4棘突,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最大位移位于L4椎体上缘左侧及L4左侧上关节突;且腰椎定点旋转手法的椎间孔位移更显著。结论手法造成了椎间盘、关节突的位移,有利于解除神经根的粘连。两种手法比较,脊柱定点旋转手法更具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旋转手法 椎间盘 有限元 应力
下载PDF
三维有限元腰椎节段模型上模拟拨伸按压手法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36
20
作者 张晓刚 董建华 +2 位作者 杨学峰 李具宝 李延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000-4004,共5页
背景: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法对传统中医推拿手法进行研究,给传统的中医推拿手法研究注入了活力。目的:分析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探求符合生物力学的治疗手法,明确手法治疗腰椎疾患的安全范围。方法:选择成年无腰椎疾患的男... 背景:应用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法对传统中医推拿手法进行研究,给传统的中医推拿手法研究注入了活力。目的:分析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探求符合生物力学的治疗手法,明确手法治疗腰椎疾患的安全范围。方法:选择成年无腰椎疾患的男性志愿者,年龄28岁,身高170cm,体质量60kg。采用CT对L3~S1进行扫描,利用ADINA5.0构件软件,并赋予不同组织不同的材料属性,建立腰椎有限元模型,设定腰椎水平位、后伸10°位、前屈30°位状态,加载拔伸按压载荷,观察腰椎间盘、髓核和纤维环的受力改变情况。结果与结论:在拔伸按压状态下,腰椎前屈30°椎间盘组织的位移应变和应力变化最明显,提示在设定的条件下手法治疗腰椎疾患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伸按压 三维有限元 手法 椎间盘 生物力学 数字化骨科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